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道-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包括那位太子殿下?”,陆九渊疑惑问询。
韩寻和煦的抿嘴笑着,并不答话。
陆九渊亦不恼怒,只是目光灼灼的眺望远方……
从进入书院的那一天起,杨文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一个人因恶而名,势必会为众人所排斥,恰好,他的名声就臭的不能再臭,不被人说三道四那才叫奇怪呢!
也是从昨日在学堂中的那番骇人言论起,杨文就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自己没有错,凭什么要妥协?
心中估算着,那些声嘶力竭大吼的人应该到了极限,保持沉默足够长时间的杨文又笑了起来:“骂够了吗!你们这群贱人!莫要忘记了,你们现在要打要杀的人的父亲还在西凉与蛮族血战,更不要忘记我靠山王一脉为了帝国付出过多少!你们之所以能够无忧无虑的生活、学习,那是因为我杨家人用血换来的!你们读的书本,每一页!每一个字!都染着杨家人的血!扪心自问,不惭愧吗?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去啦?”。
为什么之前用言语讽刺众人?为什么又要装疯卖傻似的大笑刺激众人?一切都是现在,大多数人早就在不停的呐喊声中哑了嗓子,说不出话来,只能看着杨文说。
“你们这些人啊!就是被惯出来了,自以为是的很!”,杨文语重心长似的叹息,道:“都没有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你们就开始聒噪说我亵渎圣人?即便有问题,你们有资格来评价我的对错吗?一个个的狗咬吕洞宾,让人心寒啊!心寒!”。
嗓子哑了,说出来的话不清晰,但不肯示弱的学子们还是嗡嗡的叫喊,不知吼的是啥。
挑着眉毛,杨文眼睛一转,笑嘻嘻的说道:“瞧你们这种有组织有纪律的样子,怕是有人从中作梗吧?是太子殿下?还是别人?站出来一个能说话的人,然后,咱们用最古老、最简单的方式来判定孰是孰非,你们觉得如何呢?我可是很有诚意的!”。
“这不要从中作梗,叫做主持公道!”,果然如杨文所料,太子李珏站了出来,风轻云淡的问道:“不知世子殿下准备用什么方式来解决事端呢?”。
杨文伸出一根手指头,无比笃定的说道:“打架!最简单、最古老的判定方式!正如同人族茹毛饮血时代需要靠打架猎取食物、争夺配/偶。建立国家的时候需要用打架来决定王朝天下归于谁属!文道也是如此,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
“野蛮!野蛮人!身为读书人,怎能……”。
人群又开始一阵声讨,杨文面不改色,冷哼道:“怕输的话你们就接着骂,接着喊,反正我也不会伤到一根汗毛!”。
太子李珏盯着杨文看了许久,笑着拱手道:“那不知世子殿下准备怎么打?难道要以童生战举人?好魄力!佩服佩服!”。
这王八蛋是在给我下套啊!杨文眼中闪过一丝寒芒,旋即哈哈大笑,道:“童生战举人?嗯,我也的确想过,不过——那是在梦里!”,稍一顿,他继续道:“仅限于童生修为的人,有一个算一个,不服的就跟我打!我赢了,从此闭上你们的臭嘴!我输了,那就从此远离儒家!”。
“远离儒家?亵渎了圣人,就这么个解决法?”,有人提出了质疑。
杨文笑眯眯的说道:“你若是能在打架中杀了我,一切不就都解决了?”。
说完话,杨文不再搭理众人,转身分开人群走向学舍,翻找到了一把三尺长、三指宽的竹制戒尺,大刺刺的向书院中心“儒字石碑”后的石台上走去。
站在台子上,杨文用戒尺指着众人,大声道:“不服就来打!打到你们服!别就图个嘴爽利!有种动动手!”。
嚣张的样子,着实气坏了众人。
不少人衡量一番,还是没敢上,过嘴瘾还可以,动真章?要知道上边的那个可是靠山王世子……关键时刻,杨某人又拿出了自己的绝招——耍流/氓!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会买他的账。
……
ps:求推荐票。稳定两更,早八晚五。


 第二十二章 不服就上来

手中有尺,可以度器之长短;心中有尺,可以判人之善恶。
手中有尺,心中亦有尺,是现在的杨文。
靠山王的血脉从不缺乏豪气,否则,也不会有杨家人创造出的那么多惊世之举。与先祖相比,杨文自是不如多矣,但那口血脉相承的“气”,不可丢掉。既然有人已经指着鼻子骂娘了,那也不需要再客气,给予最强硬的还击,往死里打最好。
三尺长的竹尺没有任何的出奇之处,但几乎每个少年学子都会在心里有多畏惧,那是戒尺,那是童年时代的阴霾。
杨文握着它,因少年时期过的潇洒,只当这是寻常物,似剑而握,权当兵器,遥指众人大喝:“不服气的就上来!”。
正如杨文所言,蛮族犯边,靠山王杨雄正在西凉血战,而某些人心怀不轨的要对他的儿子喊打喊杀,着实不厚道。从心理上说,有些人已经有些羞愧,从身份上说,有些人很顾忌靠山王府。因此,在好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人上到石台,与杨文用最简单、最古老的方式分个对错。
喧嚣如闹市的空地出现短暂的沉默。终于,有人上来。
上来的人杨文并不认识,是个很壮硕的少年人,年龄不大却满身的腱子肉,冷冷的盯着杨文,并不废话,只是从腰间解下佩剑,将锋利的宝剑从埋藏它的剑鞘中抽出,剑锋指着杨文。
朝雾散尽,阳光倾洒,寒芒四射。
杨文微微眯眼,将手中的三尺长的戒尺握紧,轻磕地面,笑道:“终于上来一个有胆子的,不错!不错!”。
壮硕的少年人微微螓首,道:“孙瑜!请赐教!”。
与其他学子不同,孙瑜的脸上并无那种针对杨文的激愤,反而显得很平淡,平淡的令人心里极为不舒服。
至少杨文嚣张的表情为之一变,眉头微微蹙起,孙瑜的面无表情让他很难揣测对方内心想法,尤其是对方偶露的锋芒,让杨文丝毫不敢大意,当下一点头,道:“杨文!请赐教!”。
事情变的简单起来,口舌之争毕竟只是口舌之争,若是能够单凭空口白话就能使人屈服,想必嘴皮子最溜的“名家”早就一扫文道百家,称霸天下了。“做学问也是要流血的”,汉王朝时,董亚圣提出了这个说法,很多人都认为董亚圣偏激了,但要以今时今日设身处地来讲,他是对的,非常对的。
“唉!杨文有点冲动了!”,远远地,昭王李驭长叹了口气,微微摇头,对于杨文这件事情,他并不支持杨文,却也不支持其他人,选择了明哲保身:“那个孙瑜可不是什么简单货色,在书院童生修为的学子中,他的实力很强劲啊!”。
昨天晚上去金玉楼寻开心的林小侯爷明显气色不好,哈气连天的说道:“别那么说嘛!对杨兄有点信心行不?”。
“这不是有没有信心的问题,杨文什么样咱们不清楚?”,李驭皱着眉头说道:“他也就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主,连智海都是不久前才开辟出来的!相比之下,孙瑜就厉害的多了!虽然书院的规矩是童生修为的时候只需要通读经史典籍,滋养文力、打好根基,无需其他,到了秀才修为时才开始接触六艺,但我见过孙瑜偷偷的自己锻炼,要不然他小子能壮的跟牛犊子似的?”。
林小侯爷无话可说,反倒是一直沉默不言的褚云飞慢悠悠的说道:“开辟智海,有了文力修为,身体强健只能是一方面,真正要比的还是文力多寡以及文术的运用,哪怕仅仅是个童生,若练到极致,单挑一伍训练有序的士卒不是问题!”;顿了下,褚胖子的脸上浮现笑容,道:“我不担心杨兄有没有危险,能不能战胜孙瑜,我更加担心的是——他能不能撑得过车轮战!”
“是啊!他的口气实在太大了些,居然要挑战所有童生修为的学子!那可足有上千人!”,昭王李驭咂了咂嘴儿,叹息不已:“现在这个情况,咱们就是想搭把手都难,只能看那些人还要不要个脸啦!”。
长约九丈、宽约六丈的矩形石台上,杨文与孙瑜还在对峙。
孙瑜之所以没有出手,他是在等,作为强者等待弱者挑战一样的等。
杨文之所以也没有出手,他也是在等,同样是作为强者等待弱者挑战一样的等。
台下的学子不满的叫了起来:“孙师兄!动手啊!帮我们好好教训这个亵渎圣言、侮辱圣人的人渣!揍他!杀了他!”。
孙瑜微皱眉头,有些不耐,沉不住气的一摆长剑。脚下一踏,便是弓矢般飞驰过来,锋利的剑锋直只杨文的眉心。
两个人的对峙其实是一种气势上的较量,孙瑜忍耐不住,所以先输掉了气势。
台下人的挑唆让他沉不住气,年少气盛难免脸皮儿稍微薄了一些。不像杨某人,从小就在诟病中长大,难听的话听得多了,脸皮堪比北方抵御蛮族的“圣长城”,孙瑜在这方面输给他,不冤。
孙瑜来势汹汹,一出手就是杀招,杨文也不甘示弱,身上文力喷涌,手中的戒尺猛然附着上了一层洁白的文力,不动如山,只简单地来了一记斜斩便让孙瑜的攻势半途而停,且谨慎无比的退了回去,面露惊骇之色。
远在后山的韩寻看着杨文的动作,和煦的笑容变成了开怀微笑,心中暗忖:好强的悟性,看来自己没有看错人!
杨文昨天晚上按照韩寻的指点练了很久,虽不能收发自如的熟练运用文力,但将文力附着在器物上还是没有问题。
迫退孙瑜,杨文没有欺身而上,反而是眼睛变的很明亮,他发现了一个新的文力运用方式,而这个方式韩寻昨天并没有对他说。
不怪韩寻疏忽,是杨文发现孙瑜使用文力的方式实在太普通、太普及,几乎每个文人都会、都了解。但杨文明显不包括在那“几乎”当中,他对文道的了解实在匮乏的可以。
之前孙瑜与杨文相距足有两丈余,但孙瑜足下一发力,便直直的窜出到杨文面前,这种动作幅度极小、爆发力极强的能力,显然不是没有运用文力可以做到的。
于是,杨文试着调动智海中的文力于足下,学着孙瑜的样子蹿了出去,还在震惊杨文竟能掌握那等高级的文力使用方式的孙瑜,猝不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