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妾 作者:河里的石头(晋江vip2013.09.15完结)-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凉席上躺了一会;闷热的天气让人心浮气躁;外面的知了声更是烦人得很;言妍热的睡不着觉;便起了身,让人给自己打了一盆凉水,洗了洗脸;深井里面提出来的水倒是还带着寒凉之气,言妍觉得舒服了一些。才又重新坐下。

“去年夏天的时候;坐在外面树下的阴凉处就觉得凉快得很,今年倒好,太阳晒得人连大门都不想出。”言妍和李嬷嬷抱怨。

这庄子上可没有冰来降温,天气太热也只好用扇子自己扇两下。这几天,宁嫣跟着冯先生上课都改了时间,改成了一早一晚的时候,中午就在房间里面不出来了。

“这天气太不正常了,”李嬷嬷年纪大,见识多,这天气太反常了。不是好兆头。

“听说外面的土地干的都要裂开了,小溪里面的水也已经断流了,这老天可真是不给人活路了。”言妍皱着眉想了一会,这颗粒无收的,佃户家里的存粮能坚持多久?

老侯爷最庄子上的佃户一向是厚道,这庄子上的人家过得都还好,每家也都有一些存量,不过,也不会太多,恐怕好点的人家也就勉强能支撑到明年开春,要是家里存粮少的,这个冬天估计都过不下去了。

“听说京城附近都旱了,天子脚下,就是为了防止民乱,想来朝廷也会很快赈灾的,再有大户人家施粥,也能帮到不少人。”李嬷嬷说道。

言妍看了看外面白花花的太阳,转头对李嬷嬷说道,“这庄子上太热了,要不我们干脆到普寿寺里面住一些日子吧。”普寿寺在半山腰处,寺里面百年老树到处都是,气温要比外面低上不少。

言妍有了这个心思,哪里还坐得住,恨不得立马收拾东西就过去,最近周珩因为生病在休养,没有到庄子上来,侯府里面也没有什么消息,言妍觉得自己现在没有人管束,处于别人都不闻不问的状态,这心思就有些活动。

“宁嫣这些天热的饭都吃不下去了,我们多带几个人,还有冯先生,一起到寺里面住一段日子,也不耽误宁嫣学习。况且这么热的天气也没有多长时间了,等到立秋,我们在回来。”

李嬷嬷闻言也有些心动,“既然这样,等到晚上三少爷回来,让三少爷提前的好好安排一下吧。”现在李嬷嬷对普寿寺里面的一些人和事儿也算是有了些了解,不至于两眼一抹黑,自然知道,那寺里面一向清净也安全,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周玉回来的时候听说言妍要带着宁嫣到普寿寺里面住一些日子,也欣然同意,这庄子上的条件不好,太受罪了,要不是实在不合适,周玉都想把姨娘和妹妹接到祖父的别院去避暑了。

“我先去寺里面和师傅打声招呼,给我们留着两个厢房,然后姨娘在带着妹妹过去。”周玉如今办事儿也利落的很,考虑事情也周到,外面有什么事情,基本不用言妍操心了。

周玉第二天抽了个空,到普寿寺里面添了些香油钱,又特意带了一物资过去,如今,外面大旱,这寺里面的粮食也有些紧缺,不过,幸亏出家人自给自足,寺庙的后山里面是有自己的田地的,寺里面的尼姑们自己打理,有山上的泉水供应着,情况倒是还好。

只是来这里留宿的香客,就有些不方便了,周玉提前带一些东西过去,也免得到时候言妍和宁嫣受委屈。

周玉在寺庙里面安排好,第二天,言妍带着宁嫣和一大堆东西,早早的起来,趁着天凉在周玉的护送下,启程向普寿寺里面走去。

宁嫣听说要带着冯先生和身边的丫鬟婆子一起到普寿寺里面住一段时间,顿时高兴极了。如今宁嫣去过普寿寺里面几次,也听过大师讲经,和讲经的师傅也算是熟悉了。虽然有时候听不大明白,可是也很是喜欢寺里面的氛围。

到了寺里面安顿了下来,周玉才回了别院,因为这次人多,就多要了两个厢房,这个院子里面,如今除了言妍,就只有那位常年在这边的老夫人了。

宁嫣在厢房里面休息了一会,便带了一些东西,去看望隔壁的老夫人,如今两个人关系好得很,宁嫣快要把老夫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了。

言妍和宁嫣就这样在普寿寺里面住了下来,宁嫣重新安排了时间,早上和老夫人出去听小师傅们诵经,或者上午的时候听寺里面的大师讲一讲经文,下午的时候则是继续跟着冯先生念书,学习各种东西。

日子安安稳稳的,一晃就是半个多月的时间。

“最近,听说有流民进京了。”李嬷嬷和言妍说道,“这眼见得入了秋,却一点收入没有,穷苦的人家没有吃的,可不就要外出避难了,在外面还能讨些吃的,总不能在家里面饿死。”

“京城里面有没有什么举动?”总不能看见大街上都是流民,却什么也不做吧。

李嬷嬷摇了摇头,“就是要赈灾,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说做就能做的,粮食也不是那么好筹集的,等到调来了粮食,在安排下来,估计,得等到入冬了。”

“不过,听说,已经有大户人家在施粥救济灾民了。”李嬷嬷最近和寺里面一些做杂事儿的小尼姑来往的密切,“普寿寺虽然在京郊,远离京城,不过,这附近的庄子也不少,估计到时候也会有流民过来。”

言妍皱了皱眉,“这寺里面可是有什么安排?”

“听说以前碰到这种事情,寺里面也是要安排人施粥的,京城里面,有些大户人家,自己不想搭粥棚子,就捐些粮食到寺里面来,普寿寺会安排人专门在山门外施粥救助灾民的。”

言妍叹了口气,“咱们不是以前存了些粮食么?也让人送一些过来吧,也出一份力。”言妍让人存了不少的粮食,不过,这灾情不知道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倒不好现在就把粮食拿出来太多。

本来言妍打算在寺里面呆到立秋,天气转凉就走,不过,没有想到,灾民越来越多。京城附近的流民越来越多的涌入京城,京城治安混乱,京兆府尹看情况不妙,下令关了城门,不让灾民进城,这些流民进不了城,自然都落脚在了京郊附近。

周玉来看言妍的时候说了,最近外面不太太平,庄子上时不时的就有流民出入,虽然那庄子上有自己家的很多庄户,可也怕言妍和宁嫣呆在那边被人冲撞,出什么意外。

周玉不放心姨娘和妹妹在庄子里面住着,便过来和言妍商量,让言妍和宁嫣在普寿寺里面多住一段时间,普寿寺施粥也只是在山门外,寺里面到还是安全的很。

言妍知道周玉这是为自己和宁嫣考虑,自然同意。反正侯府的人,最近一直没有什么人去过庄子上,好像是忘了言妍和宁嫣,言妍自然也不愿意回那个小院子里面,更喜欢在在外面呆着。

于是这些人就在普寿寺里面继续呆了下来。

自从寺里面开始施粥救济灾民以后,宁嫣看见寺里面的小尼姑们都忙碌辛苦的很,有时候也会到外面去看一看情况。

虽然人小,带着几个小丫鬟,倒也能帮一点忙,言妍跟着出去看过,看见宁嫣知道保护好自己,不会让人发现她的身份,言妍倒也不阻止宁嫣。

让宁嫣和灾民接触一下,提前见识一下生活的艰难,倒也没有什么不好,趁机还能历练一番。

“姨娘,外面的那些人好可怜,他们不但没有吃的,现在天冷了,还穿那么单薄的衣服。”宁嫣最近操心的事情越来越多,“我听说身体好的年轻人,都在外面找活干,可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小孩子,没有地方住,就在山门外呆着。”

言妍看着宁嫣的小眉头都皱起来了,劝说道,“这个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寺里面的人这样天天施粥就已经有些吃力了,想要给这些人衣服棉被什么的,肯定没有这个能力了。”

宁嫣竟然叹了口气,“要是京城里面的那些大户人家多捐点东西送过来就好了。”

这普寿寺里面的情况也不算太好,本来寺里面就是勉强自给自足,现在施的粥也多是外面的人送过来的。估计也支撑不了多久。要是寺里面停了施粥,外面的那些老老少少们,日子就更难过了。

“寺里面的师傅说了,最近普寿寺会派几个小师傅到京城里面走动的,尽量让那些大户人家多施舍出一些东西来。”这寺里面管这些俗事儿的师傅倒是一个好心肠的。想尽办法给灾民们多要来些东西。

又过了几天,宁嫣回来和言妍说着喜讯,“听回来的师傅说,京里面有好些人家被她们说动,准备筹集一些粮食,过几天就一起送过来,想来,普寿寺又能支持一段时间了。”

言妍和宁嫣都很高兴,没有人想到,一场危机正在悄悄的靠近。









120

京城里的人大户人家联合起来;送到普寿寺一大批物资,既有粮食;也有厚衣服和棉被;据说那天送东西过来的马车在路上一个接一个的排出去好长的队。

“师傅说,过两天就安排人把衣物和棉被都给外面的灾民发下去;现在晚上已经很冷了;要是没有御寒的衣物,外面的人恐怕要染上风寒。”宁嫣这天很高兴;看见外面的那天人生存的条件好点;宁嫣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言妍的心情,这两天则是有些微妙,这么长的时间了;竟然没有周珩的消息;虽然前段时间说是周珩病了。在府里面养着病,自然不好到庄子上来。不过那时候,还有小厮时不时的带着一些东西过来。

可是最近,言妍带着宁嫣在普寿寺里面也住的很长时间了,周珩竟然没有派人来过问,况且,今年大旱,外面流民多,周珩就不担心自己和宁嫣在庄子上带的不安全?

周珩并不是一个冷清的人,要说是周珩现在因为魏萱的怀孕就对自己和宁嫣不闻不问了,这种事情,周珩还做不出来。

那么,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让周珩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

言妍也说不上自己是担忧多一点,还是轻松多一点。

不过周玉再次过来看望言妍和宁嫣的时候,言妍还是把周玉拉到一边,问道,“你父亲出了什么事情,你可知道?”

周玉看着言妍有些担忧的样子,说道,“父亲生病了,一直在府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