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鸳鸯拆散 作者:帘卷朱楼(起点vip2013.03.09完结,穿越,温馨,种田)-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滴水不漏,不太真实。而小梅一来年纪小,二丫觉得她比较单纯,能让自己把握得住,在她跟前就放得开。如此她二人一对比,二丫便觉得书琴不太象是丫鬟,不过人家的确是好人家的女儿,自己又不能把她这么个弱女子赶走,况且再怎么说自己一个三十岁的女人还怕她一个十七八的姑娘吗,只要她不招惹父亲,就留在家反正她活是不点不落地全做了。

    又过了几日,二丫忽地一拍桌子:只凄楚地看别人高兴地过节走亲戚,自已也是有地方的去的。二丫跑去跟父亲说想去给刘夫人拜年。李县令一想,刘大人一家也是外来的,定是没亲戚可走,自己做为下官给上司拜年倒也是应该的,只是因路途远了些一天走没了个来回,若是巴巴去了反有些巴结的意思了,倒不如让二丫去给刘夫人拜年,既能让二丫出去走走散散心又不至于和上司生疏。想明白后便让王桐准备好马车明日一早送二丫去泽州。

    二丫不放心书琴便要带着她去泽州,留下小梅在家侍候父亲。李县令说道:“我这里也用不着她,你一块带了去吧,如今去给刘夫人拜年的人不少,你就一个丫头孤单了些。”

    二丫想了想觉得小梅虽年纪小倒也是很能干的,留下也能给父亲添个热茶什么的,便决定只带书琴。小梅知道自己留在家中倒是对二丫说,她还真是有些怕刘夫人,虽说是赏给自己一串钱,但想起她说自己担不起事,心中还是挺不舒服的。二丫便笑道:“她那是和我开玩笑呢,即便她真是说你担不起事,你难道因此担不起事了?做好自己分内事的,不要管别人怎么说。”

    第二天二丫就带着书琴一起上路。因为此前虽然分派好了值班的人,便李县令觉得过年自家用不着那些个马轿夫便给他们都放了假,因此是王桐裹着个大棉袍在外面赶车。二丫见了嘱咐王桐不要走太快,省得他被风吹得冷。王桐却笑道:“到底是位小姐,走快走慢一样的冷,有时走得快了还能出些汗热呼些,况且走得快了能早到一会。”想到二丫到底是一片好意,便又道:“你放心我,我晓得怎么便宜的。”二丫这才放心坐好。

    中午三人便找户人家要了些热水,就着点心肉块的对付了一下。刚要起程便看到对面来了一辆大车急驰而去,二丫看着那车只觉得眼熟,倒是王桐说道:“我看着像是前几次接你去刘府的车,就那赶车的老李头我也是见过几次的。”三人把这事放下继续赶路。

    幸亏太阳出来雪化了些虽道路泥泞,却是因雪未上冻车子不打滑,仍是在未时便到了泽州府。

    二丫让人通报后,不过片刻工夫就有人引着来到二门。刚下车,刘夫人就满脸笑意地迎上前来,一边还埋怨道:“你这丫头,就只让人送些书信东西,这么长时间也不来看看我,在家忙些什么呢?”

    二丫忙笑道:“早就想来了,只是担心夫人这里来拜年的人多,招呼不过来。昨日晚上实在想到厉害便今天天没亮就往这里赶。”

    二丫也知道这刘夫人在京城惯了的,乍来这穷乡僻壤不习惯,且又想念家中儿女,因自己得了她的眼缘,便拿自己当女儿来疼爱,虽说自己与她年龄相仿,但几次相交后也便真当自己是个小姑娘般向她撒娇,自己身处外乡多个人疼,她也能得个可心的人儿。

    倒是旁边的秀儿笑道:“夫人与二丫小姐倒真是心有灵犀昨儿个也是想得不行,今天一早就派了刘婶去接小姐呢?”

    二丫听了奇道:“莫不是老李头赶的车?”

    刘夫人的另一个丫鬟绵儿笑道:“可不是吗,莫非小姐在路上遇到了他?”

    二丫点点头:“倒是中午时看到他驾车而去,只是都急着赶路便也没打声招呼”

    大家伙都笑了起来,直说这老李头走路不看人,要接的人就在对面也看不到,白白赶了过去一来一回花费两天。

    刘夫人也是得意:“我也是昨天心血来潮想要看看你,便派人去了,没想到你今天就自己来了”

    秀儿便笑道:“怨不得夫人心疼她,就冲这,说不定夫人与二丫小姐上辈子就是母女呢”

    刘夫人拉着二丫坐在身边,慈爱地看着她道:“这还真是缘分,我看着她就觉得亲切,好像哪里见过,莫不真是上辈子识得的?”

    就有底下的人撺掇着刘夫人干脆认她为义女得了。刘夫人倒也有这意思,只是认丈夫直接下属的女儿为义女,只怕不是个好主意。

    二丫看刘夫人神色便知她的顾虑,虽说她疼爱自己但真要认作义亲,二丫还真是喊不出口,便笑道:“夫人疼爱二丫,二丫能感觉得出来,就如二丫在心底默默将夫人记在心间是一样的,这认亲的仪式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只是心中有那个人,有没有仪式有什么要紧”


第二十八章 上元佳节

    第二十八章 上元佳节

    此话一出更得刘夫人的欢心,又赞叹二丫心思灵透,便笑道:“我们娘儿俩是真的有缘,可惜你晨弟太小,要不我就要你做我媳妇儿,从此留在我的身边。”

    二丫不由红了脸,刘夫人也怕臊着二丫,便止住下人的哄笑声,看着书琴问二丫道:“这是你新买的丫鬟,看着倒是个稳重老实的,以后好好侍候你家小姐有你的好处,绵儿赏她一串钱”

    二丫听了便笑道:“夫人这次评价倒也是不错,要不二丫每次来可都得换个丫环才好。”

    刘夫人奇道:“这是为何?”

    二丫解释道:“还是不因为您上次说小梅担不起事,唬得她都不敢来见您了”

    刘夫人听了大笑:“可怜见的,我不过是说笑而已,她倒是当了真,也罢,绵儿再拿一串钱来,就当是给小梅姑娘压惊的”

    书琴已经跪上前来接了钱,又向刘夫人磕头谢恩,也一并帮小梅谢了。刘夫人见了很满意,又让她走到跟前来,看着模样不错,举止稳重大方,对着二丫点点头道:“你这次挑的丫鬟不错,有长进,看来上次都是秀儿撺掇着找了小梅那么个小丫头”

    秀儿听了赶忙过来说道:“所以二丫小姐就将奴婢退了回来,好跟着夫人学些本事的。”

    刘夫人笑道:“你就是看着二丫头老实,又仗着比她大几岁,以后要是再敢欺负她,我可是不依的”

    秀儿陪笑道:“有夫人这坐靠山,谁敢老虎头上拔毛。”大家都笑了起来,二丫知道这是敲打警告书琴呢,这就是世家名门惯用的手法,虽是在这偏远小城刘夫人仍是不自觉地带出了这个习性。二丫就想有时一句直接说出来就能表达,非得如此绕弯子,这心啊也不嫌累得慌,许是为了表现高尚文雅吧。只是刘夫人对自己的心意倒是好的。

    第二日支开了书琴,刘夫人才问道:“这个丫鬟你是从哪得的,这可是牙婆手里买不到的别人送的?”

    二丫摇头,把书琴的事情讲了讲。刘夫人皱眉道:“如此倒是个良家女子,又是知书达理的,长得也好也算是英雄救美,以后你注意些,有事让小梅去办,别让她到你父亲跟前。”

    二丫忙道:“她倒也不往前凑,看着也是个自尊上进的。”

    刘夫人道:“若是个往上凑的倒是好了,就怕是个心大的,她又不是卖身给你们家的,防着些总没有坏处。”

    二丫又说起曾帮自家稍信的陈姓商户,想要去拜访一下。刘夫人却道:不过一个商户,她先帮二丫打听一下那家风评如何,等下次来时再说,万不可贸然去他家,倒堕了自己的官家身份。二丫知道大凡世家夫人小姐看不上商户,她在平安镇倒没觉得什么,这也是刘夫人的一片好意,且那家人三四月份才起程,时间上倒也不紧,再者现在还是新年,只怕他家事情忙乱,等出了正月去也不迟。

    在泽州住了几日二丫便回了尉县。小梅见她没去见刘夫人,还得了一串赏钱,便觉得这刘夫人也是个好人。二丫心想这钱有时也算是个好东西,用得好了能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改观。

    在二丫的期盼中,正月十五元宵节终是到了。并不是二丫非常爱过这个节日,而是这个年二丫觉得过得太沉闷了,除了去刘夫人那里,基本上就猫在家中,本来逢个一五还能有个集市,二丫因住在内衙进出不方便就一直没逛过,过年期间县衙不办公,除些值守的差役倒也清静方便出入,可正月十五前集市却又给取消了。

    终于到了元宵节这天,晚上吃过元宵,二丫就询问小梅这里元宵有什么好看好玩的。偏小梅家住在城外哪有工夫来城内看灯,故也说不出个四五六来。反倒是书琴神秘地笑道:“我倒是听我娘讲过,这里的上元佳节有个好玩的风俗。”

    二丫忙问是什么风俗。

    书琴笑道:“说起来小姐倒也可以听听。听说这里有个风俗,因为这天平时不大出门的女孩子们,也会上街去看花灯,于是就有年轻男子故意借机送女孩子灯笼等礼物表达情意……”二丫和小梅正听得有趣,谁知书琴却猛地住了口,对着面有不虞的李县令说道:“老爷,书琴也是过节高兴就一时疏忽了,不该拿这种话来污了小姐的耳朵。”

    李县令本就想止住她的,如今见她如此说便也不好再责备她,便道:“也没什么,以后要注意些,说来这种风俗并独独是尉县,别的地方也大多如此”说完他就想起年少时的那个元宵节,他偶见了夫人王氏,念念不忘才让母亲去求的亲,如今过去近二十年了,连女儿都出嫁了,也不知家中现在如何。

    二丫见父亲的神思不知飞到哪儿去了,又恐误了时辰,忙叫着父亲全家一起出去看花灯。孙师爷自认是个老头子就不跟去了,在家看门,王桐本也不想去的,只是李县令担心人多走散了,让他跟着看护着二丫。

    虽说这尉县穷苦,不过元宵节街上倒也是处处悬挂花灯,时不时有烟花燃放。李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