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风-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暮曾考虑过先发制人,但是他将手头的力量划拉了一遍,无奈只能放弃;不是说兵不多,将不广,而是资源不足

国家与国家之战可不是小孩打架,一拳定胜负,或许会在某场决战中击溃敌军大军,但是若要完全的灭亡之,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么一来打仗不是打别的,就是在打物资、打金钱、打储备

一想到这些,韩暮的头都大了,户部报来的数据让他汗颜,整个大晋国库的存粮甚至不够健康城居民食用三个月的,若不是马上秋收在即,光是这一项便会酿成民变,不等别人来攻,自己先完蛋了

桓温时期留下的烂摊子正在收拾,第一件事韩暮便要求将市面上飞涨的粮价平抑,彻查囤积粮食哄抬物价的奸商

在谢安等人的强力控制下终于被抑制,同时也打击了一批囤积居奇的奸商,这些都是些小的士族,大家族还没有作践自己到那种地步,他们绝对不会干这些丢份的事情

这些奸商虽看着不起眼,但是全国三百余家全部抄没之后,一个惊人的数字摆在大家面前,这百余户被抄的小士绅囤积粮食达到七千万石,相当于数州粮产总和,这么一大批的粮食绝对能左右市场上的粮价

在十月底的一次早朝上,韩暮针对此事组织了廷议,他要借此机会实行变革,但是为了不过于触动大士族的利益,他采取了较为缓和的态度

“诸位大人,内阁报上来的惩办各地囤积居奇的粮商,哄抬物价之事,朕同意你们的意见,没收他们全部的存粮;但是我有几点建议,希望诸位能商议商议是否可行”韩暮高踞宝座,扫视百官

“皇上请讲,臣等原本就想听听皇上针对此事的旨意”首辅谢安躬身道

韩暮将手轻轻搭在龙座扶手上,轻轻把玩着龙座上的宝石组织着措词道:“内阁送来的折子上批示,既要没收,又给予平价补偿,这有些说不通”

“启奏陛下,由于涉及诸多大户,又都是当地的名望之士,他们也都识大体,愿意交出存粮,补偿点钱财应该是最为妥当之法,也利于大局稳定”

“首辅所言,朕真的听不懂,您这是在鼓励这种行为还是在申斥这种行为呢?这两百家是被抄了出来,还有成千上万家没有被抄出来的呢?您要明白朕要的是彻底杜绝此类事件,粮食是什么,关系到大晋稳定的战略物资,这东西不管好是会倒了社稷江山的”韩暮见谢安无动于衷,说出什么大局稳定之言,有些怒气

这还是韩暮首次在大殿上百官面前用这么重的口气说话,说话的对象居然还是首辅大臣谢安;众官有些期待谢安的反应,都默默看着他

谢安知道此时的态度极为重要,他理解韩暮此时的心情,但是他心中也暗暗埋怨韩暮,有些事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啊,事先没商量的情况下,怎能在此大谈此事呢

谢安不知道,韩暮便是要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将此事挑明,妥协一旦开了头,便会无限制的妥协,对于大家士族来说,某些时候自身的利益会高于国家利益,大是大非问题需要敲打,决不能出现战时无粮草,灾荒无赈济的情况,自己不当这个皇帝便罢,当了就要好好筹划一番

“臣等考虑不太周详,请陛下明示”谢安决定听明白了韩暮的意思在做进退,他及时的抽身而退,将皮球踢给韩暮

“无粮不稳,这是最朴素的道理;朝廷以前没有这方面的律法,也就罢了,至于这两百家的士族便按照内阁所议办理“韩暮淡淡道

众人松了口气,说来说去,皇上还不是要听从内阁的意见么

“但是,从今日起,内阁必须在三日内拿出一个方案来,方案的内容朕给你们圈定一下,首先是粮食经营收归国有,内阁牵头成立专司负责大晋粮食的收购储运发放赈济等事宜,从此百姓无权收购买卖囤积粮食,普通人家屯粮过千石者将定罪,士族之家屯粮过万石亦将定罪,不知各位以为然否”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哗然,百官中士族大家居多,虽然像谢安、王坦之、庾希等大规模的家族不会做这些粮食买卖,但是很多官员都是中等士族出身,几乎都有这方面的生意在做,这次的处罚为什么这么轻,便是谢安综合百官的意见的无奈之举,大多数人的利益不能触动,否则便有灾祸,这是谢安能想出来的最好的两全之策,但是到了韩暮这里,这家伙一句话便将马蜂窝捅了,这事恐怕要闹大了

韩暮满意的看着殿中众人议论纷纷的样子,有人脸色苍白、有人交头接耳、有人义愤填膺,他明白这是意料之中的效果

兵部尚腾谢玄皱了皱眉头,忽然大声喝道:“有事说事,这般在朝堂上议论纷纷,还懂不懂礼法了?你们还是大晋的命官么?”

众人一惊,兵部尚腾谢玄虽是文职,但是向来上朝都是一副武将打扮,他的出现也同时提醒了诸位,韩暮这个皇上可不是软柿子,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人家手里十几万大军,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但是此举严重损害各家利益,绝对不能就此服软,于是立时有人上前开始陈述反对理由

第三九八章压力重重的变革(中)

“臣有话说”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臣上前行礼,韩暮认识他,他便是南方吴地苏家家主苏康子,现供职于户部右侍郎之职

“苏大人,请讲”韩暮有些诧异,他本来已经查明,王谢庾几大家族包括南方七八家大族与此事并无瓜葛,且家中也并不经营此种粮食倒卖的勾当,不知这苏康子为何要强出头

“皇上,对于圣意臣等自然不敢违抗,然老臣有几点疑问想请圣裁,适才陛下说了,士族家中藏粮万石即治罪,在这朝堂之上恐有大半人家中良田万顷以上,每年光是自家的粮食收成也会达万石至十几万石,像谢公王公这样的恐家中田亩每年要产粮数十万石,自家产粮若是存储起来,按照皇上所言岂不是要抄家灭族么?”

众人纷纷点头道:“是啊,苏大人说的有理,这自家的粮食存储起来难道也要因此获罪?焉有是理”

“谢公家中良田近十万亩,每年产粮就有近三十万石,这要是治罪该治多大的罪啊”有人偷偷幸灾乐祸,谢公是皇上义父,我看你怎么处置

韩暮轻咳一声,压下嗡嗡的议论声,笑道:“苏大人所言甚是有道理,目前解决的办法有两条,要想不和这条法令相违背,首先,我们可以将粮食卖入官家,朝廷以市场价收购,统一存储,诸位留足口粮便可,我想一万石,即便你宅中人丁兴旺仆从如云,也足够你吃的了,若是实在不够,可在官家开办的粮行中采购嘛;我打算请户部帮我设计一种票据,需要购买粮食的申请表格填好,再拿到粮食专司去审核,然后凭票购买;此举利国利民,粮食控制在朝廷手中也好统一调配,统一发放”

有人寻思道:“先卖了,不够再买,这不是脱裤子放屁么?”

有人忽然理解到韩暮的心思,不由暗自心惊:如此一来,大户家中的私兵可就要绝种了,官家控制粮食,实际上就是控制着各家各户中的人口;以大户人家年万石计算,一人一年食粮六七石,也就是说实际上每户最多可有一千来口人,按照大晋律例,四品以上大员家中便可有私兵五百护卫,一品大员私兵数量要达到三千之数,韩暮虽说能去管家粮店购买,但是实际上已经将这些私兵控制在手中,再说购买粮食需申请票据简直闻所未闻,这样的事,亏韩暮能想的出来

众臣心中憋着一团火,原以为韩暮是个清明之主,却未曾想出的主意如此昏聩,简直毫无道理

苏康子忍住怒气道:“但不知皇上说的第二个解决方法是什么?老臣洗耳恭听”

韩暮心中暗乐,忍住笑道:“第二个解决方法嘛,也简单;诸位不是怕粮食收的多了么?不如这样,诸位的田亩朝廷一概出价收回,再由户部统一分配给百姓耕种,所产粮食折算成钱币,朝廷将诸位所得的部分以钱币形式发放,这么一来诸位和粮食不挨边,每年坐收利钱,这个办法诸位应该会满意了”

众人一开始还转不过弯来,均觉得皇上所言是不是有些犯傻,朝廷将田亩出钱买回去,每年却还按照租给百姓的利益返还钱物,这不是拿别人家的母鸡给自己孵小鸡么?

但是聪明的人一想,马上就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首先,土地没了,全变成钱了,要说在太平年月,钱就是钱,这一点都不含糊;但是在乱世中,钱往往是最没用的东西;家中有粮,家中有田,无论你如何乱,可是我能活下来;灾荒年月是如此,有钱你也买不到救命的粮食

谢安听的暗暗心惊,他暗自道:“韩暮啊韩暮,你这小子居然打起了在座诸位田地的主意了,这回我也保不住你了,你这是在犯众怒啊”

果然,明白过来的几位官员同时出列跪倒道:“皇上,臣等觉得皇上此言不妥,家中田亩乃是祖辈遗留的财产,祖辈田产房宅均为传家之财,不到万不得已,无人愿意将之出售转让,加之有些田产原本是立功封赏所得,此举实在令臣等做不忠不孝之人,臣等实在不能答应”

众人见有人带头,立马又出来十几位大臣,哗啦啦跪倒一片道:“请皇上三思啊,此事不可行也”

韩暮故作诧异的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此事只是我说出来做供诸位选择而已,你们不愿意那便作罢,烦的着那这些话来堵朕么?”

众臣一想,也觉得自己的反应过激了,皇上根本没说这事就这么定了,他确实是在提供选择而已

“然则诸位是同意第一条喽?”韩暮道,众人虽觉得第一条也很是苛刻,但是相比第二条来可算是仁慈多了,再说亩产多少还是自家说了算,难道皇帝还派人来盯着自家不成?到时候私下藏匿一部分倒不是难事,剩余的卖了也就卖了

这一番讨价还价之际,尽显韩暮的心机权谋不给你们漫天开价,你们怎么会坐地还钱;这就好比做一个选择题,题目就是,你愿意花钱买命,还是愿意留着钱被砍头?傻子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