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第6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禄山一边胡思乱想,很快便来到了李亨的朝房门前。

“安大帅请吧殿下在朝房等你。”

这时安禄山见左右无人,便迅速从腰间抠出一颗上好的祖母绿,塞给宦官道:“公公,拿去喝杯酒。”

“这...这怎么好意思”宦官笑得嘴都合不拢,他是个识货之人,这颗祖母绿至少值千贯以上。

安禄山笑mimi道:“请问公公贵姓?”

“多谢安帅,老奴叫程元振,跟随监国殿下多年了。”

“原来是程公公,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一定一定安帅请吧别让监国殿下等急了。”

安禄山点点头,便走进了李亨的朝房外门,一名侍卫立刻禀报道:“殿下,安大帅到了。”

“请他进来”

安禄山走进了朝房,只见李亨正伏案写着什么,他立刻躬身施礼道:“安禄山参见监国殿下”

这是安禄山第二次见李庆安,他来长安的第二天上午便先拜会了李亨,不过那是一种礼节性的拜见,而今天便是实质性的会晤了。

“安帅请坐”

李亨放下笔,满脸笑容道:“这几天安帅做了一件大事吧”

安禄山也不否认,便点点头道:“我确实做了一件小事,是献给监国殿下的礼物。”

李亨瞥了他一眼,便叹了口气道:“安帅心意虽好,可惜那个人不是我最期盼的礼物。”

“我知道”

安禄山连忙凑上身谄笑道“监国殿下最想杀的人应该是李庆安,殿下放心,假以时日,我一定割下此贼的人头,献给监国殿下。”

两人目光一触,皆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

夜幕渐渐降临了,曲江池外的黄渠内摇来了一艘装满了柴草的小渔船,小渔船上有两个人,一人头发已花白的老渔翁,他摇着橹,表情淡然,船头则坐着另外一个男子,头戴斗笠,斗笠压得很低,昏暗的夜幕下,看不清楚容颜,但他低着头,显得忧心忡忡。

小渔船划进了曲江池,这里是水路进入长安城的一条渠道,如果是节日或者皇帝游园之日,曲江池是不准外面的渔船进入,而平时则没有什么限制,夜幕降临后,便不断有小船从黄渠驶入曲江池,大多满载货物,向东市而去。

而这艘小船却不去东市,一拐弯进了曲池坊,又走了一段路,戴斗笠的人指了指前方一个码头,低声道:“鲁老伯,就在那里停。”

老渔翁呵呵一笑,将船橹放下,取过长篙一撑,小船便稳稳地停在码头边上。

“田公子,你可以去了。”

年轻男子突然跪下,给老渔翁磕了两个头,声音哽咽道:“多谢老人家救命之恩田云卿必将涌泉相报。”

这个年轻男子就是和李砚一起去视察的田亩司官员田云卿了,当时他肩头中了一箭,又被追杀,慌不择路连人带马坠入了河中,被冲出去十里远,眼看要被淹死,幸得这个正在河边布网的老渔翁相救,又给他治了伤。

田云卿在老渔翁家里躲了两天,见局势稍稍平息,便偷偷地乘船进城了。

老渔翁连忙扶起他,笑道:“公子不必客气了,咱们也是有缘分,以后记得常来家里坐坐”

“我一定来”

田云卿施了一礼,便上岸了,借着夜色的掩护,他步履匆匆,快步穿过一条小巷,来到了另一条大街上,不远处便是一座巨大的府宅,府宅门上挂着两个大红灯笼,透过灯光,灯笼上各有一个黑字:韦府。

这里就是韦滔的府邸了,田云卿从前是韦滔的门生,这次他逃得大难,第一个来找的便是韦滔。

从前韦府是门前冷落之地,可至从韦滔进了政事堂,升为工部尚书后,韦府的门前便开始热闹起来,亲朋好友、门生故吏纷纷登门,许多想进赵王党的官员,也会走韦滔这条路子,因此韦家在朝中的声势又渐渐涨了起来。

此时,韦府门前热闹了一天,终于安静下来了,最后一个来拜访的官员也正在告辞而去。

“打扰韦尚书休息,实在抱歉,那下官就告辞了。”

“杨少卿一路走好,我就不远送了。”

拜访的官员登上马车,马车驶离了韦府,韦滔一直目送马车走远,这才笑着摇摇头,准备进府。

就在这时,夜色中忽然传来了低呼声:“师尊”

声音有点耳熟,韦滔一愣,回头找了一圈,只见从一棵大树后闪出一个戴斗笠的人,夜色中看不清他的面容。

“你是谁?”韦滔眉头一皱问道。

“师尊,是我呀”

田云卿将斗笠一掀,快步奔上道:“师尊,你不认识我了吗?”

“你是云卿?”

田云卿是天宝九年的进士探花郎,是韦滔的得意门生,他一眼认出了田云卿,不由大吃一惊,指着他问道:“云卿,你没死吗”

“师尊,我侥幸逃得一命,这里不是谈话之地,被人看见,我恐有性命之忧。”

“快快进府去。”

韦滔把田云卿带进了自己的书房,并对下人吩咐道:“谁也不准来打扰”

他把门关上,让田云卿坐下,又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道:“我们都以为你死了,你母亲子还来我这里哭过,哎我也很悲伤,却没想到你居然没死,说说看,你是怎么逃生的?”

田云卿的妻子是韦滔的远房侄女,也算是韦家人,田云卿牵挂妻子,便道:“等会儿师尊能不能先把我娘子接来,我怕她也有危险。”

韦滔见他表情严肃,心中也隐隐感到了什么,便道:“这个你放心,我马上就派人去接,你先说说,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田云卿双手握着茶杯,喝了一口茶叹道:“李尚书被刺杀,我恐怕是唯一逃生之人。”

他便将当时发生之事,详详细细说了一遍,最后将肩头衣服解开,露出了包扎的箭伤,道:“要不是鲁老伯救我,我真的被淹死了。”

韦滔眉头皱成一团,问道:“你说那个打你的军官有些眼熟,你见过他吗?你想想看,他究竟是谁?”

田云卿冷笑了一声道:“我早已经想起了他,当年他和李庆安掷壶大战时,我也在场。”

“史思明”韦滔惊讶万分道。

田云卿重重地点了点头,“没错,就是他”

第四百八十五章敌踪初现

九月的高原草地秋意更加浓厚,北风劲吹,长草如发,已经渐渐开始转枯,在阿尔金山以南的萨毗泽湖畔,经过了三年的平静,这里的气氛又再一次变得肃杀起来。

萨毗泽原是吐蕃人的放牧之地,也是吐蕃人进攻安西的后勤重地,三年前部署在这一带的吐蕃军被安西军全部歼灭后,这里便划给了且末守捉管辖,军民共用,除了来自且末城的牧民在此放牧外,还有一支二百人的唐军在这里驻扎,唐军在萨毗泽畔的高岗上修建了一座可容纳千人的城堡,并在沿途修建烽火台,和且末城烽火相连,成为了安西南部预警吐蕃北侵的最前线。

由于吐蕃北侵的预期不断加强,安西军方也在不断加强对安西南部的防御,四镇都兵马使贺拔余润亲率五千军从龟兹赶赴且末城,同时将萨毗泽的守军增加到了一千人,并撤回了且末城的牧民。

这天中午,一支五十人的唐军巡哨队在萨毗泽南部的丘陵地带巡逻,这里离新建的萨毗城约一百二十里,人迹罕至,到处可见一片片茂密的原始森林,主要以松树和杉树为主,在低缓的山坡是厚厚的草甸,一群受惊的羚羊从草甸上奔过,逃进了森林。

这时,不远处唐军巡逻队疾奔而至,停在了一条小溪前,为首唐军队正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名字叫做林牧,是五年前从军的高昌汉人,他生着一张古铜色的面孔,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容貌英俊,两手大得出奇,他后背弓箭,手提长矛,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白雪皑皑的阿尔金山,只见一片灰蒙蒙的雾气笼罩了雪峰,这是将要下雨的先兆,林牧用长矛一指树林命道:“去树林里暂歇”

唐军调转马头,向一片原始松林奔去,片刻,唐军奔进了树林,松林中树荫浓密,光线昏暗,地上铺着厚厚的松针,没有一丝人来过的痕迹,几只松鼠在树枝上好奇地望着他们。

唐军们找了一块干燥平整之地,纷纷从马上翻身下来,取了水袋,给自己的爱马灌了几口水,随即各找一个大树坐下,喝水吃干粮。

一名身材纤细的年轻士兵凑到林牧身旁,涎脸笑道:“队正,上面有没有什么消息,透露给我们一点?”

“我一个小小的队正,能知道什么消息,别好奇了,快去休息。”林牧一边喝水,一边不耐烦道。

“可你是队正,知道得总比我们多一点吧”

“是啊队正,你就说一点吧听说要打仗了,是不是真的?”旁边另一名老兵也笑问道。

“队正,你就说说吧”

林牧见众人都问他,只得道:“我知道的也不多,听说吐蕃已经开始进攻陇右,那咱们这边也该快了,贺娄将军率五千军支援到了且末城,我估计吐蕃人也要开始进攻安西了。”

所有的士兵都纷纷围拢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一名老兵道:“且末城原来只有两千守军,再加五千人也才七千,在我印象中,吐蕃人不来则已,一来就是几万人,我们怎么打得过吐蕃大军?”

“吐蕃人很厉害吗?”刚才的年轻士兵问道。

“那当然,吐蕃人虽然身材都不太高,但长得非常壮实,力气很大,而且一个个很凶悍,死战不肯退,非要杀死六成以上,他们才会败退,比大食军厉害。”

“那武器呢?难道他们武器也比咱们强吗?”

“弓箭比不上咱们,他们是用剑,也没有我们的横刀锋利,攻城武器也不行,但他们锁子甲不错,重几十斤,用生铁打造,咱们的针式透甲箭就是针对吐蕃人的锁子甲。”

老兵将吐蕃人描绘得凶神恶煞,使许多年轻士兵的眼中都闪过一丝忧虑,这时,林牧摆摆手笑道:“其实吐蕃人也没有那么可怕,当年在石堡城,我们大将军不是一样率三千唐军血战近十万吐蕃军吗?还有三年前我参与了萨毗泽之战,不是一样将吐蕃杀得哭爹叫娘?其实我们安西军才是天下第一强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