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问题。而且并州军的强大是有目共睹的,昨天的一战打得陶谦寒了胆。
  他现在开始担心太史慈派入到徐州北面的军队对徐州有多大的影响。更加怀疑起太史慈的居心来。
  陶谦第一次发现利用别人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尤其是像太史慈这等聪明绝顶的人物。没有一个人会傻到心甘情愿地为一个非亲非故的人尽心竭力的地步,每个人都是有欲望的。
  这一点,在政坛上纵横多年屹立不倒的陶谦比谁都清楚。
  可惜现在已经晚了。
  不过,陶谦亦是老辣成精之辈,面对潜在的威胁马上就可抛开自己与太史慈那点若有若无的交情。迅速地计较其各种方法。
  就在这时,营帐外亲兵近来禀告,说袁绍的从事田丰来访。
  陶谦微微一愣,马上明白这个田丰的到来肯定与太史慈这个共同的敌人有关。连忙有情。
  不半晌,田丰昂然而入。
  陶谦这人眼光毒辣,看人一向很准,所以他决不会因为田丰的瘦小枯干而有半点的轻视,反而被田丰的沉凝气度所吸引。
  陶谦的这种看人的方式在三国时代其实很难得,因为这时代人分外喜欢“以貌取人”,否则“凤雏”庞统就不会四处碰壁无人重用了。
  分宾主落座后,陶谦也不客气,直接切入到正题道:“先生此来莫非是为青州刺史太史子义?”
  田丰微微一愣,旋即赞叹起陶谦的胆识和心思。
  要知道现在与太史慈势成水火的人袁绍而非陶谦,而明眼人一眼也可看出陶谦对太史慈颇为忌惮,否则也不会选择不与太史慈同行而要在这里多耽搁几日。但毕竟陶谦在现在为止和太史慈仍然是合作的关系,陶谦心中到底要如何对付太史慈别人并不了解。
  在如此的情况下,袁绍和陶谦的合作就多了许多的障碍,对付太史慈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可是陶谦刚才的一番话却彻底的打消了田丰的顾虑,只此一句话,田丰就知道陶谦已经视太史慈为眼中钉肉中刺了。这样一来,双方谈起“买卖”来就可无所顾忌。
  不过田丰还是留了个心眼,不愿意完全相信陶谦,谁知道这是不是太史慈和陶谦之间联合起来玩的反间计?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毕竟陶谦不可能拿自己的地盘开玩笑,但还是小心为妙。
  田丰此时对太史慈已经忌惮非常,对于一切与太史慈有关的事情他都会考虑再三,否则必将是错恨难返的局面。
  回想昨天的一战,这个太史慈每一步都深藏不露,一旦发现他的意图的时候就已经无力回天了。
  所以田丰小心翼翼道:“陶大人快言快语,田某佩服,只是田丰不敢在背后说长道短、议论别人的是非,早就闻听陶谦大人和太史将军关系融洽呢!”
  陶谦一愣,不明白对方为何把球又踢回到自己的这一面,但马上想起了自己和太史慈那种在表面上非常和睦的关系,连忙道:“我和青州刺史太史子义只不过是一点生意上的来往,如此而已,田先生有话不妨请直说。”
  田丰暗骂一声老狐狸,因为陶谦的这番话等若又把问题塞了回来,但不过已可肯定,双方现在在太史慈的态度上可谓是不谋而合。
  想到这里,田丰呵呵笑道:“陶谦大人在明知故问了,不若这样,我们还是谈谈徐州现在城阳郡和东莞郡的剿匪问题如何?”
  陶谦闻言大讶,不由得仔细盯着田丰看了两眼,越发的不敢小看对面的这个其貌不扬的文士,因为田丰的这番话在表面听来好像对陶谦关怀备至,生怕他徐州境内不太平似的的,但实则等若在说陶谦其实非常忌惮太史慈,即便是太史慈对袁绍不满而且别具野心,但毕竟要有个先来后到,太史慈绝不会放在陶谦不收拾先去对付袁绍的。
  这田丰实际上就是摆出了一副不怕你不合作的样子。
  陶谦想到这里,肃容道:“有劳先生挂怀了,徐州背面的泰山流寇实在是令人头疼,我看太史子义也未必能一战成功,不若这样,若是本初公可以施以援手,老朽感激非常!”
  这番话说得实在是冠冕堂皇,不知道的还以为双方多么的忧国忧民呢。现在两人的话语实际上是各打算盘,这时代的人做什么事情分外爱找义正严辞的借口,现在两人心知肚明双方要联合起来对付太史慈,不过谁也不愿意在话语中露出来,以免日后授人口实。
  谁知道在对付完太史慈后,双方的关系是何走向?
  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所在现在不妨把黑暗的事情做得光明一些,在后人看来,也是一件美事。
  正因为如此,田丰才丝毫不会怪罪陶谦说话的拐弯抹角,反而大喜笑道:“若如此,我看不如令我家大公子袁谭出兵渤海,绕道徐州如何?”
  陶谦眨着狡猾的眼睛拈须笑道:“何必绕道?徐州战乱,天下为之不宁,若是本初公可解此浩劫实在是徐州百姓之幸事,太史子义又非是不近情理之人,应当理解徐州百姓望本初公如婴儿之盼父母的心情,定会大开青州之门,令袁谭公子从渤海经乐陵而穿乐安再到徐州的。不知田先生以为然否?”
  这番话说到田丰的心中去了,因为这绝对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且乐安原本就离临淄不远,若是袁谭可长驱直入,那么对临淄的威胁可谓非常的巨大。
  田丰并不指望青州真的能把州门开放,因为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愚蠢到看不出这其中的企图,田丰只是需要一个借口打击太史慈的声望,令天下人对太史慈产生不屑一顾的感觉。
  因为若是青州军不允许袁谭的军队通过就等若不支持袁谭军帮助陶谦剿灭徐州匪徒,进而就可散布谣言,指责太史慈派出大军围剿匪徒多日未竟全功,定是对徐州居心叵测。
  这种道义上的损失在三国这注重道德的时代比之吃了任何败仗都要惨痛。
  田丰并不准备去攻打青州,因为短时间内袁绍还不具备多线作战的能力,不过袁谭的军队在青州的边界集结可令太史慈生出警惕之心,因而不敢轻举妄动。如此一来,袁绍军在冀州的活动就会轻松得多。
  想到这里,田丰不由自主地笑了出来。对陶谦道:“如此最好,不过还请陶谦大人修书一封,邀请我家大公子出兵救援,最好是言明要路经青州……”
  陶谦痛快地答应了。马上伏在案上开始写起了书信。
  田丰眯着眼睛看着陶谦,心中却想着郭图那面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虽然田丰不喜欢郭图的为人,但对其办事能力还是很欣赏的,更何况郭图要对付的人本来就并非自谋之辈,刘岱还是很好挑拨的。
  而且对待刘岱根本就谈不上合作,只不过是一种利用而已。
  最好因为刘岱的事情而挑起刘氏宗族与太史慈之间的矛盾那就最理想了。若是郭图那里够成功的话,田丰还有第二套对付太史慈的方案。
  田丰想到这里,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刘岱营帐中。
  郭图现在的确很轻松,其实要挑动刘岱的怒火实在是很简单的事情,他这次来其实是打着安慰刘岱的名义来的,还带来了不少的粮草,美其名曰是袁绍绝对不能看着刘岱这为国为民的诸侯饿着肚子。
  如此一来,刘岱对袁绍当然是感激涕零,却丝毫不知道这些粮草其实就是袁术运来分给他、却又被袁绍以乔瑁的名义扣押的那部分。
  不过在这样的气氛下,郭图说的某些话就很轻易地打动了刘岱。
  顺着粮草的话题,郭图当然开始安慰刘岱,也自然就“无意”中提到了乔瑁。这种行为无疑是火上浇油,再在郭图明里是劝告、暗里是挑拨的“劝慰”下,刘岱对乔瑁的怨恨达到了最顶点。变成了一个随时都可以点着的火药桶。
  郭图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只要刘岱在冲动下做出什么事情来,那么他就绝对有把握挑起刘岱和太史慈之间的矛盾,虽然知道太史慈上当的机会可能微乎其微,但只要刘岱这蠢人上当就足够了,早晚会把太史慈拖下水去。
  要知道兖州一乱,对太史慈的青州影响极大,太史慈要向外扩张势力,兖州本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兖州一乱,够太史慈喝上一壶的了。
  至于说直接挑动刘岱和太史慈的争斗无疑是不现实,就算刘岱再傻也可以看出袁绍准备利用两人之间的矛盾打击太史慈了吧?
  虽然太史慈和刘岱颇为不和,但不要忘记刘氏宗族和太史慈之间有着很大的共同利益。
  尤其是太史慈和刘氏宗族的婚姻关系更是把两者牢牢地绑缚在了一起。郭图岂会去触这个霉头?
  刘岱哪里知道郭图的图谋,只是一个劲儿地在那里气得要死。
  刘岱的那个狂妄到极点、也愚蠢到极点的手下王肱却沉不住气了,当年他在黄县被太史慈等人起了个倒仰,心胸狭窄的他当日就发下毒誓,日后若有机会令那几人落在自己的手中,定要百般羞辱,令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其实乔瑁的儿子乔肃当时其实并未对这位王肱有什么过分的举动,只不过不满王肱的行为、有几句言语上的冲突而已,不过这也令王肱无比的愤恨。
  不过事情的发展令王肱对这件事情渐渐绝望了,不说别的,单就是这个当日浑身寒酸的太史慈现在已经是手握重兵割据一方的封疆大吏,其实他这个从事所能对抗的?
  说实话,太史慈不把他抓来下酒就算是万幸了。
  而此刻有一个报复乔肃的机会,王肱岂能不兴奋?虽然这仅仅是乔瑁而已,但只要一想到乔肃日后那丧父之痛的面孔,王肱觉得什么都值了。
  故此非常心急道:“主上,这事情郭图先生说得对,是可忍孰不可忍,那个乔瑁简直就是把我们当成不出气儿的死人。定不可放过他!”
  刘岱其实对此建议颇为心动,不过他也非蠢人,现在国难当头,若是他先挑起了诸侯内讧,实在是会遭到天下人的唾骂,这一点他不能不考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