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仁一看赵鹏的眼神,便知道他想偏了,但他也懒的解释。
两人吃过饭,俞仁让赵鹏带路,去拜见老爷子赵南星。
这还是俞仁第一次以女婿的身份,正式拜访这位老丈人。虽然他知道赵老爷子不会稀罕他的礼物,但他还是选了两支上好的朝鲜山参和几张上等紫貂皮。
在咱们中国,送礼有时候不是一定是有什么别的意思,这首先是一种礼节,说明你对主人的重视。这种习惯自古至今一直也没有改变过。
赵南星这一次对俞仁倒是没再像从前那样横眉冷对,不过也没客气。见到跟在赵鹏身后的俞仁,老头子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说了一句,“来啦!”
俞仁听到这句话,一直忐忑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要知道,赵南星的态度虽然并不热情,但这句淡淡的“来啦!”正说明他已经从心里把俞仁当作了家人看待了,所以才不会有过多的客气。
要知道,为了这个结果,当初他跟赵蕊可没少动心思,还煞费苦心的演了一场戏,结果却还是没能成功。这一次老头子所以会主动放下身段,大概也是因为眼下京中的危急,老头子隐约之中已经有了以身殉国的想法。而他如果真的要死了,最让他放心不下的人便是这个小女儿赵蕊。虽然赵南星对赵蕊一直很严格,但从骨子里,他最宠爱的还是她。
眼见着大难将临,赵南星自然也就不再在意那些虚名了。俞仁这才能够得以轻松搞定这位老丈人。
赵南星说过话,转身向客厅走,俞仁赶紧把手里的东西交给一旁的管家,与赵鹏一起跟过去。
“你这趟辽东之行可有什么收获啊?”老头子居中而坐,随手拿起桌上的一杯茶,说话的语气也没有任何的客套,很自然的把俞仁放成了他自家的孩子。这让俞仁原本还有些忐忑的心彻底的平静下来。
“倒也没什么大收获,只是到镇江时,正赶上毛文龙攻城,顺便帮了点小忙。后来镇江局势一直不太稳定,只到最近才好些。所以才拖到现在方回京城。”俞仁轻描淡写的说了几句。
赵南星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俞仁。“他们不是说你当时准备去广宁的吗?怎么又去了镇江?”
“当时出海倒是准备去广宁的,可我们运气不好,被大风吹到东面去了。后来又正巧遇上出海准备偷袭镇江的毛文龙,于是便一起去了。”
赵南星点头,正准备问他一些细节,门外家人来报,说是大学士孙承宗有请。
赵南星看了俞仁一眼,叹了口气。“你先回去吧!眼下局势不稳,你我蒙皇上厚恩自当为国分忧。你回去先把蕊儿安顿好,过了今日怕你也不见的有时间了。”
说完,赵南星匆匆起身去了。
第四百一十二章 被请入宫
俞仁自然理解赵南星这最后几句话的含义。他必竟是武将出身。眼下京城形势危急,正当用武之时,他这个被国人捧为新朝第一名将的人,当然不可能落的清闲。
所以他还可以在家里呆一会儿,不过是因为眼下还没有人知道他已经回京了。如果让那些朝中大佬们知道他回京了,俞仁估计他们早就叫人来请了,哪里还会让他清闲。虽然他无官一身轻,但必竟他还顶着个驸马的冒子在这儿呢!此等关系江山社稷的重要关头,他自然也不好再躲。
俞仁想到这里,赶紧与赵鹏告辞回家。他现在很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既然赵南星出门了,又暂时没什么急事要办,他便打算回家呆着。看着老婆、哄哄孩子对他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刚出赵府不远,俞仁便听到身后有人喊。“前面可是俞驸马吗?”
俞仁有些意外,在京里认识他的人并不多,而且听这声音很是陌生。
俞仁回过身,就见一顶小轿停在他身后数步之外,小轿里此时走出一位六十上下的老头。轿门外,一位四十上下的太监正伸手将老头扶出轿子。从衣着上看,这位太监应该是宫中的当值太监,而且地位还很不低。
俞仁见此情形,十分困惑。
要知道,紫禁城里的太监明面的身份虽然很低,可再低他们也是皇上身边的人,能够享受他们服务的人,至少也得是王公,就算是这些人,也只有在特殊的时候才能偶尔享受到一两次。
就算赵南星,他虽然如今贵为吏部尚书、东林党首,可是也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而眼前这个老头子居然能够享受此等待遇,而且看他自然的动作,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享受这种待遇了。
如果不是俞仁知道当今的皇上是位二十不足的少年的话,他还真要怀疑眼前的这位是皇上微服私访了。
可是,如果不是皇上,这老头又是谁呢?俞仁的脑中一时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老头在太监的搀扶下走出轿子,便放开了太监的手,向俞仁拱手道,“稚绳刚到赵府,听说俞驸马刚刚离开,这才匆匆赶来。眼下国势危险,冒昧之处,还望驸马莫怪。”
俞仁一听对方报出名号,不由的更加迷惑。“稚绳?”这应该是这老头子的字。老头子不自名而称字,这是有意要与自己亲近了,而这种自称字号的报名方式,一般都是在平辈之间才这样称呼的。可见这老头子对俞仁是相当的客气的,虽然他地位崇高,年岁也大,却并没有一点以长辈自居的样子。这让俞仁对他的第一印象很好。
可是,印象虽然好,俞仁还是不知道此时是谁。
正在俞仁困惑时,赵鹏一路小跑的赶了过来。他先是向老头子行了个礼,自称小侄,然后才赶紧走到俞仁面前,悄悄向他道,“这位便是当今圣上的老师,孙大人。”
俞仁一下子全明白了。
原来眼前这个老头子,正是方才请人将赵南星叫过去的,大学士兼帝师的孙承宗。难怪他能够享受这种王公都不能轻易享受到的服务呢!
以这老头子的身份,如此亲自登门来请,那肯定是有大事相求。要知道,以他的身份,就算是请赵南星他也只是派人传个话就可以了。可是请俞仁,他却亲自上门。这只能说明他有事要求俞仁,而且绝对不是一般的事情。
所以,在听完赵鹏的话后,俞仁并没有得意,反而眉头皱了起来。而赵鹏看俞仁的眼神则明显带着几分的崇拜。能够让孙大学士亲自上门来请的人,赵鹏怎么能不崇拜,何况俞仁还如此的年轻。
孙承宗见俞仁皱眉,却并没有犹豫,而是上前一把拉起俞仁的手就与他一同登上了紧随在小轿之后的一辆马车,好像生怕俞仁跑了一样。
“走,圣上让稚绳来请驸马共商大计。”
俞仁听说是皇上请他,当然也不敢推委。虽然他并不太想去。
孙承宗带着俞仁来到皇宫。在偏殿里见到了天启帝。
这是俞仁第二次看到新帝朱由校。第一次见皇上是在俞仁完婚后,陪望月公主朱月月到京中谢恩。
那时的皇上高高在上,一副受万人朝拜的圣人模样。而此时的他正不停的在屋子里转来转去,一副焦虑不安的模样,将他浮躁的少年心性表露无疑。
孙承宗走到偏殿门口,见到皇上朱由校正背着手,焦急的在屋子里来回踱步,便忍不住咳嗽了一声。皇上虽然是亿万人之尊,可在孙承宗的眼里,他也是自己的学生。
看到自己的学生如此的沉不住气,他当然想要出言提醒。只是当着外人的面,这话是不能说的,不然便会有损皇上的威名。不过,朱由校在听到老师的咳嗽,再看到他的眼神时,便立马明白了老师的意思。
见到老师的眼神,朱见校回到屋子正中,坐回到那把专属于他的大椅子上。
俞仁这才赶紧上前,准备向朱见校行叩拜之礼。虽然他很不习惯这种礼俗,但是入乡随俗,他也不能不跟着别人一起做。更何况此时坐在上面的人是皇上。
朱由校一见俞仁要行叩拜之礼,赶紧一把将他拉了起来。
“驸马何必见外,你我兄弟就不必行此大礼了。”说完,朱由校将俞仁扶到他旁边的把椅子上坐下来。
俞仁一见朱由校突然对他如此客气,心中更是一紧。要知道,上次他见朱由校时,他对自己的跪拜可是一点也不客气的接受了。而这次自己才只弯了个腰便被扶起来了。看来,这一次的事情肯定很辣手啊!
俞仁这样的想着,却并没有主动开口询问,而是环视了一下周围。此时偏殿之中坐了约有十多名大臣,他老丈人赵南星也在其中,与赵南星并坐的还有内阁首辅叶向高,而此时孙承宗也坐了下来。
“听说女真人又派兵南下了。驸马可有什么妙计御敌?”朱由校见俞仁坐下后并不开口,终于沉不住气主动道。
俞仁听了这话,微微有些意外。他还真没想到女真人会如此大胆。自己在他们后方搞出这么大的动作了,他们还敢分兵南下。
“有多少兵马?”
“约有五千。”孙承宗接口道。
俞仁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松了下来。原来只有五千人,他还以为努尔哈赤又倾巢而出了呢!有山海关这个天然雄关在,要抵御女真人的五千骑兵自然是不在话下的。可是看朱由校和周围各人的神色,他们明显的被吓坏了。
不过,这也不奇怪,必竟他们这些人都没有跟女真人真正的交过手,只是看到女真人与大明的军队数次交锋都是以少胜多,而且还都是轻易的取胜,特别是最近的这一场大战,女真人几乎是兵不血刃的便打败了王化贞。而王化贞败归关内后,那些战败的兵卒和将领们为了推卸战败的责任,自然难免要有意的将女真人鬼神化,把他们说的像恶魔一样的可怕与不可战胜。
如此一来,那些没有真正在战场上与女真人交过手的人,便受到这种言论的影响,把女真人想的恐怖到不可战胜了。这也是这两个月来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种惶恐的气氛下的根本原因。
而在这种整体的大气氛的影响下,年少的皇帝自然也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其影响。而那些不知兵事的文臣们,更是早已丧失了交战的勇气。
可是,俞仁是曾经多次与女真人交过手的,他很清楚女真人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听说来的女真骑兵只有五千人,而大明关内眼下就光京城百里之内的驻军至少也不下二十万,所以,他一点也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