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记事 作者:15端木景晨(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9-20正文完结)-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居然一字不差。

    顾瑾之心里微震。

    她问庐阳王:“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庐阳王摇头,一脸憨笑。

    他只会背。

    十几个银锞子输完了,顾瑾之带着自己的丫鬟婆子们,回了内院。

    躺下之后,她也睡不着。

    脑海中就浮动着庐阳王的笑容。

    那笑容似深谷清泉。清凉甘甜。

    前世,她也嫁给了这样一张脸的男人,却从来没见过他那样笑。

    前世的丈夫,笑起来,从带着几抹深邃,雍容华贵。不似庐阳王的憨厚。

    嫁给了庐阳王,突然就值得期盼。

    她一夜睡得很安稳。

    第二天一大清早,庐阳王就进了内院。

    用过早膳之后。顾瑾之扶着母亲宋盼儿,到院子里散步,庐阳王和煊哥儿两个尾巴似的跟着。

    慕青和念露也相随服侍。

    芍药和祝妈妈、幼荷去训丫鬟了。前几日府里又买了三十来个小丫头。

    这院子,比延陵府的宅子还要大三倍,到处都是亭台楼阁、回廊山石。不光要人服侍,还需要每日打扫。

    宋盼儿用不惯新来的婆子们。怕她们刁钻作怪,就一口气买了三十个小丫鬟,做粗使活儿。

    “等天气再暖和些,我想去白云观。听说白云观的道士,看卦可准了。”宋盼儿道,“给肚子里的这孩儿算算命。”

    顾瑾之说好。

    煊哥儿就忙道:“娘,我也去。”

    宋盼儿哈哈笑:“你自然去啊!那边还有庙会,咱们痛快玩一场。”

    煊哥儿大喜。

    庐阳王也连忙道:“我也去,我也去!”怕宋盼儿不同意,他悄悄拉顾瑾之的袖子,“小七,我也去。”

    “好。”顾瑾之道。

    庐阳王就很开心。

    宋盼儿把这主意和顾延臻一说,顾延臻立马反对:“……你这样,还能出去玩?这要是磕了碰了,就是大事!”

    他婆婆妈妈的,宋盼儿瞥了他一眼,懒得搭理他。

    顾延臻就知道,宋盼儿是不听劝的。

    他想了想,道:“你不就是想去替肚子里的孩子占卜?我学了扶乩,我请笔仙,替你占一卦可好?”

    外头的书生们,饮酒作乐之余,也喜欢扶乩。

    宋盼儿依旧不理他。

    她不仅仅是去算卦,更想出去逛逛。

    顾瑾之也觉得,没必要再娇贵。母亲身子很健康,胎儿很稳,出去走走无伤大雅,反而心情愉悦。

    她站在母亲这边,鼓动去白云观。

    顾延臻劝不住,只得作罢。

    宋盼儿就翻黄历。三月二十六,是个很好的日子。

    于是,出行定在了二十六。

    顾延臻只得出去替他们安排马车随从,并道:“我和琇哥儿也去。”

    一家人都去,宋盼儿就趁机道:“问问爹爹,他要不要也去热闹热闹?”

    顾延臻不敢去。

    他咳了咳:“爹爹著书,哪有空?”他是怕老爷子念叨他整日不念书,尽想着出门交际。

    他明天三月要参加春闱的。

    “我去问。”顾瑾之自告奋勇。

    宋盼儿笑着说好。

    顾瑾之果然去问了。

    “……到京里这些日子,除了上次大堂兄带着煊哥儿和琇哥儿出了趟庙会,再也没出门。咱们离京年岁也久了,想出去瞧瞧。您也跟着去吧?”她道。

    “白云观?”老爷子反问了一句。

    顾瑾之点头。

    老爷子沉默了一瞬,彷佛在思量什么。

    然后他道:“既然定了二十六去,就提前两日去打声招呼,让道观预备下干净的厢房歇脚。”

    他同意去了。

    顾瑾之有点意外。

    她道是。转身回内院,告诉了宋盼儿。

    宋盼儿和顾延臻也吃惊。

    问一问,乃是他们本着孝顺,谁也没想到老爷子真的答应了。

    老爷子在延陵府六年,除了去天宁寺上香几回,根本没出过门的。

    “那还是我亲自去打个头阵吧。”顾延臻道,“白云观香火旺盛,只怕小厮们去,安静的厢房要不来。”

    宋盼儿点头,让芍药开了钱匣子。拿出两张银票给顾延臻:“多添些香油钱。老爷子难得出趟门,凡事都要打点妥帖。”

    顾延臻点头。

    顾延臻刚走,外头的小厮进来禀告说。秦微四大人带着几名下人,抬了礼盒来见七小姐。

    肯定是被太后责骂,前来道谢了。

    这世上的人,有人坦荡有人磊落,有人忠厚有人善良。

    有些人值得来往。比如秦申四。

    有些人就不值得,比如秦微四。

    “说我不在家。”顾瑾之对小厮道,“不要收他的东西。下次他来,依旧说我不在家。不管他怎么说,别去通报三爷,让三爷为难。要是说错了。我就不依的。”

    小厮连忙道是。

    宋盼儿冷哼:“叫他进来,我说他几句!他送了东西来,干嘛不收?”

    顾瑾之拦着。道:“娘,他那个人,记恨心强。您骂了他,他定要使坏。咱们在里头不碍事,爹爹可是常在外头行走……不理会他就是。”

    顾延臻为人纯善。他在外头的确容易被骗。

    宋盼儿点点头。

    秦微四一连三日登门,次次都被拒之门外。就不敢再来了。这是后话。

    成国公府那边听说三房和老爷子要去白云观打醮,虽然不知道何事,可老爷子都去了,儿子媳妇不能装不知道。

    大夫人就带了大奶奶来问:“是哪一日?我们也去凑凑热闹。”

    “大伯不是要出使安南国,过些日子就要动身了吧?”宋盼儿道,“您家里也忙,不必陪我们。并不是什么打醮,只是借着去白云观,逛逛附近的庙会,玩一玩。”

    大伯顾延韬在等煜王爷的身子痊愈。

    煜王爷烧褪了之后,没有再发。只是伤口多且深,估计得养上半个月。

    “他出门,是奉了皇差,家里什么都不用打点的。”大夫人笑道,“既然是去逛逛,我们也去逛逛。”

    打定了主意要同行。

    宋盼儿只得答应了。

    原是她想去走走,结果弄得声势浩大。

    大房、二房的人都去。

    二房的二夫人不想和宋盼儿同行,就派了四姑娘和六姑娘跟着。

    大房是大奶奶和大夫人,并随行的丫鬟婆子。

    转眼到了二十六,大房那边的人早早就赶来了。

    老爷子看着她们,不由蹙眉,望向了顾延臻。

    顾延臻赔笑:“大哥大嫂和二哥二嫂也想着去逛逛,只怕人多不便……”

    老爷子冷哼了一声,自己先上了马车。

    宋盼儿却拉住二房的四姑娘问:“如今,你们搬到静园了?如今住着还宽敞吧?珀姐儿有没有再骂我们?”

    四姑娘口拙些,宋盼儿又是长辈,她被宋盼儿说的面红耳赤,一句话也答不出来。

    大夫人和大奶奶相视而笑,无奈摇摇头。

    这个宋氏,一处也不饶人的。

    不远处,一个宝蓝色直裰的少年,身量颀长,鬓角整齐,一只白玉簪泛出温润的光。

    他挨着顾瑾之,小心翼翼说着什么,那神态,俊朗不凡。

    四姑娘就忙推六姑娘看。

    那就是庐阳王了……

    总是听人说他貌美。如今一瞧,果然是似精致雕刻般,完美俊逸。

    特别是笑容,似骄阳般明媚。

    他紧紧挨着顾瑾之,六姑娘也抿唇笑了。

    ——*——*——*——

    感谢 麦子其 的打赏。

 第101节预言

    白云观位于城西。

    顾家的马车,一共七八辆,主子并随行的下人,浩浩荡荡出了城。

    庐阳王不要坐车,他非要骑马:“小七,我很久没有骑马了……”

    说得可怜巴巴的。

    顾延臻怕他摔了,自然不肯。

    他就要哭出来。

    一直跟着庐阳王、也住在顾宅的两位护卫说:“王爷六岁驯烈马,骑马射箭皆不输大将。”

    六岁驯烈马什么的,有待考证,骑马却是真的会吧。

    顾瑾之就对父亲道:“爹爹,叫人牵了马给他吧。”

    顾延臻见两位护卫和顾瑾之都如此说,便让人牵了匹乖顺的马来。

    庐阳王翻身上马,动作流利快捷,果然是会骑马的。

    他俯身,冲顾瑾之笑,笑容里融浸了阳光,暖暖的。

    “好好骑,别太快。”顾瑾之拉着马镫,叮嘱他。

    “哦。”他乖巧点头。

    于是一路上,庐阳王的马,都紧随顾瑾之和煊哥儿坐的马车。

    煊哥儿撩起车帘子向外瞧,就看到了庐阳王,他羡慕不已。

    庐阳王就回报一个大大的笑。

    一路官道两旁,杨柳依依,长枝短条随风款摆,尽得风流。

    车窗外,庐阳王一路不紧不慢,从不离开顾瑾之的视线。

    她鬼使神差想到了那首同心歌:“妾乘油碧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这个念头一起,顾瑾之连忙坐正了身子,自己竟觉得好笑起来。

    庐阳王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孩子……

    她无力扶额,自己先笑了。

    煊哥儿问她:“七姐。你笑什么?”

    顾瑾之摇摇头,把煊哥儿搂在怀里。

    庐阳王透过车窗看他们。顾瑾之搂着煊哥儿,让他甚是羡慕嫉妒,他撇着嘴,有点后悔自己要骑马了。

    半个时辰的路程,就到了白云观。

    今日正好是逢会,观门外两里地之内,城里的商家早早赶来,搭起了凉棚,围着白云观连绵起市。吆喝不断。

    煊哥儿恨不能把头从马车窗伸出去。

    顾瑾之搂住了他,放下了车帘。

    很快,马车就进了观。

    有两个年长的道士亲自到门口迎接。

    马车从偏门进了道观。一家人才下了车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