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药天香 作者:清歌一片(晋江金牌榜推vip2013.12.04正文完结,种田文)-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他父亲一样,见了便知是个忠厚的。还有你姑母,她比我大两岁。从前在家未嫁时,对我和你大伯也是百般爱护。都是极好的人。”随即正色道,“春儿,咱们行医做药的,讲究修合无人能见,存心却有天知。陈家百年下来,以济世救人为祖训,这才有了今日局面。往后不论你祖父把担子交给谁,只要那人能秉承陈家祖训,把金药堂这块牌子扛下去,那便是上善之举。只是,”他望着绣春,叹息了一声,“为父对不住的人,便是春儿你。让你跟着我在乡野长大……”
  绣春知道父亲秉性淳厚,也不和他争了,见他又提到自己,口吻中满含歉疚,忙道:“爹,我明白你。我和你一样,半点也不想回。我就想这样在这里陪着爹过一辈子!”
  她说这话,既是在安慰陈仲修,也全出于真心。
  陈仲修笑了下。他酒量本也浅,想起故人,再感慨唏嘘一番,一时便有些不胜酒力了。
  绣春见父亲已然醉了,便夺他手中的杯,扶他回屋去歇息。待安顿好后,正要吹灯出去,已经躺在床上的陈仲修忽然睁眼,问道:“春儿,爹以前教过你的那些密制药丸的配法,你都记得吗?”
  陈家先祖曾在太医署担任吏目,借皇家藏书之便,广阅古今药典,收集散佚古方,修合炮制,后创立了金药堂。百多年来,制售之药,选料精纯,配剂详慎。传下一本《金药堂药纲》。药纲里不但囊括了金药堂世代制售的数百种药丸汤剂,更记载了数十种陈家秘制丸散的配制方法。如其中之一的人参健脾丸。此药治元气不足,中气虚损。这种成丸,天下几乎所有药店都有售卖,唯独金药堂所出的丸散比别家更胜一筹,功效卓着。连京城名医金不解给病患开方,往往也会首推金药堂的药。可以这么说,《药纲》正是金药堂赖以做大的依仗。所以历代家主对这本药纲自然万分看重,秘密收藏,非家族接掌人不传。当年陈仲修离家前,《药纲》里所载的数十种秘丸配制之法,也不过只知晓其中一部分而已。
  “爹,我都记着呢。”绣春停了脚步,回头应道。
  陈仲修点了点头,道:“春儿,陈家药纲记载的数十种秘制丸散,涉及风痰、伤寒、瘟疫、妇女等诸多病门。陈家有祖训,非家主不传。爹之所以违背祖训,把我知晓的都教给了你,是出于医者之心。大药乃是天成,宜养生济人,不该为一己之利而限于一姓一族。往后,为父若是走了,你代我继续济世救人,则为父心满意足矣。”
  绣春一怔,迟疑了下,道:“爹,我晓得的。你喝醉了,好好休息吧。”
  陈仲修呵呵一笑,“女儿你嫌我啰嗦了。行,我听我乖女儿的话,睡觉了。你也早点去睡,别累着了。”
  绣春笑着点了下头。看着父亲闭上了眼睛,过去替他拢了下被头,这才熄了灯,带了门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出自同仁堂,在此借用下。
  然后留言里看到有位同学是中医专业的,瞬间压力山大了~,不过也可以看做是一种鞭策。涉及医药方面的,作者会尽量查找考据。若有误,尽管指出来,我会尽量修正。但出于小说的特点,其中难免会带夸张成分,请大家勿较真,看个乐就是。这个故事呢,其实还是以感情为主线的,反正就是个披了医药皮的感情文。然后看到有问男主的,苏家二少爷不是男主。男主非常非常有爱(至少我自己这么感觉……哈)目前剧透到此。谢谢大家。





☆、第 4 章

  绣春收拾好厨房,检查过灶膛,闭上里外门扉后,回了自己的屋。就着灯火再次欣赏了下父亲送给自己的手镯后,把它用帕子包起来藏在了衣柜里,然后熄灯爬上了床。
  今天有些累了。她闭上眼睛想睡觉,却一直睡不着。或许是受父亲方才那些话的影响,脑海里不停浮现出自己小时候母亲芸娘还在世时的情景。那时候,每到夏日傍晚时分,一家人就会搬了桌椅到院中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一起吃晚饭。父亲喝几杯小酒,兴致上来时,便会取出他与母亲当年定情的那杆玉箫,对着竹篱外的斜阳竹林吹上一曲桃花渡。每当这时候,母亲就会抱自己坐于膝上,静静听着箫声,望着父亲背影的目光里充满了柔情。后来母亲死了,那杆玉箫便与她陪葬在了一处。此后,她就再也没听到父亲的箫声了……
  绣春似睡非睡,似梦似醒之时,忽然听到院子那头似乎传来拍门声,猛地睁开眼睛。侧耳细听,果然没错,是有人来了。急忙穿衣起身。
  夜间被人唤去看病,这样的事绣春早习以为常了。估摸这也是个来求医的。开了门,见门外竟是白天来过的黑皮。
  “绣春姑娘,我家少奶奶阵痛了。家里待着的产婆说要生了。她嘴里一直嚷着你的名,大少爷便叫我来叫你……”
  绣春听到苏家少奶奶竟提前发动要生了,忙道:“你等等,我这就随你去。”说罢回屋。匆匆收拾了下出来。经过父亲的屋前,隔着门听了下,听到他呼吸均匀,知道醉了酒睡得正沉,便没叫醒他,只自己出去了,带好门后,随了黑皮坐上骡车急忙而去。
  骡车驶过被夜风吹得哗啦作响的紫竹林畔时,绣春无意回头看了眼。身后,深蓝的夜空之下,银色月光如流水般无声淌泄在自家的一片屋顶之上。望去如同一副浓彩轻墨的风景画,美得不似人间。
  ~~
  苏家很快就到。虽夜已深,大少爷那院里却灯火通明。产房外苏景同和苏太太都在等着了。丫头婆子端水拿盆来来去去,忙碌个不停。
  这个世代产妇生产,若没意外,一般用的都是产婆,与郎中并无多大干系,所以绣春平日不大接生。此刻净手后入了产房,见里头已经围了两个产婆。
  杏娘忽然发动要生了,不管不顾地便一直嚷着绣春的名,仿佛这样便可以减轻心中焦虑。正疼痛着,见她过来了。也不知怎的,这女孩年纪虽小,却仿佛带有一种能叫她心安的力量,一时心便宽坦了下来。她既心定了,这又是第三胎,生产过程自然顺利。绣春在边上搭手帮着,一个多时辰后,到了凌晨,婴孩便呱呱坠地了。
  “恭喜少奶奶!是个带把的小哥儿!”
  产婆喜笑颜开,手脚麻利地剪断脐带,用刚在温水里绞过的柔软布巾擦拭着婴儿,大声报喜。
  不止产妇,便是边上的绣春,也替她大大松了口气。
  昨日苏家大少爷那一番爱妻之语虽叫人动容,但绣春也知道,倘若有选择,他应也不愿意违逆自己的父母家族,尤其是像他这样要继承家业的长子。一旦真的因为这种事与家人闹翻,就算苏大少爷自己不后悔,杏娘的心理负担可想而知。这一点,单看自己的父母就知道了。绣春记得清楚,自己的母亲一直因了父亲与祖父因她决裂而心存愧疚,甚至还想过偷偷回去求祖父谅解父亲,只不过被父亲知道后,阻拦了而已。
  等在外头的苏家人也听到了,欣喜若狂。原本还在生闷气的苏太太,此刻也忍不住笑容满面。苏景同更是高兴,不顾身份接连嚷了两声“我有儿子了,我有儿子了!”
  绣春看了下产妇,见她只是略有些疲惫,其余都好。知道她昨天突发子痫,主因还是心理负担。现在生了儿子,心理彻底放松,想来应该不会再犯。也笑着恭喜了几句。
  苏景同对她十分感激。封了谢银,又要亲自送她回家。绣春知道他此刻的心定都飞到儿子身上了,哪里要他送?谢绝了。苏景同便仍让黑皮送。又亲自将她送到大门口。正站在那里说话,边上的一个苏家下人忽然指着云水村方向失声大叫:“看,那边!失火了!”
  绣春一惊,猛地转头,赫然看见村尾自家那个方向此刻竟火光一片,火势看起来不小。隔了这么远的路,都能见到红彤彤一大团的火光。头皮瞬间发麻,什么也顾不得了,拔腿便往自家飞奔而去。她入村口时,村里有发觉的村民拿了扫帚水盆等灭火之物,一边敲打着唤醒还在沉睡中的旁人,一边随了绣春一道往火光起处奔去救火。终于赶到自家门前的那条青石道上时,绣春简直无法呼吸了,整个人抖得几乎站立不住。
  起先她还抱了侥幸之心,盼着只是自家边上的竹林着火。但是现在,映入她眼帘的却是一幅她最不愿见到的景象:起火的正是她家的那三间屋舍。
  这半个月来,接连没下雨,天本就干燥,今夜又有风。火借风势,此刻早吞没了整座房子,边火甚至已经燃着了近旁的竹林。火舌卷着燃烧的茅草和竹枝四处飘舞,火星子发出啪啪的爆裂之声。隔了数十步远,都能感觉到熊熊火势烤炙着皮肤的那种灼热。
  附近并没有看到父亲陈仲修。自己离家前,他睡得正沉。
  “爹!”绣春大叫一声往里冲去,被赶到的丁三嫂抱住了,“你不能进去!”
  村民们纷纷赶到,用手中扫帚和盆桶里的水去灭火,只是收效甚微,火势丝毫没有减小。
  绣春的一双眼被火光染透,赤红一片。她奋力挣扎推开抱住自己的人,不顾一切继续往门的方向冲,靠近之时,火星迅速溅燃了她的头发,她丝毫不觉,唯一的念头就是一定要冲进去,把还在睡梦中的父亲抢出来。刚冲入几步,正此时,“喀拉”一声,近旁的一竿茅竹被火烧断,半截带了余火的竹竿挟了呼呼风声朝着绣春当头砸了下来,眼见就要砸中她头顶,身后传来一声“绣春”的大叫声,赶了过来的苏家二少爷苏景明不顾一切地冲了上来一把推开她,自己脚下收不住势,扑跌在了地上,那截带火的竹竿不偏不倚,正砸到了他后背。火苗迅速透过薄衫燃到了他的皮肉,苏景明哇哇惨叫,边上的人回过了神,慌忙挑开竹竿,将地上的苏景明和绣春齐齐抢了出来。
  绣春拼命挣扎,却被人死死按在地上动弹不得。她绝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