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往事-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打赌被摧毁,但是远征军的空中力量毕竟是靠援助的,,日军想要逃跑只要坐上渔船逃到外海在上远洋船就可以离开。
  山下奉文对于远征军的劣势知道的很清楚,没有海军和相关的登陆用具,因此只要东西两边派兵驻守,就可以阻挡远征军渡河,远征军要是想要依靠人工划船过河想读别想,山下奉文早就想到了。
  这些船早就被山下奉文控制,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山下奉文命令伊洛瓦底江西岸的日军和物资撤离之前,把所有能摧毁额房屋都摧毁了,连山都要点把火烧掉。
  接到命令的日军也纷纷松了一口气,虽然有武士道精神武装,但是谁会吃饱了不想活呢!五万日军要防御那么大的地方,非常的吃力,至于那四万多泰军完全被他们忽视了。
  日军紧紧只用了三天就将伊洛瓦底江的士兵和物资运走,包括泰军也运送离开,,日军最开始是命令在防线以南的日军撤离,临走摧毁了所有的能摧毁的东西,到了第三天晚上日军前线的士兵才悄无声息的撤离了,第二天远征军西路军一番炮击之后,冲锋,居然连鬼子一个毛都没看到,后来又派侦查部队深入侦查才发现原来鬼子全部撤走了。
  第一步计划完成之后,日军现在全部集中在伊洛瓦底江和锡当河之间,而远征军现在只能从两地之间进攻,没办法度过这一江一河,本来就没什么过河的舰艇,之前需要的也是征集渔船之类的,现在他们发现别说船了,就是一块大的木板都找不到。
  山上的树木包少的黑乎乎的,想做船也找不到很好的木料了,不过也来不及了,做船实在太慢了。
  日军集中之后,山下奉文开始了第二部计划,将泰军和两万日军集中到一线,山下奉文重新调整防御,现在日剧直接退守勃亚基、勃固、岱枝一线,这也是日军的最后一道防线了,这道防线就是为了在作战不利之时,掩护部队撤退的,现在同样也派上了用场。
  而山下奉文退守这里自然是所有的东西都在掌控之中,原来在印度搁浅的船只,虽然搁浅了几天,但是英军居然没有飞机来击沉他们,也没有海军舰只来击毁他们,因此日军船员,又把船开动起来,现在船在印度加满燃料,已经快到仰光了,海上的安全则交由潜艇部队,和为数不多的海军。
  不过似乎并没有什么危险,具潜艇报告,英国人的海军在日军登陆成功之后,非但没有在东印度洋加大活动,反而全部跑回孟买去了,看来是担心舰队的安慰,怕被日军干掉,山下奉文心中再一次狠狠的蔑视英国人,早知道英国人如此不堪,应该早点派兵过去,那样印度被日军占据,给中国军队的威慑力就不一样,中国军队恐怕没有心思全力攻打缅南吧。
  不过现在已经过去了,英国人的舰队要是在东印度洋大肆的活动,山下奉文就回泰国,但是英军的如此胆小,让山下奉文看到一次自己扬名立万、戴罪立功的机会,山下奉文决定直接去印度,虽然很冒险,但是一旦登陆,那么在印度的日军将有近9万人,还有泰军两万人,而印度人遍地都是,如果印度人站在日军这边,就算中英联军武器装备占据优势,日军有这么多人也并不惧怕中英联军。
  同时自己就算回到泰国,也没脸见其他的同僚,山下奉文不想被人朝笑,也不想窝窝囊囊的自杀,带着遗憾自杀,印度的日军不可能放弃,形势那么好,要是放弃了,套可惜了,要是最后还是巨鼎派人增援,估计还是自己的部队,所以索性自己直接去更好。
  12月10日,山下奉文将泰军安排在最前线同时还有多个日军的中队督战,虽然泰军不满,但是也没有办法。
  是夜8点天色完全以黑,日军的运输船早就停留在外海,现在他们尽可能的靠近港口,而日军根据事先的计划,将隐藏在各地的渔船全部开动,运送日军上船。
  还有日军的炮艇和驱逐舰,只要能开进河内的都全力运送日军离开。而泰军则浑然不知,日军监督的非常严厉,泰军只能呆在战壕内,或者营地内,中国军队也是浑然不知,经过一个多月的大战,士兵非常的疲惫,同时日军防守严密,尽管之前已经有一次日军撤退,不过那只是到东岸去了,跟离开缅甸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包括王汉章在内,所有人都不认为日军在没有港口的情况下,能悄无声息的一夜之间离开缅甸。
  而日军经过一晚上的努力,动用所有的力量,运走了4万4千名日军,只剩下了一些留下来监督泰军的少量部队和伤兵,这些人只有6000来号人。
  第二天佛晓已经在外海往印度驶去的山下奉文望着缅甸,心情很复杂,他即为自己能领导几万士兵安全的离开而感到高兴,同时也为自己折戟缅甸感到悲伤,不过他想到卫立煌等人最终扑了一个空,煮熟了的鸭子飞了,那恼羞成怒的样子,心里多少有点安慰。
  而远征军11日再一次发动进攻,没有日军作为中坚力量,剩余的日军看着大部队已经撤离,任务也完成了,抵抗意志极具下滑,从7点开始一直到12点,远征军终于夺取了拿下了勃固、永盛,而且已经没有小队以上规模的抵抗了。
  当远征军突击部队穿插到仰光,依旧没有遇上日军阻击,他们才反应过来,该不是日军逃了吧,他们除了派出突击小队进攻已经一片废墟的仰光,同时想上面汇报情况。
  而突击部队在城内也没有遇到有效的抵抗,很快部队就控制了仰光,时候证实日军确实是逃跑了,远征军各级军官不得不佩服山下奉文,一晚上就撤走了那么多部队,,后来看到海上大量密友来得及被摧毁的渔船,大家才明白怎么回事,缅甸南部大量的河流,那些小渔船装上发动机之后运输起来非常的方便,看来日军是早有准备了。
  远征军收复仰光的消息立即上报了重庆,当然还有日军有一半人逃跑的事情也上报了,毕竟这种事情非常重要,要是那个战场突然多处几万日军,那绝对会被打的措手不及。
而史迪威也想英美报告了远征军已经夺取仰光,萨尔温江以西已无日军。英国人没想到这块就搞定了,他们早就等着远征军来给他们卖命了,至于史迪威后面的还有一支4万多人的日军逃跑,他们完全忽视了,他们才懒得管这个,现在中国军队没有任何借口不支援印度了。 
 本书首发 。17k
   第060章 日军的又一春 '本章字数:3031 最新更新时间:2012…12…24 13:39:15。0'
 
   重庆军政部接到缅甸大胜的消息之后,立马召开记着招待会,宣布了这一好消息,历时重庆街头到处是鞭炮声和人民群众的自发游行,在这种国家民族存亡时刻,没有任何好消息比军队在战场打了胜仗的消息更能鼓舞人了。
  重庆政府也正事想英美发布了这个好消息,不过英美先是道贺了一下,然后就问远征军什么时候能去印度。而这个只有远征军能回答他们了。
  军政部的人也懒得搭理这些英美人,反正远征军现在军政部是管不了了,所以也懒得头疼。
  中国国内在庆祝胜利之时,王汉章却忙的很,现在大局初定,王汉章需要稳定人心,将缅甸尽快控制之,移民自然是头等大事了,卑谬、东吁以南的广大地区千里荒无人烟,治理历来是缅甸最为富庶的地区,现在人没了,王汉章自然要迁移大量的人过来。
  中国的灾情可没有得到缓解,灾情进一步更加的恶化了,国内大量的流民四处乞讨,龙云在云南境内设了无数个施粥棚,当然粮食大部分是王汉章运过去的。
  现在缅甸大局一定,此事不移民还什么时候移民呢,随着王汉章的一声令下,在怒江东岸的移民纷纷涌如西岸,大家现在都知道粥棚是王汉章开的,粮食是王汉章提供的,要想以后天天有饭吃,只有去缅甸。
  这些流民来自全国各地,早就背井离乡了,在云南、四川,还是去缅甸已经能够没有任何任何关系了。
  缅甸属于亚热带地区,尽管12月份了,但是一点都不冷,同时现在是冬季,天气也不湿热,因此不容易滋生细菌,可以说现在是缅甸移民的最佳季节,不需要为百姓提供什么更多的东西,只要给口吃的就可以了。
  王汉章早就派人去印度收集各种物资了,包括被服,只要是农民需要用上的有多少要多少,印度几亿人,上百年没有战争了,要什么有什么,在真金白银的面前,印度人立马就把他们的物资卖给了王汉章的人。
  而英军的军需官也是王汉章派人收买的对象,他们手里有大量的美式物资都用不完,现在谁还要英国的那些物资啊,但是王汉章需要,纸杯英军的被服,洗漱用品,药品王汉章太需要了,移民需要这些。
  这半年内缅北的经济没有遭到破坏,王汉章还大力发展,加上税收,挖矿,另外出唱片,拍电影等各方面的收入,王汉章以最低的保障来算,应该可以移民五百万人,而萨尔温江以西的缅甸现在估计只有800多万人,而怒江以西,另外包括果敢的华人,已经拥有三百多万,要是能移民五百万,那华夏民族就成文缅甸的第一大族,缅甸最大的民族被日军和战争夺走了500万人,只要王汉章的移民成功,缅甸人就不会对王汉章构成威胁,当然王汉章的计划是在全面战争结束之前迁移2000万人到缅甸,那样自己就拥有三千万人口。至于今后要是夺取了泰国,那就是以后的事情,王汉章的计划都是有一套切合实际的方案,占据这里,才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上次投奔王汉章的那个叫文人的青年确实是个能人,办起事来有条有理,不急不躁,王汉章很意外这样的能人居然之前没有出仕。
  王汉章这次的移民方案拿出来后,就把全部的事情交给他了,他现在也算是王汉章的左膀右臂了。
  12月14日远征军在休整了三天之后,6个师的远征军,带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