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第8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乌克兰那里一样,还是诱敌深入、坚壁清野。同时组织大批游击队沿途袭扰。”图哈切夫斯基耸了耸肩道。“不过。不能彻底破坏西伯利亚大铁路,从库伦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有1500公里,如果把铁路拆干净了,中国人是不会在1934年内进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所以我们需要给他们留下一条受到严重破坏,但是修复一下还能勉强使用的铁路。”
托洛茨基想想也觉得有道理,如果把铁路都破坏干净了,将红军要反攻也麻烦的很。他正想进一步询问图哈切夫斯基对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会战的打算时,作战指挥中心内的一台电话的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这个时候。是谁打电话到这里来的呢?难道是前线情况有变吗?图哈切夫斯基马上走过去拿起听筒,电话是gc国际主席斯克良斯基打来的。西班牙发生军事政变!西班牙长枪党勾结一部分右派军官在今天上午突然发难。推翻了共和党政府,控制了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长枪党领袖何塞。安东尼奥。普里莫。德里维拉自任西班牙临时政府主席,右派军人头领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出任西班牙陆军总参谋长。不过西班牙共和党、gcd和左翼社会民主党的主要领袖都在“突击警卫军”的保护下撤往西班牙北部重镇巴塞罗那,那里仍然在共和党、gcd和左翼社会民主党的联合控制之中。
“这是意大利法西斯和德国反动政府的阴谋!图哈切夫斯基同志,把在莫斯科的gcd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都召到克里姆林宫来,我要开会讨论西班牙事件对世界革命的影响。”托洛茨基本能的就意识到西班牙政变会让苏联所面对的国际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因为被推翻的西班牙政府是西欧唯一的“亲苏”政权,而且西班牙gcd也参加了政府,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西班牙政府所执行的又是扶助工农的左倾路线,很有希望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更重要的是,西班牙是法国的重要邻国,西班牙长枪党又和意大利法西斯党过从甚密,而意大利现在又是德国的盟友,已经对苏联宣战!所以新上台的西班牙政府很有可能会参加反苏阵营,甚至会允许德军和意大利军进驻西班牙,这样法国就将处于三面受敌的不利形势之中。
不过三面受敌的不利形势也有可能将法国彻底推向苏联一边,如果法苏正式结成同盟,那么欧洲的战局又将为之一变,战争的主动权极有可能重回苏联之手。此外,西班牙政变很可能只是拉开了西班牙内乱的序幕,因为西班牙的左派力量强大,不是一场首都政变就可以打倒的。西班牙共和党和西班牙gcd也都拥有自己的武装,还有大工人和农民的拥护,如果再能得到法国的支持,他们很有可能会重新夺取政权。而法国。多半不会坐视自己被德国和亲德势力团团包围。
因此当晚的会议结束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和gc国际就立即行动起来了。李维诺夫一回到外交人民委员部就立即给法国总理达拉第发电报,征求法方对西班牙问题的看法。正如托洛茨基所预料的那样。法国对德国、意大利插手西班牙内政感到非常愤怒,加上最近不断有德意准备联手对付法国的传闻出现。所以达拉第就派遣以反德著称的法国外交部长鲁易。巴尔都立即出访莫斯科,讨论西班牙问题。同时,宣布拒绝承认政变上台的西班牙长枪党政权,还准备向迁往巴塞罗那的,由西班牙共和党、gcd、左翼社会党所组成人民阵线提供帮助。
原本就扑朔迷离的欧洲局势,因为这场提前到来的西班牙内乱。而变得愈发诡异起来了。
……
“……截至目前,西北国民警备军的正规化整编已经完成,总计编成了八个预备集团军。三十二个预备步兵军/预备骑兵军,九十六个预备步兵师/预备骑兵师。各预备军/师所辖直属部队同普通步兵军基本相同,只是辎重部队不配备卡车,同时炮兵编制也较。预备军一级配属一个三营制的炮兵团(1个105mm榴弹炮营、1个75mm山炮营、1个高射炮营)。预备师一级配属一个三连制炮兵营(1个75mm山炮连、1个45mm反坦克炮连、1个高射炮连)。在编成八个预备集团军之外,其余西北国民警备军各部还编成了24个师级地方守备总队用于守备三疆各地。
除八个预备集团军外,西北方面军还下辖7个集团军和一个航空军。还包括实力强大的第二装甲集团军(由第2装甲骑兵军、第5装甲军和第6骑兵军还有第7骑兵军组成)和部署与阿富汗——克什米尔战场,兵力较为薄弱第36集团军(辖第1山地军、第46步兵军),总计拥有16个步兵军、2个装甲军/装甲骑兵军和2个骑兵军以及1个山地军。整个方面军合计拥有兵力超过240万,拥有飞机一千五百多架,坦克、强击火炮近两千辆,各种火炮上万门。
此外。接受西北方面军指挥的真主党军目前已经有15个师又7个团,总兵力约13万……”
就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被西班牙事件所暂时吸引的时候。常瑞青却悄然来到了西北方面军司令部所在的共青团城视察。随着刘明昭用一口川音开始介绍西北方面军的现状,他对后勤的担心也越来越严重。
要知道,中苏之战就是在打后勤,双方的兵力总的来都算充裕,不过由于交战地点远离各自的工业中心,所以后勤就成了制约双方投入兵力的最大瓶颈。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西北方面军除了一部分兵力用于吉尔吉斯坦战役,一部分精锐部队用于警戒苏军哈萨克斯坦方面军和西西伯利亚方面军外,大部分的部队都忙着造桥修路,几乎变成了工程兵。经过几个月的艰苦施工,伊宁至阿拉木图铁路总算及时坚持通车,此外,迪化至阿克斗卡临时铁路、阿克斗卡至阿拉木图临时铁路、阿拉木图至楚河临时铁路也都建成通车。有了这几条铁路作为支撑,迪化的物资倒是可以源源不断运往阿克斗卡和阿拉木图了。可是迪化到兰州的铁路复线工程却没有那么快竣工,靠现有的兰疆铁路运力,要支撑240万大军作战,真是有些不堪负重了。好在伊犁河流域的肥沃土地已经开垦了多年,阿拉木图和共青团城的粮仓里堆满了谷物,足够让240万大军吃上10年,三疆地区的畜牧业也非常发达,部队的肉类供应也不缺乏。
不过,现代战争的后勤可不是运输粮草那么简单。西北方面军那么多的坦克、大炮、飞机一旦打起来,威力固然不,可是消耗也的确惊人。如果整个方面军展开进攻,不包括粮草,大军每日消耗的各种物资最少也要一万多吨,随着战线向苏联境内推进,物资消耗恐怕要成倍增加,按照马克斯。霍夫曼计划中所提出的要求,第三次中亚会战所持续的时间恐怕将长达180天,光是物资消耗(不包括粮食),怎么都会超过300万吨!
而且,这还是在苏联中亚境内的铁路网不被完全破坏的基础上所计算出来的数字,如果托洛茨基真的来个彻彻底底的坚壁清野,把苏联中亚的铁路、桥梁都拆光,大城市都放把火烧干净,再组织起数gc主义游击队的话,光是这数千公里的陆地补给线,就要让兵强马壮的西北方面军寸步难行了!(未完待续。。)

第 669 决战前夜 下 求月票
    “现在兰疆铁路每个月能运多少物资过来?西北方面军又储备了多少?”
“按照现在的运量水平计算,我们每个月可以收到大约8000节车皮的物资,大约在30万吨上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在全力储备物资,现在方面军后勤部的仓库里面,不计算粮食、肉类,已经堆放了超过150万吨物资。”回答常瑞青问题的是西北联合后勤司令部司令官范汉杰中将,这位粤系出身的历史名将在这个时空是中央军校一期辎重科和陆大一期毕业后勤系毕业的,算是国防军后勤保障方面的专家。
“有点紧啊!“常瑞青掰着手指头对白崇禧和陪同他来西北的赵振道:“现在兰疆铁路的运量差不多是一天一万吨,现在离第三次中亚大会战开始还有一个多月,能把储备物资增加到180万吨就不错了,这些物资只够会战需求量的一半,剩下的只能靠战时运输补给,如果还按照每天一万吨算,打180天最多运180万吨,加上原先的储备也就360万吨……计划中要消耗的物资是300万吨,只有60万吨的余量还是少了一点。万一作战时间超过计划,或者物资消耗量超过预期,部队恐怕就没有办法维持正常作战了。”
虽然西北——中亚战场并不是中苏大战的主场,但是常瑞青最担心的确一直是这里,原因就是西北的交通运输实在太成问题了。相比之下。远东——贝加尔战场倒没有什么好担心,库张铁路加上密布东北的铁路网,每个月运输上百万吨物资都不在话下。相反。苏军远东方面军和贝加尔方面军的后勤运输倒很成问题,所以王君皓、郭松龄指挥的北方方面军就是躺着打都能赢。现在国防部和总参谋部上下,包括常瑞青在内就根本没有人担心远东——贝加尔战场,全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中亚,也一致认为中亚战场的胜负直接关系到中苏战争的胜败,必须全力以赴。
“总理,后勤已经尽力了。西北的铁路本身就少,能在那么短时间里筹集一百多万吨物资真是不容易了。”白崇禧摇摇头道:“我现在担心的倒不是物资不够,而是深入中亚以后的后勤运输。现在苏联摆在前面的部队倒是不多。一扫就干净了,可是想完好损夺取苏联的铁路线还是不大可能,所以等大军深入以后就只能靠卡车转运物资了,我们的卡车可不多啊。万一中亚这里打成主场的话……”
原来白崇禧还是在担心法德一旦开战。苏军在西线的压力减轻。到时候有可能将重兵调到东线来和中国决战。这样西北方面军要对付可就不是计划中的最多150万苏军,而是200万、300万苏联红军了!对此常瑞青也没啥好的,西北——中亚会战是非打不可的!要不然刚刚有点团结苗头的中英德同盟就的散伙。不过法德之战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