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鬼藏人-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觉得不对劲,就提出要回去,那老金实在没办法,只好对他说了实话。

老金说,他祖上虽然是个采珠人,其实以前也是出身于官宦世家,家道中落,才沦落到做采珠人,因为他也是一个读书人,有记笔记的习惯,所以把当时一些经历都给记录了下来。

他笔记中记录过一件事情,说他当年也跟着捕鹰人上大兴安岭捕鹰,后来迷了路,在大山里走了足足半个月,却怎么也走不出来,到处都是一道道的山沟沟,大水泡子。

好在大兴安岭物产丰富,到处都是白亮亮的小溪,随便把帽子往溪水里一捞,都能捞上来鱼虾,林子里有多得是野鸡野兔,松仔、野杏,所以倒是饿不死,大家也不着急,就在老林子里慢慢转悠,白天慢慢走路,捕猎吃饭,晚上早早的搭个地窝子,点上篝火,大家轮流守夜、休息。

这次捕鹰是一个小团队,差不多七八个人,把头姓冯,叫做冯师傅。

有一天晚上,他在窝棚里睡觉,睡得正香甜,突然被人的说话声吵醒了。

醒来一看,是另外一个守夜人,满脸惊恐地对冯把头说,刚才守夜时,突然觉得有人拍了他一下。

冯把头睡得正香,很不耐烦,觉得这人真是大惊小怪,肯定是守着守着夜,迷迷糊糊睡着了,结果出现了幻觉,什么狗屁拍了他一下,搞不好是他自己做春梦,调戏良家妇女,被人在梦里扇了嘴巴子吧?

那人却指天发誓,说真真的,他当时确实有些困了,就抱着枪,坐在地上打瞌睡,就听见身边突然传来了一阵银铃儿般的笑声,笑声由远及近,一直传到耳边,接着就有一直肉乎乎的小手拍了他一下。

冯把头厌恶地挥了挥手,说行吧,行吧,你过来睡觉吧,老子过去守夜,看看到底是啥玩意!

当时老金祖上也觉得好奇,就主动提出跟冯老头一起守夜,也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两个人在篝火上烧了一壶水,里面添上几块茶砖,喝了一会儿,扯了点儿闲话,睡意就渐渐上来了,老金祖上到底没守过夜,没多久就困了,就觉得眼皮子越来越沉,脑袋耸拉着,迷迷糊糊就听见有人光着脚丫子,朝着他啪嗒啪嗒跑了过来,还有粗重急促的小孩呼吸声,那声音就在他耳边,接着那孩子像是在搞恶作剧,猛然朝他耳边大声叫了一声,把他吓得一下子跳了起来。

冯把头看着不对,赶紧扶住他,左右问了问,觉得事情有点儿不对劲,该不会是这窝棚正好搭在了谁家小孩坟上,冲撞了小鬼,所以小鬼过来吓唬他们吧。

他们赶紧叫醒了棚子里的其他几个人,熄灭了篝火,朝着窝棚那拜了拜,言明自己是过路的捕鹰人,路过宝地,借住一宿,如有冲撞,莫怪则个,说完就急匆匆走了,又换了一个地方搭了窝棚。

没想到,又走了一天,他们又遭遇了这种怪事。

这一次,有好几个人诅咒发誓,说自己看到了一个小孩儿,浑身草绿色,光着脚丫子,在他们身边跑来跑去。

大家都有些儿担心,这小孩子整天跟着他们走,这是想害死他们吗?

那冯把头到底是见多识广,他让人烧了一些草木灰,堆在了窝棚各处,就看见那小孩在草木灰上光着脚丫子乱跑,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大家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那草木灰除了被风吹散了一点儿,还是那样平平整整的,上面并没有任何脚印。

没想到,那冯把头却哈哈大笑,说造化,造化!咱们老哥几个时来运转了,这玩意啊,我听说过,这不是山鬼,是宝贝!

他解释着,你们都听说过人参娃娃吧,那带着红肚兜儿,扎着朝天辫子的那个?

你们也不想想,那人参本来是一个植物,怎么能幻化成人形,变成一个蹦蹦跳跳的小孩子,那人参长在地上,根须都在地底下,也动弹不了啊?

大家说,对啊,这又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它成精了?

冯把头就说,其实吧,咱们看到的东西,都不是真的,都是幻觉,这人参长到一定程度,就会迷惑人,让人看着像是一个孩子,其实不是,这些都是假的,是骗人的,这事情背后还大有玄机。

第448章黄皮子

听他这么一说,大家也来了兴趣,纷纷问他这人参娃娃到底是怎么回事。

冯把头招呼大家坐在,在篝火里点了一卷莫合烟,长长地吸了一口,慢慢吐出来,在地上磕了磕烟袋,说:“其实啊,这个人参娃娃的事情,确实存在。这大山里的事情,大家也知道,啥东西年头长了,都能成精怪。就拿咱们东北的五大仙来说,大蛇、刺猬、柳树都能成仙,这人参又是地精,咋就不能成精了?”

大家也都点头,说人参娃娃成精绝对可能,就是不知道为啥它留不下脚印。

冯把头没回答这个问题,反倒悠悠地说:“在咱们东北,传得最邪乎的是黄仙,就是黄皮子,黄鼠狼。有人说黄皮子能换命,你要是杀了它孩子,它就会施个咒,和你换命,自己在大树杈子上吊死,临死也要拉着你。

“换命这事情,好多人应该没见过,也不知道真假。这事情,我见过一次。那时候我还小,住在牡丹江那边,大山脚下,荒地多,天一黑就能听见狼嚎。那边地广人稀,一个镇子也没多少人,家家户户都藏着几杆猎枪,农忙时种地,农闲了就上山打猎,日子过得也不错。

“我们家隔壁,住着一个哑巴,姓徐,独门独户,里外就他一个人。这徐哑巴人残心眼多,看着别人打猎,也想跟着上山拣点洋落。但是你想呀,一个哑巴怎么围猎,指挥也指挥不了,搞不好一枪上去把人给打了?没办法,我爹就想了个主意,叫他挖陷阱、下套,逮一些山跳、野鸡,对付着过日子。

“有一年,这哑巴上山套野兔,就有外乡人过来找他,问他会不会逮黄鼠狼,他们大量收购。这两个人是哈尔滨一家毛病场的,特别下山来收购黄鼠狼。黄鼠狼是做毛笔的好材料。毛笔说是狼毫,其实是黄鼠狼毛,尤其是黄鼠狼尾巴,是做上等毛笔的首选。要是没黄鼠狼毛,就用兔子毛,那品质就差了。”

“没想到,两个人在各个收购站走了一圈,一只黄鼠狼都没收到。东北人信萨满,拜五大仙,尤其是黄仙,谁敢触它的霉头?后来,他们经人指点,说黄大仙没人敢动,这玩意会换命,捉这玩意会断子绝孙,除了绝户,没人敢招惹它,除非去找徐哑巴。他反正就是绝户,又是个哑巴,只要给钱,没啥不敢杀的!”

“那哑巴比划了半天,和他们谈好了价钱,就开始上山捉黄鼠狼了。捉黄鼠狼和捉山跳不一样。这玩意会锁骨,圆珠笔粗的小洞,它都能钻出去,用网根本网不住。下套子也没用,这玩意狠,要是被夹子夹住,或者套住,它就会直接咬断腿跑掉。捉黄鼠狼,得用专门的工具,用木猫,或者竹筒子。

“巧的是,我爹当年教他捉狐狸、山跳后,一时间嘴欠,跟他说过如何捉黄鼠狼。首先是木猫,木猫其实是一个木头做的捕捉器,一个长形的木箱子,两边是平衡的活扣,里面吊一块肉,黄鼠狼只要一吃肉,那活扣失去平衡,吊门会自动放下来,给黄鼠狼扣进去了。

“还有更简单的,直接找一个半米多长的大竹筒子,中间打通了,在最里面放一只烤得半生不熟的喜鹊,然后把竹筒子埋在地上,筒口和地面齐平。这样,黄鼠狼味道肉味,就会锁骨钻进竹筒子,等吃完喜鹊后,才发现那竹筒子又滑又窄,根本没法转身,就给卡在里面了。这两种办法的好处在于,都是活捉,不会伤害到它的皮毛,才能卖上价钱。”

“那徐哑巴收拾起这两个法子,捣鼓了好几天,又是木猫,又是竹筒子,在半山腰上一口气下了十好几个,没多久就捉了不少。那些收山货的人高兴得直拍手,当场点了几张大票子给他,并说明了,他们是收皮子的,不是搞养殖,这活的黄皮子他们不要,只要皮子。”

“那徐哑巴也不含糊,把那些黄皮子挨个摔死,皮子扒了,给了收山货的人,自己将肉小心收拾了,割掉骚袋子,在井水里拔了拔,去了骚味,放足了花椒、大蒜,整整炖了一大锅,吃得满脸肥油。”

说到这儿,冯把头解释着:“其实吧,这黄鼠狼其实是个好东西。血是大补,特别补肾,得了肾病的,生喝几条黄鼠狼血,那肾病自己就好了。那肉也能治病,补血的,得了白血病的人,就得吃这玩意儿,据说很管用。当时那一大锅肉煮出来,馋得狗都吸溜鼻子,口水哗哗往下流,那哑巴端着半锅肉要送给我们,我爹却连门都不开,在家里直擦枪,说这个黄皮子可千万别招惹,别看这徐哑巴现在吃肉吃得欢,等回头那老黄皮子找上来就完啦!”

第449章换命

“结果当天晚上,那老黄皮子就来了。那黄皮子来的时候,还是深夜,直奔那徐哑巴家的鸡窝去,那公鸡刚叫了半声,就哑了,在那拼命扑腾,整个鸡窝像是炸了窝,在院子里拼命扑腾。

“那徐哑巴人哑,但是不聋,白天吃了半锅黄皮子肉,现在浑身燥热,正睡不着,听着那鸡窝里一阵闹腾,提着枪就出去了,月光下,就看见一头浑身白毛的黄皮子,像人一般立着,眼睛直勾勾看着它。那院子里,到处都是咬断了脖子的鸡,还在拼命扑腾着身子垂死挣扎,整个院子里全是喷溅的鲜血,看起来非常恐怖。

“那黄皮子如此怪异,要是换成旁人,估计早就吓了个半死,但是那徐哑巴天不怕,地不怕,煞气十足,当时就给端上枪,瞄得准准的,轰隆一枪,就给它打死了。”

“深更半夜的,猛然传来一声枪响,震得我们家窗棂子嗡嗡地响。我父亲心里藏着这事,本来就担心,这时候就一咕噜爬起来,拿着猎枪,光着脚就跑了出去。”

“我当时还小,也被枪声吵醒了,也拿着我的弓箭,跟着爹跑了出去,那天正好是个月亮地,地上落了一层露水,白茫茫的,待推开他家的院子,我们两个人全都吓住了。”

在这个明晃晃的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