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暴-第5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很早就跟随孙承宗镇守辽东,秦皇岛、山海关一带,从未少至。东面水天苍茫,大队的华夏军正在进行登陆,而为了方便重型装备运送,上岸的华夏军在工程兵指挥下开始搭建简易码头。望着这一幕,茅元仪不禁想到曹操的名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他的平生志向,就是消灭建虏,原本被流放到闽境,他以为这一辈子再无实现志向的机会了,直到受人所荐,来到俞国振身边。

在俞国振身边,他才发觉,自己此前自认为正确的东西,许多都是荒谬的。仅仅是不到十年的时间,他便又回到了山海关前,再进一步,便是辽东。

“接下来是去收复山海关,咱们这还只是胜利的第一步,尚不能停呢。”王浩然向着茅元仪敬了一礼:“参谋长,请下命令,我去夺山海关!”

“去吧,我带队接应你。”茅元仪还了一下军礼。

就如他们二人所言,俞国振从一开始就没有把目标只定在击败吴三桂与多尔衮身上。他的目标是整个辽东,但又不愿意在冰天雪地里与建虏钻山沟,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将建虏诱入华北,然后截住其退路,就在广阔的华北平原,将之彻底消灭。

多尔衮动员的兵力越多,准备的资源越众,就越合他的心意。

多尔衮一直以为俞国振会直捣黄龙,留下兵力守卫辽东的海岸,另外集中兵力来支援吴三桂,与俞国振在天津卫到山东一带决战。却不成想,他这种布兵方势,便成了一个“哑铃”,两边大,中间小,俞国振便令王浩然只身到耽罗岛与将岸、茅元仪会合,领第三批北进的精兵,选择山海关南北两面的秦皇岛、广宁卫一带登陆,他更没有想到,给他带来山‘东民兵动员消息的皇商范家范永斗,竟然也与俞国振达成了秘密联系!

(除夕夜里给大伙包一个大饺子啊,看在别人放假,老雷仍然在辛苦码字的份上,大伙总得意思一下,发点红包压岁吧。)

—://。。

六二七、奇兵既出围已合(三)

更新时间:20132108:27:05本章字数:4984

天津卫

天津卫的李家园子,原本是最好的宅院,吴三桂来了之后,便给他占了,但多尔衮来到此处,吴三桂又将之让出

客厅里来自襄的座钟,发出准点报时的轰响,震得人耳膜轻轻回声多尔衮背着手,慢慢在客厅里踱着脚

这个李家,原是天津卫的豪商,除了座钟之外,家中大量应用了南方的建筑材料比如说窗子,主居这边完全淘汰了窗纸,而是换上了玻璃,为了防止外边窥视内里的情形,又挂上了轻纱的窗帘墙上用石灰粉了,哪怕是木石结构,在石灰粉过之后,里面也是雪白一般亮堂而地面上在水泥面上铺上了瓷砖,整个儿一块,都象是大理石般

奢华至极

这是多尔衮给这里的评价,多尔衮对于一切奢华的享受,都不会拒绝,他在盛京的睿王府,富丽堂皇甚至胜过了福临的皇宫饶是如此,在这边享受之后,他还是觉得,自己与俞国振相比,实在是俭朴得可以

在金陵小朝廷或者建虏看来,许多来自襄的物产,根本就是俞国振想要享受奢侈生活而弄出来的,所以不少人都骂俞国振穷奢极欲

“睿王,吴三桂到了”

听得戈什哈通禀,多尔衮坐回垫了软垫的太师椅之上,轻轻摆了一下手,示意将吴三桂带来

不一会儿吴三桂便进了堂前,他才一进门,拜立刻拜倒下来:“臣镇南侯吴三桂,见过叔皇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多尔衮想要自立之心,路人皆知,此前只是因为鳌拜等黄台吉一脉的支持者还拥有强大的实力,而代善为首的大多数人首鼠两端所以才一直没有发动这一次鳌拜死在德州城下,虽然让多尔衮很是震惊愤怒了一回,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替多尔衮扫除了一个巨大的障碍

吴三桂深知这一点

“镇南侯,平身,赐座”

多尔衮对吴三桂比较客气,这些日子并肩作战吴三桂确实是不遗余力象那日突破卫河、运河,吴三桂在正面吸引华夏军炮火付出的伤亡极为惨重这样忠心耿耿让多尔衮都刮目相看

“谢叔皇赐座”

吴三桂坐下了,却还只是坐小半边屁股,一副谨小慎微的模样多尔衮看了笑道:“镇南侯……嗯,很快就是镇南公了,在本王面前,用不着这般小心谨慎,本王难道还容不下你犯些小错么?”

这言下之意就是将鳌拜死的事情,轻轻揭过去了吴三桂悄悄松了口气谀笑道:“陛下包容四海,那是人君气度微臣谨慎小心,则是臣子本分”

“你倒是会说话……现在战局稳下来了,你觉得,咱们接下来该做什么?”多尔衮的话里有考较之意

“如今局势大好,田伯光、顾家明三万余人被围,俞国振只能调用武装民兵来救虽然武装民兵也不逊于精锐,但是装备与正式的华夏军相比,毕竟有差距况且,我们层层设防,迟滞其行动,俞国振动员集结就要时间,行军需要时间,突破我们层层阻拦又要时间,他至少需要十天,才能抵达战场只要我们不断施加压力,再有三天,便可消耗掉所围南贼的弹药,那时他们是死是活,全凭陛下心意了”

称多尔衮陛下,多少有些僭越,但是多尔衮甘之若饴他点了点头,不过对吴三桂的应答并不满意:“只有这些?若只有这些,看来中原之地就不能封赏与你了”

“呃,如今唯一担忧者,便是包围住的南贼孤注一掷若是他们全力向东突围,到了海边,有南贼水师接应,怕是……功败垂成啊”吴三桂听到这,又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这倒也是,如今运河河道被断,我在运河西岸布有重兵,南面又被我军精锐堵住,若我是南贼,也会向东而去,到了海边……以镇南侯所见,应该如何应对?”

多尔衮闻言连连称是,这也是他所担心的事情

“以微臣愚见……”

吴三桂是汉臣,汉臣不经特许,这个时候是不向建虏称“奴才”的他对此早有准备,因此正待侃侃而谈,突然间,外头一阵大乱,紧接着,一个声音狂呼:“睿王,睿王,我要见睿王”

“怎么回事?”多尔衮皱起了眉:“这是尼堪的声音,他不是在后方筹送粮草么?糟……让他进来”

说到后来,多尔衮与吴三桂都是猛然站起,他们二人对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浓浓的惊惧

上当了

不一会儿,尼堪便出现在多尔衮的面前,他是褚英之子一见着多尔衮,他翻身跪倒:“叔王,大事不好……叔王,请屏退左右”

多尔衮此时已经恢复了镇定,他向着吴三桂摆了摆手,吴三桂挺胸稍一迟疑,多尔衮利剑一般的目光就扫了过来

吴三桂只能告退,他心中犹是不甘,走的脚步就稍慢了些尼堪却还是不说,直到他不得不退出了屋子,又被戈什哈“护送”出了门,尼堪才开口:“叔王,山海关……山海关失守了”

尼堪本人并不在山海关,他负责筹办粮务,这虽然是个美差,却是让他没有上战场立功的机会他在京师负责接收来自北面的粮食军资,同时也组织转运至前线大战起后,奔走于辽东至京师一线的苦役多达数十万近百万,因此才能维持几十万大军

可是一天前,尼堪得到消息,华夏军在秦皇岛登陆只用了两个小时,便控制了山海关这天下第一雄关,在惊住五分钟之后,他片刻也不敢耽搁,立刻上马,跑死了一匹好马,这才赶到天津卫

“叔王,俞国振……俞国振好毒的心肠好大的胃口,这是要将我们尽数留在关内啊”

禀报完毕,尼堪惶惶地向多尔衮哀嚎,而多尔衮,眼神发直,胸中气血翻涌,险些就要吐出来

这是他当年落下的病根也是在这天津卫附近,那次大败

得知华夏军在秦皇岛登陆攻占了山海关那么俞国振此前的种种应对,就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拟定的时至此时,多尔衮哪里还不明白,自己彻底中计了

甚至于田伯光顾家明收缩防线被他们包围都是一个计策,看起来围住了俞国振此次北进的主力,实际上,却是围着了一头凶兽多尔衮明白现在解围与否,主动权甚至不在他的手中

他的兵力广撒出去如果撤围,那么就将面对近四万最精锐华夏军的追击他们此时弹药还算充足,而且围解之后,他们随时能够通过海路,获得多的补给

但不解围,靠着吴三桂征发的京师粮草,他能支持多久,就算吃的不缺,弹药呢?他的兵现在也有一多半是火器兵,没有弹药,还打个屁仗?

他们包围华夏军,让华夏军面临的窘境,转眼之间,处于这种窘境的,却变成了他们

多尔衮很清楚,现在绝对不是倒下的时候,他就是要吐血,也得等回到长城之北后再吐

“传令……传令出去,召……召……”

多尔衮连点头十几个人的名字,全都是爱觉罗氏的嫡系,在这个关键时候,唯有爱觉罗氏,才值得信任

因为他们面临的,将是绝境,别人都可以投降俞国振,唯有爱觉罗氏,俞国振是说得很明确的,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但旋即,多尔衮又意识到,这样做不妥如果方才吴三桂不在,他召诸亲族议事倒也无妨,可现在,以吴三桂狡诈,定然知道,北边有失他为了自保,即使不立刻改投俞国振,只怕也会竭力阻挠自己退军

多尔衮心中悲凉,他不是没有想过,继续天津卫的战事被他围住的田伯光与顾家明部,或许可以成为建虏自保的人质但他清楚,如果山海关被断的消息是真的,那么田、顾二人被围,只可能是一个陷阱

就在多尔衮在呕心沥血寻找破解目前局面的方法时,在德州,俞国振仰观天穹,长长一声吁叹

已经回到了他身边的宋献策笑道:“主公何必叹息,有茅参谋长在,必然顺利”

“嗯,我叹的不是这个,叹的是,建虏败后,明面的敌人就基本上收拾干净了,接下来才是头痛的事情,那些敌人会想方设法混入我们当中,腐朽我们的灵魂……自古以来,得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