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记事 作者:15端木景晨(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9-20正文完结)-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瑾之并不想打群架,她只是需要地痞们一瞧就害怕不敢的军人,这样,那些地痞们就不敢贸然动手。
 
  所以她想到了宁席。
 
  贵儿还是有点怕,却没有再犹豫,转身自己架了后院的马车,回去了。
 
  司笺和阿良也看到了。
 
  听到顾瑾之吩咐贵儿回去喊宁席带侍卫过来,两人就放心了。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吴举人和他的同乡,就又将魏举人送了回来。
 
  “小先生,您救救他,还来得及吗?”吴举人急忙道。
 
  他们去了三家药铺。坐堂先生医术高超的,看了看面相就说不中用了,赶紧抬走;医术平常些的,号脉之后,也叫抬出去。
 
  魏举人这病,已经到了无能为力的地步。
 
  所以他们就知道,除了顾氏百草厅的那位小大夫,其他人都没办法。
 
  不信也得信了,就将人抬了回来。
 
  顾瑾之道:“先将他送到后院吧……”
 
  司笺帮忙,将魏举人送到了后面的厢房躺下。
 
  顾瑾之就开了方子。
 
  吴举人谨慎,跟顾瑾之道:“小先生,您也知道,我和魏兄乃是同乡。替他求医问诊,也是同乡情分。可他的用药,我得心里有数,将来好跟他家里人交代~~”
 
  吴举人就是怕跟魏家的人妾代不清。
 
  又怕自己的话唐突,他补充一句,“魏兄家里的四代单传,到了他这里,尚未娶亲生子。他要是有事,他老子娘能跟我拼命……”
 
  顾瑾之就明白吴举人为什么这么墨迹了。
 
  要是魏举人真的病得一命呜呼,魏举人家里就断了香火。
 
  倘若家人再不通情理,怀疑是同伴作鬼,害死了魏举人,作为同伴的吴举人,真是百口莫辩。
 
  “你放心吧,他还有半分生机。”顾瑾之道,“我试试看鄜……”
 
  然后顾瑾之写了方子。
 
  吴举人要看,顾瑾之就给了他瞧。
 
  他只是粗略通医理,并非很了解。
 
  顾瑾之开的方子,乃是“解毒活血汤”和“调胃承气汤”合剂,用药略微删减。
 
  解毒活血汤是清末名医王孟英的《霍乱论》里面的方子,对深入营分的热毒有很多的疗效,能清暑解毒;而调胃承气汤里面有生大黄。大黄能泻下通便,也是苦寒之药。
 
  吴举人看了半天。
 
  这调胃承气汤和解毒活血汤,他都不曾见过的。
 
  只是药方里有生大黄,吓了他一跳。
 
  “小先生,魏兄他都虚弱成了这般,还有生大黄这种下泄的药,他岂能承受?您方才不是说,他的病不能再用寒凉之药吗,怎么一转眼又看了生大黄?”吴举人道,“这……”
 
  他对生大黄有些心有余悸。
 
  顾瑾之道:“病家的热邪,因为用了生石膏这种大凉之物,本身又虚弱,所以将热毒阻塞在内里,透发不出来。如今唯有通过下泄,将暑热先下泄通过……生大黄是下泄热邪。热邪不止,他的病就好不了……”
 
  “非要用这种药?”吴举人道,“魏兄他原本就虚。”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顾瑾之道,“生大黄的作用,就是釜底抽薪之效,否则他的热邪出不来。”
 
  吴举人仍是将信将疑。
 
  大堂里有位中年汉子,正好是来复诊的。这位汉子有卒心痛,吃了不少的药,丝毫不见起效。痛起来的时候,暴悍非常,五官都要变形,他痛苦不堪。
 
  顾瑾之给他开了方子,吃了小半个月,这是他第三次来取药。
 
  他的卒心痛虽然没有完全好,却发病的次数大大减少。
 
  顾瑾之说再吃大半个月就能痊愈。
 
  见吴举人怀疑顾瑾之,这位中年汉子说道:“啰嗦什么!这样的神医,你有钱也请不来,还身在福中不知福!给你什么药,就吃什么药!”
 
  这位汉子是个粗人,脾气暴。
 
  吴举人脸上一阵发紫。
 
  他是个有功名在身的举人老爷,不管走到哪里,人们都是客客气气的,他很少受到这种粗人的教训,。
 
  一时间,他尴尬又气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顾瑾之就没有再说什么,亲自去抓了药,让司笺立马熬好,给后院厢房里躺着的魏举人喝下去。
 
  “放心吧,我是大夫。”顾瑾之对吴举人道,“我们在这里开善药堂也快两个月,你可曾听闻我们有治不好的病?”
 
  大厅里的病家一听这话,个个深有感触。
 
  不少人的顽固疾病,都叫顾瑾之给看好的。
 
  听到这话,病家们纷纷帮腔:“这位小大夫,能起死回生的……”
 
  “再也寻不着这样的神医,你去打听打听就知道了……”
 
  人们七嘴八舌,让吴举人的心微定。
 
  他只得去了后厢房,帮司笺煎药。
 
  药尚未煎好,宁席就带着人来了。
 
  “顾小姐,出了什么事?”宁席问。
 
  顾瑾之笑笑,道:“没事,只是门口有些人,不知何意,我心里不踏实,就劳烦宁大人辛苦一日,在这里帮帮忙,不耽误你们操练吧?”
 
  宁席眉头毫了毫,最终没敢说什么:“顾小姐客气了,并不耽误。”
 
  他带了十个侍卫来。
 
  顾瑾之又道了谢,然后去了大厅,将侍卫们先全部留在了后院。
 
  吴举人看着满院子的侍卫,心里打鼓。
 
  他知道顾瑾之是女孩子,所以就知道旁人口中的庐阳王准妃,非这位小姐莫属了。
 
  这样的女孩子,居然打扮成男子抛头露面……
 
  吴举人是受正统教育的,他对顾瑾之这种行为有点难以理解,不太赞同。
 
  如今又来了这些军士,让吴举人心里发颤。
 
  熬好了药,他就给魏举人端了进去。
 
  另一个同伴一直陪着。
 
  魏举人仍在高烧,已经昏死过去了。
 
  吴举人和同伴一起,硬是灌下去半碗药。
 
  魏举人喝了药,仍没有醒。
 
  外头的天,就渐渐晚了。
 
  顾氏也到了打烊的时辰。
 
  突然就有两三个大汉,进来道:“魏老爷呢?”
 
  他们便是从中午就在附近看热闹的人。
 
  “做什么?”司笺厉声问。
 
  那些个大汉,个个身强体壮,甚至能一只手就捏起司笺。
 
  所以,为首的大汉冷冷瞟了眼司笺,道:“我们是前头孙氏书局的。当初东家给了魏举人几个一百两银子选书。如今书没选好,他们却不见了,是不是要携款私逃?有人说他们藏在你们药铺?”
 
  老爷子也惊动了,出来看情况。
 
  顾瑾之就上前,道:“他们的确在我们药铺。魏举人生病了,在吃药。他们跟我们无关,你们的恩怨,自己去解决就在后院呃……”
 
  那个大汉就看了眼顾瑾之。
 
  他和同伴交换了眼色,然后道:“我们要去看着,免得他们跑了……”
 
  “请便……”顾瑾之道。
 
  这三个大汉,是想看着魏举人什么时候死,免得顾家和魏举人的同伴私了,隐瞒这件事。
 
  顾瑾之很清楚,就是大方的让他们去了后院。
 
  司笺和阿良、贵儿都偷笑。
 
  后院的宁席等人,个个手持兵器,身着盔甲,身姿笔直的挺立着,分成了两队,丝毫没有半点松懈。
 
  而这三个大汉,却是当地的混混,手里并无兵器,外头也只有七八同伴接应。
 
  宁席见有人进来,横眸一扫,似锋刃劈面。
 
  三个大汉愣住,没想到这种情况。
 
  其中一个,腿有点软了。
 
  “什么人?”宁席呵斥问道。
 
  司笺就跟着进来,把情况说了一遍。
 
  宁席指了指魏举人住下的那间厢房,冷冷道:“进去看!”
 
  那三个大汉心里有些发毛。
 
  他们拿了梁家的钱,只是要他们接着讨债的机会,看住了魏举人,别等顾家悄悄处理了魏举人的尸体。
 
  梁家需要把这件事闹大。
 
  哪里知道,顾家弄了这么多侍卫在后院,而且个个手里锋锐的兵茶……

第221节 高瞻

      粱家的父子俩,一切都准备妥当,就等魏举人过世,然后借口将本情闹大。

   他们在这条街十年了,除了他们铺子,旁的药铺都做不长久。要么就是有些见识的,怕向公公;要么就是没见识的,被粱瑞父子联手逼走。

   如何击垮新来的药铺,他们很有经验。

   这次因为顾氏善药堂的背景不容小窥,他们出手才这样小心又谨慎。

   况且顾氏不收钱,医术又好,也不能用往常的方法对付他们。

   默举人乃是粱氏父子期待已久的契机。

   他们先灭通了别氏书局的东家,和他们对好了口:再由孙氏书局的东家出面,请了这条街上的恶霸马老三,借口替孙氏要账,去顾家善药堂看出魏举人。

   这件事既顺利尖合理。

   整个过程,不需要粱氏父子出手。

   宫里的向太监不喜粱氏父子惹事,多次告诫他们安分守己,不准借着向太监的名头为非作歹,否则向太监先不放过他们。

   所以,梁氏父子素来小心翼翼,不将自己暴露出来,只借刀杀人。

   “爹,那个魏举人,熬不过今夜吧?”粱瑞父子在顾氏善药堂斜对面的酒楼吃饭。

   他们坐在二楼的雅间,从窗口往下眺望,甚至能看到顾氏善药堂后院的那株高大古槐树。

   枝繁叶茂的古槐,虬枝盘旋,黄昏中似魅影般,看得人后背有点浇

   “他早该死了了“粱瑞道,“要不是董先生保他一命,他也拖不到今天。读书人嘛,原本就斯文,又水土不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