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隋好驸马-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大开,从里头冲出无数精锐的步军,约莫有至少五千人,而后才跟出来大股精锐的铁甲骑兵,看旗号,前者乃是骁果军郎将沈光的人马,后者自然是萧铣军此前给城里守军护送军粮时突围冲进城去的秦琼军了。

突厥军队本来已经被逼到了桑干河边、摆出背水一战的架势了。按说背水结阵这种事情,还是步军来做比较合适,而且容易发挥战斗力,骑兵玩背水结阵终究是不专业的。然而仗自然而然打到了这一步,阿史那咄苾原本也是没得选的,并不是他想要这样。事实上,随着血战的深入,已经有不少突厥起兵因为马力不堪,或是坐骑受了伤损,开始下马步战。而背水一战的局面,终究也让突厥人激发出了不少凶性,所以此前才撑持了这么久。

沈光的部队突然出现之后,局势便瞬间陡转直下了。因为突厥人一开始已经在背水之战中被打乱了指挥体系,原本都是靠着游牧民族的作战本能各自为战,专心与当面之敌厮杀。所以沈光出城的时候,突厥人并没有能够第一时间有组织地、成建制地派出军队涉水冲过桑干河,到雁门城城墙下面堵漏,而是给了沈光充分的时间出城。

当然,个别小股的突厥骑兵擅自行动各自为战去堵截沈光的还是有的,但是因为这样的尝试往往都是千夫长级别甚至百夫长级别的突厥中级军官组织的,所以没有形成规模和配合,这样的小股人马试图回身冲过桑干河骚扰雁门城内守军出城,毫无疑问是自不量力的,什么建树都没有就会被城头的弓弩覆盖射趴下几成,然后又被集中优势兵力的沈光碾为齑粉。

沈光在桑干河西岸、距离城墙不过百步的地方从容列阵之后,河对岸的突厥人苦日子就来了。沈光部的五千骁果军士兵居然带了超过一千张以上的踏张弩,隔着百余步宽的桑干河河水就能对着东岸背水而战的突厥人背后狂泻箭雨,而且还是对着敌人的背后射的那种刁毒态势。因为踏张弩的力量巨大,所以沈光万全可以让士兵们端平了弩,用望山准星瞄准了抛物余量后从容射击,几乎一瞬间,突厥大军的背后就遭到了重击,上千士卒几乎在最初几轮箭雨中就割菜一样毙命。

阿史那咄苾麾下的将领们这时候才开始组织起分兵反冲河东岸出城隋军的攻势,然而中间毕竟隔着一条百余步宽的河流,纵然战马可以在齐胸深的河水中涉水泅渡过去,但是毕竟这样的水里是跑不起来的,一百步的距离可能需要一两分钟才能通过,比平地上十秒钟就可以冲刺到的速度要慢十倍以上,如此一来,就注定了渡河反冲的部队会白白当靶子一样在河里被箭雨血洗好多轮。

可惜,隋军显然连这个机会都不会给突厥人了,哪怕突厥人愿意付出被白白先血洗十几轮的代价,隋军也不会给突厥人最终成功上岸站稳脚跟这个结果。因为沈光背后,鱼贯出城的秦琼部铁骑兵此刻已经出来数千人之多了,迅速逡巡把守住了这一段河沿,哪儿有突厥骑兵渡河成功的冒头趋势,秦琼军就会飞驰过去一阵冲刺把他们杀回河里。

另一方面突厥人分兵防备背后之敌的部署,明显动摇了前军防御的稳固性和士气的稳定性,大军乱战之中,并不是每个士兵都可以清楚地知道背后的战局的,他们知道的只是自己一方的大军被敌人围攻了,陷入了前后夹击的窘境。

而萧铣军也在沈光和秦琼出城夹击阿史那咄苾的同时,不惜气力狂吹号角、猛擂战鼓,喊杀冲锋之声震彻云霄,发出各种鼓舞士气扰乱敌人军心的呐喊,士卒们眼看胜利在望,爆发出来的气势如白虹贯日。也亏得大部分突厥士兵都听不懂汉语,所以没有被隋军的喊话内容打击到士气,但是光看隋军振奋的神情,有点儿脑子的突厥人都知道这意味着居室不妙。

“三王子!不好了,刚才夷男派了传令兵过来通知,说是今日定然已经不能阻止萧铣军成功和城内的杨广会和了,继续在这里阵地战和汉人死磕殊为不智,他不愿意带着薛延陀部勇士做这种无意义的牺牲,所以已经带兵往北奔逃了!”

当哨骑把这个消息带给阿史那咄苾的时候,阿史那咄苾顿时觉得眼前一黑——薛延陀部酋长夷男都没敢让他自己的族人来传达这个决定,就直接开始带着他剩下的几千骑兵残部跑了。

战至此刻,薛延陀人的战力已经占到了阿史那咄苾麾下兵力的三分之一,已经被前后夹击的情况下,又有阵地靠北的三分之一作战部队轰然逃跑,这个仗显然没有必要在打下去了。而且看夷男的架势,显然也是不怕东突厥可汗战后找他秋后算账了,在夷男心中,或许觉得此战之后,现任的东突厥可汗能不能坐稳位置都不知道了,哪里有功夫找他夷男算账?

阿史那咄苾带着自己的三四千亲卫队,沿着桑干河东岸向北奋死拼杀,好歹杀出一条血路,也亏得突厥精锐都是骑兵,只要打定了主意不和汉人阵地战,想跑终究还是跑得掉的。然而大部分士兵因为陷得太深,已经没救了。

阿史那咄苾带来的三万多兵马里头,夷男的薛延陀部和室韦的契丹族骑兵原本也占了一小半,他们在战死了近半数之后,其余全部溃逃,连夜奔亡回本族的领土,再也不听从东突厥可汗的调遣。东突厥本部族的骑兵原本有两万人,经此一战也折损了半数以上,损失极为惨重。阿史那咄苾逃出去之后清点人数,战前三万多骑兵,居然只能收拢到六七千人。

而在他逃走之后,雁门城东侧的围城包围圈已经彻底撕碎崩溃,萧铣军成功与城内守军完成了汇合。不用多久,南边来的粮草辎重就会再无阻碍地通过桑干河水道源源不断运进雁门城。

虽然此刻中线和西线战场的胜负还没有分出,消息还没有传来,但是萧铣已经一点都不担心了,他随时可以带着得胜之兵渡过桑干河之后,从侧翼给始毕可汗的中军左翼一记重击。

第二十一章两个死要面子的活宝

已经重度神经衰弱了好几个月的杨广,终于可以吁出一口胸中浊气,然后仰天长啸发泄一通了。

围困了他两个多月之后,该死的突厥胡狗终于要被撕碎了。昨日的那场绵亘血战,由朝至暮,站在雁门城的东西南三面城楼、城墙上始终都可以听到不绝于耳的喊杀声。

午前时分,城里的隋军以秦琼和沈光的生力军率先向东出击,彻底粉碎了东面阿史那咄苾的三万多骑兵部队。随后随着萧铣、陈棱所部腾出手来,再次与城内守军合兵一处,驰援另外两个战场。

士卒略作休整、用过仓促的加餐之后,从雁门城南和桑干河东岸出击,三面夹击了始毕可汗的主力,虽然始毕可汗本部这边因为没有桑干河这种利于汉人军队的地利干扰、打得本没有他三弟那么惨,但是陡然遭到多方夹击之后,也开始撑持不住了。尤其是守城军队在宇文述的坐镇指挥之下、由宇文述的长子、如今也捞到了一卫副将的宇文化及前敌指挥,出动了至少三四万兵力参与了这场最终收割战果的决战,一派形势向好的局面让隋军上上下下都士气鼓舞非常,无形中助长了战力。此消彼长之下,突厥人撑不住而溃退也就在所难免了。

最终在入夜之前,始毕可汗的中军已经彻底失去了控制,只有嫡系精锐部队还可以有组织地向西面撤退,其余人都乱成了一锅粥,当时也没法统计究竟损失了多少人马。

在始毕可汗的对面。杨义臣与皇甫无逸、裴仁基、段达等将领的十八万隋军主力,堪称是当日一战中付出代价最惨重的。相对于东面萧铣的速胜。以及西面李渊的明哲保身,杨义臣对杨广和大隋朝的忠义堪称没有瑕疵;而且段达、裴仁基这些有的是杨广当年做晋王时候就留用的近侍之臣。所以他们这一路军队愿意拼死拼活干脏活累活也就不奇怪了。

一整天的血战下来,据说杨义臣军的战斗减员达到了惊人的两万人之多,几乎交代了将近两成人数的总兵力;而皇甫无逸、段达和裴仁基的东都援军虽然总人数只有三四万,却死伤逃亡了足足一小半,绝对损失数也超过了一万五千人。唯有张须陀派来的兵算是此前在河南道剿匪连番血战打老了仗的,有战斗力也有战场生存嗅觉,一整天仅仅损失了数千人。

总体来看,中路的隋军最后只能算是惨胜,总数十八万的大军付出了四五万人的代价才攫取了战略性胜利。但是仅仅从战术和战损比层面来看,甚至比他们对面的突厥军队死伤逃亡还要多。如果不是他们拥有十八万对十万人的总兵力优势,加上侧翼隋军的提前胜利后包抄支援,杨义臣只怕赢得还要惨烈一些。尤其是因为他手下的部队中占到总人数四分之一的东都军队,完全是还没有怎么经历战阵的鱼腩,极大地拖了杨义臣的后退。

突厥人的三路大军之中,情况相对最好的是始毕可汗的二弟阿史那俟利弗设的人马——原因么也是很显而易见的,因为阿史那俟利弗设的部队在西面,距离桑干河最远。外围又没有别的隋军围堵了,各个方向都是开阔的草原,所以自然一遇到不利就可以风紧扯呼,立刻远遁。

加上阿史那俟利弗设对面的隋军是由太原留守李渊和带领河西兵的阴世师率领的。其中李渊是主将,以李渊保存实力、避实击虚摘桃子为主的脾性,自然也不可能把阿史那俟利弗设打得太惨。

当然了。李渊也是要防止杨广脱困之后找他算账清查的,所以明面上自然都做得颇为过得去。一整天血战下来。杀敌伤敌万人以上的战果自然是随便报,缴获物资也着实不少。唯有可以上缴兵部报功的首级可能略微不够一些,两三千级都凑不够,但是李渊自然另有办法。他当太原留守也已经是第二个年头了,他和平年代负责镇守的地盘,本来就是今日来勤王各将领之中最靠近突厥人的地方,平素李渊就有不少机会遭遇小股碰运气的突厥牧民部落,收罗一些首级提前用石灰腌渍了以备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