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7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史慈在心中冷笑。
  又坐了一会儿,太史慈便站起身来告辞,史阿则留在了皇宫之内,而送太史慈离开的人则是那位温柔的伏贵妃。
  一路之上,两人沉默无语。“谢谢。”突然之间伏贵妃对太史慈低声道:“多谢司空大人对我们姐妹两人的宽容。”
  太史慈闻言微微一愕,看向正对着自己微笑的伏贵妃,有点不明白这女子是什么意思。
  伏贵妃淡然道:“司空大人也许认为本宫一直在痛恨大人吧?”
  太史慈闻言吃了一惊,尴尬的点了点头。伏贵妃不以为忤道:“司空大人这么想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若是换成本宫也会这般想。说实话,在以前,我们的确痛恨司空大人,虽然知道这是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更知道司空大人是在秉公办理,而且按照青州的法度对我们已经是分外开恩。但是杀父之仇毕竟难忘。”
  太史慈有战法不明白她想说什么,因此沉默不语。伏贵妃显然也乜嘢希望太史慈说什么,而是叹口气道:“不过圣上却在日夜的劝解我们姐妹两人,虽然时至今日我们姐妹二人对司空大人依然敌视,但是这辈子却绝对不会与司空大人作对,包括我们的后代在内,但那并非因为怕死。”
  太史慈闻言心中大讶,看向伏贵妃道:”贵妃的意思我明白,更在高兴两位贵妃能够体谅圣上的苦心,若是如此,圣上便可安然地度过余生。〃伏贵妃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虽然她们对太史慈有着仇恨,但是就因为汉献帝爱护她们的这份心意,她们也会好好的活着,绝对真理不会和太史慈作对,为的就是不伤害汉献帝。
  因为和太史慈作对她们是没有任何机会的,若是逼得太史慈杀掉好们只会令汉献帝伤心。
  虽然太史慈为人充满温情,特别重视人际交往,但是在对付自己敌人的方面汉献帝是绝对不会手软的。伏贵妃两人正是看穿这一点,才会放弃做那些害人害己的事情。
  正在思索间,伏贵妃看向太史慈,淡然道:“司空大人慢走,我还要回去照顾圣上。”
  太史慈抬头看时,却发现自己所来到的地方迎面已经有宫女和小黄门的踪迹,便向伏贵妃告辞,转身走了。
  不管怎么说,汉献帝醒来之后对自己说的这些话的确是一件天大的喜讯。从这一刻起,太史慈便真得全无半点顾忌了。 
    · 第三部 一统· 
~第十二章兴盛~
  太史慈出了皇宫,徐威便迎了上来,一脸紧张兮兮道:“主上,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太史慈哪里会对徐威说实话?不要看这小子一付不正经的样子,到了关键的时刻可是一点都不含糊,若是叫他知道汉献帝已经醒过来,定会传到管宁那里。
  想到这里,太史慈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对徐威道:“还能有什么事情?华佗先生和吉平先生大概是担心我急于知道圣上的病情吧,所以才要我回答长安便到皇宫去探望一下。”徐盛脸上露出“原来如此”的样子,也不疑问,便和太史慈上了战马回返。
  不多时,太史慈便和徐盛回到了司空府,下了战马,信步进入府邸,早有仆人禀报说众人正在大厅等候太史慈归来。
  太史慈闻言连忙和徐盛走向大厅,满眼都是欢迎自己归来的笑脸。
  管宁等人首先站了起来,笑呵呵地向太史慈拜倒在地,大厅中跪倒了一片。太史慈连忙命令众人起来,然后上前一把拉住管宁的双手,哈哈一笑道:“幼安史果然惊才绝艳,居然事行调动‘兵民’进入汉中,使得我军在占领汉中之后没有出现兵力分散的问题,保证了我军可以不间断的持续戟的势头,幼安史,汉中有今天的形势,你居功至伟。”
  管宁在太史慈的带领下坐了下来,先是看了一眼都坐下来的众人,然后才微笑道:“战略上我是首功,不过在战术上郭嘉才是惊才绝艳,他的这一招刺杀还真是厉害,孙策一死。更加推动了我军的战略进展,使得我的迁民政策有了更加重要地作用,所以我说郭嘉才是首功。”太史慈微微一笑道:“幼安兄不必谦让,你二人并驾齐驱,计策更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当然,子敬、文和、诸葛小子他们功劳也不小。”
  管宁淡然一笑,不再谈论这件事情。对太史慈笑道:“最近这一段我们接受的俘虏不少,这些胡人别的本领没有,力气倒是不错,用他们去修路的确速度提高了不少,再加上我们这些年来的修建,现在北方各个州郡与大城市之间联系真得四通八达,就连一些小城镇往来都方便多了。”太史慈点了点头,若无其事道:“莫要小看了这些道路,一个国家是想要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往来是必须的,所谓'流水不腐,户?不?'只有与外界联系,一个地方才有可能进步。这些道路的公闹不在一时,而在千秋万代。”
  管宁和众人默默点头,仔细思索太史慈地话,太史慈又看向你衡和陈琳。微笑道:“你两人做得不错,这一段时间你们的报纸评论有效的引导了天下的舆论,随我出征在外的军队都是出师有名,令天下注目呢。”陈琳这人文笔不错,但是为人太过猥琐,只会阿谀奉承,但是却一直摸不准太史慈的脾气,故此只是谦卑的笑一笑,并不说什么。
  祢衡就不同,向来是有一说一,当下朗声道:“主上说的那里话来,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主上师出有名,那是为了天下大义,这可不是我们几个舞文弄墨的文所能编出来的,敌人理屈词穷,自然不是主上的对手。”
  顿了一顿。祢衡又笑道:“不过我们现在却有一个新的报道内容,孙策身亡的事情一定会引起天下人的轰动的。”太史慈微笑道:“这个当然,哈哈。祢衡你还真有当记者的天分,居然这般敏锐。”
  祢衡淡然道:“这有什么?主上曾经说过新闻为的就是播报天下大事。在我看来这新闻就是在每天为日后地史书积累素材,乃是千秋大业,我只要直言不讳就好了,但愿主上日后可以受得了我,莫要怨我有董狐之笔才好。”太史慈闻言一怔,没有想到祢衡居然独辟蹊径的任务新闻乃是史书的原始材料,这个观点在这时代看来真的是十分深刻,即便是太史慈这后来者都没有想这么多。
  不过太史慈听了祢衡的话十分高兴,因为祢衡将会为后世的新闻工作者立下实话实说、不畏强权的典范,这才是真正的千秋功业。
  太史慈又看向陈群,微笑道:“你负责的科举制度的确不错,选拔出来的人都有真材实料,今次在汉中战场上每个人都表现的中规中距,我很满意。”陈群这天资横溢却为人朴实的小子闻言高兴得只知道咧开嘴笑了。
  管宁则在一旁微笑道:“这帮小子都很用功,比如诸葛瑾,长安城内的经济蒸蒸日上,以及各地方经济的全局布置得当都是这小子的功劳,这小子可真是个做生意的奇才。”
  被管宁这么一夸,诸葛瑾地脸红了,低下头去不知道说什么好。太史慈点了点头,心道不知道诸葛瑾和诸葛亮俩人的弟弟诸葛均什么时候出来,这小子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心里想着,却一眼看见了高堂隆,想起一件事情,笑道:“高先生,最近这一段你负责地刑律可是有的忙了。”
  高堂隆木无表情道:“这也没有什么,不过是对青州军法修修补补,日趋完善而已,唯一比较棘手地就是长安的监狱中来了不少的大人物,有点让我受宠若惊呢。”太史慈含笑点头道:“的确如此,于吉、左慈、于伏罗、呼厨泉、司马懿……呵呵,再加上我这回带回来的程普、韩当、黄盖三人,不是叱咤风云的一方诸侯,便是宗教领袖,再不就是猛将谋臣,的确够瞧热闹的。”
  高堂隆却没有附和,深深的看了太史慈一眼道:“不过主上。属下有一件事情不吐不快,希望主上不要见怪。”太史慈这时才注意到高堂隆的脸色,似乎在为什么事情而不开心,他知道这人一身严肃惯了,而且在说正事的时候不苟言笑,帮此肃容道:“请说。”
  高堂隆沉吟了一下,才道:“主上刚才说的这些人都被关在了监牢中,可是那个吕布却被囚居在外,这实在与我青州军的军法不和。不管怎么说,吕布乃是战犯,他不应该有和其他的囚犯相比的特殊待遇,这将会破坏我青州的军法。”太史慈闻言心中一凛,看看周围众人,无不默默点头,显然认为高堂隆说得有道理,自己也知道自己这件事情做得有欠妥当,当下点头道:“高堂隆你言之有理。这件事情的确是我有欠考虑。”
  高堂隆点了点头道:“如不是主上说这些人另有用途,要等您回来在处理的话,属下早就带人去把吕布抓来了,而这些人也会被属下一个个审判定罪,不会等到今日了。”太史慈点了点头,心中却在犯难,知道自己这件事情有欠考虑,但是现在总不能把吕布弄进监狱吧?毕竟史阿和吕布两人比武在即,实在不应该打扰两人,不由得大感头痛,头脑中猛地灵光一现,才微笑道:“不过这件事情不是出在我对待吕布的特殊态度上,而是我们青州军法对于罪犯地分类上,于伏罗和呼厨泉非我族类,此等人乃是敌国,被抓后放在监狱中那是应当的,司马懿本是我军谋士。却要叛变投敌,放在监狱中也无不可,左慈刺杀圣上,罪无可恕,自然也不可以放出来,但是吕布不同,他乃是一方诸侯,这种人还是采取软禁的方式比较好。所以我说,于吉其实也应该享受和吕布一样的待遇才对,这件事情归根结底乃是我军的刑律还有不完整的地方。至于吕布,倒也不是优待他。”
  高堂隆见太史慈说得十分有道理。脸上这才露出淡淡的笑容道:“主上所言甚是,高堂隆会按照主上的意思进一步修改律法的。”太史慈点了点头。又笑道:“不过我们现在可以进行对于伏罗、呼厨泉、司马懿地审判了,当然,司马家族的其他成员一样不可以放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