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大军阀-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岂敢。”段祺瑞言不由衷的笑道,“只不过吴将军应该知道,之前陆军部已经拿出定案,现在又要附加修改的话,只怕程序上会很为难。”
    “要是照段总长这么说的话,在下这次何必还要来陆军部开这场会议?段总长只要把既定的命令派下去,岂不更省事?”
    “话不能这么说……”
    “换句话说吧,既然今天在下受邀来陆军部共同协商更改番号之事,理应有交换意见的余地,如果段总长认为为难,那在下索性直接与大总统会商解决的办法了。”吴绍霆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将袁世凯搬出来应付。
    “旅部的番号不是不给,关键是广东战事刚刚停息,吴将军即刻整顿编制、扩充兵员,多多少少说些说不过吧。”段祺瑞不冷不热的说道,心里甚至还有些好笑,吴绍霆还真把自己当一回事,也不看看袁大总统是哪一方的人。
    “段总长此话何解?”吴绍霆明知故问道。
    “吴将军你看看,三个师十二个团的编制是按照广东军队目前的情况所订制,若是再加上旅的番号,外界不知情的人岂不会把吴将军当作宵小之徒来看待?依我的意思,吴将军要一个旅不难,但总得按照既有的定制来办事,旅和团总该有所取舍。”段祺瑞抛出了自己的意图,好整以暇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段总长您就直言,怎么一个取舍法。”
    “一个旅大约也是三个团的编制,吴将军若需要一个旅的番号,自然而然得取消三个团的编制。”段祺瑞说道。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什么要紧事,实不相瞒在下一开始正是如此打算。要一个旅必然是要代替团的指挥系统,不可能把旅和团放在同一级上。段总长既然这么说了,那索性就按照段总长的意思来办。”吴绍霆露出一个笑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他并非是向段祺瑞妥协,只不过自己的心思要比段祺瑞放的更远。在会议桌上的一套未必就是一定要执行的一套,**番号只不过是一个空头衔,除了给一个中央陆军部的注册军籍和国家承认的编制之外,其他什么都没有,枪、饷、粮原来怎么来现在还是怎么来。
    等回到广东之后,他可以按照陆军部给的番号整编部队,但是在正式番号之外依然还能组编地方军部队,就好比现在的江西和湖南一样,**和地方军同足而立。段祺瑞以为能靠番号来限制广东的发展,这简直是痴人说梦。今天他吴绍霆可以承认中央政府,但明天、后天未必如此,一切都要看利益的走向。就好比袁世凯死后的北洋派系,利益使然连北洋团体都可以分裂,更何况自己根本不是北洋系统。
    段祺瑞微微皱了皱眉头,心头总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吴绍霆答应的实在太轻松,足以见得这家伙私底下早有盘算。他不是傻子,但也不是万能的人物,这次会议本来就只是一个形式,陆军部能做到的极其有限,与其在这件事上怄气,还不如想想日后怎么制衡广东。
    他缓缓的吸了一口气,平静的说道:“吴将军有如此的释然,咱们陆军部也就好办事了。要说旅的番号,上个月山西阎百川刚好来京汇报省内军务,把原来的第四十九旅的番号整顿了出来。若是不出差错,这第四十九旅的番号是能拨给广东的。”
    吴绍霆知道这阎百川就是阎锡山,没想到自己弄到手的番号竟然是出自此人!不过无妨,番号本来就没有二手、三手之称,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此外,他还能从阎锡山的举措中推论出几点,阎锡山如今还不是日后的山西王,这段时间故意向北洋政府输诚,正是为了韬光养晦奠定自己日后的“王”位。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所有人都在阴谋着自己的鬼胎。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开国之君都会用铁血强硬的手段清除隐患,正是因为阴谋的人实在太多。相比之前,北洋政府还算是心慈手软的了,这与北洋团体内部的实力大有关联。
第412章,进步党和解
    前三天办理完毕所有公事,吴绍霆没有急着启程返回广东,毕竟袁世凯还在安排自己发表公开声明的事宜。接下来的几天里,他每天早上会与不少来访者见面,下午则去拜访京城里的贤达,俨然摆出了一副旧式名流的作派,广结人缘、经营派场、打造名气。当然,这些都不过是障眼法。
    在袁世凯面前该摆出什么谱因人而异,像阎锡山韬光养晦,像蔡锷故作糊涂。吴绍霆的情况自然要复杂的多,他是跟北洋军硬碰硬过的人,没必要隐藏的那么明显,只需要按照自己的人格继续伪装下去就好。
    经过广东战争再到北京授勋,无论是南方的报纸还是北方的报纸,不约而同的将吴绍霆塑造成一个一心一意对国家忠心的年轻将军,甚至还有一些西方评论者称其为临近安那其主义的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者。往往带有“主义”色彩的人或者物都有狂热的潜质,就好比布尔什维克,就好比纳粹,也好比共x产主义。因此,吴绍霆不在乎别人对自己定位何主义,但既然与主义沾边,就要表现出坚持拥护主义的原则性来。
    这几天整日忙得不可开交,接见和拜访的人名列满了整个行程。内阁的几位部长都一一见上了一面,虽然每个人的态度不一样,所谈话的内容也不一样,但归总起来都是无所谓的事。唯独在与财政部长张謇见面时,吴绍霆与对方交心的叙了叙旧,又把自己与张謇侄女张小雅订婚的事亲自告知,并答应正式结婚时一定派发请帖。
    张謇骨子里依然是一个商人,从清朝的官商到如今的国商,他往往看重的不是政治利益,还是更为切实的经济利益。而他的爱国和民族心,依然是保留着旧派官僚的那一套,甚至有时候比起梁启超等人的思想都有脱节之处。
    他对吴绍霆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前在广州认识吴绍霆时,只当其是一个有头脑有潜力的年轻人,可是现在看来,显然当初估算的有头脑和有潜力太保守了一些。在广东战争爆发之前,他依然很看好吴绍霆,毕竟自己的兄弟张直也在广东军政府谋职,偏心是在所难免。可是当吴绍霆公然与北洋政府作对,率先打响二次革命时,他不禁感到很失望,挑战中央政府的行为不仅不理智,更是大逆不道。
    两人单独见面时,张謇就这个问题还言辞的批评了吴绍霆。不过好在吴绍霆这次进京接受中央政府授勋,也算是迷途知返。
    吴绍霆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只是拿出一副多愁善感之态应付了过去。
    再后来,吴绍霆还去了一趟北京大学堂,拜访了北京大学堂校长严复,对严复声援广东停战、促成国内和平的大举表示感谢。
    吴绍霆一直想找机会与蔡锷和蒋百里好好结识一下,最起码要搞明白这两位针对自己的原因,正愁没有合适的机会。碰巧第五天早上,国务总理熊希龄派人送来一张请帖到国宾招待所,邀请今天晚上前往其官邸赴宴,稍加打听后得知蔡锷和蒋百里也会参加这次宴会,或许是一个会面的好机会。
    熊希龄的这份请帖发来的很蹊跷,宴会请帖从来都是提前几日派发,可这封请帖竟然是在宴会开始之前十几个小时送来,显然十分无礼。
    吴绍霆知道这肯定是熊希龄故意如此,这也算是一种态度的表示。对于这点气量他当然还是有的,吩咐王长龄和王云做好准备,傍晚便前往熊希龄官邸赴宴。
    白天的时间按照原来的行程照旧,接见了几名参议院议员,又去东交民巷拜访了一些外国使节,下午四点回到招待所准备了一下,之后借了招待所的小轿车前往熊希龄府邸。
    下车后,府院管家将吴绍霆等人迎进大门,熊希龄正在客厅与先到场的宾客们谈笑,听到管家通报之后,不疾不徐走到门庭相迎。
    “吴大将军姗姗来迟呀。”熊希龄虚笑着打了一声招呼。
    “实在是对不住,这几日在下一直盼着总理阁下的邀请,几乎到了搔首顿足的地步,今日早上总算等到了熊总理的请帖,哪里知道竟然是今天!这不,在下已经是尽快赶来了。”吴绍霆故意反讽的说道。
    “都怪我一时疏忽,还请吴大将军见谅。”熊希龄冷冷的笑道,心中很是不痛快的“哼”了一声,这姓吴的还真不客气。
    “哪里哪里,总理阁下能见谅在下来迟才是呢。”吴绍霆不疾不徐的说道,对方怎么出招自己就怎么应招。
    “来来,咱们先进去说话,站在这里可不好呢。”熊希龄懒的在耍嘴皮子,转身先一步向客厅走去。
    来到客厅,熊希龄大声向到场的宾客做了隆重的介绍,又将到场的宾客一一介绍给吴绍霆。这些宾客有一部分在大总统晚宴上见过,有一部分则在授勋典礼上见过,至于没见过的人反倒属于少数,基本上全部是进步党内部的代表成员。
    梁启超也在场,不过对吴绍霆来说不算陌生,昨天下午他还特意拜访了这位历史名人,虽然只是浅谈即止,但起码了解到梁启超这个人对广东方面的态度还算温和。今日在这里又见面,吴绍霆倒是与梁启超好好谈了谈话。
    熊希龄在相互介绍完毕客人之后,随即去招待其他宾客,自由吴绍霆与梁启超在一起说话。很显然进步党内部是刻意安排梁启超这个折中的人物来与吴绍霆交涉,虽然广东停战已经过去了,但进步党人依然要趁着这个机会试探吴绍霆的态度,甚至奢望着能挽回一些损失。
    吴绍霆权衡之下,知道自己现在没什么可以答应进步党人,于是在跟梁启超对话时,尽量采取一种倾向立场的态度,表示自己对政党政治十分拥戴,若在时机成熟之时,会尽可能推动或声援政党政治代替总统权力制度。他相信像梁启超这些革新派官僚集团是很喜欢听这样的承诺,革命派往往代表着理想主义,而官僚阶级又喜欢坐享其成,故而迎合这些人只需要说一些迎合的话即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