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大民国-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赵书礼的挖苦,孔韧苦笑道:“哪里是受什么人委托啊。把日本人都抓起来确实是大快人心,可是这样实在是很不妥啊。”

“那你说说,怎么就不妥了!”

说实话,赵书礼并不是外界猜测的那样要把这些日本人怎么样,他还没丧心病狂到日本人那种地步,会滥杀手无寸铁的平民。当然如果这么做了,日本人肯定会报复,到时候倒霉的只能是中国的百姓。但是不处理也不行,谁都知道这些日本侨民中,肯定会有大量的间谍存在,战争时期还是把他们都关起来,暂时牺牲下他们的人权了。

孔韧是明白人,也知道赵书礼做不出那种种族灭绝的事情,所以他只说这些日本人抓不得,而不说杀不得。

“这些日本人大多是技术人员,现在抓起来将影响到大量工厂的生产,尤其是那些日资企业。现在这些企业不是被我们接管了吗,现在抓了这些日本人,我们接管的日资企业就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赵书礼困惑了,难道说塞北对日本智力的依赖到了这种地步了吗,没有日本技术人员就没能力接收日本人的投资吗,那不是说自己以前的谋划都失败了?而且塞北这些年的发展后,技术力量还如此薄弱吗。

在赵书礼看来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怎么我们的技术人员这么缺乏吗,这些年你们都干什么了!”

孔韧不服气道:“那有那么容易啊,工业是活的,不是建几座工厂就是工业化了,人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大量的官办企业这些年都没上交过利润,不都是用来培养人才了吗,您看看哪个大型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校。”

“你的培养计划我不感兴趣,我只想知道的,我们真的没有能力用自己的技术力量撑起那些日资企业吗。”

孔韧摇摇头道:“要是非要这么做,组织技术攻关倒也是可以的,只是恐怕很长一段时间形不成生产力。而且现在问题不光集中在日资企业,我们自己的企业也是会大受影响的。要知道我们现在很多民资企业,根本就是把日本技术人员当成普通员工在用。如果把所有日本人都监禁起来,恐怕对我们的经济影响将十分大啊。”

赵书礼冷哼一声:“难道离了这十万日本人塞北的工业就完蛋了?什么时候我们变的这么脆弱了。”

孔韧耐心道:“不是完蛋不完蛋的问题,是受影响的问题。当然我知道司令你担心间谍和日本侨民闹事的问题,间谍这个倒是不用担心,不管抓不抓这些日本人,到时候总是会有间谍的,毕竟日本间谍用侨民身份出现的情况应该不多吧,就算是真用了侨民的身份,那样恐怕也搜集不到什么太要紧的情报。至于侨民闹事吗,就我了解,日本人还是很老实的,我们发布了那个集结令后,虽然侨民中很有意见,但是大都没有抗拒,是规规矩矩的按照整府的命令到制定地点集合去了。”

赵书礼突然发现他这个手下变了,以前他从不会这么考虑问题,按照他以前的脾气,恐怕恨不得把这些日本人都杀了来警告日本人,和报复南京大屠杀事件。但是他现在竟能忍的住自己的情绪,而且考虑问题明显全面多了,是他父亲的死对他造成的改变吗。这样想着,赵书礼不由得多看了手下两眼。

孔韧没注意到这些,他继续说道:“况且据我所知,这次被下了集合令的日本侨民中,其实不少已经不能算是日本人了,他们已经加入了中国国籍,算是塞北人了。法律上他们其实是中国人,把这些人也抓起来,恐怕在法理上说不过去啊。”

这倒是一个事实,确实有不少日本人,尤其是早期来到塞北谋生的,没什么背景根基的日本人,在塞北奋斗出一些名堂后,有的真的是加入了中国国籍,大部分是因为日本人的身份让他们在塞北颇受抵触,做事业有很大的障碍,有的甚至是娶了或者嫁了个中国人,然后就更改了国籍。

想到这个情况,赵书礼倒是觉得自己忽略了,点点头道:“嗯,这情况倒是应该考虑到,这样好了,那些有配偶是中国人的,且国籍已经更改过来的日本人暂时可以不关押起来,毕竟不能人为的制造大量的寡妇和孤儿啊。至于那些服气双方,或者单身的,改为中国国籍的我想还是暂时去集合点报道吧。”

孔韧摇头道:“正是这些日本人才更有用啊。不说别的,坂村实业的精密导轨,小岛光学的高精度玻璃镜片,这可都是对塞北很重要的,一个关乎我们的大型精密机床的生产,一个甚至是我们军方的炮瞄仪器厂镜片的最大供应商。而据我所知,这两个企业的老板早已经加入了中国国籍,他们的生意也基本上跟日本没什么联系,完全融入了中国经济体系之中。”

坂村实业和小岛光学两家企业都是日本在塞北白手起家的典范。坂村原来是在日本长崎一家兵工厂工作的中级技工,技术水平是不错的,但是距离当顾问资历上还不够。当年日本不但闹经济危机还发生了政变,他的工厂裁撤了他,实在无法要养家糊口的他差点自杀,后来听朋友说塞北可以发财。就用妻子卖首饰的钱,搭船到了塞北。什么苦差事都干过,别说光只有中国人吃苦耐劳,日本人也有这样的。拉过黄包车,码头上扛过大个儿,进过工厂,倒卖过羊毛。最后积累了一点财富后,买了几架机床,打算做做老本行在工业区开一家小型的加工厂,接点非标准件的加工的活计。等发财后,要把家人都接过来。

他也是时来运转,当时听说德国跟塞北的技术合作中断,所有的德国顾问基本上都撤出了塞北,而塞北也在私底下对德国出口货物进行了抵制,但是却有一个解决不了的困难,那就是高精度导轨的问题,这些导轨一向都是从德国进口,中国技师始终没有掌握制作工艺。而这种工艺恰好坂村是接触过的,他当年在日本的时候,跟师傅一起给军方加工过几根。于是当坂村在工业区的一家啤酒馆中从几个官办工厂醉醺醺的技术工人嘴里得到这消息后,立马就记在了脑子里。开始也没在意,后来越来越觉得这是自己的机会,他下定决心要试试了。

就利用自己刚刚采购的一台磨床,稍加改造后,开始了对精密导轨的试制。

别说三个月后他还真的拿出了样品,于是大大咧咧的跑去官办企业去推销,结果第一次连大门都没进去。第二次他多了个心眼,打着美国洋行的幌子终于混了进去,见到了工厂的采购经理,告诉他可以供货。采购经理当时也正跟其他国家的商行谈判采购导轨问题呢,一问询坂村的开价,立马就答应采购了,当然前提是要质量过关。

坂村就这么做成了第一笔生意。然后把自己弟弟妹妹都接了过来,弟弟现在正在塞北大学上学,而妹妹已经嫁人了,嫁给了一个晋商人家的孩子,住在山西。同时坂村还从日本悄悄的邀请来了,过去自己的几个同事,企业慢慢做大了,而且成了一个导轨专业生产企业。

孔韧在守孝结束后,回到塞北知道了这件事,他感到很奇怪,怎么中国人做不了的这日本人就能做呢,他可不相信什么日本民族比中国民族优秀这种狗屁说法,于是给坂村实业发了个函,说想参观他们的企业。坂村受宠若惊,尽管当时的孔韧还没多少权力,可是工业部长的名头可是实实在在的。于是热烈欢迎,同时对孔韧的疑问也没有隐瞒,非常坦诚,赢得了孔韧的信任。

其实坂村的生产技术真的没什么秘密可言,就是一个字细心。要问两块铁板如果加工出来最接近镜面,不是用最最精密的磨床去打磨,不是用激光切割法去处理,很简单,就是把两块铁板对起来互相磨。坂村就采取这种方式,使用大量人工来保证导轨的精密度。

参观完孔韧不得不叹息,尽管在智力上中国人不输给任何一个民族,但是在细心上有时候还真的赶不上日本这个岛上民族啊。

小岛光学的故事跟坂村也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小岛出身是三菱财团投资成立的日本光学仪器公司(简称日光,也就是尼康),这家公司是为日本军方提供军用光学仪器的,可以说是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但是后世这家公司生产的相机在中国的潮男潮女中很受欢迎。

小岛是被请到中国当技术顾问的,可是看到商机的他,没几个月就辞职了,然后自己办了一个小企业,开始是进口日本镜片来加工组装,后来打开了市场后,他开始投资兴建自己的工厂,原料来自于塞北官办的玻璃厂,也就是他原料当顾问的那家工厂。

小岛的成功也来自于细心。

孔韧举得例子,实在是让赵书礼很为难啊。

“他们的技术有什么秘诀吗,我们能不能学过来。如果可以的话,他们交出技术,可以换取他们的自由。”

孔韧苦笑道:“哪有什么秘密可言,都是本办法,就是用人工,需要细心。我们也可以生产,只不过当初光顾着迷信高技术了,没往这方面想。后来看了这日本人的秘诀后,也组织过攻关,发现生产起来中国技术工人也没什么难度,就是成品率比他们低。而且当时这两家日本企业已经形成了规模,两个日本企业主也再三表示他们就是中国人,表示真心的归化。而他们的产品虽然说是精密产品,利润可观,但是市场其实不大,没必要专门为此我们建个新工厂。所以事情就发展到了现在这一步。对了,来之前,两个日本人,表示愿意把企业捐献给中国,换取他们的自由。”

赵书礼正想说‘好啊’,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很无耻,保护财产权一直是塞北的一个大政策,这也是塞北的商业环境比之其他军阀地盘要好很多的原因。这让他想起了,改革初期,有些站在潮头的大企业家害怕政策反复,当时有人表示愿意把财产捐献给国家的情况。用政权的恐怖来迫害拥有财产的所有者,历史证明这种政策的长远危害远大于短期获得的利益。

赵书礼有些犹豫不决了,他可不想因为几个日本人坏了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