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村里种地去-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在路口的时候,大伙却产生了分歧,乡村帮想吃鱼,少女派想吃串串,方文想了想,干脆还是分为两队,各自也吃得爽快一些。
好在两家店正好相邻,到也方便,没多久大伙都入座了,方文夜里还要开车回村,自然不能喝酒,点了几瓶饮料。
没等一会儿,艳华就到了,简单白色T恤,青色牛仔裤,竟让女人仿佛年轻了几分,少了些成熟,多了些青春洋溢。
八个人寻了两张小桌拼在一起,几个女孩都去挑选串串去了,就剩叶娟两女在,下午就见过了,招呼了一声艳华坐到了方文的旁边。
一顿饭下来,方文觉得这气氛一直有些压抑,到是旁边店里李大嘴他们吃得热火朝天,传闻,他们一桌已经把锅底煮干了三次,吃到最后鱼骨头足有一大桶,在看锅底就犹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方文结帐的时候,明显看到火锅店老板的脸色有些苍白,估计是亏大发了,因为李大嘴九人吃的是自助火锅鱼,每客十八元随便吃那种,而且没叫任何酒水和饮料,只是喝了三壶茶水。
而这边,除了五个店员吃得开心之外,叶娟两女都没吃什么,艳华也只是说着话,总共也没吃几串,搞得坐在中间的方文都不好发挥,连半饱都算不上。
“方文,我们一起走一会儿吧。”艳华开口说道。
方文想了想,点头道:“恩,好啊。”
两女还想说些什么,嘴唇动了动,最后只道了句:“方哥,晚上开车小心点。”
李大嘴和村民们逛街去了,方文要走的时候在打电话通知。
————————————
两人漫步在大街上,方文点上支烟,一时也不知道该聊什么。
艳华把长发扶到耳边,出声道:“你这些年过得怎么样,都干什么去了,我在S市读书的时候一直想联系你都联系不上。”
方文也只能感叹那时候的通讯真的太差劲了,他都二十二岁了才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手机,那时候已经在外面打了四年工了。
“呵呵,高中毕业后我就出去打工了,可能是性格的原因吧,换了无数个工作,前些日子索性回村里种地去了,没想现在混得还不错。”方文感叹着说道,随后又问道:“你呢,下午你还没说怎么会回川内开小店了,这不应该啊。”
艳华知道方文指的是什么,她一个名牌大学的老牌大学生,这么多年的确不应该混得这么差劲,“这个问题连我自己都不清楚。”
“恩,只要过得开心就好。”不说别人,方文都没搞清楚自己怎么会忽然一冲动就回村里种地去了。
沉闷了一阵,艳华忽然出声道:“你说,当初我们是不是都错过了什么。”
方文停下了脚步,喃喃道:“或许我们当初该轰轰烈烈的恋爱一场吧,可惜我当初耽误不起你。”
“而我当初也没资格谈恋爱!”艳华忽然有些落寞的说道。
方文也只有感叹当初那个年代,当年的那个环境,摇了摇头,“都过去十年了,还想以前的事情干什么。”
“是啊,转眼都过去十年了,你今天晚上要回村里去吗。”
“恩,家里还有事要忙,今天晚上就要赶回去。”方文点了点头。
艳华喃喃的道:“我爸过世后我好几年都没回村里去了。”
“你爸过世了?什么时候的事情!”方文惊愕的问道,也由不得他不惊愕,艳华的家庭条件真的太差劲了,她是一个被人丢弃的女婴,然后被一个单身的老农拣到养大的,一个年龄本就不小的贫穷老农要供一个拣来的女儿读书,这日子可想而知。
村里当年重男轻女的思想太重了,当年那会不知道多少女婴被送出去,丢弃的更不在少数。
“呵呵,八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还在读大二,然后我就休学了。”女人说着眼睛已经红了起来,眼泪扑腾扑腾往下掉。
方文忽然心理很不是滋味,难怪女人现在会自己开小店,难怪会说当初错过了恋爱,现在想想,女人当初拼了命读书考上大学,却因为养父过世交不出学费而休学,真的是造化弄人。
挣扎了片刻,方文知道他现在真的不能揽上女的肩膀了,早已经过了冲动的年纪,两人都不在是当初的半大孩子,稳了稳心神,柔声道:“过去的都让它过去吧,你爸他也希望你现在过得开心。”
“恩,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早就想开了,一个人也早就习惯了。”艳华深呼吸了几口,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那就好,以后你要是有什么困难就打我电话,时候也不早了,我也该回村里去了。”方文看了看手表说道。
“好啊,过些日子我也该回村里看看了,到时候联系你。”
“恩,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村里。”方文笑着点了点头。
——————————————
是夜,重卡行驶在道路上,方文大口吸着烟,没由的想起一句:孑然一身,再回首,你可是我要寻找的女子!
PS:书里面出现的女人太多了,感情方面要好好想想才敢写,不过这是长篇小说,到也不用太着急。求收藏,推荐票!


 第111章 琐事

翌日一大早方文就往鱼庄跑去,杨支书也一早去赶集购买明日席面所需,这宴席光是有鱼是不行的,话说畜牧站的工作够清闲吧,但和杨支书比起来屁都不是,人家哪工作才是真正的种地上班两不误。
李大厨也彻底接管了厨房重地,带着两个小伙子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鱼庄楼顶还安了一个喇叭,连线到了周围几个村寨,如果需要购买怎么家畜在喇叭招呼一声就成。
群众的力量是无限大的,这山沟里刚建国的时候本来就是一个乡,其实以前就有了小镇的模型,其中标志性建筑也不少,有:人民公社、人民水库、供销社、打米房、屠宰场、打铁铺子、晒谷场、卫生站、农机站、林场、村小学、村初中……
而这些建筑一直都保留了下来,只是破败得不行了,初中并到了镇上,公社废弃了,供销社轮为了茶馆,打米房归了私人,打铁铺子连王麻子一家都养不活,晒谷场已经长满了杂草,真是应了那句:落后就意味着被淘汰。
金堂乡土地辽阔,人口众多,九村十八寨足有好几万人口,这可能也是因为没发展起来,最后连乡的编制的都废弃了,所以比外面的村子反到还要穷上几分。
虽然穷,但基础还是良好的,人民群众还在,只要能集中在一起,应该会很有发展前途,关键是要有人领头,这也是邓爷爷的方针: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方文一边走着,看见了破败的沼气池,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修建了沼气池,只是成功的所剩无几。
还有废弃的沟渠,这种沟渠完全就是用大块的石头起来的,从水库连接到各个村寨,缠绵上百里,在旱季的时候水库放水,这些沟渠就是丰收的保证,方文还记得儿时上千村民抗着锄头一起出动整理沟渠,等水库冰冷的水顺着沟渠流下来的时候,万人欢呼,那火热的气氛就是力量啊。
几十年过去了,沟渠已经废了,很多大条石还被人挖出来修房间去了。
在往下面走,是一片片的芭蕉林,家家户户都在种,每年也结满了芭蕉,可很少有人吃过芭蕉。
抬眼望去,是一珠珠的果树,方文自己家里还剩下几棵橘子树,还记得小时候这种橘子只买两分五厘一斤,但村民们脸上却挂满了笑容,因为这价格真的很不错了。
如今多少果树无人照料纷纷世去,这世去的也是一个时代。
快到公路的时候,脚下踩上了土豆地,在这里,以前就是村里的晒谷场,因为以前的水泥老贵了,村民的坝子一般是坑坑哇哇的石灰地面,而且也只是薄薄的一层,而水泥地的晒谷场村民们格外珍惜,每日清晨都有村民主动去清扫,如今用不着了,废弃多年,索性挖了烂水泥面,村民们用来种起了粮食。
脚底踩到公路了,这也是村民们当初一起修建的,虽不怎么平整,但是这石籽路却造福了村民几十年。
这些,所有的所有,都是当初毛老爷子带领大家一起建设出来的,虽然已经破败,却让村民们度过了建国后最艰难的日子,这是人民公社、人民群众的力量,或许现在的人们文化层次高了,听闻得多了,就会忍不住探询毛老爷子的瑕疵,但是村民们心理只始终只记得一点,那就是:毛/主席万岁!这些标语写在巨石上,墙壁中,也刻进了村民的骨髓里!
还有那一片片的农田土地,首先是农业大国,才可能有以后的发展……
“文叔好。”
等方文到了鱼庄的时候,两个半大孩子也早就到了,小林和小齐两个孩子正在家里帮着父亲培育番茄苗种,等忙完了也先到鱼庄帮忙。
“恩,你们忙你们的。”
方文进厨房的时候,李大厨正在实验火锅底料,为此昨儿还专门跑镇上的火锅店吃了个遍,然后试着复制出来,火锅虽然是川菜演变而来,却没有那么简单。
“李叔,情况怎么样了。”
李大师正在同时操控着几个油锅,一个半大孩子正在忙着烧火,就如学理发要从洗头发开始一样,在村里学厨房也要先从烧火开始学。
“快了,味道已经接近了。”李大厨说着就介绍了几种口味,有白汤锅底的双椒火锅,有七星朝天椒制成的泡椒火锅,也有干辣椒炒出来的红油火锅,还有大骨鸡汤清汤火锅。
“恩,还要麻烦李叔找个徒弟跟我去城里,工资方面不会亏待了。”方文提议道,虽说有几个孩子在跟着学厨师,但是时间太短了,现在还不能掌管一店。
“成,过会我就叫个徒弟过来,杨家坝子的,诨号叫杨老三,跟你年纪差不多,你们年轻人也好交流。”李师傅爽快的说道。
这火锅底料方文也提不上意见,只等研究成功后来试试味道就成。
在厨房里待了一会,就去了旁边的淀粉场,此时也是忙得热火朝天,村里的施工队也没有住工地一说,不过却要主人家管一顿中午饭。
往往施工的村民,早晨天不见亮就要出发,或走路,或骑摩托车,然后八点准时开工,中午一个小时吃饭,下午要忙到六点,有时间赶工期也要忙晚上八点左右,村里人淳朴也没有偷懒之说,只要主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