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此,以邺城为中心的整个冀州完全被郭嘉所控制。感情受戳的郭嘉完全没有丧失在政治上的敏锐把握力,甄氏家族现在对他言听计从,而辛氏家族因为有把柄落在了郭嘉的手里,所以郭嘉说什么是什么,至于荀氏家族虽然完全不明白辛氏家族何时与郭嘉走得那么近,但是他们一向与辛氏家族共进退,所以他们只是随着辛氏家族有样学样罢了。
  郭嘉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太史慈驾临冀州之前,把世家大族的趁势扩张大压到最低,毕竟太史慈到冀州后还是要改革的。
  他现在可以承诺的事情是甄氏家族不被太史慈吞并,还有就是辛氏家族不受辛毗连累,故此一下子赢得了两大家族的支持。如此一来,冀州的世家大族无人敢肆意妄为。
  郭嘉长长出了一口气,知道自己在冀州的使命已经完成。只静等太史慈到来便可。
  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兖州。
  太史慈带领高顺大军开往兖州时,自己的大舅哥刘岱已经完全被臧霸大军所包围,虽然太史慈没有去问结果,却知道刘岱被臧霸那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术折磨得心力交瘁,实力大损。
  不过太史慈现在关心的是袁绍的动向。
  不久,好消息传来,邺城之战,郭嘉赵云大破袁绍,袁绍兵败,向兖州方面逃来。
  旋即,太史慈在兖州境内的东平国与仓皇逃来的袁绍进行了一场全无悬念的战斗。
  看着邺城方面送来的情报,太史慈笑着向大帐中的众人道:“终是奉孝了得,几个回合间便打得袁绍大败而回。”
  众人相视而笑,当然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在他们心中,郭嘉乃是举世无双的谋士。在一旁的陆逊眼中射出了炽热的光芒,显然是神往于郭嘉的传奇战功。
  可是诸葛亮却皱起了眉头,独自沉吟不语。
  太史慈看在眼里,奇怪道:“小亮,你怎么了?”
  诸葛亮抬起头来,看向太史慈道:“主上,此战之后,最好先招郭嘉先生回青州、然后主上再入冀州的好。”
  太史慈听得莫名其妙,不明白诸葛亮为何会突然冒出这句话来。
  诸葛亮看着太史慈郑重其事道:“此次能够拿下冀州,郭嘉先生居功至伟,不知道主上拿什么封赏郭嘉先生呢?”
  太史慈闻言一楞,更加莫名其妙起来。
  诸葛亮又道:“现在冀州与其说在主上的控制中,还不若说是在郭嘉先生的控制中,甄氏家族、辛氏家族对其言听计从,张郃、高览这等虎将乃是郭嘉先生一手招降,田丰、沮授只怕也是对郭嘉先生心折才会向主上低头。即便是赵云将军,他和郭嘉先生相处的时日也多过主上吧?现在主上兵不血刃的进入到冀州,到底要怎样对待郭嘉先生呢?又或者说,郭嘉先生现在到底怎么想主上呢?”
  诸葛亮的话令大帐中的人齐齐一怔,因为诸葛亮这话说得十分露骨,显然是在怀疑郭嘉功高震主。
  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在冀州最有实力的人乃是郭嘉,而非是太史慈。
  自古以来鸟尽弓藏无非因为臣子功高震主而已,现在郭嘉恰恰符合这一条。
  问题是郭嘉根本就不是心怀叵测的人,他和太史慈之间一直是坦诚相待,名为君臣,实为良友,这一点大帐中的人都十分清楚,当然也包括诸葛亮和陆逊这两个小字辈在内。
  故此,诸葛亮这番话分外令众人接受不了。
  高顺在一旁先受不了了,对诸葛亮不悦道:“你在胡说什么?郭嘉先生岂会是恃宠生骄、野心勃勃之人?主上又岂会怀疑郭嘉先生,诸葛亮你还不给我向不在这里的郭嘉先生道歉!”
  其他将领也纷纷露出不悦的神色,显然不满意诸葛亮的说法。
  太史慈却不同声色地看着诸葛亮,若是换了旁人,说出此番话来只怕太史慈早已经勃然大怒,但是对诸葛亮太史慈却不会。因为太史慈知道诸葛亮绝对不是这种搬弄是非的人,而且诸葛亮平日里最欣赏的就是郭嘉,他绝不会恶意诽谤郭嘉的,故此才要听诸葛亮说完,此刻见众将有些不高兴,阻止住了众人对诸葛亮的不满。对诸葛亮沉声道:“你有什么话尽管说出来,不要绕弯子,免得大家心急。”
  诸葛亮先对着太史慈深深鞠了一躬,丝毫不以太史慈看破他的用心为异,对太史慈道:“主上明鉴,刚才小子说的一番话并非是小子的心中话,而是主上进入冀州前后很有可能从别人的嘴中听到的话。”
  诸葛亮看着因为自己的话而思索的众人道:“各位请想一想,天底下到底有多少人像我们这般了解主上与郭嘉先生的关系呢?只怕没有几个吧?现在郭嘉先生为主上谋夺了冀州,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谣言,这没有什么了不起,毕竟谣言止于智者。但是郭嘉先生的这番功劳自然会遭到别有用心的人的非议,各位以为然否?”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诸葛亮并非是真的怀疑郭嘉,而是在假设一种情况。现在看来,这种情况几乎是必然出现的。
  诸葛亮对太史慈道:“有道是‘三人成虎’,主上在入冀州前最好是做好应付谣言满天飞的局面的准备。进一步说,不但主上需要做好准备,郭嘉先生也是一样,他又不是主上,怎可能完全清楚地知道主上对他的信任呢?莫忘记主上和郭嘉先生已经有很长的时间没有见面了,一定会有许多陌生的地方。不要主上这里没有疑神疑鬼,郭嘉先生那里反倒先对主上猜测起来。”
  太史慈闻听诸葛亮此言后,眼中闪过惊异的神色,不由得打量起眼前的诸葛亮,只见这未来的卧龙此时的身材已经完全有这时代一般成人那么高,那修长的身材带有一种令人心折的气度,不过最令人难忘的乃是他脸上带有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完全不具备的成熟和稳重,想一想去年自己初见诸葛亮时,这小子的飞扬跳脱,简直与现在截然相反。没想到才一年,诸葛亮的变化居然这么大。
  太史慈当然更加惊异于诸葛亮刚才的那番话,这决定了诸葛亮和郭嘉的最大区别。
  的确,郭嘉出谋划策智计百出,而且大局观相当不错,虽然和鲁肃比起来稍有不及,但亦不遑多让。
  不过郭嘉的大局观更加表现在军事上而非政治上,正如诸葛亮所说,郭嘉现在的处境实在很让人担忧,那并非是自己不信任他,而是因为郭嘉迎来了军事上的胜利,却没有避免政治上的失败。
  郭嘉在军事上的表现完全盖过了自己的主公,却没有想到如何明哲保身。若是换了别人做郭嘉的主公的话,郭嘉只怕会立遭杀身之祸
  在这一点上,诸葛亮比郭嘉要成熟。而在历史上,诸葛亮的长处也尽在于此。
  太史慈只是想不到诸葛亮小小年纪就可看到这问题,若是这话换作鲁肃又或者管宁来说,那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想到这里,太史慈笑着对诸葛亮说道:“依你看,我和奉孝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诸葛亮沉声道:“先说主上,主上不妨先写一封书信给郭嘉先生,要他安心,其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灭掉袁绍,然后占领兖州,同时令鲁肃将军和于禁将军击败公孙瓒,要天下人知道,青州不仅有郭嘉,还有高顺、鲁肃、于禁等人,他们均可以为主上夺取州郡。这样主上必当威名日盛。如此一来,天下人皆知郭嘉先生虽然厉害,却还在主上的控制之下,如此,谣言不攻自破。”
  顿了一顿道:“我想。鲁肃先生建议屯兵安熹就是有这个意思吧,只是他不好意思说罢了。”
  太史慈点头道:“你说得很好,不妨再说说看奉孝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诸葛亮沉声道:“我觉得郭嘉先生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远离甄氏家族。”
  太史慈被诸葛亮一说,马上头脑飞快地转动起来,立刻觉得诸葛亮言之有理,甄氏家族的确是个问题,也许他和其他的世家大族不同,并不是完全的依赖土地,但是甄氏家族现在手握五万精兵,这绝对是一个威胁。
  去年是联合甄氏和韩馥对付袁绍,今年是联合甄氏对付韩馥,现在袁绍与韩馥已经无法控制冀州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甄氏家族已经使自己在冀州的最大敌人。
  只一个族兵问题就是两者最大的分歧,太史慈是绝对不允许世家大族拥有私人军队的。可是甄氏家族会放弃自己的权利吗?
  再说到其他改革,那一定会触及到甄氏家族的利益的,虽然甄氏家族以经商为主,改制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可是问题是到手的权利谁愿意放弃呢?甄氏家族乃是冀州最大的粮食控制者,而太史慈明显要把这控制权夺过来,那意味着甄氏家族在乱世中失去了超然的地位,冀州的世家大族不必再看她的脸色做人了。这岂是甄氏家族所能容忍的?
  现在郭嘉明显置身其中,不说别的,击溃袁绍时赵云带领的正是甄氏家族的族兵,若是日后太史慈要收编甄氏家族的族兵时,这将会令太史慈和郭嘉都很难做。
  甄氏家族的张夫人太史慈没有见过,不过她在一年前就有和太史慈合作的眼光和魄力,定是个厉害非常的人物。想都不用想,这张夫人肯定会对郭嘉采取种种笼络手段的,虽然不可能真正动摇郭嘉对自己的忠心,但是张夫人肯定会在必要时拿郭嘉出来当挡箭牌的。
  “贪心不足蛇吞象”乃是人的劣根性,张夫人当初与自己合作是因为若是袁绍入主冀州的话,甄氏家族将会被袁氏家族以联姻的方式吞并,虽然和自己合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甄氏家族的势力,但总比被灭族强吧?
  现在袁绍已经不能再威胁甄氏家族了,这个张夫人若是老实到在此种情况下若是不产生为甄氏家族谋取更多的利益的话,那甄氏家族可能早就被人吞并了。
  在这种情况下,与郭嘉搞好关系就成为了甄氏家族首要考虑的问题。
  想到这里,太史慈对诸葛亮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不过这事情不急,待我到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