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隋好驸马-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文深言语之间,战场后方的追击战已经到了尾声,赵破阵旧部被萧铣的人马收拢俘获的不知凡几,李子通损失的一万两千多兵力里头,至少有五千人被抓,还有三四千逃散了,剩下的不是战死就是残废。萧铣的大军步步紧逼,与阚棱统帅的杜伏威军逐步接近,也是见对方严阵以待,并无可趁之机,才没有直接冲杀上来。

接近到了这个距离,阚棱想后撤也不可能了,五六万人要是回身一动,马上便是一场大乱,如今之计,唯有与官军血战。

第四十二章焚薮而畋

萧铣手下一万两千人的官军,与李子通一战不过打了半个时辰,付出了区区一千出头的伤亡,其中直接战死者不超过三百人,便取得了阶段性的大胜,把李子通军主力中的赵破阵旧部几乎全部干掉。

抓获的五千俘虏当然不能直接重新驱赶着上阵厮杀了——那样会有很大的临阵哗变倒戈风险,所以萧铣还是只能分出几百士兵把那些俘虏押往后方。如此一来,能够拿来和阚棱直接决战的官军人数,反而是降低到了一万人左右。

一万人对付将近六万人,按说萧铣是占了极大的劣势的,纵然官军和农民军交战,屡屡都可以打出一比几的交换比,胜败也还在两可之间。

但是,阚棱、王雄诞、辅公佑等杜伏威军高级将领,却不敢有丝毫大意,士气这种东西,有些时候真是可以具象化,让人肉眼都看得出来的。官军刚刚大胜一场,锐气爆棚,旌旗鼓角,都弥散出一股磅礴的气势。反观杜伏威军这边,虽然也是新上阵,按说气势不该堕落,可是刚刚目睹了李子通军被追杀时忙忙如丧家之犬的惨状,如今又见到了官军的规模和阵容,上上下下不免升起一股恐慌:

看上去对面的官军人数也不多,万把人的样子,李头领据说有两万人马……可是就这么万余官军,小半个时辰就把李头领的两万人马打得溃不成军、歼灭了其中一半还多?而且看官军的样子,似乎歼敌一万多自身都没什么损失一样。那这些官军得是有多精锐?这种思维笼罩之下,似乎官军来迎战的人数越少,义军这边就越觉得压抑。

阚棱没读过兵书。但是从基层杀上来的将领,都是对战场氛围有一种如同野兽一样灵敏的本能嗅觉,他一看就知道如今士气不可用,见官军没有趁势直接杀过来,心中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的,因为这样有利于两军调节士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须臾之间,一个想法就从他脑海中冒出来了。

……

“什么?阚贤侄打算找官军中猛将挑战?这似乎不妥吧,阚贤侄好歹也是我军主将身份。咱不过是杜头领派来增援的。三军主将去做那种与人直接厮杀的事情,是不是太草率了?”

辅公佑听阚棱说了准备约战官军将领单挑的消息时,也是吓了一跳。虽然他本人自问老资格,对于杜伏威把阚棱和王雄诞越过他去委以方面重任很是不爽。但他如今好歹还是知道以大局为重的。

然而阚棱的想法也很简单:必须在混战之前。把官军的新锐士气打压下去,把己方士气提振起来。农民军缺乏组织性,打仗靠的就是士气,没了士气的话,哪怕十万大军都有可能作鸟兽散。而他自问武力雄壮,和敌人单挑的话还是不怵的。辅公佑原本是就事论事的持重之言,但是阚棱这几天对辅公佑有了一丝芥蒂之后,听在耳中反而觉得对方是看不起自己的武功一样。分外刺耳。

一旁的王雄诞左右看看,还是决定支持阚棱。直截了当说:“要想打压官军士气,这个法子自然是最好不过了,阚大哥武艺自然没说的,不过也要堤防官军使诈,咱便从旁接应好了,万一有个变故,也好照应。”

辅公佑冷哼一声,对方好心当成驴肝肺,他也没什么好说的,若是这二人真有意外,江淮义军中便再也没有人可以独当一面了,杜伏威少不得还要靠自己支撑淮南大局——杜伏威自己一下子收了十几个义子,不过其余的都不成器,没那么大能耐。

两阵对圆,间隔超过两箭之地,足足四百步。阚棱和王雄诞带着一队骑卒,便出阵而列,开始大声喧哗挑战,兼顾骂阵。

官军阵中,萧铣的位置比较靠后,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对身边随军的马仔长孙无忌问道:“对面那些贼将这是作甚?阵前辱骂,能提振多少士气?”

长孙无忌这方面军旅经验反而比萧铣深厚,可能是北方将门出身的原因吧,家学渊源,马上给萧铣解释:“大使,贼军这是打算挑衅我军没有勇将,不敢与之单挑,我军不出战的话,贼军倒也可以勉强扭转一些士气。不过这些都不要紧,大不了让弩手突前,放一通乱箭射回,便是射不中,也好让敌人不敢嚣张。”

萧铣一听就乐了——他来到这个世界,主持的战役也有七八场了吧,有打高句丽的,有打农民军的,还算业务范围广泛,但还真就第一次遇到有敌将要求单挑的。他心中猎奇的兴致一上来,加上对于这事儿本来就不怵,竟然还颇为期待。

“不不不!怎么能乱箭射回呢!那个谁——让秦琼出战,让来整带着剩下的骑军压阵掠阵。”

长孙无忌是新来的,不知道秦琼武艺,不免觉得萧铣有些孟浪,然而见萧铣这么沉着哂笑的样子,也就不说什么了。

秦琼原本带着骑军在两翼压阵,听了传令兵言语,一下子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好像肾上腺素分泌狂飙,兴奋得不行——跟着萧驸马转战南北这几年,总算逮着一个万军面前逞能武艺的机会了。那个阚棱虽然好像有些名气,据说是杜伏威帐下第一猛将,可是一伙流贼能有什么勇将可言!

怀着相互轻视的心态,秦琼和阚棱各自策马出阵,相向冲刺,在相距七八十步的地方勒马停下,相互通了姓名,撂下一些狠话,便准备直接抡开干了。

“那贼将倒是好大的气力,某倒是该先试试看他斤两。”

秦琼虽然轻视阚棱,但是战场嗅觉之灵敏,已经让他到了对任何一丝潜在危险都可以轻易嗅到的程度。而且秦琼弓箭颇为擅长。自然目力敏锐也是非同小可,双方隔着七八十步,阚棱那杆看似形状不出众、但是质感惊人的重型兵刃。便已经让秦琼警觉起来了。

那是一柄比寻常九尺陌刀更加长大厚重的特制陌刀,估摸着连刀带柄总有一丈有余,而且寻常官军的制式陌刀刀刃只有两尺多长,剩下的刀柄倒有将近七尺,而阚棱这把大陌刀似乎多出来的一尺多长度都是长在刀刃上,所以足足开了有三尺半刃口的样子,几乎比短柄的宝剑和横刀整体长度都要长了。

更不寻常的地方在于。阚棱的陌刀刀刃和刀柄处没有任何膨大的接合部,没有红缨遮挡的情况下,都看不见任何分叉咬合的榫接痕迹。所以很显然只有一种解释——这柄陌刀连刀杆和刀刃都是一体打造的,锻造的时候先锻出了一根一丈长的铁棍,然后把前头三尺半反复叠打成刀刃,与后头的刀柄浑然一体。万全用不上接木柄。

制式陌刀一般也有大小轻重。大约在十七斤到十九斤之间,猛将用的加长加重的,或许有二十三四斤(隋唐一斤690克),可是阚棱这把刀,虽然刀柄比木柄的刀要细不少,只有三指粗细,却绝对要在三四十斤之上。见到如此雄沉的兵器,秦琼的轻敌之心马上收敛去了七八分。只是脸上还故作骄矜,言语气色也丝毫不在意一般。好麻痹阚棱。

阚棱的战场嗅觉也甚是灵敏,无奈秦琼的装扮和武器的外观上看不出什么破绽,没那么多信息量,所以阚棱真不知道秦琼深浅,这年头信息闭塞,除非是天下知名的猛将,否则谁在敌军之中都是路人甲的级别,如今的秦琼在国内功业不显,仅有的勇名也是在高句丽挣下的,农民军将领又哪里去打听?

加速,冲刺,两马相交,电光火石之间,秦琼沉气猛刺,却是留了三分后劲准备随时卸力,刀枪相交前的瞬间也把胯下黄骠马略略拨转了方向,“铿~”地一声闷响,带着嗡嗡的回音,以及略微慢了半拍的夸张惊呼,秦琼貌似险之又险的避过了阚棱直来直去的照头一刀,堪堪把数十斤重的兵刃架得偏斜了开去。

阚棱蓄满全力的一刀被带偏,要全力拉回兵刃时自然少不得有三分空门,心中惊讶时,也不敢双手全力收回陌刀,只是右手虚拖陌刀委地,迅速拉开与秦琼的距离,左手则飞速地往自己腰间一按,抽出一柄仅有两尺多长的横刀护身。等到双方错马而过拉开了十几步之后,才重新用力把陌刀握好。

重兵器最怕的便是一击不中后被别人顺势带斜,也就是所谓的四两拨千斤,因为若是对面硬碰硬死挡的话,就算挡了下来,对方也必然虎口震裂,气血翻涌难以后招跟进,而若是被四两拨千斤了,重兵器一时间收不回来,这时候最正确的应对方法就是抽出备用的短兵先抵挡两招。

然而秦琼并没有在阚棱谨慎防备的当口使出回马枪,这让他“侥幸失措运气好才挡下刚才那一刀”的印象深入了敌人的内心,让阚棱觉得这个秦琼果然没什么深厚的临敌应变能力。而秦琼则不动声色地看清了阚棱的底细——虽然是个蛮夫,却也知道些厮杀搏战的道理,并非意味用蛮。两人对敌人的认知,出现了进一步深化的分叉。

“走狗,再吃爷爷几刀试试!”阚棱调匀了气息,重新猛冲上去,和秦琼又是三五个回合的交马冲刺,看着秦琼的气力似乎越来越勉强,最后居然不得不兜转马头与阚棱平行奔驰交手,才能躲避附在陌刀上的战马对冲之力。

古代单挑,所谓一个回合,便是两马对冲相交和错马而过时两次交手的机会,两下兵刃交击后,很快会因为对冲的速度错开。但是也有打到后来马速降低后趁势兜转马头平行奔驰在马上互砍的,这样一来,双方马匹的相对速度就一样了,冲力要小很多,对于重兵器一方的爆发力显然是有些不利的,对于胜在灵巧敏捷的一方,却颇有优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