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印无双-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字就不说了,混江湖的嘛,知道外号就行了。和二秃的光头造型一样,的外号灵感也来源于发型,叫铁锅、锅子都行,在橡树道五人帮里排行老四,也是最机灵的那个。

“叶大夫。”锅子唤了声,将身后一位青衣长褂、留有公羊胡须的老者带了过来。

叶席点头招呼:“老丈好,请问有哪里不舒服吗”说话间打量了下来者,不由微感讶然。

这个时代的医术类似中医,也讲究望闻问切,而面前这老者望来气色红润,精神矍铄,至少在粗看过几本医书的叶席看来,这不像是个有病在身的人。

“大夫好。”青衣老者并未立刻说出自己病情,而是先同样礼貌回应了下,随即便上下打量了眼叶席,顺带着也将一旁的果梨纳入视野,顿了顿,这才伸出手臂放在桌上道,“有些气短,胸闷,总觉得打不起精神来。我那不成器的儿子总担心会出什么岔子,又听说叶大夫有小神医之名,便让我过来给你瞧瞧。”

叶席闻言有点犯难了,这病情介绍看似详细,实则因为太过宽泛等同于没说,再问道:“除了气短、胸闷、精神不好外,还有其什么明显症状吗”

“其的我也说不上来。”青衣老者歉然道,“老汉我识字不多,不知道该怎么说。恩,不若大夫你先把下脉看看”

叶席这半吊子医术水平,自然是不会什么把脉的,坦然摆手:“流派不同,我所学医术并不靠把脉摸病。恩,不若我开些安神静心的药,先让老丈你回去试试效果”

“不把脉”青衣老者微微一愣,随即迟疑了下,点头叹道,“既然这样,也只好如此了,麻烦大夫你开下方子。”

叶席点点头,接过一旁果梨递来的纸笔,很是干脆的挥笔写下方子安神静心

收笔,递给那看着这四字怔怔愕然的青衣老者,一指药柜黄老方向,“去那提药便可以,好了,下一位”

未完待续。

。。。;

142章 五道杠青年

宅院门口,青衣老者缓缓踱步走出,手里只捏着那张纸条方子,却没拎着药包。

送到这里后,锅子只是一摊手示意再见,二话没说便头也不回的走进院落。

这举动是有些失礼的,不是个合格跑堂。不过在他看来这样对待已经是足够客气了,毕竟方子都给你开了却不买药,还想我笑脸相送,窑。子也没这规矩不是?

青衣老者没有在意,实际上神情仍是怔怔的他根本就没看到这幕,直到走离黄宅范围,一个蹲在巷道拐角的皂衣大汉匆匆迎了上来,“怎么样纪老,那小子是有两把刷子,还是只是个混钱的庸医?”

青衣老者皱眉想了想,下意识摇头:“不知道,不清楚……”

大汉闻言一愣,随即不由骇然:“以您老的眼光医术都看不出来深浅?那小子医术有这么高?”

“哦,不是这个意思。”青衣老者这时方才完全回过神来,摆了摆手,想说什么最后索性将手中纸条递了过去,“这是他开的方子,你瞧瞧。”

听到这里,没错,这青衣老者并不是来瞧病的病人,实际上他也是给人瞧病的,算是叶席的同行,是隔壁兴川街一家大医馆中的资深坐堂大夫。

至于这皂衣大汉,身份与锅子类似,跑堂门房的角色。他自然是不懂什么医术的,不过在经年累月的耳闻目染之下,对医术里面的门门道道也不陌生就是了。

接过方子,展开念道,“安神静心……”大汉怔了怔,挠头将方子递还,“纪老你知道我见识浅,药材里面……有安神静心这味药?”

见识浅是一方面,也并非主要原因。主要是所谓方子,便是写有所需药材以及熬制方法的单子。而安神静心这短短四字,怎么瞧都不像是具体方子。

果然,青衣老者摇头:“具有安神静心功效的温良药是有的,但只是这个名字的药材并没有。”

“那是何意?”大汉心中一动,“莫不是他已经瞧出我们试探目的,不想让我们猜出他的医术流派水平,所以才故意没写具体方子?”

“应该不是。”青衣老者沉吟了下,还是摇头,“方才他连我的脉都没把,又从何怀疑?”

顿了顿,“依我看来,要么就是他不懂医术,所以无从下笔写方。不过这点从那些已经治愈的病人来看,应该不大可能。没猜错的话,这该是种事先约定好的隐晦暗语,只有抓药的人才会懂。”

“那纪老你刚才为什么不凭方抓药呢?这样说不定就能看出点什么来。”

“杏林之中的人物事情你多有不知,不是我不想,而是不能。”青衣老者摆手道,“坐堂的那个年轻叶大夫我不认识,此前也未从未在夜倾城杏林界里有听说。但抓药的那人来头甚大,名唤黄世榆,医药世家出身,乃此地城中不折不扣的医道大家,极受尊崇。论其流派辈分来,我当面见之都得主动行晚辈礼数。在他还未封门不医前,我与他也有过几面之缘,如果去抓药一定会被认出来。”

“这破落巷子里竟还有这等人物!”大汉明显被震了下,片刻后不由急道,“那我们医馆该怎么办?原先这姓叶的小子在此摆摊行医,就抢了我们不少生意,现在他又与这重新出山的黄世榆联手,那我们医馆又岂有翻身余地?”

“无妨,那黄世榆虽是重新出山,但我探得消息他似不愿再出手为人瞧病,现在坐镇金斗医馆的,还是那叶姓年轻大夫。而且你前几天不也说了,那告示并未在兴川街张贴,呵呵,这说明对方暂时是不愿招惹我们医馆的。”

“那就好,那此事还有转圜余地。”涉及到自身饭碗,这大汉哪敢怠慢,自动忽略了后半句,低声道,“我在南司市认识几个公家熟人,要不请他们出手给这金斗医馆找点麻烦?”

青衣老者闻言神情微讶,倒不是惊讶于大汉的阴狠手段,而是笑道:“呵呵,我还以为你会说些纠集地痞,寻机砸掉他医馆的主意呢。没想到却是借刀杀人,用上了公家的手段。”

这可不是玩笑话,跑堂门房这个概念,在做买卖的地方与大户人家是截然不同的。在后者,那就单纯只作守门跑腿之用。但在前者,除了守门跑腿外,有时也会客串些恶人门神的角色。毕竟是做买卖的嘛,经常会与三教九流打交道,被上门闹事也是常事,而这时他们就得派上用场了。

大汉苦笑:“纪老您别笑话我,小人虽蠢却也晓事。来时我就打听过了这金斗医馆的背景,那姓叶的与黄世榆无碍,但黄世榆有一子,正是控制附近十余条街道的血刀堂副堂主。在这等威风八面的人物面前,小人那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又哪敢使上?”

“还有这事?”青衣老者一愣,“那就有些麻烦了,这黄世榆在城里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手下治愈的达官贵人也不在少数,从公家下手是肯定行不通的。”

“公家不行,玩阴的也不行,那该如何是好?”大汉这下是真的急了,“医馆最近生意已见消减,再这样下去,他们这就真的日进斗金,而我们特娘的就得喝西北风去了!”

“不妨,方法是人想出来的,也不只有公家与黑。道两路。”目光闪烁,青衣老者沉吟了下,挥手道,“先回去再说,此事需得从长计议,万不能漏了马脚,否则我们医馆祸事就来了。”

说罢抬脚欲行,又看了看手中方子,“安神静心……呵,字倒是写得不错。”

一声轻笑,方子被捏成个纸团,随手扔出。

……

此时,医馆内。

“果梨,果梨?”

“恩?哦……你说什么?”

“……笔墨递给我写下方子。”接过从小姑娘手中连忙递过来的笔墨,随手写下两字,叶席一指不远处药柜,抬头对着身前病人温声道,“你身上的病根虽已去除,但身体仍还虚弱,这几天就不要出去忙活了,去那抓些补药在家好好调养下身子,免得病情反复,得不偿失。”

“好的,谢谢大夫,我听您的。”

点点头,叶席将手中方子递了过去。若是青衣老者还在这里的话,那看着方子上面言简意赅的‘虚补’二字,应该就会有些新的想法猜测。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高大上的隐晦暗语,而是叶席真的不会开药,他所写的方子也就是交代个大致意思,比如身体虚弱了需要补充营养,就写上虚补。又比如病人体质易上火燥热,那就写降火……

就像是云深不知处的话题作文,也就好在黄老医术高超,经验丰富,否则还真不一定就能理解这些奇葩方子的意思。

“你有些走神啊。”送走方才那最后一位病人,叶席转过头来随意道。

小姑娘抿了抿嘴:“方才那个人,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那个青衣老丈?”

见叶席瞬间就锁定了自己话语中的对象,果梨不由微怔:“你认识他?”

“不认识。”叶席干脆摇头,“只是觉得有点古怪,口上说着自己识字不多,但我把方子递过去时,看他那模样却是轻松就认出了上面字迹。而且……注意到了吗,他一进来就拉起袖子将左手摆在桌上,等我号脉。啧,好像很熟悉行医流程的样子。”

“我想起来了!”小姑娘神色忽得一变,“他是兴川街那边的大夫,没错,是桂杏医馆的坐堂大夫,我见过他。”

叶席眉头一扬:“桂杏医馆?你们先前将告示散到兴川街去了?”

“没有,我嘱咐过二秃他们。”

“那就……有点意思了,反应很快嘛。”

见叶席仍是一副不以为意的轻松模样,小姑娘不由皱眉:“同行是冤家,他方才肯定是来试探的,我们该怎么办?”

“凉拌啊。”顿了顿,意识到小姑娘未必懂这个冷笑话,再道,“不用管他们的,我们开我们的医馆,治我们的病人就行。”

叶席是真的不紧张,玩阴的,不说有他这个正儿八经的修印师坐镇,就说黄济怀布置在周围的血刀堂专业打手,就足够心怀叵测的人喝一壶了。玩明的那就更不用说了,只要对方不蠢,稍微打听下就能知道昨天开业来道贺的都是些什么人,也就会知难而退。

不过很显然小姑娘没有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