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番话说得袁绍飘飘然,哈哈笑道:“说得好,如此,我们马上召集众诸侯,向吕布进军!”
  大战,迫在眉睫。
  第六卷
~第二章决胜(中)(免费)~
  
  大河的岸边一片混乱,无数身着并州铠甲的士兵正在忙忙碌碌的准备着渡河的工具。这一切逼真极了。
  从表面上看绝对看不出来这是一个阴谋。
  成皋对岸的密林中。
  黑衣的贾诩与苍茫的暮色融为一体,表情说不出的阴森,脸上那似笑非笑的神情把英俊的贾诩勾勒地无比诡异。
  所有看见他的人都想要远离他。
  不过战神吕布却安然地站在贾诩的旁边。
  全然的红和全然的黑,烧灼着每一个埋伏在周围的并州士兵的斗志。
  徐荣敬畏地看着站在自己前面的两人。
  蓦地,耳边传来吕布金属般的声音:“贾诩先生,今次若是得胜而归,你居功至伟。本人从未见过如此精彩、环环相扣的计策。”
  贾诩嘴角逸出一丝微笑,阴冷之气却更重,淡淡道:“温侯客气了,若是没有温侯今天白天的一番努力,今次的计划也不会进行的这么顺利。我贾诩不过是张济大人手下的一个小小幕僚,又何足道哉。不过现在算一算,袁绍方面也应该接到我们散布的假消息了。”
  吕布的好友李肃在一旁陪笑道:“贾诩先生才是客气呢!贾先生的算无遗策我早在张济大人那里听说过,岂是同盟军那种乌合之众所能比拟的?可以说贾诩先生要他生他就生,要他死他就死。”
  贾诩丝毫没有把卑躬屈膝的李肃的夸奖放在心上,不冷不热道:“李大人过奖了,若是同盟军中没有能人,贾某就不会费这么大的功夫了来布置整个计划了。至于孙坚,我还未放在眼里。”
  血气方刚的张辽知道贾诩说的能人是太史慈,不过他对太史慈印象一直不好,此刻闻言忍不住道:“贾先生这是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了,太史慈浪得虚名,何必放在心上?”
  吕布闻言,回头瞅了张辽一眼,那幽黑的瞳孔中闪过冷艳的火光,显然不悦之极,张辽马上吓得噤若寒蝉,低下头去,不再说话。
  吕布转过头来才要说话,贾诩摇头道:“温侯不用道歉,张辽将军只不过是发表了一下自己的意见,有何不可?更何况这也代表了天下大多数人对太史慈的看法,不足为奇。不过任何轻视太史慈的人都会栽倒在他的手里。”
  众人闻言大为惊奇,因为他们实在是想不到智比天高的贾诩竟然对太史慈如此的看重,大大出乎众人的意料。
  要知道太史慈在天下人的眼里不过是一个较有才华的年轻人罢了,虽然有青州战神之称,更开创了五德终始说的新解,又有管宁这等大儒扶持,可谓是春风得意,但这又如何?
  一个寒门子弟能有多大的作为?每一个人都会这么想。
  太史慈现在的声望其实远远不如“四世三公,门多故吏”的袁绍,甚至和其他诸侯相比也颇有不及。
  可是现在贾诩却摆出独树一帜看重太史慈的样子,怎不令众人诧异?
  贾诩看也不看众人惊异的表情,缓缓道:“我贾诩一向很少服人,但太史慈却是其中之一,抛开敌我不论,单是那一份料敌先机的眼光就令贾某好生佩服。”
  看了看众人大惑不解的表情,贾诩解释道:“你们想一想,自洛阳的内斗开始起,一直到现在,太史慈可曾吃过半点的亏?”
  众人仔细一想,心中不由得凛然。
  贾诩眼中闪动着烁烁精光,冷然道:“每一个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觉得他为人不错,甚至想要从他身上得到利益,无论是十常侍还是何进又或者清流都是如此,可是笑到最后的还是太史慈,若是一次或可说是运气,可是次次如此,哪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顿了一顿,声音更寒道:“我到现在都想不明白,当初太史慈为何要匆匆忙忙赶回青州,毕竟洛阳的局势暧昧不明,可太史慈的样子却像是早就知道洛阳将会发生什么,知道留之无益。这太史慈好像知道未来发展似的,怎不令人惊异?”
  徐荣在旁疑惑道:“难道这太史慈能掐会算?”
  贾诩摇了摇头道:“人世间哪有预知未来这样的事情?骗骗无知的百姓还可以,实在是这太史慈的预见能力非同寻常、不可小觑。贾某颇有不及。”
  其实贾诩高估了太史慈的能力,他当然不知道太史慈的奇妙遭遇,就算是太史慈亲口告诉他自己的经历,贾诩也不会相信,所以在他的眼里,太史慈这个人就太过神秘了。
  与太史慈交过手的徐荣对贾诩的这番评价太史慈的话语感触尤深,开口附和道:“贾先生言之有理,所谓‘窥一斑而可见全豹’,前几日的一战,太史慈当真打得我是摸门不找。我每次组织的攻守之势在太史慈的面前都好像小孩子把戏般不值一晒。当是我败的极不服气,因为我连一次真正的与之堂堂正正交手的机会都没有,士兵们根本就是心无斗志,才一接触就全面溃退了。不过今日听贾先生的一番话,开发现这个太史慈根本就是玩弄对手于股掌间。”
  贾诩点头道:“就是现在,我也没有把握可打包票太史慈一定会上当。”
  吕布皱眉道:“贾先生,你的计策天衣无缝,那太史慈自作聪明一定会以为我们对他们实施稳军之计,要趁我们渡河攻击孙坚的时候发动进攻。”
  贾诩冷笑道:“若是太史慈如此容易上当,太史慈就不是太史慈了,我看一会就会有同盟军的军队进入到我们的埋伏圈当中,但是不是太史慈就不一定了,若是太史慈的军队是先头部队,那一切都好说,那是我贾诩计谋高他半分,贾某定会叫他惨淡收场,令他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不过若是太史慈的部队在同盟军的最后,那这事情可就不好说了。”
  吕布疑惑道:“贾诩先生为何肯定太史慈不会独自一人来追击我军?”
  贾诩淡淡道:“这事情很容易猜,问题的关键在袁绍的身上,袁绍作为同盟军的主帅现在可以说是毫无作为,眼下突然有了一个击溃我军的机会,他怎会拱手让给太史慈?”
  看着思索的众人,贾诩解释道:“眼下的形势很明显,如果今天根本就没有人来攻击佯装过河的我们,那就表明同盟军中已经中了我们的稳军之计,这样的同盟军不值一提,我们就可以从容撤军,看袁绍和孙坚之间内讧闹笑话就得了,但这种可能性太小了,同盟军中特别是袁绍的手下岂会无一二谋略之士?不说太史慈,就是那些诸侯手下的谋臣要看穿我这计策的第一层、稳军之计的含义还是很容易的。在这种情况下岂会没有诸侯还追击?尤其是好大喜功的袁绍。”
  众人点头。
  贾诩又道:“可是袁绍手底下的士兵并不多,袁绍要进军就必须要依靠那些追随者的支援,太史慈肯定不是其中之一,所以若我是袁绍看到眼前有如此得大的一个便宜可以捡,我一定不会让太史慈走在前面,所以说太史慈断后的可能性极大,而且那肯定是袁绍坚持的结果,毕竟太史慈现在没有理由和袁绍撕破脸皮。这样对他太不利了。”
  顿了一顿道:“不过太史慈断后也要分成两种情况来分析。其一,若是太史慈和袁绍一样没有彻底看穿我的计策,那么面对我军埋伏的太史慈最佳的选择就是撤退,而且他的损失将会十分的惨重。因为前面军队的突然溃败将会对太史慈的军队造成难以估量的冲击。当然也有第二种可能,那就是太史慈已经完全的看穿了贾某的计策,如此一来太史慈一定会另有诡计来对付我们,比如说佯装溃败,引得我军追击,然后他再设计一个埋伏圈反过了算计我们一次,那就不妙了。”
  众人闻言不自觉的点头,贾诩冷笑道:“不过贾某可不是袁绍那种蠢蛋,哼,现在我军已经西撤,我们的任务是拖延时间而非是消灭同盟军,和他们打持久战,粮食兵力都成问题,贾某不是那种贪多嚼不烂之人,所以此间一胜,我们必须马上撤退,任由各怀异心的同盟军斗生斗死好了,这才是我们最大的胜利。要知道我贾诩可以设计出这种计策来,太史慈也一样可以!”
  众人闻言一凛,心中都在想,自己刚才真的如同贾诩说的那样想要一口吃掉同盟军,若是太史慈真如贾诩说得这么厉害,己方反过来中计的可能性极高。
  就在这时,有人大声喊道:“敌袭——!”
  众人闻言心中一震,贾诩笑道:“如何?”
  众皆叹服。
  吕布对贾诩道:“吕某服了,此间一切就全交由贾先生负责。”
  贾诩不理外面的杀声连天,阴阴笑道:“呵呵,一切按计划行事就可,不过我看我们是否该把我们的奸细潜过对岸骗一骗孙坚呢?否则怎都不够精彩。”
  抬起头来看了看天空,贾诩淡然道:“太史慈,你若是不知死活的冲在前面,贾某定要生擒活捉你,然后和你煮酒谈笑共论天下,最后再割下你的大好头颅,算是表达贾某对你最真挚的敬意!”
  众人看着贾诩的笑容,连忙陪笑,心中却泛起阵阵的寒意。
  这人太可怕了。
  袁绍现在高兴到了极点,以为眼前的形势和田丰预料的一样。
  当他们黄昏时分突然出现在并州军队的面前时,人数不少于两万的并州军队正在准备船只,一看便知道要过河偷袭孙坚。而且在河面上已经有许多只船正在相对面移动,在这两万人的身后就是绵延不断的并州大营,地上还生着不少的篝火,显然是刚刚吃过晚饭不久。
  这时候的并州军队根本就没有什么威胁力,袁绍连想都未想,就命令开始发动冲击。
  迟则生变,若是令并州军队缓过神来,从容结阵那就不妙了。
  王匡和韩馥的骑兵队首当其冲,后面无数的步兵也向并州军队杀去。并且袁绍知道随后而来的其他诸侯的军队也会一一的投入到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