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医扬名 作者:笑论语(起点2013.03.09vip完结)-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老人还算明白事理,醒来后应该不会胡闹。
    果然,老人痛斥了儿女一番,在王志的抚慰下平复过来,拉着王志的手激动的道:“小伙子,谢谢你了,老家伙我这一次要不是你可就见了阎王了。”
    “您老快别这么说,这是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做的,您老就不要感激了,回去好好吃药,调理好身子就是对我最好的感激了。”王志轻笑着安慰道,对于患者,王志永远有着一颗仁慈之心,这也是王志那天晚上虽然心情糟糕,但是仍然救治了那名男子的原因。
    “哎!多好的小伙子啊。”老人感慨道。
    “现在说说刚才的事情。”安慰好老人,王志才有心情理会药方的事情,他相信王益之行医多年还不至于把补实的方子开成泄虚的方子,要知道,一补一泄,一字之差,可是会要人命的。
   
           

第八章 人生观

      “我爷爷开的方子呢,拿出来我看看。”王志看着刚刚被老人训斥了一番如今走也不是站也不是的男女一眼,冷冷的问道。
    “在这儿呢。”男人被王志凌厉的眼神看的有点心虚,哆嗦的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皱皱的纸张,也难怪男人心虚,其实男人在来之前也问过一个朋友,知道这个药方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朋友也提过有可能是药方不对症状所致,所以男人就来这里找茬,希望能敲诈一笔。
    接过男人递来的药方,王志慢慢的展开,仔细的看去,上面的药物都是温润滋补,调理气血的,完全是对症下药,那么这一切就不是药方的问题了,那么就是别的问题。
    仔细的思索了一番,王志冷冷的问道:“这几天有没有给老人吃过什么平常不太吃的东西。”
    “没有啊。”男人仔细的回忆了一番小心翼翼的说道,要说这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此时已经对王志有了一丝惧意,别看王志年纪轻轻的,可是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的若有若无的威压,却是犹如实质一般,让人不自己的觉得害怕。
    王志身为一代神医又是内家高手,自身又有着很深的阅历,这种种的种种一旦王志刻意的表现出来,的确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要知道即便是一名普通人身居高位多年也会有对一般人有着一种压迫,更何况王志这样的奇人。
    “真的没有,仔细的想想。”王志凑近男人的跟前,再一次问道。
    “我想想,我再想想。”男人看到王志逼近,本能的后退一步,急忙说道。
    “啊!我想起来了,昨天我老婆做了一顿水饺,是用刚刚上市的白萝卜包成的,我们家也很久没有吃过白萝卜了,我爸昨天也吃得多了一点。”经过短暂的回忆后,男人急忙说道。
    “恩,这就对了。”听到男人的话,王志点了点头,心中明了。
    白萝卜中富含大量的维生素和磷、铁等矿物质,也算是营养丰富的蔬菜,不过白萝卜却属于寒凉性蔬菜,体质偏寒的,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老人本来就体虚,本来就在治疗当中,突然之间吃了白萝卜做的饺子,自然是有所不适的,再加上白萝卜和药方中的几位药明显相冲,两者相佐之下硬是让一副温润调养的药方变成了虚寒泄虚的方子,这样以老人的身体不出事才怪。
    想通了这些,王志也是有点唏嘘,中医之道博大精深,如今却已经渐渐的没落了,这和很多类似的现象不无关系啊,一旦出事很多人不找原因,就盲目的怪到中医身上,让相信中医的人越来越少。
    再没有搭理老人的那一对儿女,老王志只是对老人说了事情的起因,同时吩咐老人尽量不要再吃一些寒凉和助消化的食物,多喝一些稀饭和蔬菜,多吃一些容易消化,营养含量高的东西。
    老人满口的答应着,最终在儿女的搀扶下离去。
    看着老人缓缓的离去,王志也很是欣慰,每救助一名病人对王志来说都是一种收获。
    “爷爷,你难道没有给他们叮嘱这些事情吗。”到此时王志才有空去问爷爷王益之,刚才他却不宜去问,免得那一对男女又生出事端。
    王益之此时早已经被王志今天的变现震得有点眩晕,听到王志问话才有点幽幽的说道:“我是叮嘱过他们一些注意事项,不过却没有那么仔细,谁知道那么巧,真是事事难以预料啊。”说完王益之猛然间又盯着王志深深的看了一眼,想问什么却又突然忍住了,脸上的表情变了一变转身去收拾刚才王志落下的金针。
    看着王益之欲言又止的神情,王志也是笑了笑,转过头看了父亲一眼,慢慢的走了出去。
    王志知道,爷爷是想问他关于医术的事情,不过还是忍了下来,王益之本来就是一个豁达的人,也知道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秘密,既然王志不说,问了反而尴尬,还不如不问,就好像王志前几天精神恍惚,一家人虽然担心,却还是没有探寻究竟,只是在心中默默的关注着,正如王益之所说,一个人经历的越多,收获的自然越多。
    离开了诊所,王志慢慢的往家走去,经过那么长时间穿越的生活,王志竟然喜欢上了走路,没有太过紧急的事情,王志都不愿意去坐车。
    诊所距离家里的距离并不是太远,但是也要步行一个小时的时间。
    慢慢的走在路上,王志也深深的思考着一些问题。
    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医已经渐渐的不为人所知,也慢慢的开始被社会遗忘,这种现象让王志这个对中医有着深深喜爱的人是无法接受的,以前他没有能力,也没有办法,如今他用着中华千年医术的传承,身为一代神医,自然是有着能力改变眼前的现状的,不过这确实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王志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中医这一门神奇的医学,中华人民千年智慧的结晶,必然将再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他的神奇。
    其实在古代的那些年,王志也是思考着中医没落的原因,要说中医之所以没落,几乎也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要知道,中医讲究的是自然之道,他们将人体看成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而那些经脉则是连接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这些部分在一块有着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力,而这些理论在现代化的社会已经显得比较飘渺了,可以说现代社会几乎没有什么人去认真的研究阴阳五行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这也就导致了一些人对中医了解的是是而非,似懂非懂,看一些小病还行,一点病情复杂,就毫无头绪。
    另一方面,中医中涉及到的很多药材也是比较珍贵和难见的,还有部分的药材是珍惜的动植物,这样就导致一些药材的来源完全的断绝,使得很多古药方失去了作用。
    其三,现代社会的环境污染实在是过于眼中,导致了一些常见的药材也有着些许的污染和变异,要知道中医对于药材的要求有时候是十分的苛刻的。
    以上种种原因造就了中医的慢慢没落,当然还包括很多典籍的失传,一些经典的医术的丢失,等等。
    这些原因,王志在那个时代就已经在深深的考虑和研究,从而经过漫长的实验和总结,王志也有了一些成效,研究出用一些简单常用的药材取代一些珍稀药材的方法,就像王志刚才开出的药方就是他的研究成果。
    中医的没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吗?王志不这么认为,此时王志在心中给自己定下了以后的目标,既然自己有着离奇的遭遇,拥有着众家医学流派的医术,那么弘扬国医,让中医再一次崛起的责任就非他莫属了,在这一刻,王志也算是彻底的摆脱了穿越所带来的一切后遗症,真正的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观。


第九章 再见周博然

      慢慢的放开了心结,王志的日子似乎也变得不一样了,一连几天,王志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心在房间研究着能够适应这个时代的中医理论。
    虽然说王志如今的医术已经到了登峰造极,鬼神莫测的地步,但是想要贸然的创出一套崭新的中医理论来,也并非简单的事情。
    王志眼下要做的就是先初步的整理出一套基础性的理论,然后在慢慢的完善,希望能够写出一部划时代的医学巨著,帮助众多的中医爱好者。
    王志的这一个愿望不可谓不远大,这需要很多的医疗经验和对一些疑难杂症的了解,所幸的是,这两者都是王志不缺乏的。
    通过这几天的总结和思考,王志渐渐的把中医和西医的一些不同之处和优点缺点总结了出来。
    西医,可以说是见效快,疗效显著,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是患者可以感受到的,也是大家能够看到的,这也就导致了西医能够很快被大家接受和认知,从而在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内就取代了中医的地位的原因。
    但是西医同样有着很到的弊端,那就是副作用大,易复发,治标不治本。
    中医,则是见效慢,病人不能立马感受到自己的恢复,但是却有着副作用小,能够根治的好处。
    所以,王志要做的首先就是能够传出一套能够快速治愈病痛的中医理论,让大家能够更快的感受到中医的神奇。
    一连十多天,王志都忙得不亦说乎,脑子中的记忆太多,整理起来的难很大,这么长时间,王志才整理出一个轮廓。
    剩下的事情就比较繁琐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王志深明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这个时候也就放松了下来,毕竟现在还年轻,还有着漫长的时间,当然这漫长的时间对于王志来说已经显得比较短暂了,毕竟千年的时间已经过来了。
    早上,王志吃过早饭,准备先去中心医院看看,上一次那个叫周博然的老教授给王志的名片,王志也需要去看看,要是可以的话先在医院上班也不错,这样也可以更多的接触一下西医,说不得会有一些好的借鉴。
    中心医院位于江淮市的市中心,那里交通便利,车辆众多,王志坐在一辆被挤得人山人海的公交车上,郁闷的要死,早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