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太史慈才长长出了一口气。
  随后,汉献帝下达了要天下诸侯派使者进长安朝拜的圣旨。在这之后,时间便飞快的过去,管宁每天为科举制度的实施细节和长安的各方势力反复讨论,更要主持各地改革的统一调配,忙得连饭都吃不上。
  田丰则忙于练兵,张绣和贾诩当然还在沈岭装模作样。
  沮授和张燕大军终于会合了,令沮授感到高兴的是,跟随张燕大军来到的绝世虎将甘宁对益州和汉中十分了解,这对沮授的行军帮助很大。同时张燕大军也捎来了一个消息:一直再灵壁坚守的袁绍的谋事郭图得知袁绍自杀身亡的消息之后,从城墙上跳了下来自杀身亡。
  虽然是敌非友,但是太史慈任然为对方感到一丝悲凉。
  郭嘉到了并州到是打发神威,弄得太原以王氏家族为首的一千世家大族们发发贴贴。幽州的战事仍在反复地僵持中,鲜卑人来去如风,不敢长驱直入的赵云拿他们也无彻底的解决办法,唯有看田畴和闵柔如何经营幽州了。
  至于诸葛亮那小家伙,则还是完全没有消息,令太史慈有点担心。
  收到貂蝉保平安的来信,太史慈心中一片温暖,又记挂起了刘璇诸女,更添相思。
  长安城内倒是一片安宁,出奇地,蔡文姬自那天后再也没有来找过太史慈,也不知道这绝代才女在打什么主意。匆匆两个月过去了,诸侯们的回信终于到了,纷纷表示愿意派遣使者来长安,朝拜汉献帝。
  如此,新一轮的龙争虎斗全面展开。
  · 第三部 一统 第三卷 ·
~第十章 来客~
  
  一夜之间,大雪飘飘扬扬而下,宛若梨白,掩盖了人韹残酷的杀戮。
  天明时分,已经大睛,外面琉璃世界,一片银装素裹。
  虽然如此,道上的行人反倒渐多,而且脸上许多欢容。
  自太史慈来长安之后,这古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便迎来了少有的安宁。虽然汉中战事和西凉战事仍然在僵持中,但是却如星火,微不足道。
  尤其是管宁来长安后,长安百姓的生活明显有了好转,看着那源源不断地从青州和冀州运来的粮食,人们心中就好象吃了定心丸一样。
  最近这一个月里。长安城内更是热闹非凡,许多商人源源不断地从各地赶来。冀州甄氏、徐州糜氏、河东卫氏、幽州张世平、苏双……一个个大汉王朝中富可敌国的大商人们齐聚长安,至于其他大笑商人更是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自青州和各地涌来的货物和食品充斥着长安的市场,在太史慈和管宁的干预下,这些商品物美价廉,使得一般的百姓都有能力购买。
  至于达官贵人们,更是一直喜爱青州特产,当然毫不客气地购买,就是太史慈的敌人王子服等人的家中,也不敢说没有一件青州商品吧?如此一来,长安的经济每一天都被极度的刺激着,这座古城的神采似乎再一次被唤醒,故此,虽然是在冬天,长安还是给人以丝丝暖意。
  就在新年的前夕。太史慈那气势恢宏的大司空府已经落成,就差一些收尾工作未完成,否则此时已经搬进了新家。
  管宁的腹地也在兴建中。太史慈地府邸金碧辉煌,而且样式颇为新奇,完全的是青州工匠一手操刀建成的。若是说起图纸的设计。更是令人羡慕,那是天下有名的建筑学家虞翻的手笔。而府内地种种奇思妙想以及建筑材料地选择取舍则来源于青州的大发明家马钧。
  不过却没有人说太史慈穷奢极欲,因为这座府邸地所有费用均来源于太史慈自己的腰包,汉献帝拨给他的钱、张夫人以甄氏家族的名义送来的钱、糜竺送来的工匠等等,太史慈一概退回,婉言谢绝。故此,这座府第完全成为了太史慈实力的体现,令他的敌人们心有不满又无可奈何,毕竟太史慈在此时展现的不是政治实力,而是自己的万贯家财,虽然知道太史慈是在示威。单却没有给人留下一丝的把柄。
  汉献帝倒是没有什么一间,也许他正在期待太史慈日渐飞扬跋扈,给他可乘之机吧。
  总之,每个人都被太史慈表明热闹的一套吸引住了视线,却没有没有注意到太史慈正在借从青州调人来长安为自己建造府邸的机会悄然打造自己在长安的班底。跟随青州工匠而来的人中,有许多在青州五德院学习或者学习过的人。
  那其中有陈群、张纮、高堂隆、桓范等人;至于学生中,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和王豹的儿子王基等等,被派来到长安城历练一番。再用不了多长的时间,这些人就是太史慈正在急剧扩建的班底中的新生力量。这些人物都是管宁来到长安后不久便因地制宜从青州亲自调来的人物。
  陈群和张缪内政能力超强,而且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有他们两人协助,管宁的压力减轻了不少。管宁的好友高堂隆正大严厉,深明法度,乃是当今名士。在青州地司法界,他的声望已经超过了太史慈军中的元老级人物龙星,今次调此人物到长安来,管宁就是要希望高堂隆根据青州的新政再结合长安的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法令,为太史慈日后大事作出先声。
  桓范则是管宁这半年来发现的智囊级人物,此人才华不在徐庶之下,而且为人缜密,心细如发,最难得的是极有急智,每逢大事当前,总能在第一时刻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此人在太史慈身边,可弥补贾诩无法明目张胆为太史慈出谋划策的遗憾。
  只此四人到来,太史慈便是惊喜无限,他当然知道这四个人的利害,尤其是那个桓范,可是令历史上司马氏头痛不已的人物。若是曹爽当时听了桓范的话,只怕司马氏已经被曹爽诛灭九族了。
  至于诸葛瑾,这孩子在经商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小小年纪就已经成为在青州最会做生意的人,糜竺和甄俨对其都是大加赞赏。有诸葛瑾在长安,一定会算计到那些敌人的骨头里。
  而王基则是被派来协助太史慈掌管长安防务的。
  此子深得乃父之风,性格沉稳,最擅长防守,实在是防务工作的最佳人选。
  这两个少年的本领太史慈在接触不久后便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不由得对管宁用人的精当大家赞赏。同时心中也在嘀咕,自己是不是什么时候应该回青州一趟,看看这几年五德院里到底为自己招搅来了多少出类拔萃的人物。
  看看眼前这些现在还名不见经传,但是日后却名留史册的人物,太史慈心中的兴奋难以言表,用不了多少时候,这些人就会令长安翻天覆地,
  等到辽东的战事稍为平复,自己便把诸葛亮和陆逊这两小子调到长安来,到那时候,长安的阵容未免也太过华丽点了吧?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人物想对于这几人来说就差上很多了。
  不过太史慈的这些帮手的到来并没有引起长安城中各方势力的注意,人们现在对太史慈感兴趣的地方是每一天借来拜会的许多将领达官贵人们到底有多少真正的目的是奔着太史慈来的。
  不期然间,太史慈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势力中心,虽然在表面上太史慈和汉献帝的关系依然十分良好。在新年地前夕,各地诸侯地使者陆陆续续赶来长安朝见汉献帝。于是长安城内更加热闹起来。
  这时候最忙碌的人大概应该是太史慈地那个白痴的死对头大鸿胪周奂了吧,这人忙着为各地的使者安排住处,每天连吃饭都没有了固定的时间。而且还极端无耻地跑到太史慈这里来哭穷,说什么皇帝给他的钱不够,让他在为诸侯们安排饮食起居的时候捉襟见肘。要太史慈私人上赞助一些银钱。弄得太史慈哭笑不得。
  这笔钱太史慈当然要拿,在面子方面。自己这一次和汉献帝是站在同一面上的,总不能让那些使者笑话吧。
  而且自己新建新府,却让那些使者吃住的很差,说出去实在不好听。不过太史慈却不会这么轻易地放过周奂,他要周奂在为使者们提供食物和生活用具的时候都必须在上面贴上字条,上面注明:太史慈敬上。
  周奂见到自己目的达成,知道自己让太史慈吃了个小亏,所以对太史慈的请求也不细想便满口答应了,欢天喜地地去了。
  太史慈当然也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做广告。何乐而不为呢?别人不大懂得太史慈的深意,桓范和诸葛瑾倒是因为这件事情对太史慈深表佩服。
  不过,真正紧张的人还是太史慈,他知道算人者人恒算之的道理,自己对付别人的时候在暗地里阴谋诡计无所不用其极,现在自己由暗转明,当然分外应该注意这种事情。
  为了应付长安因为繁荣热闹而有点混乱的局面,太史慈把自己手下的五千特种精英全部撤了出去,到处刺探情报,弄得太史慈都觉得自己变成了朱元墇,手底下的人都成了锦衣卫。为了以防万一,太史慈又把徐盛调回了长安,让徐盛和王基一起协助于禁。
  而且此次诸候进京,太史慈严令携带军队,这当然是为了为避免何进当年的故事。
  虽然诸候们极有可能说一套做一套,但是长安地区地各大关口都在太史慈的掌握之中,而且又有雄兵把守,当然不怕他们玩出什么鬼花样。如此,太史慈才稍稍放下心来。
  经过一番折腾,太史慈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头的地方,但是太史慈却绝对不敢掉以轻心,因非敌人若是真的想要有所图谋,那也要进入长安后才有可能展开。想一想历史上的曹操;太史慈知道自己是万不可以大意的;在这长安城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图谋自己。
  可惜自己没可能把
  》又或者
  》背下来;否则自己先把当时一心忠于汗献帝;反对曹操的那一干人等监视起来;也可省下不少力气。这大概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最好解释了吧?太史慈唯有自我解嘲。
  到了新年那一天,各地的使者已经全部到齐,于是当天早朝热闹非凡,各地使者在周奂的带领下与太史慈等一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