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记事 作者:15端木景晨(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9-20正文完结)-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顾瑾之算是彻底攀上了谭皇后。
  虽然她的手段有点卑鄙。
  可是在禁宫久了,任何卑鄙的手段,对太后而言都是司空见惯。谭皇后自己,更是杀伐无数,她原本就不该活这么久。
  顾瑾之替她保命,再从中获取利益,也无可厚非。
  太后心里,还是偏袒顾瑾之和朱仲钧。
  她轻轻拉住了顾瑾之的手,道:“你给皇后用的这药。弊处如此之大,皇后她迟早会明白过来。你行事,且要万分小心。三公主的事,自有哀家。你若是不让皇后出手,哀家也要谋划一二,不值得你这么早暴露……。”
  她想将计就计,让谭皇后将来成为朱仲钧的保命符。
  太后不相信什么奇迹。
  她也需要准备充足、万事俱备。
  她很怕将来朱仲钧如刀俎上的鱼肉。
  顾瑾之点点头,不再看太后。
  这场谈话就结束了。
  太后又叮嘱顾瑾之:“……这些日子,就少到宫里走动。”
  她希望顾瑾之避避锋芒,别惹了皇后和太子的眼。
  这次的事。皇后事后想起了。肯定会怪顾瑾之的;而太子,正满心怒火无处发泄呢。
  顾瑾之笑起来。
  她知道,太后已经站到了她这边。
  真话是不可能说出来的。
  这样半真半假的话,算欺骗。却对太后没有恶意。
  顾瑾之道:“母后。我胞弟下个月初成亲。我这胎下半个月中旬就要临盘。到时候也不能到宫里给您请安了。”
  太后点点头。
  在仁寿宫说了半日的话,解开了太后心中的疑团,顾瑾之又往景和宫走了一趟。
  三公主也在景和宫。
  她给德妃看她新画的图。
  “中秋节。我要自己给皇祖母做个大大的灯笼,这是我自己画的,姨母看看,我画得如何?”顾瑾之进来,三公主就热情迎了上来,拉了顾瑾之的胳膊,让她看自己的话。
  她的丹青,笔锋成熟,运笔微妙。
  一副八美图,她画的栩栩如生。八个美人,或立或坐、或凝眉或娇笑,形态各异。
  顾瑾之看了大赞:“公主这笔力,不输一代丹青大家了。”
  三公主脸微红,笑道:“姨母谬赞。”
  德妃也满脸喜悦。
  顾瑾之和德妃一起,狠狠赞了一回三公主的画。
  三公主还要回去润色,就叫人收拾起来,道:“母妃和姨母说话,我先告辞。”
  德妃点头。
  等三公主走了,德妃笑盈盈拉着顾瑾之的手,道:“我听说了,多谢你,七妹。这次你帮了大忙。”
  “我并没有帮什么忙。”顾瑾之笑道,“听说是皇后娘娘不喜欢袁珣,太子爷孝顺,才换掉的。”
  这是私下里的传言。
  从袁珣初次入选,大家都觉得,凭着太子这些日子对袁裕业的宠爱,袁珣当选三公主是毫无悬念的。
  哪里知道,转眼见,袁珣第二甄选就落选了。
  这让朝中猜测纷纷。
  是不是袁裕业哪里得罪了太子,要失宠了?
  宫里却说,是皇后帮忙的。
  这话尚未传出去,只有宫里人知道。
  始作俑者顾瑾之也知道。
  “皇后娘娘仁爱,太子爷孝顺。”德妃道,“但我知内情。我承七妹的情。将来七妹有事相求,我也不遗余力。”
  皇后娘娘并不喜欢三公主,更不待见德妃。
  德妃和三公主的生死,皇后是不在乎的。
  而太子,是极力想抬举袁家。
  这个时候把袁家的孩子打下去,无疑损失了袁家的声誉,对太子而言也是种损失。
  没有厉害在里头,太子不会无缘无故放弃的。
  顾瑾之替皇后看病,已经大半年,皇后身子大好,也过起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清心寡欲,连每日的问安,也变成了半个月一次。
  宫里大事小事,皇后也睁只眼闭只眼。
  这就是顾瑾之的功劳。
  德妃在这禁宫时间久了,虽然没吃过什么大亏,却也是把宫里的人情世故看了个通透。
  宫里是无利不起早的。
  没有顾瑾之,这件事根本不能成。
  “娘娘不必这样。”顾瑾之笑道,“咱们是血脉亲情。况且,我出力也是少的。皇后再怎样闹,太子若是执意不听,皇后也无可奈何。只怕外廷也使了力,大伯出力更大。”
  这话,也有道理。
  德妃之前还怀疑大伯根本没有出力,心生怨恨。
  此刻,她女儿不用嫁到袁家,德妃心里大好,也宽容起来。
  外廷的事她不知道,但是顾瑾之的话,她还是赞同了。
  她准备中秋节赏给东西给大伯母。
  

第465节生日

  德妃说话算数,中秋节的时候,果然给禧平侯府送了重礼。
  接到德妃送过来的东西,大夫人愣了愣。
  她不明何意。
  顾延韬回家后看到了,也有些吃惊。
  而后,他想到了三公主的事,对大夫人道:“三公主这事,是皇后出力的。我和罗先生猜测,定是瑾姐儿进宫说项,求皇后使力。她对德妃娘娘,又是另一番说辞,娘娘就以为是咱们在外廷使了力……”
  他的语气里,对顾瑾之有了几分不满。
  罗先生名叫罗全,是顾家的门客,最是足智多谋,在顾延韬身边快十年了。
  朱仲钧还打过罗全的主意,想让罗全跟着自己去庐州。
  罗全拒绝了。
  罗全非常忠心顾延韬。
  “瑾姐儿也是时刻惦记着咱们。”大夫人大为感动,故意忽视顾延韬话来的不满,赞起了顾瑾之,“娘娘最疼三公主了,别寒了她的心。我明日进宫给她谢恩。”
  “……我不受瑾姐儿的人情。”顾延韬冷哼,“这次,她坏了我的好事,还自以为高明。妇人之见。”
  大夫人不说话。
  她是很赞同顾瑾之的行为。
  她也觉得顾延韬有点狠心,想拿三公主做靶子。
  大夫人不在朝堂,不知道朝廷的风势千变万化。她总以为,袁裕业还是那个商户出身的袁家子弟,不值得顾延韬费心思。
  焉知一个人从默默无名到权倾朝野。也不过几年的功夫。
  顾延韬比任何人都清楚,当初他也是这样起来的。他走的,是和袁裕业一样的路。
  那时候,皇帝是为了培植顾延韬,对抗谭家。因为顾延韬敢悬崖取鹿,让皇帝觉得他是个为了权势什么都敢做的人,心狠手辣,值得培养。
  现如今,太子是因为喜欢袁裕业、信任袁裕业,才想这样培植他。
  顾延韬从来不敢小瞧袁裕业。
  小瞧别人。意味着孤芳自赏。
  而孤芳自赏的权臣。命不久矣。
  顾延韬深谙此道。
  ****
  顾瑾之和朱仲钧也能猜测到顾延韬的不满。
  朱仲钧也没有生气,只是说顾瑾之:“不该多管闲事……”
  顾瑾之心情很好,没有和他争辩。
  朱仲钧也只是笑笑,并没有因为顾瑾之的多管闲事而生气。
  到了中秋节。离九月初二越发近了。
  煊哥儿九月初二成亲。
  老八顾琇之远去延陵府。回来也很麻烦。他已经写了书信来问。问可需要他亲自回来。
  煊哥儿代宋盼儿回信,让他安心再延陵府读书,将来功成名就。考了个进士,才算对顾家的报答。
  煊哥儿成亲,他就不需要千里奔波回来了。
  书信快马寄往延陵府。
  中秋节,顾瑾之和十弟、十一弟姐三个人的生日。
  宋盼儿便说要大办。
  “家里的东西都是现成的……”宋盼儿和顾瑾之商量。
  煊哥儿的婚事,准备了很多东西,只需要拿出来即可。
  因为皇后的事,太后让顾瑾之和朱仲钧避开锋芒,别总往宫里去。因而昨天,顾瑾之和朱仲钧带着孩子们,进宫去看过太后了。
  中秋节当天,他们一家人就不去了。
  宋盼儿听说了这话,高兴极了,就打算替顾瑾之大办生日宴。
  她主要是为了顾瑾之。
  要是只有顾瑾之那两个弟弟,宋盼儿是不准备办的。这些年,宋盼儿挺低调的,虽然为人仍是那么泼辣。
  顾瑾之却以为不妥:“这些东西,都是替煊哥儿婚事准备的。若是用得不够了,一时间再哪里去买?买得来尚好,买不来怎么办?我已经这样大的肚子,热闹不得,不如一家人清清静静的,吃碗长寿面,反而更好。”
  她知道母亲主要是为了她。
  宋盼儿一想,煊哥儿婚事的用料、食材,原本就是有富余的,挪点出来不妨事。
  但顾瑾之说得不错,她还有一个月左右临盘,挺着这么大的肚子,原本就受罪,还要去坐席、受礼,的确叫她辛苦。
  还不如简单些。
  现在,免顾瑾之辛苦,才是她要的礼物。
  “也好。”宋盼儿沉吟一下,转而笑道,“你喜欢清净,我也省得劳力。”然后又看了看顾瑾之的肚子,“以前看不出来,如今瞧着,你这肚子一日日更大了。这只怕是个大胖小子。”
  顾瑾之笑。
  “娘快别这么说,王爷天天盼着是个女儿呢。”顾瑾之笑道,“我以前也觉得是个女儿,怀上的时候太精贵的。如今倒觉得是个小子,他太顽皮了,整日踢个不停……要是闺女这么顽皮,我就要愁死了。”
  说得宋盼儿大笑起来。
  顾瑾之和朱仲钧已经有了三个儿子,若是再添一个儿子,不过是锦上添花。倘若是个女儿,就圆满了。
  大家都盼着顾瑾之这胎生个女儿。
  顾瑾之自己也同样。
  说定之后,宋盼儿就不准备中秋节当天的东西了,只想一家人团团圆圆吃顿饭。
  中秋当日,天高气爽。
  顾瑾之早早起来。
  她喊醒了朱仲钧。
  朝廷今日休朝。
  朱仲钧就不想起来。
  “好些日子没有睡懒觉。你先去,我半上午再去。”朱仲钧支吾了一声,翻身又睡了。
  顾瑾之也懒得理会他。
  丫鬟服侍她盥沐,又替她梳头。
  正忙碌着,木叶悄步走了进来。顾瑾之就闻到了浓郁的桂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