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保安-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技术越简单,越要加强保密工作,这是我们保安军领先其他势力的根本,绝不能泄露出去。”张楚不放心的又叮嘱了一番才离开了工厂。

现在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张楚回到中阳等那个重要消息的到来。

第六十七章 神密的客人

中阳的七月已变得十分炎热,张楚不由怀念起有空调的日子,李强、张国等几个孩子在一旁默默的写着作业,虽然满脸是汗也没人跑出去。这些孩子跟着张楚已半年多长进了不少,可以帮张楚做很多事了。

一个保安军的队员走进来交给张楚一份情报,张楚看罢心中大定,多日的等待事情终于落实了。

情报是杨柳的商队发回来的,情报报告在陕西府谷县发生流民起义,王嘉胤率众于几日前聚众起事,现已攻占了府谷县城,聚集流民数千人。

张楚这些天一直为应对这件事作准备,但又不敢确定,历史有没有改变,现在看来历史仍然按自己的轨迹发展着,并没有受张楚穿越的影响。

王嘉胤,原本是九边的士兵,后来与官长发生矛盾逃回了家,这些年陕西的饥荒使他在家乡也过不下去,连饭都没得吃,这才下决心造反,没想到一呼百应,很快聚集了数千人马,攻占了府谷县城,一时间声势大胜,各方的起义者都过来投靠,此时官府是有兵无饷,调不出兵来围剿,拿他没有办法。

王嘉胤的起义在历史上名气很大,高迎祥、李自成等人都在他的领导下。所以张楚记得很清楚,在年初张楚就向府谷方向派出了人员,密切关注着当地的状况。王嘉胤一举事,情报人员立即向张楚汇报,只是路途的原因张楚得到的情报才晚了几天。

几日后,郭西园从门外闪进了张楚的办公室,见室内只有张楚一人才说:“大帅,中阳来了一伙客商模样的人,为首的是一个中年男子,看样子神神密密的,落脚在了旅店,我的人一路跟踪过来,通过试探后分析,这伙人有可能是府谷方面来的人,到中阳不知有什么目的。”

“好,你们继续盯着他们,不要让他们发现,我们要好好接待一下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张楚又叫来杨标:“将你的队伍拉出来在大街上走一圈,要铠甲齐全,火炮什么的也拉上,我们要表演给住在中阳旅店的客人看看。”

杨标接令准备去了。

魏学等人在中阳旅店里已住三天了,他们从府谷到中阳来是受了王嘉胤的派遣。王嘉胤起义之后,各地的义军纷纷前往投靠,大家都本着报团取暖的心理,共同防范着官军的进攻,王嘉胤俨然有成为义军盟主的意思,这时在延长的保安军的动向显得尤为重要,保安军占有五县之地,连通陕西山西两省,也曾打败过官军,实力不容小视。同时听说保安军的首领张楚是个不讲道义之人,急了眼什么人都打,如果他在义军的前后给一刀义军就危险了。所以王嘉胤专门派他的军帅魏学带人到中阳会一会张楚,如果能将张楚拉过来更好,实再不行也要说动张楚不要与义军为敌。

魏学到中阳之后并没有急着去找张楚,而是在中阳旅店住下之后,到处走走看看,他要看一下保安军的实力,同时也了解一下张楚是什么样的人。他发现张楚这个人的特点是贪财,到中阳之后最早抓的就是在中阳收税,连中阳之外的几县他都派人堵着城门收税,不过张楚也确实有钱,光中阳银行里就有几十万两白银藏着。张楚好像还很好色,中阳银行的女老板好像就是他养在那里的。今天有一队保安军的队伍在城内调动,大概有一千多人马,军容严整,装备精良,不是一般的起义军所能比的,保安军不可能将全部的人马一起调动,这可能只是一部分军队,看来保安军的实力很强大。魏学来中阳一路的所见所闻看,保安军所控制的地区,百姓生活安定,经济繁荣,保安军还有壮大的潜力。

总结起来张楚贪财好色,但实力很强,将保安军拉过来加入王嘉胤的队伍可能性不大,张楚的实力要在王嘉胤之上,看来只能希望张楚不要与义军为敌了。魏学决定去见一见这个张楚。

经过通报魏学被带到了张楚面前,魏学对张楚的年青感到惊讶,没想到在半年的时间内占据五县,打败了官军进攻的只是一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年青人。

张楚也在看魏学,四十多岁斯斯文文的样子,应该读过书,这在义军中应算是稀有人才,派这样一个人来见张楚,看来王嘉胤对张楚还算重视,:“先生来中阳不知有什么指教。”张楚先开了口。

“我叫魏学,是府谷义军王嘉胤的手下,现在王首领高举义旗,四方英雄纷纷响应,拥王首领为主共讨朝中奸侫,王首领知道您深恶贪官污吏,多次打败官军,故诚请您加入义军。”魏学边说边观察着张楚的反应。

张楚听后一下子高兴了起来:“加入义军有什么好处,能分多少银子。”

魏学对张楚很是鄙视,一不问现在义军面临的形势,二不问加入义军获得的位置,而只关心能有多少银子。一看就是一个目光短浅,贪财之人,好不好色还不好说。魏学的脸上却没有任何的表现,十分真诚的说:“义军起事是为救百姓于水火,如能加入定会受到百姓的拥戴,至于银两,攻下官军府库,富人庄子,缴获王首领自然会公平分配的。”

“这没有意思,百姓拥戴有什么用,我只关心银子,缴获了再分哪如我自己单干,我想怎么分就怎么分。魏先生可以在中阳多玩几天,我会命人好好招待先生的。”张楚对此事失去了兴趣。

“张大帅即不肯加入义军,你我两军是否可以互为友军遥相呼应。”魏学想张楚不加入,也别让他背后捅一刀。

“这个没问题,我喜欢交朋友。对了你们打下府谷是不是抢到很多银子?”张楚的话题又回到了银子上。

“银子倒是有一些,不过要分发给有功的将士。”魏学的意思是银子有,你不去,一钱也不给。

“有银子就好,我不会白要你们的银子,我有许多不用的刀枪铠甲,对了还有粮食,粮食你们要不要。”张楚的两眼放出了光,仿佛看到了成堆的银子。

“我们可以要一点儿。”魏学表现的很淡定,内心中却狂喜,义军人口大增,正需要大量的武器和粮食,如果能用银子买到就太好了,有了粮食就有了人,有了武器就能抢到更多的银子。

于是二人开始了漫长的讨价还价过程,最后二人满意的定下了约定,王嘉胤方面出银子,保安军出武器铠甲粮食。

魏学立即写信命随行的人带给王嘉胤,王嘉胤听到有武器粮食十分重视,立刻派人事带着银子到了中阳。

张楚将在保安军中收集来的武器交给了魏学,咧嘴笑着清点银子。魏学在旁边看着心想,真是个胸无大志之人,有这些武器粮食随便就能招集起上千人,想抢到这么点儿银子还难吗。

银货两清张楚十分高兴对魏学说:“好好,这银子很好,成色纯正,你们下次再有了银子还来找我,我还卖给你们武器。”

“一定,一定,下次再合作。”魏学知道陕西全省闹灾荒,如果能通过张楚在山西买到粮食,也是不错的门路,于是强忍着没有骂张楚奸商。

送走了魏学张楚收起脸上的笑容,立刻安排人手用收到的银子去山西东部买粮食,这灾荒还要继续,粮食还会涨价,山西和陕西粮食的差价就能赚不少银子。张楚盘算着他的发财大计。

没想到魏学刚离开不几日,就又急匆匆的赶回了中阳。

第六十八章 买路钱

魏学之所以这么快的去而复返,是因为有人在延长县挡了义军的路,而挡路的正是保安军。

王嘉胤起义后各地的义军都来投靠。

去年的二月白水县的农民王二,聚集灾民数百人,首插义旗并且攻占了澄县杀死了知县。

起义农民手持刀械,以墨涂面,攻打官仓,向饥饿的百姓散发粮食。此后,王二恐怕被官军合围,遂退至白水县洛河以北。大量的饥民聚集在王二的周围,声势大振。王二带人转战于渭河以北山区各县,攻镇夺寨,打富济贫,杀斩贪官污吏,受到四方百姓的拥戴。

随着王二起义军迅速壮大,朝庭十分恐慌,在陕西四处抽调官军围剿。王二与官军多次作战,屡屡打败官军。这也间接的帮了张楚的忙,陕西的官军的大部分力量被王二吸引,才使得保安军在延长没有受到大大量官军的攻击。

王二的义军所到之处,饥民和官军逃兵纷纷加入,队伍扩大到数千人这一年多来活动在韩城、蒲城、宜君、洛川、白水等地。他们到处流动倒也不是完全迫于官军的压力,这正是陕西义军始终不能解决的一个问题。陕西天灾,粮食缺乏,义军到了一处吃光一处,吃完只能向新的目标前进。这一年多来,渭河以北的地区基本上也被吃的差不多了,所以以当听说陕北府谷王嘉胤造反的消息后,王二急领起义军北上,想与王嘉胤会合。

而延长县正好处在王二与王嘉胤两股义军活动地点的中间,隔断了南北。

保安军在延长的活动王二早有耳闻,接触之下发现张楚是超级不讲道义的恶人,急了眼谁都打,还在延长县边境设立关卡阻止流民的进入,更别说接纳义军了。

王二想要北上必须穿过延长县境,王二只能硬着头皮派出了信使,与延长县的保安军接触后,保安军不但没有让开道路,反而增加兵力加强了防守。王二的人数虽比保安军多很多,但都是一些用来充当炮灰的饥民,根本不是保安军的对手,王二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派人传信给王嘉胤想办法。

魏学刚和保安军做完买卖回去,于是魏学就又被派到中阳来了。不过魏学对于此行并不看好,想让张楚讲道义好像很难。

魏学说明来意,果然张楚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不行,不能让他们过境,他们好几千人,一走一过顺道就把我的延长县夺了。延长县地薄人穷,几千人一过什么都吃光了,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