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夏鼎-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军的整编卓有成效。不愧是是历史上困守孤城坚持了三年之久的名将啊,陈德心中暗想。阳光将长矛营方阵照射出整齐的尖锐影子,笔直的指向前方敌军的方向。

不用回头,陈德也知道身后的数万虎贲都在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他只要一个命令,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冒着白刃和箭雨一往无前。他在等待,等待敌人积攒起和自己决战的勇气,若是太早发动突击,恐怕他们会望风而逃,击溃战的效果要比歼灭战小得多。

吴越王钱椒脸色阴沉的看着前方,当沈承礼向他禀报说前面遭遇了大队唐军之后,钱椒心中就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钱王,唐军来者不善,撤吧。”镇国都指挥使王谔勒马停在钱椒身旁,连马儿也感觉到对方军阵中传来的隐隐气势,铁蹄不安的刨打着红色的泥土。

见王谔这等宿将居然也露出怯意,钱椒心中更加感到失望,他看着在左前方山丘上歇马的黑云都,没有说话。黑云都乃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强军,人马都罩重甲,冲阵时势不可挡。而且由于江南少马,自从建军以来就以步军作战目标。若是黑云都与北方轻骑对阵,倒很难占得上风,但只要自己敢在黑云都军前撤退,这些砍惯步卒的骑兵在追击中绝对会将自己撤退的军队完全击溃。王谔顺着钱椒的目光看去,也不再说话,自退下去部勒镇国军准备接战。

大宋升州东南面兵马都监丁德裕看着对面的严整军阵也是心中打鼓,自己带来的五千禁兵在常州城下损失不少,这次追击匆匆忙忙跟上来的仅有两千余人,其中骑兵不足千人。大宋军队虽说以步卒为主,但对骑兵的战斗力还是非常清楚,对江南军队的战斗中,曾经不止一次凭借优势的骑兵占得上风,但在今天的会战中,仅就骑兵数量而言,东南面行营落在了下风。更别提从旗号上看,对面的骑兵是陛下在见到南朝使臣时都会特意问起的黑云长剑,天下有数的几只精兵之一。想到这里,丁德裕开始不由自主地四下张望,万一战事不利,如何带领着手下这八百骑兵快速脱离战场,事后大可以将战败之责推给吴越人,若是被唐军生俘或是阵斩,那就不好说了。

半夜从常州城追到此处的吴越军当真是疲惫不堪,兼且饥渴交加,如果不是一直被追逐胜利的意志所鼓舞,几乎早就在半路上就要倒下休息。眼看就要追上常州逃出来的唐军,一泄心头之恨,突然遇到这么一支唐国大军守在前面邀战,数万士卒中倒有一大半泄了气,不少人干脆精疲力竭的坐在了地上,只等将领过来又打又骂方才嘟囔着站回到行伍中去。

见前面的吴越军终于站好了队形,陈德禁皱的双眉方才舒展开一些,他举起马鞭,身后数千士卒一起提起手中的长矛,发出整齐的一声响,两旁的天德军骚动着也先后举起刀盾,个别站僵了的军卒趁别人不不注意轻轻的松活着手脚。停顿了数秒,陈德将手中马鞭向前一指,自己轻轻调整胯下马匹的姿态,两千弩兵迈着整齐的步子,超越了原本站在军阵之前的将领们,慢慢地向敌阵逼近,陈德等将领则拨转马头,马匹迈着轻快的跳步离开宽大的中央方阵正面,给挺矛向前的四千长枪手让开前进的道路。而长枪手们在轻快鼓点伴奏下肩并着肩整齐地向前移动,校尉柏盛就行进在第一排长枪手的最左边,他挺出的长枪上挂着一面旌旗,引领着第一营五百名士卒以同样的速度往前行走。

稍微慢了中央方阵半拍,天德军的两个方阵很快从后面赶了上来,然后以同样的速度与中央方针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在三个方阵之间的宽大空隙上,是手持横刀和方盾的老兵组成稀疏的若干小型方阵,既能使前后纵深位置不同的军队能够通过这些空隙交换位置,又能防止敌人一下子从这两个空袭渗透进来。而陈德和他的亲兵营则慢慢地通过这个空隙调整位置,最终行进在整个推进方阵的纵深处,无论敌军从哪个方面发起冲击,都不太可能一下子将唐军的指挥中枢打掉。

敌我两方都视为最精锐的黑云都仍旧留在平缓的山坡上作为预备队,这也是陈德与呙彦约好的。“骑兵是江南军队最珍贵的财富,万不得已时不能轻易损耗。”这是陈德说服呙彦时,让吝啬的黑云都指挥使最终下决心参战的关键说词之一。

在离敌军还有大约八百步时,吴越军的一枝弩箭落在了缓缓推进的唐军队形前方,吴越军的军校一看射程已够,便大声发令,顷刻间,利箭如同狂风暴雨一般向正在前进的唐军袭来。虽然穿戴了全副的盔甲,但总有人被箭穿透盔甲的间隙,闷哼一声道在地上,暂时让行军的队列出现一点点波纹,两翼的方阵甚至出现了一点点慌乱,但中央方阵的步军却仍然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向前走着,他们目视前方,好像不是行进在箭如雨下的战场上,而是行进在金陵的大街上,接受百姓们祝捷的欢呼。中央方阵的镇定影响了两翼,天德军中本多是南唐名将刘仁赡旧部劲卒,此刻见主军强悍如斯,更加不欲落人之后,轻微的慌乱之后便和中央方阵一样镇定往前推进。

一直到接近敌阵三百步时,前方的弩兵才停下来,向敌军发射出持续的弩箭。强弩在这个距离显现出惊人的穿透力,前排许多吴越军和宋军士卒都是直接被弩箭穿透胸前铠甲甚至是头盔倒在地上。弩兵们一边发射,一边逐渐收缩着横排的间距,最后聚成了两个密集的弩兵方阵,恰好位于三个坚定地推进着的大方阵的空隙位置,手持长矛刀盾的士卒们健步超越了弩兵,在他们掩护射击下形成一条布满枪林刀丛的突击线。

吴越军中的弩箭此时也表现短兵相接时强大的杀伤力,不少前排的唐军士卒也被射中倒地。但是整体效果上看,唐军的弩箭攻势与白刃突击是结合在一起的整体,陈德认为,弩本质上是一种延长了的枪矛,应当用于进攻。相比之下吴越军的弓弩虽然也很强劲,但只是被动的反击。

唐军面对箭雨时表现出来的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从容不迫极大的震撼了对面的敌人。不少吴越军开始回想起唐军曾经在城头煮食人肉的事情,开始不禁暗暗后悔自己怎的一路追击这样一群吃人的魔鬼到了这种地方。

卷三六朝如梦鸟空啼第五十三章大胜

“中央方阵的唐国军队毫不在乎能够轻易穿透盔甲的弩箭,他们挺着两丈长地步槊整齐的向我们逼近,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可怕,都像是地狱里恶鬼附身一般可怕,就这么向我们冲过来。”多年以后,宋国雄捷军的军校刘昌宪一次次对刚入禁军的新丁讲述他记忆中的常州之战。时间洗刷了失败者心中的耻辱感,反而随着战胜者传奇色彩的加重,被名标青史的人物打败,曾经被打败的人也会有一种参与历史进程的荣誉感。

然而在大宋开宝八年四月间这个严寒早晨发生的战役过程当中,绝大部分宋军和吴越军的军卒的心始终牢牢的被恐惧所裹挟,既未感到任何羞耻,更未感到任何荣誉。对久经战乱的云骑雄捷军来说,见惯了悍不畏死的敌人,却从没见过对死亡如此冷漠的对手。神卫军迈着整齐的步伐前进,中央方阵虽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但却给了第一线的吴越和宋军士卒以巨大的心理压力,唐军弩兵方阵集中而持续的箭雨攻击加大了这种压力。不少吴越军惨叫着被弩箭穿透倒在地上,强弩密集而持续的箭雨在近距离具有恐怖的杀伤力。相比之下,对面敌人在同样箭雨下所表现的从容镇定令人震撼。

一直前进到敌军还有五十步的距离的时候,唐军方阵方才发出整齐的一声发喊“杀”,所有的士卒在军官们的带领下加速跑动起来,恍如一座移动的山丘一样向对方压了过去。

吴越镇国、镇武两军列成主阵的几乎在瞬间就被冲击力巨大的唐军中央方阵凿出了一个巨大的凹陷。伴随在中央方阵两边手持盾牌横刀的唐国精锐趁机往被撕裂开来的吴越军阵深处冲杀,他们在战前都按照陈德的要求进行了三列阵轮换的训练,一队士卒拼杀疲劳之后,便由第二队军卒换下,这样保证了冲杀在前的横刀手都能得到休息的机会,而与他对阵的吴越军卒则要承受一波又一波养精蓄锐的唐军的攻击。更何况追到此处的吴越军卒在体力上早已透支,此时的短兵相接更加落在了下风。

精选的横刀手恰到好处的起到了中央方阵与两翼天德军方阵的联结作用。目睹了战阵中间部位的被唐军杀得步步后退,两翼的吴越军阵型不免有些松动。吴越王钱椒原本命令两翼的军队一起往中间挤压数量较少的唐军,甚至企图将深深的冲进吴越军大阵的唐国长枪兵切割出来,挤压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加以绞杀。但是结合部的战斗却是唐军大占上风,被撕裂开的战线很快在唐国横刀手的攻击下变了巨大的溃疡,许多自以为在大阵深处,还没有准备好上阵接战吴越军士卒仓促应战之下死伤惨重,哭爹喊娘之声四起。

宋将丁德裕本来就率两千余禁军在吴越军大阵之外另结一阵,由于黑云都窥伺在侧,丁德裕一直不敢投入骑兵攻击唐军的侧翼和背后。正面的战斗打响之后,面对吴越军节节后退的战局。雄捷军校尉张皋见丁德裕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凑上前去道:“丁将军,吴越军恐怕是顶不住了,我等如不见机行事,一旦黑云都投入战场,恐怕连撤退的机会都没有了。”

丁德裕转过头去,半晌没有说话,似乎还在犹豫。张皋又道:“此战之后,朝廷若有怪罪,吾等都可作证是吴越王贪功心切才中了敌军的埋伏,我等全师而退,应是无过有功啊!”

丁德裕方点点头,叹气道:“兵败如山倒,吾部区区千余疲弱之兵无济于事,不若退保常州。”说完吩咐全军掉头向南,缓缓退后。从侧翼一直退到正与宋军奋力厮杀的吴越军大阵之后,方才快速抛弃正在苦斗的吴越军向南逃窜。这期间黑云都派出五百骑军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