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6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换成别人,哪还不趁机会对异已大肆打击,太史慈却反其道而行,对这些人宽大处理,而且丝毫不祸及家人,这种行为立时获得了满朝文武和百姓的称赞。就是那些罪犯的家人对此也是决无异议,反而充满感激。
  如此一来。在天下人的赞誉中。大汉王朝的法度被太史慈潜移默化地替换了,从这时起,没有人说“大汉的法度”,只会说“青州的法度”。
  青州地各项制度源源不断地被套用过来,为太史慈的改朝换代做着必要的准备工作。不过太史慈并没有把王图和于吉等曹操手下的事情和王子服等人一起解决,太史慈认为这么一来,天下人只会把曹操当成是个浑水摸鱼者,所以准备等到李催郭汜两人的问题解决之后再把曹操这背后操纵者弄出水面来。给人以震撼的效果。
  一瞬间,长安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西北战局上了。
  一支屯兵泰川的李催郭汜,茫然不知长安城发生地巨变,在长安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他们便收到了吕布军队撤退的消息,他们一面大骂吕布背信弃义,一面按兵不动观察形势。他们也知道长安地区的田丰大军数量众多,故此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多多排出斥候。在各地游弋,以防不测。
  却不料奉命回兵赶回前线的张绣大军分出一支人马来。在贾诩的带领下渡河直奔陈仓。然后北上迂回到秦川,对那里的李催郭汜的军队发动突袭。
  李催郭汜的军队在催不及防下被贾诩大军杀得大败,狼狈弃城逃跑,手下大将胡赤儿在遭遇到了自己的同族兄弟胡车儿之后被胡车儿震得吐血。李傕郭汜的军队关路上却又遇到了早已经埋伏在半路上地田丰大军,原本就溃不成军地李傕郭汜被田丰三面围住,在大将许褚、周仓、裴元绍的轮番冲杀下,李傕郭汜几乎全局覆没,胡赤儿更是被周仓当场斩杀。
  李傕郭汜逃出重围的时候,身边只剩下十我名骑兵和二十多名步兵。剩下的军队全数被田丰所收编。
  李傕郭汜一路向北,直奔出百多里才甩掉了追兵。惊魂甫定下在返回安定的路上停了下来休息。就是在这个时候;又遇见了和太史慈达成协议的吕布;吕布不费吹灰之力便把两人抓了起来;用绳子绑好了派曹性和宋宪送到长安去;交给太史慈处理。
  至于李催和郭汲所占领的安定和石城;则被贪婪心起的吕布据为己有。
  太史慈知道自己现在分兵到两成去决非明智之举;故此卖个人情给吕布;要吕布打点两城。反正吕布也无甚能为,即便是给他三座城市,他也翻不出天来。更何况还可以骗得吕布继续为自己镇守边疆呢?
  李催和郭汜被押往长安之后,太史慈才把王图等人的事情翻到台面上来。
  长安城的居民再一次被震动了谁能想得到,被人称为大神仙地于吉居然会是曹操的人。王图和来燕儿的事情更是惊世骇俗,至于先前令人不解的谜案也是真相大白,原来杀死丁斐的人乃是曹操下的手,为的就是保住秘密。
  至于李催郭汜,则是曹操用于吉以迷信的手段骗来的两个愚蠢的帮手,根本微不足道。
  当曹操在长安安排下的帮手被一个个就出来之后,长安城的满朝文武百姓更是震惊不已,他们这才知道原来曹操早已经在很早以前便开始布置一切。在此之前,人人都说太史慈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现在发现曹操已经开始了惑天子以令诸侯.
  相对于太史慈,曹操的手段实在是阴险的都了.
  很多人在看到这一幕之后都在心中慨叹,这大汉的天空下,到底还有没有忠臣?汉献帝身边的大臣王子服等辈是带兵入宫,身边的妃子不但是大臣们派在身边获得权力的工具,更有像来燕儿这样的奸细。就连于吉这等活神仙都是另有目的,更何况曹操那样的外地强力诸侯了。
  一时间,不但长安城内的王子服一党被扫得一干二净,就连曹操这一向以忠于汉室而自居的汉臣的名声也臭了起来,就连汉献帝的声名也降低到了最低点。原本天下子民对这位一直没有权利的汉代皇帝是很同情的,可是现在却没有人这么想了,因为反叛的王子服一党是汉献帝提拔起来的,四女是汉献帝娶进宫的,于吉的声势也是汉献帝造起来的,所以现在长安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没有人还会说这是汉献帝物理左右朝政的结果。
  昏君的名声很快地就落到了汉献帝的头上,对汉献帝能力质疑达到;饿空前的程度。而这,正是太史慈等人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如此,汉献帝对于天下的影响已经渐渐地消失,几近于无。在长安城的万民的一片讨伐声中,李催、郭汜王则等人或被推上了断头台,或被关进了大牢。
  至于王图和来燕儿,则受到了较为体面的死法,在死之后,两个人的尸体被埋葬在一起,完成了两个人的心愿。
  才处理完长安城的一切的太史慈,才要把视线关注在下邳争夺战上,却没有想到出了意外。
  这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 第三部 一统 第七卷 ·
~第十二章 命运~
  
  王子服等人闻听太史慈的言语,立时呆若木鸡。
  若是自己的死亡乃是身败名裂的结局,那实在是最痛苦的事情,不但丢掉了性命,还成为被后人笑话的罪人,实在是得不偿失。
  太史慈站起身来,负手傲然而立,看着眼前的这些命运完全本自己操纵的人,淡然道:“不说别的,毒杀朝廷大员,伙同外地诸侯,带兵扰乱长安,胁迫当今圣上,我看你们怎么为自己辩白。”顿了一顿,太史慈微笑道:“不过我是不会把你们全部斩杀的,那不符合我青州的律法和原则。我会把你们交给青州的司法机关审理定罪的。”
  太史慈的微笑在王子服等人的眼里好死恶魔一般,不过在听了太史慈的话之后,倒是有很多人送了一口气,因为青州的军法是出了名的讲道理,而且绝对不是祸及其他家人,若是按照一般的管理,他们所犯之罪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满门抄斩。倒是伏完的儿子伏德有几份骨气,跪在地面上昂然道:“我等乃是朝廷的官员,即便治罪也是用朝廷的法度,你青州的法度又算是怎么回事呢?”
  太史慈看着伏德,冷然道:“伏德大人问得好,可惜现在满朝文武倒有一半参与叛乱,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来审判?难道要用犯人来审判犯人吗?如此产生的结果如何让别人心服?”
  伏德为之语塞,太史慈懒得和这结人说话。便挥手命人把这些人带了下去。只留下于吉、王图、吉平父子三人。太史慈先生是看向闭目不语地吉平,沉吟半晌道:“古人说得好,形而上谓道。形而下谓之器,吉平先生乃是国之宝,所以理当以国士待之。”
  吉平闻言睁开眼睛,看着太史慈平静道:“司空大人有话请直说,吉平知道罪孽深重,难逃一死》”特殊性摇头道:“先生没有听见太史慈说什么吗?先生乃是形而下,下毒只不过是一种王子服对付我的手段,他们才是罪魁祸首。先生不过是个工具而已,就好像一把利刃,本身并没有对错,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是谁,先生认为如何?”
  吉平没有想到太史慈会说出这番话来,为之一怔。原本以为自己必死,现在听太史慈话里地意思似乎自己还有生机。两者是敌非友。自己还想要置其于死地,现在对方居然想要放过自己,实在不明白这太史慈在打什么鬼主意。而且听意思,似乎是想要招揽自己.
  搜肠刮肚一番之后,吉平才对太史慈淡然道:"司空大人说得有理,我的确仅仅是别人的工具,但是这把工具现在已经有了必死的觉悟,他已经不想再被任何人用了.因为我这把工具实在没有能力分辨对错是非."
  太史慈哈哈一笑道:"先生真是会说笑,工具怎么可能会有思想呢?"若是工具有了思想,那工具一定会犯错的,就像吉平先生被王子服等人利用一般."吉平忍不住想要说话,太史慈却一摆手,阻止吉平说下去道:“先生千万不要误会本人的意思。先生乃是当世神医,当然知道神农尝百草,中毒之后,脸都变了颜色的故事。”
  吉平点了点头道:“医者父母心,对于我等来说,万民就是怀中的婴儿,生病了当然需要我们来照顾,而神农则是这其中的典范,他甚至给孩子吃药都要先自己试一试,这是何等的胸襟?实在是天底下医生的典范。”太史慈闻言一楞。他实在没有想到吉平居然会把医生的作用阐述的这般透彻,更为对方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感动,心道若时后世的那些医生有这等心胸就好了,哪里会弄得一般地老百姓连病都不敢生?一面想着,太史慈一面点头道:“先生说得有理。天生天杀,万事万物都是一体两面,先生虽然被称为毒医,但本人却认为先生的心肠和手段并不毒,还是那句话,这不过是个工具而已,关键看谁用。先生乃是医生,医生的责任乃是治病救人,并不是要参与政治斗争,所以在下绝对不会像王子服等人那样拉拢先生,要先生做一些不符合医生身份的事情。我只是希望先生能够服务万民,到民间去为百姓治病,你看如何?”
  吉平闻言,猛地抬起头来,不能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太史慈,而太史慈而回报之以平静的微笑。吉平此时对太史慈的印象大为改观,到现在他才知道很多事情音*传言是不能算数的。
  谁能想得到太史慈会这般大度呢?想到这里,吉平感激道:”司空大人在上,吉平真地知错了。人多说治大国如亨小鲜,我却说救危国如去病症,大汉需要一名高明的医者。可惜我大汉不幸,内乱重重,外戚、宦官、诸侯、宗教错综复杂,难以理出头绪来,幸好有了司空大人,指出我大汉的病症所在乃是火德旺盛,四德萎缩,正如许多病症之人,四体不调,五脏虚弱又虚之外,如此精辟地言论实在是我辈医者极为精神高妙的论点,我吉平却一直辈偏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