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6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作业”上面写下自己的批语。

“……,关于需要更多马车的事,此事朕准了,卿家可到马车场提货,银钱暂且依旧由朕出“……”杨改草又写下“批语”,北京城百万人口,这交通压力也是不小的,这公共马车被刘懋敲锣打鼓的宣传,立刻激发了北京的公公交通需求,这“公交车”立刻供给不足,需要大量的制造,目前,杨改草不记得是第几次批马车给刘懋了,只记得,数量应该不下三百辆,刘懋却一个劲的说不够。

杨改草批改了一阵建议和问题,又翻开最近几天的“买卖账目”,上面写满了今日有几条线路在跑,炮了多少马车,多少趟,一共收入多少文钱,每趟开销多少,赚多少,这些,都有详细的数目,里面甚至分析了那条线路比较赚钱,可以多加几辆马车进去,那条线路是不太赚钱的,只要保持这个数目就行了,分析得头头是道。

杨改草看得直点头,这个刘懋放开了脸皮,倒也还是一个精明的人嘛,看来事在人为是没说错的,关键在改造。杨改草在这些数据上面,勾了几个勾,算是自己看过了。

“……,朕再说说,公共马车除了北京城内,也可以将京师周边的州县、乡镇连接起来,虽然单个乡镇,州县进出北京的人不多,但京师四通八达,数条线路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倒是要卿家好好的思量一番,看该是如何个做法…………,这北京周边的人比较容易来京城,这京城里的生意都好做些……,卿家就看着办吧……”杨改草快速的写下一些批语,批改这这个“学生”的作业。

翻到最后,杨改草皱起了眉头,这次刘懋的作业最后,交的是上次自己留下的“作业”,是关于道路的问题的,马车固然是跑了很多,但道路问题却也不得不重视,刘懋在一次“作业”中提到,一旦下雨,京城的很多道路,就不好走,坑坑洼洼的,越碾坑越深,这个问题,刘懋也当成“作业”,写给了皇帝,算是自学成才了。

杨改草看过之后,批语是让刘懋自己想该如何解决。

这次,刘懋送来的“作业”上写的解决的办法就是皇帝掏银子,重新筑路,用三合土筑路,京城里最好用石板铺路,这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

杨改草皱眉头了,这个“作业”该如何改?上石板?北京城里自己上石板倒是没问题,即便是造价贵些,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可通州的,其他州县的也用石板?这显然不可能,三合土?

杨改草提笔不敢批改了,这可得要银子啊!或者说,交通和道路的问题,自己该得重视了,道路收费?谁修路,谁收银子?还是自己掏银子,大家免费用?!~!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五百三十二章黄宗羲

更新时间:201112200:43:58本章字数:7427

第五百三十二章黄宗羲

三月的天,渐渐的暖和,北京城里,也逐渐的露出新芽,绿色逐渐渲染在这个世界里。

杨改革早早的起床了,今日,杨改革准备去一趟国子监,自从杨改革搞出了全民教育这个东东之后,杨改革在读书人和教育界的声望,那是蹭蹭蹭的往上涨,没有那个君王舍得每年拿几百万两银子支持搞教育,也只有如今的崇祯朝才有这样的事发生。

更何况盐商案之后,皇帝放出豪言,全力支持办学,查抄盐商的那些家宅,只要适合办学的,只要是“教育界”人士看上的,都可以无条件的拨给为办学的场所,这一下,杨改革的声望在读书人和教育界,那直接和圣人看齐了,凡是皇帝要做的事,必定是好的,凡是皇帝说的话,必定是对的,凡事,必定是要支持皇帝的。

故此,也才有了今日国子监“讲学”一行。

“大伴,那三合土的路修得怎么样了?”快要出宫门了,杨改革还在问那个三合土修路的事,最近杨改革也一直在想法子看路该怎么修,按照现在的最高标准,石板路那只能在城里修,城外的交通只能是三合土了,于是,为了验证三合土到底行不行,杨改革特意命人在皇城里修了一段用三合土铺就的路,专门用来实验到底行不行。

“回陛下,已经造好了……”王承恩连忙回答道,对于皇帝的这个特殊的要求,他是尽心尽力的去办了,皇帝说要三合土的路,王承恩立刻就造了一条出来。

“走,出宫之前,先去看看那路……”杨改革的三合土路在皇城,要去试验还得出紫禁城,介于今日难得出一次紫禁城,杨改革倒是想顺道去看看。

“遵命,陛下……”王承恩答应道。

不一会,步辇就直接到了那三合土铺的路边,这是一条能过两辆马车有余的宽路。

略带一些黄色的黄土路,但是,看上去又有一些水泥凝结在一起的意思,这倒是有点意思,这是杨改革的第一印象。路倒是筑得好像挺结实的,看上去,挺平整,还特意造了几个上下坡,坡度也不大,如果是赶马车,倒是轻松就能上来。

“这就是三合土造的路?”杨改革疑惑的问道。

“回陛下,这确实是三合土造的路……”王承恩回答道。

“哦,三合土,那三种材料?”杨改革戏问道。

“回陛下,如今用的是黄土,石灰和细沙这三样……,如果这三样不好找,也还可以用陶粉和碎石代替,或者用河沙也行……”王承恩回答道。

“哦,这三样啊!”杨改革目测了一下那个三合土的黄泥巴路,好像挺结实的,就是不知道下雨天咋样。

“……下雨天呢?会怎么样?”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如果是雨下大了,肯定是湿的……”王承恩回答道。

“那如果下雨天碾压的车子多了,会不会出现泥坑这样的情况?”杨改革又问道。

“回陛下,如果是下雨天,碾压的马车多了,还是会起一些泥,但不会像一般的路那般,被雨水冲毁,这个倒是无虞的……”王承恩连忙解释道,这几日,他也是要时常关注这个皇帝关心的工程,对于这个路的好坏,倒是一清二楚。

杨改革在三合土的路上踩了踩,发现这路确实挺结实的,看上去,居然有两分水泥路的架势了。

“哦,这样啊!走,上去试试……”杨改革也不多说,上了马车,就要亲自试一试这道路。

“奴婢遵命……”王承恩连忙答应,连忙招呼侍卫们用马车载着皇帝去试路。

杨改革坐在马车上,车子上了三合土的路,说实话,确实比石板路要舒服一些,起码没那么多刺耳的声音,这车子似乎也安稳了许多,不是那么颠簸。

这段三合土的路不是很长,一会就走完了,杨改革又坐回来,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不错,大伴,这种路倒是适合城外,这样,你派人派轻重各种车辆来回的碾压,不要停歇,然后再模拟下雨天的情况,把路面浇湿再来回的碾,看这个路会怎么样,如果出现什么不理想的状况,让内官监的时刻记录下,并分析该如何解决,朕要造路了,应当尽快的把道路上的各种情况都考虑进去,尽量的造出好路来。”杨改革试验过了三合土的路,就吩咐王承恩测试道路的各项性能。

“奴婢遵旨!”王承恩连忙答应道。

杨改革再次上车准备出发的时候,再次看了看车轮子,还是包铁的,并没什么代替物,也不在意,上了马车,直接就往国子监而去。

……

国子监。

侍卫林立,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将这个国子监层层的围了起来。

先是祭拜了孔圣人,然后才去彝伦堂,彝伦堂理论上是皇帝讲学的地方,但实际上,来这里的皇帝不多,来的次数也不多,都属于象征性的,明朝的很多皇帝都是半路出家,这个地方对于很多皇帝来说,显然不受待见。

彝yí伦堂上也安放了宝座,杨改革升了宝座,接受众人的行礼,这次和“教育界”人士的座谈才算正式开始。

说是皇帝讲学,但实际上,更多的是“联欢”形式的活动,大家也都照顾到皇帝是半路出家,不可能有多高深的学问,故此,倒是先来了个传统项目,由万世师表孔圣人的后代讲一段圣人的言论。

这次孔圣人的六十三代孙孔贞运讲了一段《大禹谟》。

也确实如大家预料的那般,皇帝对这种言辞深奥的东西很不喜欢,或者说,一窍不通,光是看皇帝坐在宝座上如“白痴”一般的不知所以就知道了,当然,这也在大家的预料之中,同在彝伦堂听讲的众人,都低着脑袋,当作没看到,或者是摇头低吟,跟着讲课人的思路走。

杨改革听了一起,觉得没意思,倒是想起了孔圣人的后代在民国的奇葩做法,网上当年传过不少段子,说是某某要当总统了,孔圣人的后代急急忙忙的上劝进书,没过几天,某某人又要当皇帝了,又连忙上劝进书,然后某某又听说要复辟,又连忙上劝进书,然后某某实力比较大,有可能要当老大了,又连忙上劝进书,总之,在那段国家沉沦、民族危亡时日里,做事十足的滑稽,带着这些从后世而来的偏见,杨改革倒是有些不待见这个孔圣人的某某代孙。

孔圣人的后代将完了,又来了一个倪姓的讲了一些什么卦的,杨改革依旧是没听进去。

终于,传统项目过去了,该轮到皇帝“讲学”了。

“咳……”杨改革咳嗽一声。

彝伦堂的众人都抬头看着皇帝,看这位圣明天子要讲些什么东西,有什么学问要倒出来。

“……朕听了这样久,倒是偶然间有所思,不知道该如何解……”杨改革也不是没任何准备就来,也给自己准备了些“内容”,不至于自己手忙脚乱。

“……朕听开仲讲《大禹谟》,就想到一个问题,圣人的学问称之为儒,朕就思量,这儒字,又该如何解呢?圣人将他的学问定为儒学,想必也是有道理的,不知道在场的各位,谁能为朕解惑。”杨改革对于“讲学”这个东西,可真的不敢卖弄,更不好像其他穿越者,盗几首诗词来卖弄,因为这古代的学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