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过积石山了!”
吼声更近了,听得更清楚了,只见一队唐军骑着骏马飞驰而来。
这队唐军风尘仆仆,疲惫不堪,随时可能从马背上摔下来,却是兴奋莫铭,挥着胳膊,晃着拳头,吼得山响。
“这个……是真的么?”龙武军惊疑不定,犹豫不决。
要相信,越过积石山如同天方夜谭。说不相信,如此重大的军情,谁敢说谎?
“不管了,快给清道。”龙武军火长大声下令。他也不清楚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不去想了,尽自己的职责就是。
龙武军冲过去,把疾驰而来的唐军护在中间,直奔玄武门而去。
“越过积石山了!”
“越过积石山了!”
这队唐军吼得兴起,虽然嗓子沙哑,却是吼得山响,很是炸耳朵。
让人惊奇的是,龙武军一脸的惊疑,却是没有附和,而是打听消息:“兄弟,真的越过积石山了?”
“那还用说。”报讯的唐军得意的一昂头颅,胸膛挺起,极是自豪。
“你们不会是谎报军情吧?”龙武军仍是不信,忙提醒道:“这可是大罪哦。”
“谁谎报军情了?”报讯的唐军很是不满,眼里怒火闪烁,差点把龙武军烤焦。
“好好好,兄弟,都是我的错,怪我多嘴。”龙武军忙转移话题:“去见陛下吧,陛下会分辨。”
在龙武军的簇拥下,报讯的唐军进了玄武门,直奔皇宫而去。
这番动静不小,惊动了不少路过的长安百姓,他们面面相觑,一脸的难以置信,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却是不知信不信。
“可信么?”
“不知道。”
“说信么,积石山之难打,谁个不知,哪个不晓?要越过积石山,就是神仙也做不到。大唐之军是能打,很能打,可要越过积石山似乎又不太可能。”
“说不信么,如此大事谁敢谎报?那是要杀头的。”
“究竟信不信?”
“想不明白。”
就这般,尽管这是唐朝历史上最为重大的喜讯之一,不下于李靖夜袭阴山,却是没有激起任何反应,长安百姓没有欢呼,没有奔走相告,整个长安非常平静。
麟德殿,李隆基斜靠在宝座上,闭目养神。
高力士侍侯在侧,静静的站着,好象他不存在似的。
突然之间,李隆基的眼睛猛的睁开了,明亮如同九天之上的烈日,耳朵竖起来了。
“高力士,你听见了么?”李隆基冲高力士问道。
“陛下,没动静呀。”高力士的耳朵竖起来,听了半天,没有任何动静:“陛下,您不须担心。要是有捷报传来,一定会有惊天动地的动静,哪一次不是如此呢?”
李隆基微一沉吟,点头道:“也是。哪次捷报传来,不是满城欢喜,那欢喜劲头直上九霄,朕听错了。”
说完,闭上眼睛,接着养神。
眼睛刚刚闭上,又睁开了,惊疑不定:“朕的听力一向不错,不会听错,好象是说越过积石山了。”
“越过积石山?”高力士的声音本就尖细刺耳,这一惊呼出声就更加难听了,很炸耳朵。
“可是,这事真的有些难以置信。”李隆基的眉头拧得很紧,道:“李昌国他们打到最后一关,破壶口之难打谁都清楚,为此,朕把车弩调给他们。车弩这才刚刚出发,就打下破壶口,不可能,不可能。”
李隆基深通兵道之人,深知破壶口之难打,他绞尽脑汁都没有办法,要他相信还真的很难,尽管他一心盼望越过积石山。
“越过积石山了!”
沙哑的声音清晰的传了进来。
李隆基好象装了弹簧一样,从宝座上弹起,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揪着高力士的衣襟使劲摇晃:“朕没听错?高力士,朕没听错?”
“陛下,好象没听错,好象是,好象是。”高力士心中的震憾不比李隆基小,他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是好象,还是真的?”李隆基再度喝问,喝声如雷,震得高力士耳鼓嗡嗡直响。
“越过积石山了!”高力士还没有回答,沙哑声就作出了回答。
“是真的!”李隆基一句话没说话,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上,高力士忙扶住。
与李隆基一样,高力士的身子也在不住打晃,摇摇晃晃的,随时会摔倒。
就在二人震憾之际,报讯的唐军在龙武军的簇拥下,快步冲了进来,他们远远就嚷起来:“陛下,越过积石山了。”
“朕知道了。”李隆基长吸口气,努力平息激动的心情,却是没有用,越是努力平息越是激动:“越过积石山了!”
实在压抑不住那份激动,李隆基不再压抑,挥着胳膊大吼。
“陛下,这是真的么?”龙武军把李隆基那副激动的样儿看在眼时,大是惊讶,有些难以置信。
“那还用说,肯定是真的啦!”李隆基一颗头颅高昂着,胸膛挺得老高,右手拍着胸膛,道:“在这之前,李昌国他们已经打到破壶口了。破壶口是积石山的最后一关,是最后一关。”
“天啊!”攻打积石山是唐朝的最高机密,龙武军头一遭听说,个个震惊无已,仿佛被雷电殛中,直接化为了雕像。
“快说,怎么打下破壶口的?”李隆基急不可耐,大步过来,大声叫嚷。
“是是是……”报讯的唐军已经喘不过气来了,哪里说得清楚。
“快,给他们热水,让他们润润喉。”李隆基一挥手,高力士忙捧着热茶过来,李隆基一把夺过来,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报讯唐军面前,把热茶递给他们。
唐军渴得实在是难受了,一把夺过,大口大口的喝着,咕咕声响成一片,比起渴牛还要厉害七分。
“再来。”唐军仍觉不过瘾,也不顾在至尊面前,自顾自的嚷道。
“管够。”李隆基不仅没有计较,反倒是很欢喜。
几个太监在高力士的指挥下,抬了一大桶热水过来,几个报讯的唐军好象绿头苍蝇遇到臭鸡蛋似的,不要命的扑了上去。
“咕咕!”唐军喝水的声音如同雷鸣,直到喝好了,这才坐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气。
“快说,快说。”李隆基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催促起来。
唐军就要站起身来,李隆基一挥手:“坐着说。”一屁股坐到唐军对面,耳朵竖起,准备听他们说话。
“是这样的……”唐军你一言我一语,好不容易把攻打破壶口的事儿说了。
他们是从大非川出发的,没有亲眼见识,只能说个大概,更多的还是推测之词。
这不要紧,只知道唐军是飞进去的就够了。
“飞进去的?”龙武军、高力士,还有李隆基的眼睛瞪得滚圆,有些难以置信。
可是,这是哥舒翰回到大非川带来的消息,不会有假,不能不信。
“朕要飞!朕要飞!飞飞飞!”突然之间,李隆基跳起来,双臂张开,不住在殿里跑动,仿佛他已经飞起来似的。
“陛下,您不会是疯了吧?”龙武军心直口快。
“朕就是要疯一回!”李隆基没有丝毫怪罪之意,双臂张开,跑得更快了。
第五十八章和谈
第五十八章和谈
第五十八章和谈
“隆隆!”
唐军快速前进,蹄声如雷,溅起大片大片的冰雪,声势极为壮观。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一片人潮马海,汪洋恣肆,不可阻挡。
“监军,到了我们歇息的时候了。”李白吐出一口长气,提醒一句。
“好吧,就歇息一阵。”李昌国点头,就要下令。
就在这时,李毅飞驰而来,大声禀报:“禀监军,吐蕃使者求见。”
“肯定是前来花言巧语,要我们退兵的。”李白眉头一拧,一抹冷笑浮现在嘴角。
“没错。”郭子仪他们大声附和。
“监军,见不见?”众人的目光落在李昌国身上。
唐军自从越过了积石山,一路势如破竹,吐蕃没有丝毫防备,唐军兵临逻些只是时间问题,压根没必要见吐蕃使者。
“见。有些东西正好让墀德祖赞知道。”李昌国点点头。
李毅领命,去带吐蕃使者。没多久,吐蕃使者被带了过来。
吐蕃使者四十余岁,身着狐裘,头戴皮帽,一颗头颅高昂着,颇有些傲气,就是他脸上的紧张神态出卖了他的底气不足。
唐军已经进入了吐蕃腹地,行军千里,吐蕃无法应对,他能有什么底气呢?可是,作为吐蕃使者又不能认怂,他只能装。遗憾的是,处身唐朝大军中,他要装也是装得不太像。
李白他们强忍着笑意,紧抿着嘴唇,静等李昌国发落。
李昌国一挥手:“传令各军,加快前进。赶到逻些扎营。”
“遵命!”众将轰然相应,声音如同雷鸣。
吐蕃使者脸色大变,再也装不下去了,忙冲李昌国见礼道:“吐蕃使者央金见过监军。”
“说吧,墀德祖赞让你前来,有何事?”李昌国一拍马背,战马嘶鸣,驰骋得更快了。
“监军,能否让大军停下?”央金额头上见汗了。
唐军一刻不停,不需要想也知道这是直奔逻些而去,这是吐蕃最担心之事。
虽然逻些集中了数十万大军,不过,唐军来得太突然,吐蕃还没有做好应战的准备,若是唐军突然赶到,后果不堪设想,他要想方设法让唐军停止前进,哪怕是一时三刻也是好的。对于吐蕃来说,时间太过宝贵了,一时三刻也是宝贵的。
“哼!这就是墀德祖赞让你来的原委?不必说了,你回吧。”李昌国看都不看他一眼,只顾着策马前进。
“不不不,监军误会了,这是我的请求,我的小小请求。”央金额头上的汗水冒得更厉害了,他虽是头一遭见到李昌国,却是知道这个李昌国很难对付。
李昌国懒得答理他,只管策马前行便是。
“监军,央金奉赞普之命前来,带着吐蕃与大唐的友谊而来,还请监军看在两国百年的友谊份上,不要再向逻些进军了。”央金忙以请求的口吻道。
“空话。”李昌国眉头一拧,如同出鞘的利剑,央金看在眼里,心中一突,只听李昌国接着道:“大唐上顺天意,下体民心,前来吐蕃除暴安民,你告诉墀德祖赞,打开城门,迎接王师。若有半个不字,准叫吐蕃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