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君听懂了我的意思——即使他当时听不懂,但我的话他听进去了,事后他会回想一下,左右会提醒他注意。另外,楚人也会让他明白自己的处境。那时候,吴国就真的无暇顾及庆封了!”
随从依旧不懂:“主上难道不担忧,吴君听懂之后要求参加会盟,最终成了我们的盟国,那我们今后反而不方便动手了!”
晏婴答:“我突兀地告辞,吴君不加阻拦,说明他已经慌了神,明白楚人从北方腾出手来,压力将全部转移到吴国身上,所以他没有心思应付我了。但吴楚世仇,双方都不可能放下仇恨。把彼此当做盟友。再说,晋人也不会愿意吴人与楚人缓和下来。”
随从明白了,马上添了一句:“郑国人恐怕也不会让吴楚休兵。”
此时,新田城,晋楚盟誓进入了最后阶段:双方讨论参加盟誓的成员国。
这次结盟,可算春秋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尤其是晋、楚双方一起结盟,并有齐、秦两大国认可,更是空前绝后的。晋、楚之外,有资格参与结盟的还有宋、鲁、蔡、卫、陈、郑、许、曹等十余个国家。由于齐、秦两国地位特殊,对于晋楚两霸主并没有专门朝见和纳征义务,所以只是它们认可盟约,而不作为正式缔约国。
去除齐秦之后,宋国请求再度去除蔡国,因为蔡国现在已经是他们一个郡县了,对此,赵武爽快地答应下来。紧接着,宋国要求将滕国当做自己的属国,从名单上去除,赵武在此答应下来。
与此同时,齐国要求从名单上去除邾国。因为邾国也成为了齐国的属国……赵武同意了;郑国要求去除陈国,理由跟宋国一样,赵武依旧同意。
这份名单到了现在,已于真实的历史大不相同了——名单上还增添了燕国。齐国接着要求从名单上去除燕国,燕人对此发出抗议,认为自己只是附庸,绝不是属国。赵武接受了燕国人的说法,拒绝了齐国的请求。
“幸好幸好,晏婴不在”,赵武拒绝齐国后,欣慰地将燕国划入名单。
叔向也暗自欣慰:“不错啊,晏婴不在,齐国的鲍国呐呐不言,栾灶说话总说不到点子上。明明燕人刚刚贿赂完齐人才获得承认,齐人却在此问题上退缩了。”
刚好戚林父总进来,cha嘴说:“接受贿赂承认燕国新君,毕竟不是什么荣耀的事情,相比晏婴在此也不会把这个当做理由提出来……执政,楚国人的要求来了。”
赵武微笑着补充:“晏婴在此的话,他会滔滔不绝,从三皇五帝开始说起,说燕国是齐国一手复国的,等等……好吧,楚人提了什么要求?”
戚林父回答:“楚人说:这次盟会,鲁国的地位应该向滕、邾两国看齐。滕、邾这两个小国是别国的属国,不参与盟誓。而鲁国一向以来,相当于——嗯,简直就是晋国的属国。所以鲁国不能参加盟会。”
“无稽之谈”,赵武冷笑:“鲁人在郢都城下表现的非常勇烈。楚人这是报复,是故意给鲁国,也给我们晋国难堪——拒绝他!”
“还有,楚国说:秦国既然不参加缔约,那么就不用到场了——秦君拒绝到场监督誓约。”
“没问题”,赵武脸上笑得跟一朵花似的:“告诉楚人:我正发愁怎么应付秦人,既然秦人不到场,正好!”
叔向反驳:“执政,如此一来,楚国方面就没有监督誓约的人了;相反,我们晋国却有,这不是意味着我们将低楚人一头吗?”
“没关系,楚人就喜欢在细节上玩弄小花招,无关大局,且让他得意去吧。”
戚林父翻了翻名单,补充说:“我们是否把许国从名单上划去,现在许国……”
戚林父的犹豫是因为,赵武现在仍是名义上的许国相。
“我也正在考虑这个问题:许国无君,让我代表许国盟誓,太假了,不如干脆划去许国的名字。”
“那么,名单上的国家未免少了许多,现在名单上有:宋、卫、鲁、郑、曹、燕……曹国薛国国小。几乎起不上大作用,这样的话,加上晋、楚,总共……一二三,八国会盟。太少了!”
叔向听说,脸上也lou出难受的神情:“昔日周王封国,天下何止千国,如今依旧存在的国家,竟然如此至少,姬姓的血脉稀薄到了这种程度,悲哀啊!”
赵武拿起了名单。面上虽无表情,心里在鄙薄:“如果你们知道,再过三五十年,天下只剩下七个国家,号称战国七雄,这里面晋国分裂出的赵魏韩还占了三个名额,不知道你们该如何悲哀?”
“但是,除了曹国之外,其余国家的分量增加了”,赵武指着名单,细声细气的说:“宋郑两国,现在涵盖了蔡陈,一个国家相当于过去两个国家,有他们的强大,我国的北部边境安定了。
至于鲁国,他们现在也相当于过去的一个半鲁国,由此,我国的东部边境安定了……”
戚林父赶紧笑着补充:“我们晋国也不一样了,我们灭了代国,等于领土再扩张一倍。如今这场盟誓,大约能带给我们五十年的和平吧,五十年后,等我们把代国开发完善,天下谁能与我们争霸?”
叔向想着戚林父微笑:“五十年和平之后呐?如果战争再度降临,林父以为哪个国家会首先灭亡。”
戚林父点了点名单:“肯定是卫国,如今他们在苟延残喘,领土支离破碎,而卫国的新君吗……不提也罢!”
戚林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真实的历史上,首先灭亡的不是他们当中最弱小的卫国,而是最强大的晋国——三家分晋。
感慨完毕,戚林父突然想起:“鲁国的叔孙豹还在门外,听说楚人的要求后,他请求面见执政。”
“传他进来,告诉他,我们晋国将强力维护鲁国的利益,以及地位。”
叔孙豹在进来之前,被戚林父告知了结果。所以他进来后不去询问晋人对楚人的答复,仿佛那只是是不起眼的小事。一进来,叔孙豹感慨说:“刚才我们在门外听到齐人传递的消息,据说庆封到了吴国,享受了高厚的俸禄,而且获得一块封地朱方。
朱方面临大江,庆封在哪里招引自己的族人聚居,并依仗朱方四通八达的地位,想列国转手贩卖武器与铠甲、纺织品,以至于在短短一年内暴富。敝国的大夫子服听到这消息,还在门外对我感慨说:‘难道是上天偏爱**的人,屡屡降福给淫人吗?庆封居然又在吴国富厚了。’”
赵武哈哈大笑,叔向皱起了眉,戚林父恶狠狠:“老天爷那里长了眼睛?我戚氏辅佐两代卫君,也依然……”
赵武不想听戚林父抱怨,赶紧问叔孙豹:“你怎么回答子服的?”
叔孙豹回答:“财富哪里是福气——善人富裕,可说是天之赏赐;淫人富厚,可说是灾殃了。天地有恒常的规律,它偏爱有德的人,有礼的人,绝不会偏爱走旁门左道、投机取巧赢得财富的人,如果天地偏爱后者,那么人类岂能发展到如今这地步?
庆氏的行为违反了人类道德底线,是个人都鄙视他们,只要稍有风吹草动,庆氏的灾殃到了。如今庆氏全族聚集,前方是大江,江对面是强楚,他在楚人面前聚集财富,简直就是三岁孩童手持黄金行走在集市上,大家不去动手,只是少一个带头人而已,一旦有人第一个动手,庆氏全族将要被一举而灭尽。
所以,上天才给予庆氏财富,让他骄奢,让他显富,让他贪婪无度——这正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啊!”
赵武拍手:“没错,如果是个男,人就希望自己的老婆能当上第一、第二二奶,假如当不上‘国家第一二奶’就期望当上‘本县第一二奶’,以便自己能狐假虎威,也给别人扣上顶绿帽,那么,这样的国度是虚弱不堪的。
上天不会容许这样的国度存续,因为人类不是kao这种行为发展、进化到到今天的。天欲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庆封现在的情景,就是灭亡的前兆。”
稍停,赵武把话题转移到当下:“本次盟会,鲁人可愿‘持牛耳(司仪、司盟)’?”
叔孙豹挺胸:“当为执政执牛耳!”
赵武停顿了一下:“寡君身体不好,这次盟会依旧不能亲临。鲁国一向是礼仪之国,盟会的仪式主持,能否让鲁君担当?”
叔孙豹犹豫一下,马上回答:“寡君将亲临盟会。”
这场盟会,晋国君主不参加,而其他国家都由君主亲临。这意味着:盟会之上,将确立晋国正卿等同于列国诸侯地位的待遇。叔孙豹对此虽然犹豫,但鲁国能参会全kao晋国支持,如今晋国又把鲁国的地位抬得那么高,成为仪式主持人,执牛耳者——叔孙豹唯有力挺晋国了。
既然成了仪式主持人,叔孙豹不得不问:“楚人方面,打算由谁引导登台——我听说秦人不参加盟会。”
戚林父cha嘴:“我听说楚人希望由他们的姻亲,郑人引导他们登台。”
叔孙豹还没来得及说话,赵武赶紧说:“虽然这不符合规则,但楚人乃是蛮夷,迁就点吧。”
叔孙豹摇头:“郑国没有能力监督楚国,如果楚人违背誓约,郑国拿什么去责备楚人?”
赵武瞥了一撇嘴:“难道现在齐人有能力约束我们吗?”
吞并了代国、赢得燕国隐隐支持的晋国,现在更不是齐国人敢正眼看的。如果晋人真的违背盟约,有傻大胆投诉到齐人那里,齐人敢接那份投诉状吗?
不顾叔孙豹的愣神,赵武继续补充:“筑造盟誓台进行盟誓,我们誓约的监督人是皇天后土,人间的监督者只是一个形式而已。更况且,我认为连皇天后土的监督,也是一个形式。真正决定能否守约的,在于盟誓人本身的道德律……
季札挂剑的故事你听说了吗?当时季札并没有亲口答应赠剑,但他‘心许’了。所以即使当事人去世了,季札也要把剑挂在墓地。
季札当时的‘心许’,何曾有监誓人,何曾向天地赌咒盟誓?可见,信诺的遵守不在于天地,只在于本心。”
叔孙豹点头:“执政说的有道理,即然这样,我们就迁就一下楚人,争取先把这场盟会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