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铃儿插话道:“师父,那他会不会有危险啊?”
青玄摇摇头:“危险倒是没有,不过稍有差池,他回不到现世也是有可能的。”
我被师公说的心跳加速:“啊?师公,还有可能回不来啊?那是不是说我就留在前世啦?那怎么能行啊?”
青玄接着说:“你先别急,回得来回不来,也全都在于你自己。只要你按我说的去做,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你不是一直要我出手帮忙吗?这就是我唯一能帮到你们的。”
我想到在上沟村翘首以盼的师父,还有有可能身陷囹圄的木棍儿和卫猛。我朝着师公肯定地点了点头:“师公,我想好了,我愿意回我的前世。”
青玄赞许地点点头:“很好,果然是我玄冥弟子。”
接着我按照青玄的指示脱掉鞋袜平躺在了木床上,青玄从身后递给我一件袍子:“把这个盖在身上。”我展开来一看,是一件玄黑色的长袍,上面绣着七星北斗图。
我依言盖好后,青玄开始布置游魂阵。
青玄边做边给我们讲解,他拿出一套五色蜡烛,分别为白、绿、黑、红、黄,说这五色代表着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他将这五支蜡烛在我床边按照方位摆放好,又拿出五色符纸放在蜡烛旁边。
青玄忽地起身,口中念念有词,同时双手变幻不断,各种手诀在他手里来回转换,速度之快,见所未见。慢慢地,我看到在青玄的手掌周围,泛起了一片红雾。突然,他以极快的速度在我的面门和手脚心点了一下,我顿时感觉到了一股热流自五心而入,一种全所未有的通畅布满全身。
青玄做完这一切,低头对我说:“萧阳,一会我作起法后,你会感觉到一阵眩晕,你只需要配合着闭上眼睛,思维随着感觉走,我会把你引到前世去,但你会经历你的所有前世,你必须要自己做出抉择,一定要到你梦里的那一世去。你看到了你的梦境后,你就意志坚定地咬一下你的舌头。然后你的魂魄会游移到你的前世身上,所以你能感知你前世的一切,但是你控制不了他。至于你的前世身上究竟发生过什么,我也不知道,所以,你一定不能为你的前世的感情所累,不能受其左右,你要时刻记着,你只是去借你的前世之身,千万不要认为你是你的前世本身。而且不能有任何欲望和你自己的想法,这一点关系到你能否顺利回到现世。你懂吗?”
我听师公讲的很复杂的样子,我想了一会,问道:“就是说我要时刻记着,我是萧阳,我不是我的前世?”
师公点点头:“嗯,孺子可教也。到了一定的时候,我在这边发出震魂雷,你在那边会听到一声巨响,同时你身旁五米左右,会出现一眼吸魂井。你要立即从你的前世身上抽身出来,跳入吸魂井,然后我会用这五色符纸点燃这五行蜡烛,你就朝着这五色的光飘移。直到回到现实。你要把这一切记牢,错任意一个步骤都会导致大错,前功尽弃。”
我按照师公所说,又复述了一遍,师公很满意,说道:“嗯,不错,光记着不行,你还得照做才好。多说无益,你也好自为之吧。时辰也差不多了,咱们就开始了。”
我突然觉得很害怕,心也砰砰直跳,我就要面对我的前世了,在那个世界我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呢,我是既希望看到,又害怕看到,心中不免惴惴不安。
师公拍拍我:“放松,闭上眼睛。”
这时玉铃儿喊了一句:“小徒侄,你可别犯糊涂,一定得回来啊。”
我听在耳里,张了张嘴,却发现已经说不出话了。那边青玄已经在开始作法了,他不知从哪弄来了一把拂尘,左扫右扫,嘴中念念有词,我看到身上的袍子起了变化,那北斗七星在袍子上闪闪发亮。突然师公朝我的面门甩了一下拂尘。我顿觉一阵眩晕,我已经感觉不出来我是躺着还是站着,只觉得身体在漂移,在朝着一个方向不停地转动。我像是在夜幕中,当头是闪亮的北斗七星。
之后,我的眼前慢慢清晰起来,我看到了场景,就像是曾经做过的那个梦,我慢慢地看到了我以前的样子,大学的时候,中学的时候,小学的时候,甚至,我看到了我出生时候的样子。
我在继续旋转,我陆续看到了不同的人,形形色色,穿着不一。我想这些也都是我的前世吧,我在努力寻找着我需要看到的那一世,那个白袍将军,那会是我吗?
一世接一世,我像是在看着幻灯片。突然,我眼前出现了一个大的场景,那是个校军场吗?在一个广场上,黑压压站满了满身戎装的士兵,看着这些士兵的装束,我突然觉得有些眼熟,像是在哪见过,而且印象很深。
我突然想起来了,是他。是那个血棺里的古僵尸,就是这样一身的装扮。
我心头一动,难道这里是我要找的前世吗?为什么会有和那个僵尸一样的士兵呢?我在士兵的队伍里仔细寻找着,我有种强烈的感觉,我要找的前世,肯定在这里。
果然,我看到了在队伍的前边,站着一位将军,仍然是那个背影,银甲白袍金刀,是他。
我不再犹豫,迅速狠咬了自己的舌头一下,一阵刺痛传遍全身,我感觉我自己从那种神游的状态回到了现实,我的身体从半空中垂直下降,我想挣扎,却发现我动也动不了。
很快,我感觉到身体一震,眼前的场景不见了。我看到的是一列列整齐的士兵,在高台上有一位绿袍将军,手持宝剑,正在大声嘶喊,像是在训话。
而我自己,分明已经变成了我看到的那位白袍将军,手持金刀,站在队伍的前列。我看了一眼在将台上由一名中军旗牌官执掌护卫的中军旗,那旗帜扑拉拉迎风招展,蓝底朱字朱边,长三丈宽五尺。上书御赐总兵,中间一个斗大的“祖”字。
而我的前面有旗牌官执掌了一面四方认军旗,蓝底盘五爪金龙纹,中间字为:“明”。我看到了“明”字,难道现在是明朝吗?
明朝,明朝,我搜刮着所知有限的历史知识,明朝祖姓的将领,我所知道的只有一位,那就是祖大寿。
我知道祖大寿是辽宁人,身为明朝武将,曾两次降清,第一次在大凌河城降清后,又在锦州城抗清达十年之久。俗话说“忠臣不事二主”,而祖大寿则既事明朝又降于清朝,因此,他的一生充满了争议和传奇色彩。
我在大学的时候还专门查找过他的资料,如果前面的将领真的是他的话,我居然就见到了他本人,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我知道,我现在已经不再是我,而是那位白袍将军,他在风中肃立,直盯着将台上的祖姓将领。手中的金刀在熠熠生辉,随风发出嗡嗡的鸣响。
第四十三章 关宁随风去 大明夜已残
大明崇祯年间,一代名将袁崇焕,率部作战,威震辽东。
祖大寿是袁崇焕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在宁远保卫战、宁锦大捷、北京保卫战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崇祯皇帝中离间之计,将袁崇焕下狱问罪,祖大寿既寒心又愤怒,一怒之下领兵反叛,毁山海关东走。崇祯皇帝无奈之下让袁崇焕写信招之,请祖大寿立功赎袁崇焕之罪,祖大寿应允。虽然后来祖大寿打了胜仗,袁崇焕还是被崇祯皇帝处死,祖大寿只得回锦州前线防守。
之后祖大寿率领袁崇焕旧部,这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关宁铁骑,驻守宁远、锦州、大凌河等要塞,抵御清兵的入侵。
大明崇祯四年(1631年),祖大寿奉孙承宗之命守大凌河城以保卫锦州,是年八月,皇太极以倾国之师,把大凌河城团团包围住。祖大寿突围不得,援军又被击退,只能闭城坚守。坚守了三个月,城里粮食吃完了,开始杀马吃。马杀完了,开始吃百姓。百姓吃光了,开始吃军中的老弱病残。军中的老弱病残也吃光了,接下去就该是健壮将士的互相残杀。
《清太宗实录》记载如下:明大凌河城内,粮绝薪尽,军士饥甚,杀其修城夫役,及商贾平民为食。析骸而炊,又执军士之羸弱者,杀而食之。
城中也几乎变成了鬼城,到了晚间,城内鬼叫狼嚎,恶鬼怨鬼肆意横行。于是祖大寿长叹一声:“人生岂有不死之理?但为国为家为身,叁者并重。今既尽忠报国,惟惜此身命。”于是出城投降了皇太极,然后他向皇太极献策,他愿意带一支兵马去锦州,在城里当内应。但祖大寿进锦州城后就组织防御,抵抗清军。皇太极恼羞成怒,两次御驾亲征攻打锦州、宁远,都无功而返。祖大寿又为明朝守了十年的城。
时间定格在崇祯十四年四月,清兵再次倾国而来包围锦州城,这一次已经整整围了一年有余,城内已经是粮尽援绝,又出现了人食人的惨剧。
祖大寿站在将台之上,校场点兵,他心里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面对着这样一支精锐的关宁铁骑,曾经的威武之师,当年关宁铁骑常常几千人追杀几万多人,其勇猛凶悍可想而知。可如今已经所剩无几,即将要被困死城内,祖大寿实有不甘。
在此之前,祖大寿已经推辞了崇祯皇帝三次命其进京觐见的诏书,他已经下了决心,为了不使百姓涂炭,不使麾下这精锐之师损失殆尽,他要二次降清。至于自己的后果,他也不再去多想。
点兵结束,祖大寿匆匆回到锦州城的总兵府,急唤亲兵:“速去叫飞虎营千总凌云飞来见我。”亲兵飞奔而去。
不多时,从府门外走进来一员战将,白袍银甲,刚毅的面部线条,面如冠玉,齿白唇红,眼神炯炯,剑眉飞扬入鬓。他走进府衙大厅,他正是祖大寿麾下飞虎营千总凌云飞,他一身的好武艺,跟随祖大寿,攻城拔寨,屡立战功。他见到祖大寿,忙躬身施礼:“末将凌云飞,见过总兵大人。”
祖大寿一见,忙道免礼,命仆人端上一碗水,苦笑道:“云飞,如今城内已断粮多时,也没有茶了,就喝碗白水吧。”
凌云飞拱手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