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4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笑道:温侯不必客气;我这也是在为王允大人着想;在朝中;王允大人和温侯一文一武;乃是朝廷的栋梁;任何一方垮掉都是我所不愿意看到地;如此;我帮温侯也是在帮王允大人;生怕他一失足成千古恨。
  吕布肃容道:说到朝中栋梁;我看文和才是;王允此人假托大义;实则是野心勃勃之辈;文和要小心了。贾诩打断道:“温侯不必多严,我贾诩自有主张,温侯到北地后,自会奋勇杀敌,建功立业,成为我大汉威镇边陲的不世英雄,效先秦李牧王翦之故事,则天下声望尽归温侯,到那时,谁还敢动温侯?”
  吕布闻言眼前一亮,用力地点了点头。
  贾诩又道:“温侯调兵北上,定会惊动王允大人,王允大人说不定会派兵追赶,又或者改变西凉军队的行军路线,弄得尾大不掉反而不美。我看温侯北上之前,应该先出兵击垮西凉来的援军,最好可夺得大批粮草。然后再缓缓北上北地,才是万全之策。”吕布哈哈一笑道:这其实也是为了王允将军好。李傕郭汜两人如狼似虎;或是来到长安;久后必为祸患。真不明白王允大人为何宁愿相信这两人也不相信温侯。
  吕布一摆手道:文和不必再费心我和王允之间的事情;一切顺其自然最好;文和还是帮我定好行军路线和计策为好。贾诩欣然道:“好!”
  众人围了过来。
  如此,在贾诩的谋划之下,太史慈的长安攻略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而此时,在长安城的东面密林中,太史慈正和史阿喜气洋洋地看着从中原战场上送来的战报自公孙瓒被灭掉后,青州军就进入到了全力对付袁绍地阶段。
  先是臧霸开始制造冲突。对袁绍手下大将韩猛的军队进行了不间断的骚扰,在扬州地寿春一带,酣梦大军和臧霸大军的冲突不断地升级。
  而袁绍此时还没有得到公孙瓒兵败的消息,所以愤怒地袁绍命令韩猛和郭图向臧霸大军开战。
  随后在下蔡,臧霸大军和韩猛大军进行了第一次交手。
  韩猛不愧是河北名将,交战第一天连败臧霸手下大将,更震得孙观吐血,最后管亥出马,和韩猛交手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负,双方这才罢兵而回。
  此战管亥已经全力以赴,而韩猛则是与别人交手消耗在先,已经挫动了锐气,故此是平分秋色之局。
  第二天,韩猛邀站。管亥再次出战,结果被韩猛杀得浑身热汗,交手到二十多个回合,便被韩猛刺中大腿,仓皇而回。至此,韩猛声名大振,谁能想得到名震兖州的青州大将、有“七杀”之称的管亥竟然不是韩猛地三十招之敌。
  两天大战,袁绍军士气大振,袁绍更是乐开了花。
  与此同时,郭图另引一军,自寿春出发,绕过下蔡的臧霸大军,直奔泗城而来。
  不问可知,郭图此举旨在以泗城为根据地,直击臧霸粮草所在地灵璧。按照郭图的想法,只要击退臧霸大军,就可以与下邳和彭城的郭嘉大军连成一片。
  现在太史慈回来了,在郭图看来,一直“蠢蠢欲动”的郭嘉的一定很担心自己的处境,为了让郭嘉能够彻底的背叛太史慈,郭图必须把袁绍地势力范围和徐州连成一片。
  有郭嘉在前面顶着,再加上太史慈的“母亲”在自己的手里,太史慈不敢轻举妄动,就会给袁绍一个喘息之机,袁绍将会有一个很长的时期自由发展。但是就在郭图快到泗城的时候,在半路受到了一直驻军在洪泽湖的张燕大军的袭击。
  郭图万万想不到张燕会在这时下手。
  毕竟张燕乃是青州的叛徒,这么做只会延误自己进军的日程,对张燕实无半点好处。
  不过张燕这么做并没有引起郭图的怀疑,毕竟张燕本就是袁绍的死敌,出兵袭击袁绍大军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郭图在受到张燕大军攻击之后,不退反进,迅速抵达泗城。
  郭图以为张燕是完全的流寇作风,只要见到自己进城,就不会再纠缠。
  而张燕也似乎就是这么做的,在见到郭图进到泗水城中后,便领军缓缓而去。
  正当郭图准备又进一步军事行动的时候,却从下蔡传来消息:韩猛兵败身亡!原来就在郭图出兵的当天,臧霸和韩猛进行了第三天的交锋。
  甘宁出场了。
  韩猛根本未把甘宁放在心上,谁知道交手之后,便被杀的丢盔卸甲,更在第十招的时候,被甘宁用铁索横江击中头颅,那人头飞上半空,韩猛变成了一具无头尸。
  韩猛的死对袁绍军队是一种致命的打击。袁绍大军溃散,逃过了颖水。回到了颖上、汝阴、安风津一带布防。
  郭图大惊失色,连忙出城救援,结果却再一次被张燕大军袭击,郭图立足不住,万般无奈下便领军直击灵璧。
  在夺下灵璧之后,郭图才发现灵璧根本没有多少粮草,那当然不是臧霸大军囤积粮草的地方了。不久之后,郭图便发现自己已经深陷重围之中,灵璧根本就是一个陷阱:细阳、相、萧、沛、彭城、泗、下蔡等地的青州军源源不断地开到了灵璧城外。
  但是这些青州军只是围而不攻。
  郭图在突围多次无效后,终于明白这是青州军的故计:围点打援。
  青州军真正要对付的是袁绍。果然,袁绍闻听郭图被围,便出军赶到了颍上,准备的渡水。太史慈手上的情报就说到这里。不过太史慈已经预料到了战局的下一步发展:有了袁建和雷薄。袁绍败亡就在眼前,那一切交给徐庶去做了。而现在,太史慈的视线完全集中到了长安大战上来。山雨欲来风满楼!
  · 第三部 一统 第一卷 ·
~第十章 战前~
  
  豫州和扬州的战士令太史慈心怀大畅。
  倒是荆州的形势有点令太史慈无奈,孙策在荆州南部四郡的实力日渐强大起来。
  占据荆州南部的孙策接纳周瑜的建议,频频向荆州南部四郡的世家大族示好。
  早在刘表下荆州前,荆州南部便有宗贼作乱,所谓宗贼即使一些在荆州不得势的、不服政府管教的大姓,这些大姓只不过没有学术地位,还够不上世家大族,但是势力也是抢极一时。刘表到后,虽然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压制住了宗贼,但是宗贼始终蠢蠢欲动,更对刘表心怀不满。
  现在在孙策的蓄意拉拢下,怀着对刘表的仇恨,便对孙策效死命,毕竟在孙策的支持下,他们日后很有可能变成新兴的世家大族,没有人会放弃这个机会。
  而荆州南部原本的世家大族更在孙策的思威并施下,纷纷投*孙策,使得孙策的势力大涨,虽然正规军数量仍然有数,但是只要需要,荆州南部的世家大族随时都可以拿出几万人来支援孙策。没有后顾之优的孙策开始移军北上,全力夺取长江防线。
  巴陵、汉寿、武陵等地被连连拿下,或强攻而下、或当地官员献城、或世家大族临阵倒戈,总之令孙策的实力急剧地扩张中。
  张允的六万大军也未能阻止孙策地强横势头。在连败之后,便移军北上,到江陵与蔡瑁汇合,护住南郡,屯兵华容和竟陵,苟延残喘。在半个月前,孙策手下大将程普与江夏太守会战于武昌。大破黄祖。黄祖手下大将·都督苏飞指挥水军来援,却被孙策水军将领蒋钦联合江夏水贼在半路伏击,击溃了江夏水军,更擒获苏飞。
  苏飞知势不可违,便投降给了孙策,有了详知江夏内情的苏飞,江夏一线皆不可守,赤壁。夏口。石阳。乌林。汉阳。三江口。黄州等地被连连攻克。黄祖兵败而走,却被蒋钦大军围困在夏口江面上。三面皆不可走。手下将领劝其投降。黄祖自思若是投降便是第二回落入到孙氏家族的手中,一时间羞愧难当,大叫一声跳入江中,溺水身亡,黄祖手下将士皆降。
  经此一役,黄祖手下士兵连同江夏水贼,孙策得荆州军共五万有余,守住江夏诸城绰绰有余,在攻克长沙后,孙策的自身实力经过江夏一役又一次得到了质的提高。由此荆州震动,人心无不欲归孙策。因此在孙策夺得江夏之后,荆州出现了一股风潮,荆州北部许多的百姓开始了大局的迁移活动,在荆州北部世家大族地默许下,大批百姓通过江夏来到了荆州南部四郡。枣阳、义阳、平春,甚至光州、固始、安丰等地百姓,也因为袁绍和青州军的战事开始大量地向南迁移。涌入到荆州南部四郡。弄得荆州北部的众多城市百姓数量锐减,连这些地方的荆州驻军也人心惶惶。
  现在的孙策钱、粮、民、兵、声望样样皆有,真正成了一方霸主。而荆州刺史刘表刺史北有青州于禁军、男有孙策军,东面又出现了百姓逃跑的事件,当真是焦头烂额。
  不过,刘表刺史已经是时日无多。
  南面的孙策军在扫平了江夏后,不问可知就会西进。水陆两线攻击江陵,蔡瑁张允虽是将才,但和蒋钦比起来还相差太多。
  而北面的李严大军本就是青州的内应,自然可以虽是南下。豫州袁绍也是败亡在即,臧霸大军收服豫州之日,就是窥探荆州东北之时。
  再有荆州世家大族地背叛,刘表焉得不败?
  现在太史慈犹豫地事情是李严大军是否应该南下的问题。须知李严现在手下有一万多精兵,都是李严的心腹,手下大将魏延更是对李严信服得很,只要李严愿意,他随时都可以改旗易帜,表明自己的身份。
  犹豫再三,太史慈叹息着放弃了。谁让自己现在占据的地方太大,而兵力过少呢?
  李严南下,即使加上于禁大军,也没有足够的能力统摄荆州北部,若是加上豫州的臧霸大军,那还差不多,但问题是豫州新定,臧霸和高顺大军都要留在豫州以防豫州世家大族作乱。
  而且就天下攻略来讲,要败孙策,就要先夺汉中和益州,否则自己的军队即使把荆州北部据为己有,最后的结果也是和孙策大军隔江而望。既然现在荆州的南部基本上已经是孙策的天下,而且荆州的世家大族也有舍弃刘表的意思,再加上孙策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