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电话留下来”,就等于问我要名片,我要给你就给你,我要不给你,你也有面子。比如说“给张片子吧?”“不给。”两个都挺傻,但是你要倒过来说有时候这招不能用。
第四个办法是联络法。比如金教授我今年46岁了,对面坐一个女中学生也就是16岁,我要说想要她的名片,我不至于说“以后如何向你请教”,你什么感觉,碰上坏人了,说实话太夸张,我要跟一个晚辈或者跟一个平辈,我想要他的名片,我有说法,比如是位小姐或者是位先生,我可以说:“认识你很高兴,希望以后能够保持联络,希望下次到北京来还能与你再见,不知道怎么跟你联系比较方便。”“不知道怎么跟你联系比较方便”,实际上言下之意就是要你名片,你要愿意给我,我谢谢,不愿意给我,咱俩都不伤面子,如果你不想给我,其实很容易,你可以这样讲:“金教授以后还是我跟你联系吧。”言下之意,“我以后就不跟你联系了。”这个是有退路的。其实,我在这儿讲的是交往艺术,大家都不伤脸面,没必要让别人过不去,也没必要把自己交代了。
第二个角度,礼仪是非常重要的沟通技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人和人打交道,沟通是比较难的一条,有时候你如果不注意沟通,它就比较麻烦。比如我举个简单例子,你说别人穿衣服,谁愿意穿的衣服让别人觉得你没有品位?!待人接物,谁愿意让人说自己糊涂、傻,没有吧?我那天跟一个同志讲我深信我国人民不管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不管是企业家、知识分子还是农民、工人,都有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的欲望,因为没有人愿意让别人觉得自己没有教养,没有人觉得自己丢人现眼,更没有人愿意伤害别人,他之所以弄巧成拙是他不懂,不知礼怎么去讲礼,不知礼就没办法去讲。虽说:“沟通无极限”,但是沟通往往存在困难。正确地运用礼仪,方可有效的进行沟通。
比如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出入无人驾驶电梯,现在高楼、大厦、宾馆、酒店一般都是无人驾驶电梯,假如你是主人,当你陪同多位客人出入电梯时,请问出入电梯的标准顺序,主人和客人应该怎么走,主人是先进先出,还是后进后出?
陪同客人出入电梯,假如是无人驾驶的那种升降式电梯,标准做法是什么呢?陪同人员需要先入,后出。陪同者先进去后出来,为什么?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安全。你把门一打开,就把客人让进去,你怎么能够保证电梯底板同时到位?万一它不上来呢?万一里面有坏人呢?
引导的人不就是带路嘛,陪同引导一定要走在前面,你在前面带路,你告诉他有梯子、有台阶这个地方比较暗,请你留意,所以陪同引导必须走在前面。
第二个原因,方便。下次您坐电梯您注意点,电梯门口那个钮,我们把它叫做升降钮,一按电梯就来了,但是它一般有设定的程序,大概几十秒钟就自动关门走了,我经常遇到这种事——客人还没上完,陪同人员着急了,拿胳膊跟门搏斗,或者用脚挡在那里,还有的同志大喊“快来”。非常非常影响形象,这就是沟通技巧。
穿衣服谁愿意不讲规则与品位呢?没有吧?但是你要不懂这个规则就很麻烦。比如夏天的时候有人穿露脚趾、露脚跟的凉鞋,很多女孩子穿。但是说到“礼”,这种露脚趾和露脚跟的凉鞋穿的场合是有要求的。在非常重要的场合,上班的时候,特别穿制服的时候,露趾和露跟的凉鞋是不得体的。当然倒过来说,如果你要休闲度假到海滨去,到海南到泰国去旅游那就该当别论。在那种地方你要穿一高跟鞋,穿一套装反而不伦不类,它其实有一个表现形式。
… … … 本电子书下载自 鸟眼快读 NiaoYan … … …
正文 第4节:礼仪就在你身边(4) 字数:3204字
再举一个例子,在非正式场合穿露趾凉鞋是可以的,但是穿露趾凉鞋有一条游戏规则:不穿袜子。穿露脚趾凉鞋就是要透气啊,你要再穿双袜子你叫煞有介事,等于告诉别人“自己的腿上有情况”,比如汗毛粗重、毛孔粗大、胎斑色痣,害怕被别人发现。所以你煞有介事地穿双袜子,自己觉得挺正规,看在行人的眼里,你在这方面就稍逊一筹,这里我讲的是沟通技巧,礼仪它是一种沟通技巧。
又如男人穿西装,穿西装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请问男同志穿西装的最高水准的要求是什么?
我们要讲这样一条游戏规则,叫三色原则。穿套装也好,穿套裙也好,穿制服也好,基本的游戏规则全身颜色在三种之内。包括上衣,包括下衣,包括衬衫,包括领带,包括鞋袜在内。比如我穿西装套装,套装是一个颜色,深色的;鞋袜是一个颜色,黑色的;衬衫是一个颜色,白色的;就三色了。那领带呢,领带只有一个选择,领带的颜色和西装是一个颜色。当然,喜庆场合,比如国庆参加少数民族节日,喜庆一点我可以打紫红色领带,那是比较特殊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三色原则是着装最基本的游戏规则。我有一个习惯,一个人要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向我走来时,我不听他自报家门,我喜欢把他身上颜色数一数,我的经验是:身上三种颜色一般是懂规矩的,四种颜色一般是不太懂规矩的,五种颜色以上一般肯定不懂规矩的。
比如一个男人要穿西装外出的话,尤其国际交往中,我们一般要强调遵守三一律,什么叫三一律?就是你穿西装的时候,身上有三个地方应该是一个颜色,哪三个地方?鞋子、腰带、公文包应该是一个颜色,而且应当首选黑色。当然我讲的是很正规的场合,内行看门道,讲究的男人出来的话,他鞋子腰带公文包是一个颜色,而且首选黑色,这个叫三一律,当然我也见过不在行的:
那天我在机场见一个老兄,他脚穿白皮鞋,腰系红腰带,手拿咖啡色手袋。当他看见我后,马上就过来了。没办法,我边上还有很多外国朋友呢,怎么也是咱们自己人,我想替他圆场,就问:“你今天为什么这么花呀?”没曾想他告诉我:“那还用说吗,哥们儿今年是本命年。”
他跟你用的不是一个标准,于是他与你的沟通出现了障碍,所以这个问题我们要注意。
第三个角度,礼仪是什么?礼仪是行为规范,现代人是讲规矩的,规范就是标准。礼仪,其实就是待人接物的标准化做法,前面我们讲到了“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其实规范也是展示于细节的,在任何情况下,规范的问题你要不注意,那就会比较麻烦。所以我们强调礼仪,它是交往艺术,它是沟通技巧,它是行为规范!
当然,现代礼仪是划分得很具体的,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对象,都有不同的讲究。一般而论,现代礼仪可以分成以下五块。
第一块,叫做政务礼仪。它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国家公务、为政府服务时所讲究的礼仪。
第二块,叫做商务礼仪。它是公司企业从业人员在商务交往中所讲究的礼仪。
第三块,叫做服务礼仪。它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酒店、餐厅、旅行社、银行、保险公司、医院,工作中所讲的礼仪。
第四块,叫做社交礼仪。就是人们在工作之余的公众场合,迎来送往、私人交往中所讲的礼仪。
第五块,叫做国际礼仪。它是我们中国人和外国人打交道时所讲的礼仪。
之所以要把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和国际礼仪分类介绍,主要是想说明什么呢?它们有不同的适用对象,你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比如我们举一个例子,中国人吃饭有一个习惯,一般社交场合我们经常受过这种厚待,长辈要给晚辈夹个菜,主人要给晚辈夹菜,以示那种谦让和友善,恐怕各位都会遇到过这种待遇,尤其爹妈和老前辈给我们夹一筷子菜,礼让给你。但是国际礼仪是绝不允许的,国际礼仪讲究:让菜不夹菜。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它换成另外一个角度,你又不知道我是谁,你又不知道我爱吃什么,你凭什么给我夹,不是讲尊重吗?尊重别人就是要尊重别人的选择,你给我夹那筷子菜,万一我不愿意吃呢?
… … … 本电子书下载自 鸟眼快读 NiaoYan … … …
正文 第5节:礼仪就在你身边(5) 字数:3000字
有一次,我就非常倒霉,我肠胃不太好,不爱吃比较寒的东西,那天被一个同志请吃大闸蟹,一会儿给你来一只,拿过来我就得吃。然后再给你一只,我又吃了,连着让我吃三个,我被他弄得一个星期胃痛。
他给你夹了没办法不吃,这还算好的,还有更可恶的,拿自己筷子给你夹,还把筷子处理一下,等于给你派送一口唾沫,你说恶心不恶心。不同的地方是有不同的讲究的,但是,熟人、自己人就不讲这个,比如我们小青年,两个少男少女,青年男女在谈恋爱呢,人约黄昏后,两人在属于他们的二人世界里跑一块说悄悄话,吃悄悄饭去了,那女孩子夹了一筷子菜,含情脉脉,给男朋友递过来了,那位帅哥什么感觉,恐怕恨不得把筷子都吃了!此刻绝对不会要求对方出示乙肝免疫证书之类的,那是没道理的。所以这里就要加以说明,礼仪它有适用范围、适用对象,你不能弄错了。
究竟什么时候需要我们讲究礼仪?大体上是以下三种情况下要讲礼仪。
第一,初次交往。第一次打交道你要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你初次跟别人打交道,他不知道你姓甚名谁,比如我现在跟各位在一块交往,我们假定要在这儿交往十天八天,您知道我是一位礼仪专家,是一位大学教授,有的时候我随便点,这叫不见外。比如你是我家孩子,或者我晚辈给你夹一筷子菜,说实话我是看得起你,这个你挺高兴的。但是如果是不认识呢,不认识的话,上来给你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