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逆转1906-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杨先是利用极低利率的贷款吸引八旗权贵的贷款业务;日利率千分之一;而此时其他金融机构的短期拆借的日利率往往高达0;而且还不容易借到。“千分之一”和“百分之五”可差了6倍啊;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精神;八旗权贵们顿时蜂拥而至;德隆银行的贷款业务顿时猛涨。

而其他的金融机构在这个时间没有什么现金用于拆借;也就和德隆银行没有多少业务上的冲突。德隆银行这种做法;被其他同行理解为新入行商家招揽客户的正常手段。至于那些开地下钱庄的黑-道势力虽然很恼怒他们抢生意的行为;但也不敢怎么样。

嗯;当然最初也有那么几个不服气的;还大刺刺上门去威胁柳杨;柳杨当时很热情的笑脸相迎;表示一定会慎重考虑他们的意见;很快就会给他们满意的回答。

随后几天;最最嚣张的几个就纷纷遭遇不幸了;有遇到火灾的;还有遇到盗匪团伙上门的;甚至还有遇到不明猛兽袭击。至于这北京城里为什么会有这么牛叉的盗匪和猛兽;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反正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阖家遇难;全家上下一个活口都木有。

还有几个不那么嚣张的;倒是没有碰到这种天灾*;但他们都被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登门拜访;随后被礼貌的送出城去。按照那些迎接人员对他们家属的说法;这是某位大人物邀请他们移民去“海地”了。他们会乘坐一种会潜水的新型交通工具;保证直达“海地”;家属们愿意的话;也可以同去。

这么搞了几次后;就没人敢跳出来了。不过;以柳杨同志的节操;即使那些地下钱庄不来找麻烦;他也要找上门的。在之后半年多的时间里;京津直隶地区所有的地下钱庄;不论他们有多硬的后台;都纷纷遭遇不幸;火灾、匪灾不一而足;还有兽灾;甚至虫灾……你没看错;确实有人遇到了虫灾;天津有个放高利贷的;就是被一大群马蜂蜇死的。还有相当部分的是被请去“海地移民”或者“海地旅游”了。

其中一些外资银行;包括汇丰、花旗这样的大银行;在京津一带的负责人或重要位置的人员也被种种手段收服;他们也不敢给这些家伙提供服务了;业绩虽然重要;自己的小命更重要啊。这些人大都是打工的;凭啥要给老板卖命?更何况;这忙也不是白帮;德隆银行对于合作者还是很慷慨的。一边是钱;一边是刀;傻子也知道选什么。至于极少数自己就是老板的那种银行;规模都不大;在柳杨各种无节操的手段下;他们很快就遇到各种风波;不是关门大吉灰溜溜的滚出中国;就是被德隆银行收购了拿钱走人。

到了1907年初;德隆银行在京津直隶地区的所有竞争对手都消失了;甚至连山东、山西、河南地区的竞争对手都消失了大半;所以他们的生意像吹气球一样飞速扩张。

在没有竞争对手之后;“讲义气”的德隆银行很快得到了八旗权贵们的认可;都跑来贷款、拆借、周转;不过这种低息的好日子没多久;等权贵们都养成了习惯。德隆银行就变脸了;日利息马上就上调到0;一下子涨了3倍。爱借借;不借滚

可这时候已经没有竞争对手了;权贵们就是想换家银行也找不到了;而且这个利率虽然涨了好多;但也比原来0的行情低;也可以接受。在掌握了那些权贵大量债务后;柳杨又用了很多光彩或不光彩的手段;让绝大多数八旗权贵都在德隆银行贷款、存款以及保管贵重物品。

可以说;现在的德隆银行就是八旗权贵们的专用银行;北洋兵变后;到德隆存款或寄存贵重物品的就更多了;95%勺清廷权贵都成了这个银行的“客户”。到了196年底;八旗权贵们在德隆银行的存款已经超过了6亿。

到了今年初;又是一个高峰;眼看着清廷快撑不下去了;北洋又在找他们“募捐”;这些旗人就于脆把大半身家都交到德隆银行手里。

德隆银行的背景太硬了;北洋也不敢动。这样的消息传出后;德隆的生意就更好了。到了现在;八旗们的存款和寄存的金银宝石等贵重物品折合银元已经到了近3亿;这还不算那些欠债和抵押的不动产;以及不好估价的古董字画等东西。

北京;德隆银行北京支行。

“行长;这几天生意这么好?现在收网是不是早了?要不要再等几天……”东直门业务主任孙殿英不解的问道。嗯;东直门业务主任只是他的身份之一;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站行动科第七组组长。

大家都知道;这清廷根本没有什么机密;退位诏书还没发出呢;消息就在四九城传遍了。旗人们都人心惶惶;来存款和托管贵重物品的旗人比以前多了几倍;这几天搞得大伙都快忙不过来。

结果;今天上午开会;上级就下命令准备收网了。不但孙殿英不理解;其他同事也不理解。

“呵呵……”范含笑了笑;对疑惑的众人解释道:“这几天只是看着热闹罢了;实际上那些权贵们知道风声更早;他们的钱财早就送进来了。这几天来存款的;都是些中下层旗人;他们身上可没什么油水。你们也可以算算;这几天看着那么热闹;才多少钱入账?”

他继续说道:“于我们这行;要学会见好就收;不然就会适得其反。要是等那些权贵们反应过来;准备移民跑路了;来我们银行提现;那时候给还不是不给呢?”

“哦;原来是这样……”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好吧;大家都去准备;后天上午就宣布。我们接到总行通知;应中国南方自治政府要求;即日起冻结所有旗人存款和保管物品;等建国之后;相关案件审理完毕之后再解冻……”范含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

“小孙……”等众人走后;范含留下了孙殿英;笑着问道:“听说你最近在京师大学堂旁听……”

“是的;站长。”孙殿英连忙答道:“自从上次组织给我搞了个京师大学堂学生的身份后;我就经常去了;我以前读书少;现在有了这个机会;我不想错过。”

“你能这样想;是很好的。虽然那个身份只是给你们掩护用的;但是其他同志却没有你这样用功;他们真的只是当成掩护身份了。那帮小子居然连课都不去上;真是浪费”范含摇摇头;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感慨了几句;范含接着问道:“小孙;你对考古很有兴趣吗?”

“是的;站长。不知为什么;我在学堂看了那些课本之后;就觉得这是一门有意思的学问。”孙殿英认真的答道

“嗯;那么现在你还有个选择”范含顿了顿;从办公桌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他说道:“你看看这个;总部发来的。”

“这是……”孙殿英打开一看;顿时惊呼:“西南陆军学院推荐名额……”

范含很和善的笑道:“没错;上级对我们北京站的工作很认可;因此给了我们一个军校进修名额。本站适合年龄的工作人员中;我觉得你是最合适的;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就把你名字报上去。你考虑一下……”

“站长……我真的可以吗?”孙殿英激动的说。

“当然;你的工作表现我一直看在眼里;你很有资质。”

“我愿意去军校;我愿意去军校;站长……”孙殿英高兴得有些语无伦次。

“那你的考古学怎么办?你在考古系的成绩也很好;我听京师大学堂那边的教授说;你在这方面也很有天赋……”范含笑了笑。

孙殿英坚定的回答:“站长;我更愿意成为一名军人;那个考古就当我的业余爱好吧。”

“好;那就如你所愿;把这个表格填一下……”范含拿出那张军校推荐表。

第119章苏皖鲁战役(上)

e:今天会总算开完了;明天木有了。

1909年4月3日;安徽省;凤阳府蚌埠集。

蚌埠集就是原时空后世的蚌埠市;不过此时还属于凤阳府。相传大禹治水南下淮泗时;路过蚌埠境内的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在这里生下了建立夏朝的启。

此时的蚌埠集却是北洋陆军第十六镇的驻地。原时空是没有这个镇的;它是丁未革命后;袁世凯计划新建的六个镇之一;后来大头完全掌控清廷;从权贵们身上搜刮了大量财产后;不差钱的大头就把北洋军队的扩充名额增加到了18个;即:近卫军第l镇、陆军第l忄第6镇;第2到第第37镇。

大头现在比起原时空可是阔多了;手里有从京城权贵那里刮来的b亿两银子;还有清廷退位后;从皇宫、王府、皇庄等各处地方没收来的价值…亿多两的浮财;加起来折合银元14亿多元。在分了一部分给手下当犒赏之后;也还有2亿元的样子;加上英国提供的26万英镑援助贷款;大头现在手里有不少于14亿元的经费。比起原时空连手下工资都发不起的窘境;完全是天壤之别。

不过呢;虽然大头现在不缺钱了;但是人才上却是大缺特缺。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军队可不是只需要士兵和武器就能建立起来的;没有足够数量的合格军官;就是白忙活。

可现在北洋对那些合格军官根本没有吸引力。留学归来的海龟军官们眼界都不低;哪里瞧得上北洋这帮土鳖;十个里面有八个都往南方跑;剩下的也是心猿意马。不要说吸引不了新血;就连原本在北洋于的;也跑了好多。比如保定军校;这个北洋为自己培养军官的学校;就趁着一次拉练的机会;一下子就跑了三分之二还多。

尤其是南方政府在美国订购六艘大型军舰的消息传开后;那些学海军的留学生几乎全都跑南方去了。搞得北洋一于大佬们都是心有戚戚;说不出的难过。

现在再有钱有什么用?人家根本不鸟你;再有钱也买不来这么多军官啊。

更何况;就算真的比钱多的话;南方也是完爆北洋不知多少条街;这根本没得比。最重要的是;人家南方是靠自己的产品赚钱;一年比一年多;是稳定收入。而北洋却是靠吃大户、拷饷、抄家等手段搞到的;是一锤子买卖;以后可找不到这么多大户搜刮了。

因为实在缺乏合格的军官;袁世凯不得不降低要求;将原来的巡防营等旧军军官拿来充数;并在这些旧军的基础上增加装备;改编为新军。虽然比起正牌军校出来的军官;这些家伙基本上是滥竽充数;但好歹总是军官嘛。

但就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