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陆家闺秀+番外 作者:徐如笙(起点vip2013.9.30完结)-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说。”

    二夫人自然应了,下去办事,陆宝菱笑眯眯的靠了过去:“祖父,您老可真是及时雨啊。”

    陆万林又好气又好笑,点了点陆宝菱的额头:“事不过三,韩舟总不能在家躲一辈子,你还是趁早想个法子吧。”

    陆宝菱不服气:“如今又能怎么办呢?若是韩舟在京城一露面,就会被韩家抓走,就是不死,说不定也是一辈子不见天日,祖父,您有什么好主意没有?”

    陆万林长叹一声:“如今都知道诚郡王图谋不轨,可却没有证据将其揭发,这是最难办的地方,韩千帆有那几万大军在手,京城势在必得,将来少不得要有一番大乱,我想着,可以把韩舟送到军中去,一来好隐匿身份,二来,真到紧要关头,咱们也多了一个退步,一份胜算。”

    陆宝菱道:“这也是个法子,只是不知道韩舟愿不愿意?”

    “我愿意。”韩舟突然走了进来:“只要能为祖母报仇,我做什么都愿意。”他神色坚毅,全然不见以前的吊儿郎当。

    在陆万林的安排下,韩舟被送到了西南剿匪大元帅丁冶文那儿。

    丁冶文是陆万林的至交丁重之孙,当初丁冶文去西南剿匪,也是陆万林极力推荐的,徐广庭年轻时跑到西南去胡闹,也是徐宗政求了陆万林,写信给丁冶文,把徐广庭从小兵堆里头给找了出来。

    若是诚郡王真的造反,那么皇上可以依仗的内有京卫指挥使司,外就是西南大军了。

    又过了五天,陆宝菱又和徐广庭见了一面,互相交换消息,陆宝菱把韩舟去西南军中的事说了,徐广庭也找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我去大恩寺打听过留仙别馆的事,只是年纪小的不知道,年纪大的都讳莫如深,后来我又找到了那个看守桃花林的老僧人,他倒是知道不少事情,据他说,闹鬼前后那一阵子,有一个人来大恩寺来的最勤快,那就是何家已经去世的太夫人,太后的亲生母亲,据说,那段日子,何太夫人经常去大恩寺上香拜佛,而且都是保佑太后早日生下皇长子。”

    陆宝菱细细的考究起来:“说起来,那时候何家是外戚,风头无两,如今瞧着倒不如以前风光了,难道也是因为这件事的缘故?”

    徐广庭摇头:“这些倒不清楚。”

    两个人陷入一筹莫展,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不得已。只好决定告诉长辈,帮忙拿个主意,没想到,等待他们的却是雷霆震怒。

    徐宗政直接打了徐广庭一个耳光:“孽障,你还想不想活了,这些东西也是你能沾的?”

    徐广庭有些不可置信,以往他就是再胡闹,祖父也只是用戒尺打他手心,如今怎么会……

    他嗫嚅着不知道该说什么,徐宗政跟发怒的豹子似的。在书房里走了好几圈,又停在了徐广庭面前,质问:“是不是陆家的那个丫头带着你胡闹?我告诉你。这件事情你千万别再往下查了,否则连我都救不了你。”

    “是太后说大恩寺是个重要线索,我才去那儿查的。”此时陆宝菱也在陆万林书房里极力争辩。

    陆万林舍不得打孙女,气的戳她的额头:“你就不能动点脑子?若是太后有心对付你,只要在大恩寺设一个陷阱。你的好奇心就要害死你了,幸而没出什么事,你千万别再往下查了,以后你就给我好好待在家里,不准再出门去。”

    陆宝菱可不依:“看您这个样子,一定知道内情。您就告诉我吧,您告诉了我,我就不再查了。”

    陆万林瞪着她:“我什么都不知道。你也别再问了,来人,把三姑娘送回去,以后不许她再出门,她出门一步。我就打断你们的腿。”

    陆万林平日里纵容是纵容,可一旦严厉起来。就是陆宝菱也不能说什么,她被禁足了,也没法子打探徐广庭那边怎么样了,越发觉得这件事情很蹊跷,十分蹊跷——能让祖父都谈之色变的事情啊。

    算起来,三十多年前,祖父才只二十多岁,正值盛年,那时候,徐首辅也差不多是这个年纪,而自己呢,别说自己了,就是自己的父亲母亲,也只有一两岁的样子,究竟是什么事呢?

    “祖父不说,我也会继续查下去。”徐广庭慢条斯理道:“您可以派人把我拘禁起来,但是我会逃,您要么告诉我,要么就不要再阻拦我。”

    徐宗政气的胡子都翘起来了:“你小子敢威胁我。”

    徐广庭道:“现在的情势祖父也不是不清楚,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难道非要看着家破人亡,祖父才肯说出真相吗?”徐宗政有几分松动。

    这孙子到底和孙女不一样,孙女嫁出去了就不再是自家的人,而孙子却要继承家业,光宗耀祖,陆万林不肯透露给陆宝菱,是希望她知道的越少越安全,而徐宗政犹豫着要不要告诉徐广庭,是希望他知道的越多越安全。

    犹豫了一会,徐宗政还是被说服了,照例派了徐寿出门守着,看了徐广庭好半天,才讲述了一个很长的故事。

    太宗皇帝英明神武,可他却特别讨厌自己的结发妻子赵皇后,反而十分宠爱端王爷的生母淑贵妃,可是,赵皇后还是怀上了孩子,生下了嫡长子,也就是先帝爷。

    先帝爷年轻时候的日子可不好过,他知道自己并不受喜欢,反而越发的努力,用功,直到二十岁娶了妻才被封为太子。

    那个时候,太宗皇帝其实是有些犹豫的,他当然想等淑贵妃生了儿子,立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可是禁不住朝中大臣的纷纷上书,只好把先帝爷立为太子。

    可是,先帝爷却子嗣单薄,他娶的何皇后,也就是如今的太后,进门三年无所出,这不仅让先帝爷失望,也让太宗皇帝十分不满,太宗皇帝四十岁的时候,端王爷出生了,太宗皇帝高兴地大赦天下。

    这个时候,先帝爷别说儿子了,连女儿也没有一个,太宗皇帝便起了改立太子的主意,想等端王爷长大些,便立他为太子,谁想到,端王爷两岁的时候,何皇后便生下了一个儿子,便是当今的皇上,太宗皇帝心里便有些失望,只得打消了这个主意。

    后来,端王爷越来越优秀,越长约有太宗皇帝的风采,太宗皇帝见这个儿子一次,心里就后悔一次,于是就坚定了改立太子的主意。

    可是,端王爷却拒绝了,说先帝爷是长兄,本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如今太宗皇帝改立太子,岂不是要他们兄弟反目?最后,内有端王爷的劝说,外有大臣的进言,太宗皇帝终于打消了这个主意,在端王爷十五岁的时候,太宗皇帝去世了。

    因为这件事,先帝爷和端王爷关系十分亲密,再加上皇上和端王爷只相差了两岁,先帝爷对端王爷来说更像是长兄如父,可是,在先帝爷登基的第二年,因为广纳妃嫔,先帝爷喜欢上了云妃,也就是如今的云太妃。

    云太妃年轻,漂亮,自然比人老珠黄的何皇后好,再加上先帝爷在太宗皇帝面前憋屈惯了,一时间放纵自己,宠妾灭妻,竟与太宗皇帝那时候的情景一模一样。

    第二年,诚郡王便出生了,先帝越发的宠爱云妃母子,那时候,皇上已经十四岁,已经懂事了,何皇后年轻时候因为无子受了不少委屈,早就对丈夫失望了,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儿子身上。

    最终,先帝爷虽然也有立诚郡王为太子的念头,可也被端王爷和大臣的劝说给打消了,唯一留下的就是那份没有玉玺加印的诏书。

    整个故事说到这儿并没有什么不对,徐广庭凝眉苦思,道:“这件事和大恩寺有什么关系?”

正文 090。究底

    徐宗政道:“你不觉得皇上出生的时间太巧了吗?正当端王爷出生,太宗皇帝有意废太子的时候,何皇后便生了,还生了一个儿子?”

    徐广庭恍然大悟:“您是说皇上的出生不明?”

    徐宗政微微颔首:“这件事知道的人其实很少,当时,何皇后是去大恩寺拜佛的时候突然昏倒,这才发现有了身孕,因为胎像不稳,再加上何皇后想一举得男,便暂时留在了大恩寺养胎,等满了五个月胎像稳固的时候才回宫,这一胎对先帝爷或者何皇后来说都太重要了,因此小心万分,何皇后也轻易不见人,只躲在宫里养胎,再加上太宗皇帝对先帝爷有些置之不理,等皇上出生以后,太宗皇帝才见了孙子,给起了名字,所以说,这之间能做手脚的地方多了。”

    徐广庭道:“您的意思是,何皇后压根没有怀孕,只是假装,同时找了一个有孕的妇人养在了留仙别馆,等生产之时,才偷偷把孩子抱进宫里去,移花接木,因此留仙别馆才会是那幅情景,孩子一生下来,送进宫,那留仙别馆自然没什么事了,所有人都离开了,或者说都被灭口了。”

    徐宗政点头:“你说的没错,但是这件事也不是做的尽善尽美,出力的主要是何皇后的娘家何家,最起码先帝爷对这件事情是知晓的,当时他只有靠着这个儿子才能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自然不会说什么,可是等到他登基,有了诚郡王,自然就对这个来历不明的孩子心存芥蒂,这就是为什么先帝一心想要立诚郡王为太子的缘故。”

    徐广庭有些怀疑:“如果先帝爷明知道皇上并非他的亲生子,为什么还要立皇上为太子呢?这不是混淆皇室血脉的大事么?”

    徐宗政叹气:“这也是先帝爷的仁善之处啊。先帝爷小时候受太宗皇帝厌弃,和母亲赵皇后吃了很多苦,所以他不忍心何皇后也吃这种苦,他并没有揭穿这件事,反而帮忙隐瞒,也是因为有他的隐瞒,太宗皇帝才被瞒了过去,要不然,以太宗皇帝的心性,何皇后母子早就被沉塘了。”

    徐广庭点头:“原来如此。可是太后告诉宝菱去查大恩寺,不是自曝其短?”

    徐宗政没好气道:“谁会自曝其短?指不定这就是一个陷阱,偏你们还一个个往里跳。谁知道太后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