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大军阀-第9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章太炎大闹总统府的当天晚上,大总统办公室的幕僚们就开始积极奔走,与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职能部门进行联络,开始起草相关的预算预案,并且重统计全国上下的教育资源,将中国目前的文化教育事业现状拟出基本的框架和基础情况
第1167章,文化发展
    虽然说这些信息并不算实际上的发展行为,但对制订相关的发展计划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些参考信心,谁能说得清楚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处于什么阶段?谁能说的清楚未来发展文化教育需要重视什么地方?
    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调查工程,当大总统办公室下达命令之后,中央政府立刻开始执行这项命令就这样从中央到省府,从省府到市府,从市府到其他地方政府,一场覆盖全国的文化教育大发展进入前期预热状态
    尽管之前中央政府颁布的“七年发展计划”已经让所有地方政府满负荷运行,可章太炎事件传开之后,各地方政府都很清楚这件事的严重性,这不仅是元首拿自己的尊严荣誉来办事,是关乎到元首的手腕魄力如果这件事办不妥,元首一怒之下肯定会严打严惩,因此哪怕忙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也必须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正是因为这次全国范围的文化教育统筹工作,使得所有地方政府都显出了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也让全国人民看到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老百姓们渐渐意识到,黑暗的旧社会正在消失,一个崭的、先进的、与世界列强并驾齐驱的文明国家正在凝聚成型
    到了六月二十二日,全国的文化教育调查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汇聚到中央政府
    吴绍霆就在这一天召开了中央政府文化教育相关部门的全体官员工作会议,就全国开展的调查汇总信息组织讨论和分析
    根据这次全国普及调查的情况来看,中国百分之六十八的人口处于教育匮乏状态,而几乎所有省市的文化发展水平都属于十分落后的阶段也就是说,拥有五千年文明传承的中华民族,如今基本上是属于文盲性国家,所谓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到经过清朝统治以及清末半封建半殖民时期的摧残,早已经退化到惨不忍睹的地步
    在这次调查过程中,一些别有用心的省市还特别安排了道德品性的测试,虽然这份测试严格的来说不属于全国范围,但也能算得上是抽样调查根据这些稀少的信息显示,很多中国人已经完全失去最基础的“道德”观念,为了生存、为了好的生存、为了贪得无厌的生存,人们早已经把道德底线越拉越低
    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文化教育和道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落后的文化教育环境,衍生出没有道德观念的人生观,长此以往下去就将成为民族性根深蒂固的恶习,甚至再像扭转回来都十分困难
    吴绍霆在听完官员们的汇报之后,陷入了冗长的沉思,这件事使得他联想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道德状况,不敢搀扶老人,不敢见义勇为,人们之间越来越陌生,各扫门前雪,甚至还变态到巴不得别人遭到天灾**
    这就是没有科学、素质的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造成的恶果,也是陈陋旧社会长期以往积累下来的**气息纵然国家再富有、再强大,但民族性已经脆弱到极点,别所到时候迎接一场战争,哪怕是一场稍微有点规模的文化入侵就能摧毁整个中国的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道无形的壁垒,只要它越是强大,国家整体就越有韧性,哪怕外来势力入侵到只剩下一省一城,全民族依然会众志成城的顽抗下去
    这个时候他倒是有些想要感激章太炎了,要不是章太炎疯狂的举动,吴绍霆或许还不会有这样的觉悟中国要想全面发展,很多事情都必须立刻着手去办像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是要尽快落实,从而弥补近代中国造成的文化教育断面,让中国重走上文明强国的道路,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这次讨论会议一直进行了四天,前后开了十二场会议,中央政府终于开始起草相关的政策文件根据文化教育部官员的总结,要想在目前状况的中国大力提高文化教育事业,不仅要抛开门户之见引进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文化拓展思路,是要准备充足的发展经费,毕竟文化教育事业并不是纯粹的盈利事业,它所创造的真正利润将会以无形资产回馈到社会,因此这实际上是属于国家的一种投资方式
    教育部部长蔡元培认为,要发展文化必先发展教育,有教育才能有文化,同时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来鼓励民间自行发展文化教育,从而到达发展的广面和普及化,双管齐下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有鉴于此,吴绍霆将自己酝酿许久的一个想法公布了出来,他决定筹备五千万预算经费,在中国建立两套教育系统,其一是民办教育系统,其二是官办教育系统虽然听上去并没有任何意,甚至还有点陈腔滥调但是他知道,官办、民办教育一直都只是嘴巴上说说,没有哪一届政府真正重视过,而自己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简单的方法付诸实际,组建一套有效率、有作用的教育产业链
    在吴绍霆的设想之中,他计划以官办教育来负责小学和中学两个阶段,而民办教育则集中在高等学府方面当然,这只是一个规划性的计划,并没有严格设置限定,民间教育资源同样可以量力而为,选择承办一些中小学;而官办教育也未必不能涉足高等学府,比如目前国内几所重点大学,基本上全部都是官办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吴绍霆希望通过官办教育来执行惠民政策,以国家财政补助的形式,优先让国民大众打下基础学识,大幅降低文盲率至于高等学府在目前阶段并不鼓励人人都就读,只安排那些有继续深造决心的人接受这方面教育
    按照这样的预想,官办教育的费用会很便宜,而民办教育的费用会很昂贵,毕竟民办教育也考虑盈利性来维持学校的运转
    发展都成熟阶段的时候,官办教育仅仅是一种基础教育系统,教育模式算不上出色也算不上坏,也就是中规中矩的样子,只有官办高等学府会在教育部直接管辖之下与时俱进相反,民办教育会形成一种自我演变的体制,在教育部监督下的自由经营时期,民办教育会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正所谓优胜劣汰,民办教育只能不断的改良自身教育水准才能生存下去
    最终,民办高等学府将会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因为有了竞争,各大高校会通过改善学校环境、聘请优秀教员、提高学术科研的力度来增加自身核心竞争力而且在大量培养出优秀人才之后,也会冥冥之中形成一种社会财富
    吴绍霆不希望中国教育像二十一世纪那样走向教条式,他可以接受在小学、中学开设所谓的“美化统治者”的课程,但是大学一定要坚持自由化也就是说,他在学生思想不成熟的时候给予一次灌输“美化统治者”的机会,但当学生们成长、成熟之后,也要给予他们选择是否坚持这种思想的机会
    【杯具啊,搬家之后房子没有小区光纤,电信说要重派人安装,但一直没有后续消息今天是用笔记本偷了一个没密码的无线网上传文章,如果出现断还请各位大大见谅,纯粹是网络问题】
第1168章,详细布置
    因为他不能预计每一届政府是否真能做到为国为民着想,一旦出现了一届**的政府或者昏庸无能的领袖时,就需要人民有足够思想做出决断,站出来推翻这个**的政府或者逼迫其下台
    除此之外,高度自由化氛围的大学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学术研究的效率,不仅能提高文化教育的规格,还能造就多具备逆天才华的人才
    以上这些就是教育体制的硬性发展方向,官办和民办两大系统都要共同发展
    在这两项发展计划之外,吴绍霆还强化落实了扶助教育事业的金融政策,比如提供助学贷款、开设教育储蓄基金、优化民办教育投资贷款等等中国大部分人口成为文盲的重要原因之一,那就是很多穷人读不起腾
    尽管在早期的时候,吴绍霆已经制订了助学贷款和教育储蓄这些项目,但是在贯彻实施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不管怎么说,如今旧事重提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将这些项目发展的好,对教育的帮助多,能从真正意义上帮助国人解决读腾难题
    至于在文化发展方面上,虽然按照蔡元培的意思,只要教育发展的好,文化水准也能跟上去但是教育所产生的文化效应仅仅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一部分,要想让文化事业得到全面的发展,自然而然要花费多的功夫,投入多的资源,从而达到广泛的文化效果
    在这个方面,吴绍霆与参加会议的众多专家、学者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决定先由中央政府着手抓几个重点发展,然后以这些重点发展来带动全国文化事业的普及和提升
    其一是发扬考古行业,中央政府设立国家考古研究所,一些重点大学也开始考古学专业,引进国外的考古经验,来组建中国近代第一批考古产业考古的目的不仅仅是研究文物的文化价值,同时还能起到探索完善的古代历史层面,丰富历史文化,另外也能保护中国本土的古董文物,省的让那些外国列强骗走
    其二是学术、艺术的鼓励和振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制订相关的鼓励政策,多创办和发行文化艺术方面的刊物,所有大报纸也要不定期的开设相关的专栏,丰富国民大众的视界,增加多提高文化的途径
    其三是规划中华法定传统节日,诸如端午节、重阳节等等,并且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气氛,让国民不仅能记下这些节日,还要让他们感到这些节日都属于中华民族的重大节日
    其四是设置权威的国学地位,以国学院为主要单位,中央政府划拨多的资金,吸纳多著名的国学学者加入国学院,并运用政治手段来提高国学的附加值,比如国画、毛笔字等含金量等等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