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禁失声喊叫。音量大得吓坏了自己,也吓坏了晶晶。
太出人意料了。袋子里不是别的,竟是……
塑料袋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沓人民币,厚度是我见所未见的。我又捡起那个已经被我撕破了的纸盒。上面的的确确写着我的名字,我宿舍的地址,那个人的笔体我很陌生,也就是说,我根本不知道这么多钱到底是谁寄给我的。
再在袋子里寻找,终于我发现了薄薄的一张信纸。我顾不上别的,立刻打开观瞧。这是封短信,信上这样写着:
“桃子:
你好,冒昧打扰,你我素不相识。事关民族巨资大业不分彼此。希望你能够洞悉天机,早有成就。随信附些银两,民间自发募捐,作为寻宝游资之用,此致。
无名氏”
收到这神秘的来信颇感意外。它的到来又给我凭添了一些期望。当看完这几句只言片语,难免换来更多的是失望。
“一万块,整整一万块。”身旁边传来晶晶的惊呼声。虽然她刻意压低了音量,但仍掩饰不住那种激动和惊喜。现在我们交换了一下,她开始看那封信,而我却把那一沓钱放在手里。一边惦量一边想如何处理这个事情。
有低低的声音敲门。我和晶晶对望了一眼,下意识地把钱和信快速地塞在抽屉里。晶晶一边喊了声“来了”一边过去开门。
来人正是罗秘书。年龄相仿再加上我们经常有工作上的接触,使我们很快成了比较要好的朋友。现在有晶晶这个大美女在,他来我宿舍里作客的频率更是越来越高了。晶晶晶微笑着请他进门,他跺掉了鞋上面的浮雪,进门就使劲搓手。
“桃主任,晶晶,没耽误你们小两口亲热吧?忘带钥匙了。同屋的小子到街上去打电玩了。只能到你这儿来避一避。”
“你小子。想找我们聊天就直说,还整这拐弯磨角的。”我把他让到椅子上坐下,晶晶给他倒了杯热水。
他一眼就扫到了桌子上被拆得狼狈的纸壳盒。指着问道:“这是什么呀?家里给你寄好吃的来了?我说怎么两个人闷在屋里。是不是偷吃什么家乡特产呢?”边说道边就拿起来观看。动作快得我都没来得及阻挡。
“咦?”他也看出了问题。看到了这是本地的邮件,而且上面根本没有寄件人的姓名和地址。
“这是谁寄来的呀?”
现在正是下定决心找宝但没有思路的时候,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罗秘书也是大学生,在民政这块算是肚子里喝过点墨水的人,为人还算端正。想到此我打算向他挑明真相了。我和晶晶对望了一眼,她明白了我的意思,会意地点了一下头。
我把信和钱拿出来,给他讲了事情的原委。罗秘书端详许久表情凝重,喃喃地自言自语到:“太快了,太快了。”
“什么太快了。”这下轮到我和晶晶不解了。
“桃主任你有所不知。在根河有个民间组织叫‘集贤社’。这个结构松散的组织,以寻找民族资产为目的,发起人就是崔书文和舒老三,七几年时就开始集资找宝。后来崔书文走了,舒老三死了,这个组织早就淡出人们的视野。今年夏天我们生擒了一个盗墓贼,派出所进行审讯时他交待自己就是‘集贤社’的人。这令公安人员吃惊不小,本想再进一步地调查,谁想到上头领导下来一张纸条就把人给保走放了,也就没人再作追究。这集贤社转为地下密秘活动。二十年后仍然存在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那你的意思是,这个包裹是‘集贤社’的人寄过来的?”我摇头感叹,事情越发地扑朔迷离了。
“如果不出我所料,应该就是他们。你想除了他们手里有民间的集资之外,谁还会给你一万块钱做找宝的资费。不过最奇怪的是,他们怎么知道我们要开始找宝。”罗秘书开始在屋子里踱来踱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要是我们能认识一个‘集贤社’的人就好了。他们找了那么多年,一定有些线索是不为我们所知的。”我感概道。
罗秘书挠了挠脑袋:“哪有那么容易。这样的秘密组织有着很严密的组织结构。开会行动都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进行。我们根本就没办法接近他们。”
“你说到这里,我倒想起一件事情来。不知罗兄有没有胆量和我去探访一下鬼屋。”我这后几字说的故意缓慢。晶晶和罗秘书都听得真切,能感觉到屋里的气氛已经寒至冰点。
“桃主任说的可是咱们阴阳屯的鬼屋?你怎么知道那个地方。”
“阴阳屯?这个名字好可怕,我还第一次听说呢。”晶晶听我们说的吓人,脸色变得苍白。
我怕吓着晶晶,赶快向她解释:“晶晶,没什么。咱们现在住的这个地方就叫作阴阳屯,只是一个普通的地名而已,没什么特殊的含义。”又转而向罗秘书说道:“对,就是离这只有两条街的那个鬼屋。舒老三家的旧院子。”
“你怎么知道那里的?”罗秘书显然是没料到我初来乍到就能了解这么多,脸上写满了吃惊。
我暗自庆幸自己把“集贤社”和鬼屋扯上关系。故意不让自己露出得意的神色。如果我的推理没错,那密密麻麻的脚印,那么多神秘人。都在舒老三的鬼宅里。深更半夜的男女争吵,并不是什么鬼在里面,而是“集贤社”的那些找宝人。他们在凌晨秘密集会商量找宝的办法。我听到的几句对话更能证明这两件事物的关联性。刚想把凌晨访鬼屋的事情告诉罗秘书,突然脑里打了一个炸雷,彻底粉碎了这个念头。那天早晨,我是跟着院子里的脚印去的鬼屋。也就是说,就在我们民政宿舍里,就有“集贤社”的人。说不定这个人就是罗秘书。
“这个,我……对了,听本地人说起这里有个鬼屋。我就产生了兴趣随便一说,开玩笑的,不必当真。”
“咦,你别说桃主任,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那鬼屋年久失修,没人居住,听人说有时能看到里面午夜有灯火闪现,或是有炊烟升起,没有人敢靠近问津,倒真是一个秘密开会的好所在。说不定探访一下,会真的会有什么发现呢。今天天黑透了没法去。明天下午咱们早点回来,来个‘鬼屋探险’你说怎样?”罗秘书这段话说的自然,没有半点迟疑,看来是我多虑了。
“鬼屋探险”——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我看了看身旁的晶晶。晶晶虽然在一旁吓得满脸腊白,但还是关切地对我说:“你和罗秘书如果真的要去就都要小心一些,天黑前一定回来。别让我担心。桃子师傅,听得我害怕,我可不和你们去了。”
“放心吧。我们两个大小伙子一起能有什么事。”我和罗秘书双目相对,哈哈大笑。
次日下午,我们两个备好手电穿戴好棉衣帽辞别了晶晶直奔鬼屋而去。
冬日的夕阳,也像是被那些缭绕不清的雾蔼施了法术,无精打彩地垂在天边。阴阳屯里炊烟四起。农户们此时老婆孩子热炕头,再整几两烧酒做两道小菜和好朋友一聚享受着天伦之乐。出外上班的人也陆续地下班。应该说这是小屯子比较热闹的一个时间。但鬼屋前的这条道上却冷漠了许多。除了零星有车辆经过之外,就是边民家的猎犬不时地吠个几声。
我和罗秘书已经到了那扇破旧的院门旁边。
“就是这里吗?”我假装并不知情。可心却开始“通通”地打鼓。
“嗯,没错。就是这个破院子,当地人都知道这里的。”罗秘书抬头向里张望,神情比我紧张数倍。
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他这种紧张的神情,就想起当年在怀安公墓工作时的自己。那时自己遇见事情也是和他一样的不知所措。不知不觉,自己已经成长了许多。想到此,心神顿时安稳了下来。
率先走进了那扇虚掩的院门,我四处张望。趁着白天我终于可以细细打量这个院子。这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北方边民家的院子。院里一片破败的景象。横七竖八地碎木头堆在一侧。边上还有一个早已废弃的狗窝,还有也许是当年狗吃食用的铝盆,早已脏的看不出来模样。我的目光停在院门旁边的一件器物上。那是一把扫帚,能够一扫一大片的那种齐头排把儿的扫帚。这种东西在农家里倒是比较常见的。不过这普通的物件在我眼里就形成了一幅场景。我终于明白了,那天凌晨进去明明看到很多杂乱的脚印进入这里,后来为什么脚印都不见了。一定是有人最后一个出门时用这把扫帚把地上的脚印都抹平了,再加上后来下的一场薄雪就一点痕迹都留不下来。没错,一定是这样的。解开了一个重要的迷团,我不由得心花怒放,可还是不能表现出来。我和罗秘书对望一眼,然后下了狠心,自己拉开了那扇神秘的门。
开门的瞬间,我感到眼前一阵晕厥。无论对于谁,拉开鬼宅大门都是需要魄力的,何况我还是一介凡夫俗子。一袭阴风侵遍全身的同时,一种奇怪的叫声似人似鬼刺入耳膜,让人不寒而栗。然后就是东西倒地的碎裂声。罗秘书更是吓得转身就跑。
“快回来,看把你吓得那个样子。只是只猫而已。”等我看清屋里的情形,罗秘书已经远在门外了。我只得再把他喊回来。
屋子里除了破旧不堪的几件家具外,摆设的物件早已被洗劫一空以外,布置上和老式的边民家庭并没什么区别。一进屋门首先看到的是厨房,这被北方人称做外屋,是烧火做饭和取暖的地方。里面有两扇门,不用说直通两个单独的房间。灶台设在屋子的西头,旁边有个破碗架柜,上面零散着几个破旧碗碟。刚才的响动就来源于趴在碗柜上的一只老猫被开门声惊起猛一蹿时碰掉了一个破碗。
我仔细看了看屋里的环境,打开炉膛伸手摸了摸。柴灰还是细末如粉。果然不出我所料,不久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