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陈玄礼更是须发抖动,不住搓手。龙武军是他的心头肉,是他心爱的孩儿,龙武军得胜归来,他能不急切?
要不是时机不对,他早就骑着战马冲上去了。
只见北方出现一片浪潮,如同海潮一般朝着龙武军涌来,不计其数的旗帜在风中飘扬,猎猎作响,上书的“唐”字一目了然。
玄武门一下子沸腾了,李隆基君臣、长安百姓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了,无不是大吼。
“来了!来了!”
“大唐的英雄归来了!大唐的英雄归来了!”
“哈哈,我终于可以亲眼见到大唐的英雄!亲眼见到大唐的英雄!”
百姓的欢呼声响成一片。
李隆基一抬脚,就迎了上去。
高力士忙拦住:“陛下,这不符礼仪。”
李隆基右手重重一推,把高力士推开,大叫道:“礼仪,狗屁的礼仪!”
堂堂皇帝竟然爆粗口了,这无异于天方夜谭,然而,闻者莫不是大喜,对李隆基更增几分敬意。在如此天大的喜事面前,若是固守礼仪,太让人不爽了。
李隆基爆粗口,这多好,无异于一剂兴奋剂。
高力士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愣怔了一下,方才相信他并没有听错。李隆基大步流星,已经走出老远了,忙跟了上去。
看得清了,只见一队唐军赶来,个个身材高大,人如龙,马如虎,气势如虹。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队唐军不仅威猛不凡,还在于他们人人身上透着杀气,有些人身上的杀气如同实质,让人震惊。
不需要任何才智,都能看出来,这队唐军人人都是在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他们杀过的人不少,不然的话,不会有如此浓烈的杀气。
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军队,才是真正的军队。才是真正的英雄。
“大唐的英雄!”
百姓的欢呼声响彻天地,人人挥着胳膊,吼得山响。
李隆基眼中精光暴射,只见李昌国、郭子仪、李光弼正与太子李亨一道,疾驰而来。
来到近前。李昌国一挥手,行进中的唐军刷的一下就停了下来。动作整齐划一,如同一个人似的,这体现了良好的训练。
不用说。这只有精锐中的精锐才能有如此整齐的动作。惹得百姓又是一通惊讶赞叹。
“李昌国、郭无敌、李光弼……”李隆基迈开双腿,小跑着迎了上去,边跑边叫嚷:“朕的英雄!”
李昌国很是诧异,他万万没有想到,李隆基这个皇帝是如此的急切,就要飞身下马,却给李隆基阻住了:“不许下马。”
“这个……”李昌国大是惊讶。
“朕扶伱们下马。”李昌国的惊讶未了,只听李隆基大吼一声。
李隆基亲自扶李昌国他们下马,这是何等的荣耀。李昌国更加诧异了:“陛下,这不好吧,万万不可。”
“什么好不好的?就这样。谁敢不听,就是抗旨。”李隆基脸一板,沉喝一声。
这不过是一点小事,怎么又成了抗旨?李隆基一下子把这小事上升到了原则的高度。
李隆基跑过来,来到李昌国身前,打量李昌国,笑呵呵道:“李昌国,打得好。打得真好!吐蕃被伱们给灭了。”
“这都是陛下英明。”李昌国颇有些感慨:“若无陛下大力支持,也不会有此大胜。”
平定吐蕃这事,虽是出于他的谋划,却是成算不高,可以说是一场赌博。若是换个人,肯定不会同意,李隆基却是同意了,还是放手让李昌国去做,李隆基真的是够得上“英明”二字的赞誉。
这话李隆基爱听,很是享受的眯眯眼睛,微微颔首,扶着李昌国下马,把李昌国一打量,笑着拍拍李昌国的肩头,赞叹道:“有些瘦了,更加刚毅了,嗯,不错。”
战争最能磨炼人,平定吐蕃这一战,李昌国学到很多东西,对战场把握更加得心应手。
群臣看着两人说话,无不是一脸的艳慕。
李隆基是九五至尊,亲手扶李昌国下马,这是无上荣耀,放眼整个唐朝,有几人有如此殊荣?
想想当年,李白被李隆基赏赐亲手调过的羹,那是天下皆知的美谈,却与李隆基亲自扶李昌国下马没法比。
最郁闷的莫过于杨国忠了,他恨死李昌国了。若不是李昌国,他出征吐蕃,立下大功,凯旋归来,李隆基也能如此对他,那就是天大的荣誉,他飞黄腾达就不再是问题了。
李林甫看在眼里,眼中精光闪动,亦是艳慕。转念一想,李昌国与他没什么冲突。李昌国不过二十二三岁,就算再厉害,也不会威胁到他的丞相之位。即使李昌国能当丞相,那也是二十年以后的事了,到那时,他李林甫早就不在人事了。
最欢喜的莫过于陈玄礼。李昌国是他的爱将,李昌国如此被尊崇,那就是他的荣耀,陈玄礼捋着白须,笑得眼睛眼眯到一起了。
李隆基在李昌国肩头拍拍,转过身,快步来到郭子仪身前,笑道:“郭无敌,伱看上去更加精干了。看来,这次吐蕃之行,收获颇多。”
郭子仪杰出的军事才华虽然还未被李隆基发现,不过,他的勇猛却是驰名京中,李隆基对他很是喜爱,越看越是欢喜。
“这都是陛下眷顾,臣方能参与此战。”郭子仪忙见礼。
“呵呵!”李隆基笑得特别欢畅,这话他爱听了,扶着郭子仪下马。
在郭子仪肩头拍拍,李隆基来到李光弼身前,打量一通,不住点头,笑道:“早就听说西北军中有一个叫李光弼的虎将,勇猛过人,能征善战,足智多谋,今日一见,果是如是。”
这是无上夸奖,李光弼尽管不是浮躁之人,听了这话,也是浑身轻飘飘的,都快飞起来了,扯起嗓子道:“能得陛下惦记,臣李光弼荣幸。”
皇帝嘛,就是要能左右人的生死,就是要给人荣耀。李隆基的话让李光弼倍感荣幸,这正是帝王的美好感觉所在,李隆基大是欢喜,笑呵呵的扶着李光弼下马。(未完待续。。)
注册会员可获私人书架,看书更方便!永久地址:】
第十八章李隆基很爽
第十八章李隆基很爽
李隆基是大唐的皇帝,九五至尊,他亲自扶下马,这是无上荣耀,看得群臣个个眼睛红得跟兔儿眼似的,恨不得与李昌国他们换个位子。……。/……。/
回到长安参与庆典的唐军足足好几千人,李隆基不可能每一个都去扶,只是象征性的选中每排中的一个,就这样,一排一排的走下去,很快就全部“扶”下马了。
虽然李隆基并没有亲自扶所有人下马,得李隆基亲手扶下马的不过区区二十余人,不过,将士们仍是无比自豪。
按照李隆基的说法,是他亲手把这些将士们扶下马的,那就是亲手扶下马的,皇帝金口玉言,说一不二。这样的荣耀,自唐朝开国以来,就没有过,要将士们不欢喜都不成。
将士们个个红光满面,一张嘴哪里合得拢,浑身毛细孔都在散发着喜悦。
“谢陛下!”将士们齐声致谢,声音响亮,蕴含着激动与喜悦。
李隆基听在耳里,特别欢喜,做为皇帝,一举一动都能掌控人的生死富贵,得到将士们的感谢,这是无上美事,正是当皇帝的乐趣所在。
“呵呵。大胡子呢?”李隆基捋着胡须,笑得眼睛一眯一眯的,一张嘴合不拢了。猛然间想起,还没有见到墀德祖赞。
“陛下,这就是赞普。”李隆基朝最头里一辆囚车一指。
李隆基快步过去。一双眼睛睁得老大。在墀德祖赞身上盯着。墀德祖赞抬起头来,盯着李隆基,两人眼里射出如同烈阳的光芒,对视起来。
这是一对老冤家,死对头,虽是头一遭见面,平生交手的次数多不胜数。此时此刻,他们终于见面了,谁能不把对手打量个清楚?
在墀德祖赞眼里,只见李隆基身着龙袍。头戴皇冠,身材魁梧高大,英气勃勃,具有气吞河岳之势。一举一动自有其魅力。
在李隆基眼里,只见墀德祖赞一张络腮胡脸,身材高大,虽然形容枯瘦,远不能与往日相比,却也不失英雄气慨。
“嗯,不错。”两人同时开口说话。
“能有你这样的对手,此生不虚。”紧接着,两人再度同时开口说话。
做为敌人,也可以尊敬。也可以敬重,更不妨碍承认敌人的优点,李隆基和墀德祖赞都有如此美德。
李隆基头一昂,胸一挺,意气风发,以居高临下的俯视口吻道:“大胡子,你也有今天。”
在李隆基登极之前,墀德祖赞就当上了赞普,虽然那时节他的年纪很小,内有权臣。吐蕃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不过,墀德祖赞不愧是吐蕃的雄主,借唐朝的支持稳定了自己的权力。为了取得唐朝的支持,他向唐朝求婚,唐中宗把自己的养女金城公城嫁给了他。
金城公主入藏时。墀德祖赞玩了一个阴谋,收买了唐朝的官员。把河西九曲之地送给了吐蕃。河西九曲之地地势高,居高临下,更是富饶之地,在这里牧养战马,对唐朝构成巨大的威胁,这让唐朝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与唐朝联姻这事对于墀德祖赞来说,是最好的护身符,他更加有恃无恐。一有机会,就出兵攻打唐朝,打赢了,可以得到很多战利品。若是打不过了,就立即以金城公主的名义向唐朝请和,派人送点礼物,求得唐朝的谅解。
一旦再度有机会,他照样出兵攻打唐朝。
若是唐朝兴兵问罪,他就让金城公主出面调节。为了显得更真诚,他甚至把长安的使者请到逻些,当着唐朝使者的面,舀出唐太宗给吐蕃的旨意,大谈甥舅之好。
这种把戏,他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耍弄,却是百试不爽,唐中宗、唐睿宗都被他给骗了。
直到李隆基登基以后,对吐蕃采取强硬政策,他这种把戏就没有了用处。后来,金城公主死后,他就失去了与唐朝谈判的筹码,只得与大食联兵,与唐朝为敌。
李隆基和墀德祖赞两人斗了一辈子,终于以李隆基的完胜而告终。此时此刻,见到自己最大的敌人,李隆基连屁股都是欢喜的,意气风发,俯视墀德祖赞。
不要说皇帝的对手,就是普通人的对手,若是与自己斗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