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记事 作者:15端木景晨(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9-20正文完结)-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禁宫的女人,有什么可怕的。
  谭皇后却冷哼。
  “好啊,太子去忙。”谭皇后阴测测说道,“回头史官和太后跟前,说什么就是靠本宫一张嘴,太子别怪本宫说话难听……”
  太子更是气得厉害。
  谭氏身为皇后,就是太子的母后。
  太子若是不孝,不听谭皇后的话,还推搡谭皇后,那么传出去,那些老臣们还不得吵闹不休?
  以孝治天下,也成了笑话。
  谭皇后的威胁,太子不敢不放在眼里。
  太子想走,脚步却不由自主停在那着。
  谭皇后不达目的不罢休,她这是铁了心要把袁珣排出去,不准他成为永淳公主的驸马。
  太子很不甘心。
  “母后,您起身。”太子残存的理智,让他忍着怒气,对谭皇后道,“您所说之事,容儿臣思量。儿臣回去,便查查那二十待选者,可有更容貌出众的,再来给您回话。”
  谭皇后知道,太子暂时妥协了。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他现在答应了。
  谭皇后就缓缓要起身。
  宫女见她微微抬了抬身子,立马上前服侍,把谭皇后搀扶了起来。
  天色已经黢黑,外头灯笼氤氲的光,从门口映射回来,投在光洁的地面上。
  太子见谭皇后不再闹了,才敢从坤宁宫出来。
  夜风微凉,蛩鸣切切。
  内侍替他提着明角灯,一步步往东宫而去。
  太子走得很慢。
  他的怒火,也减了大半。
  他脑袋清醒过来。
  首先。太子意识到,这个禁宫,除了太后的仁寿宫,其他人都怕谭皇后。不管谭皇后有什么事,太子是查不到的。
  将来太子登基,只怕他的后|宫,也要落在谭皇后手里。而他,斗不斗得过两说,至少他是没空去管理内宫的。
  他的太子妃李氏,性格温柔敦厚。不足以和谭皇后相抗衡。
  谭皇后又是长辈。动不动抬出孝道来,太子会被她压制得很厉害。
  孝,是压在皇帝身上的律令,不容半点触犯。否则。这天下就要道德沦丧了。而道德。往往是律令的辅助。对治理国家至关重要。
  百姓懂道德,有道德,才更好管制。否则就是一群愚民,很容易造反的。
  除了盼着谭皇后早点死,太子还没真没法子对付她。
  第二,太子觉得蹊跷不已。
  谭皇后为什么不顾体面,宁愿得罪她依靠的太子,也要帮三公主永淳说话?太子觉得,三公主根本不值得谭皇后如此。
  这背后有隐情,太子必须查出来。
  他快步回了东宫,找到了他的恩师袁裕业。
  他连夜把袁裕业招进了宫。
  “老师,这件事越发不妥。”太子对袁裕业道,“皇后搀和进来,我也无法。皇后不像太后,太后有分寸,顾体面,皇后却不管。你没瞧见她的模样,又哭又闹,还要把史官叫到坤宁宫,说我不孝……”
  袁裕业却笑了笑,一副心中有数的模样。
  “这我早就能预料到。”袁裕业道。
  他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心有成竹,太子非常佩服他这点。
  虽然有时候,他也猜错。
  但大部分时候,他总能运筹帷幄。
  太子不知道袁裕业是故作镇定。袁裕业知道太子的性格。太子不强势,甚至有点怯懦,所以他对强者非常崇拜和依靠。
  袁裕业就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强者,投其所好。
  在太子面前,袁裕业永远是信心满满,所以太子这般崇敬他,甚至有点迷信他。
  “老师,咱们现在怎么办?”太子问袁裕业,“皇后那里,不给个交代,只怕她会闹个不停的。”
  袁裕业又笑了笑。
  他声音不疾不徐:“太子,这九五之尊,迟早是您的,这天下也是您的。后宫不得干政,您怎么反而听起了皇后娘娘的话?”
  太子也很苦恼。
  他当然知道后宫不得干政。
  可皇后她不顾体面、栽赃嫁祸啊。
  光脚不怕穿鞋的,太子的确不知该拿皇后怎么办。
  “老师,您可有什么法子?”太子问袁裕业。
  “皇后娘娘在内宫,您又是晚辈,的确不便多说什么。内宫干政,也不好明言。可太子爷,您也不是没人做主啊。这世上,还有人在皇后之上呢。”袁裕业淡淡道。
  太子就想到了太后。
  他要是被皇后诬陷他推搡、又撒泼的事,告诉了太后,然后又说皇后干政等语,太后应该不会坐视不理吧?
  “……皇祖母她很疼永淳。”太子也不是没有想到太后,他有他的顾虑。
  万一太后也不同意把永淳公主嫁给袁珣,太子的路就堵死了。
  他不能忤逆了皇后,又忤逆了太后。
  看来,后宫不得干政的宫规是很明知的。
  内宫的女人,什么也不懂,只会胡搅蛮缠。
  “皇后和永淳、德妃根本没有交情。如今,她这么豁出去闹,就是为了永淳,我觉得不通。也许这就是太后授意的。”太子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了袁裕业,“老师,这件事,我一直避开不和太后谈,就是怕太后也不看好袁珣。如今再去找太后,假如皇后真的是太后授意的,咱们就没了退路啊。”
  “退路,还是有的。”袁裕业笑道,“太子,最后钦点驸马的那个人,是您啊。不管太后和皇后说什么,也轮不到她们来钦点……”
  他这是叫太子不要理会太后和皇后。
  太子听了这话,也明白其中深意,突然愣了愣。
  他是没有想过这样的。
  或者说,太子还是有点敬重人伦和诺言的。他对皇后和太后,心生尊重,所以不敢对她们视若不见。而一旦答应了她们,太子也是不想反悔的。
  君子一诺千金嘛。
  可这两点,在袁裕业口里说来,根本不足为道。
  这让太子第一次对他的老师,心生审视……
  
第461节拘束

  袁裕业怂恿太子,别被皇后和太后掣肘,定要钦点他的侄儿为驸马。
  太子却没有那么果决。
  他生气起来,也敢和皇后对抗,甚至恶语相对。
  但冷静了,他也不得不考虑后果。
  袁裕业可以不顾忌,他又不是皇后的儿子,也不是太后的孙儿,他不需要承担不孝的罪名。
  太子却不能。
  太子听了袁裕业的话,忍不住在心中暗想:他一直推崇备至的恩师,真的处处替他着想,用心辅助他吗?
  还是,仅仅想依仗他,来提高袁家的地位和袁裕业自己的官位?
  这个念头在脑海里一闪而过,又很快被排除出去。
  他总归不忍心怀疑自己的恩师。这么多年的感情,占据了上风。
  太子是个遇事有点冲动、事后又会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的人。
  所以,永淳公主的婚事,悬而未决。
  太子沉思一瞬,还是决定,明天去仁寿宫请安的时候,试探试探太后的意思,看看皇后异于常态的撒泼,是不是太后许以重利的结果。
  另一边,他也派人去打听皇后今日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很快,太子就听说,皇后今日请了太医院的彭乐邑提点看病。
  太子立马吩咐:“让彭提点到东宫说话。”
  内侍领命,去彭提点家里宣旨。
  彭提点也心里骇然。
  他已经躺下歇息了。
  已经过了二更鼓。太子这个时候召见,定是是急事。彭提点火速穿好了衣裳,让小药童提了药箱,跟着东宫的内侍,风急火燎进了宫。
  路上,彭乐邑还跟内侍打听:“是哪位贵人不安了?”
  太子的脉案,乃是钟太医管着。
  平常太子有个头疼脑热,也不请彭乐邑的。
  但是东宫的太子妃和两位偏妃,都是彭乐邑管着脉案。
  他一时也不知到底是谁生病了。
  “没人不安,是太子请彭大人说话。”内侍看了眼彭乐邑。然后语气不情愿说道。
  彭乐邑就偷偷撒了个银锭子在内侍手里。
  那内侍掂量。约莫五两重,就不着痕迹藏在袖底,悄声道:“奴婢也不知太子爷唤大人何事。太子爷才从坤宁宫回来,看了皇后娘娘……”
  彭乐邑心里便有数了。
  太子定是要问皇后娘娘的病。
  彭乐邑心里有点忐忑。他回来之后。想了很久。仍不明皇后娘娘的病因。等会儿太子问起。自己该怎么回答呢?
  难道说,“不知道”?
  作为太医院的提点,“不知”这个词。是最忌讳的。
  彭乐邑心里打着鼓,跟着东宫的内侍,进了宫门。
  现在是七月底,没有月色。夜幕笼罩,宛如一块剪不开的墨稠,把天地包裹起来。
  明角灯的光,在浓稠的夜里,化不开一样,很快又被黑色吞没,照不亮方寸之地。
  彭乐邑记得,方才还清凉,细风徐徐,怎么这会子闷热起来?
  是要下雨,还是他自己的心境?
  东宫门口的灯笼,把大理石的丹墀照得光可鉴人。
  彭乐邑进了东宫,拜见了太子。
  太子更换了便服。
  他的恩师袁裕业也出宫了。
  见到彭乐邑,太子挺和善,笑着道:“这么晚把彭提点宣进宫里,只因吾着实放不下母后。听闻今天宣了彭提点给皇后娘娘瞧病。到底什么病因?”
  太子见面就这样说。
  他开门见山。
  夜已经深了,太子不想拐弯抹角和彭乐邑周旋。
  彭乐邑就给太子跪下,重重磕了三个头。
  这让太子微愣。
  彭乐邑磕头完毕,才把谭皇后的病,一五一十告诉了太子:“……微臣进宫的时候,皇后娘娘已经半昏半睡,微臣也不知道她发作起来到底什么样子。微臣所言,都是坤宁宫的孙姑姑所述。”
  太子没有说话。
  他浓眉紧拧。
  彭乐邑看了看太子脸色,顿了下,继续道:“……太后娘娘说,让微臣明早再进去给皇后娘娘请脉。”
  太子回神,问彭乐邑:“皇后娘娘发病,太后娘娘知道?”
  彭乐邑点点头,道:“知道,太后娘娘当时便在坤宁宫……”
  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