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明月-第6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官谢了。”

周永见到各位军官全被朱大可冷冰冰的话弄得有点不自在,他赶忙解释:“我这位师兄父母皆死于西夏人之手,幼年时他怀刃入西夏寻找杀父仇敌,不幸被夏人俘虏,是义父攻入西夏,解救了他,从此后他就跟在义父身边。诸位莫怕,我师兄被夏人砍坏了面部,不再会笑,其实他这人很和善,以后诸位就知道了。”

游解连忙帮腔:“没错没错,朱师兄在童子营中最照顾我们这些年幼者,我记得有次行军拉练,我走不动了,当时我才五岁,是朱师兄背着我走了十里路……”

郭广生笑了,答:“知道知道,你有个表亲叫朱可仁,在我手下当兵,去年你还写信给他。”

朱大可僵硬的点点头,郭广生拉过其他人介绍:“这位是小种经略之子种明武,他是折可家的折可保,折可家与你义父是世交,他二位还带来了父亲的书信,希望面见你义父……这位是……”

陈步庭连忙窜了上来,谄媚的自我介绍:“下官是荆湖北路潭州马步军指挥陈步庭,这位是福建路漳州钤辖孙和,朱兄,有理了。太师大人现在巡视到何方?下官身上有谢应老的书信。”

闾丘观笑眯眯的回答:“陈步庭,我听说过,据说你在宜章争风吃醋,殴打了一名漳水书院的读书人,被谢应老罚跪,是吧?”

陈步庭尴尬的一笑,解释:“那花魁月娘明明是我先叫的,那小子仗着是漳水书院的读书人,竟然跟我抢花魁,咱家说不过他,少不得拳头伺候。”

闾丘观笑眯眯的追问:“还有呢?”

陈步庭气急败坏:“哪里还有,我一脚踹去,谁知那厮经不得打坠入水中,好笑那厮,明明是漳水书院的人,竟然不会游水,害的洒家跳水相救,事后还被谢应老处罚,好没道理。”

闾丘观继续追问:“还有呢?”

陈步庭呛了一下,瞪大眼睛愤怒的看着闾丘观,闾丘观笑眯眯的补充:“那粉头月娘容色如何?可当得一抢?”

陈步庭骄傲的点点头:“自然容色可观!”

闾丘观竖起大拇指:“美色当前,无需礼让——陈兄真英雄也!”

陈步庭顿时心中一暖,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伸手搂着闾丘观,亲热的说:“闾丘兄,你是地头蛇,兄弟我来杭州的时候,可是带上了全副身家,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你多给兄弟介绍介绍。”

朱大可阴着脸,轻骂:“一对狗男女……太师大人已至泉州,诸位要见太师,恐怕要等到月末,不如先去参谋本部报到,而后安置下来。”

孙和一听,大喜:“那不是说我们今晚有空逛西湖了吗?走,同去同去,今日在场的一个也不能落下。”

郭广生跟着轻骂:“原来是三个狗男女。”

周永马上插嘴:“朱师兄,听说长公子马上要结婚,传闻三衙内也要与公主定亲,小弟从陕西来的时候,师兄弟都送上了一份贺礼。义父不在,我们见见长公子也好。想当年,胡娘客氏曾经照料过我们,廖支婆也曾看顾过我们,我们也需一一拜见,不知小衙内赵天在吗?”

闾丘观一拍大腿:“那我们还等什么,诸位都有这份关系,不如我们今晚就去茉莉园打搅……陈指挥、孙统制也去,茉莉园的倭娘可温柔了,平常没理由去打搅,几位仁兄住在广东,我也好日日拜候。”

郭广生停下了脚步,惊讶的询问闾丘观:“兄台是广南武备学堂里出来的吧?”

闾丘观眨巴眨巴眼睛回答:“在下是丽水人士,太师在婺州(义乌)招兵的时候才从军的,目前还在杭州学堂里修学,未曾有机会去广南。”

郭广生了悟的点点头,追问:“足下在杭州武备学堂学的可是情报专业?”

闾丘观瞪大眼睛,钦佩的竖起大拇指:“这样都能猜到,郭兄了不起!嗯,但郭兄是如何猜到的呢?”

郭广生赞叹的夸了一句:“常听说太尉大人擅于鉴赏人才,果不其然,以闾丘兄这种唯恐天下不乱的性格,简直太适合做煽动工作了……闾丘兄休要多疑,京官罢朝的时候,在下曾在京城遇到过广南武备学堂的某人,当时某正在太学游学,那厮在太学煽动,身上正如闾丘兄一样,充满了阴谋的味道。”

闾丘观无辜的翻了个白眼,反驳说:“在下身上有阴谋的味道么,像我这么和善的人,连太师都夸我是‘阳光少年’,我怎么会有阴谋呢?好无辜啊。”

听到闾丘观是搞情报的人,最擅长煽风点火、刺探消息,几个学生都心中一寒,脚下情不自禁与闾丘观拉开了距离,朱大可阴着脸插话:“没错!太尉大人夸奖的原话是:面如蠢猪,心如狐狸。省略的事实果然不能听……只是诸位莫慌,这小子顶多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他是情报司专管情报分析的。”

冷面人居然也会开玩笑,众人一喜,望向朱大可的目光也和煦了许多。

朝廷枢密院所属的情报系统称之为“职方司”,赵兴的南洋衙门不能照搬枢密院的名称,他下设的情报机构称之为“情报司”,这个情报司实际上是摆在明面上的一套,相当于“军事情报司”,专门负责搜集与军事有关的消息,所以民间常称为“军情司”。而另一套隐藏在暗处的情报司则为人所不知,它由源业平统管,这个情报处有一个表面普通的名字,称“南洋衙门商业统计局”。

一群年轻人说说笑笑,乘着马车赶往茉莉园。此际,泉州城内,赵兴手拿着参谋本部出台的扩军计划,正摇头叹息:“参谋本部误会了我的意思,凡事要考虑成本与效益。军队是用来对外的,我大宋承平日久,各地养那些庞大的军队干什么?大宋子民不是我的军队针对的对象,四境的叛乱,用侯蒙的招安之策也可,用衙役去对付也可,我花钱养那么多兵,岂能让他们对同胞挥刀。

裁减!各处厢军尽数裁减!每路拥有两个营的军力还是太多。骑巡营,射击营有一千人,养活这一千人每月要花一万五千贯,外加训练费,服装费,营地费,伙食费,一年怎么样也要算到五十万贯。一个路花五十万贯养兵,太奢侈了!何必呢?

福建路留一个射击营,两浙路留一个骑巡营,两广依然如此,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厢军裁撤成两千人,加上军官,最多两千二百人,足够了。”

参谋本部原计划每州留一些兵,南洋衙门辖下保持一万多厢兵的编制,但赵兴一过目,整个南洋事务局厢兵只剩下了两千余人。

“正兵要扩编,我们如今控制着三个洋面,南海是国境线,至少该有两支部队以应变,吕宋驻扎一支,琉球驻扎一支,三佛齐、狮子城还要驻守一支舰队,有多余的兵力不如都调往海外,至少海外驻军,有商人帮我们分担驻兵费用。”

赵兴这里念叨着,福建泉州市舶使蒲宗望讪笑着拍马屁:“太尉大人总是不肯吃半点亏。”

赵兴抬眼看了一眼蒲宗望:“你家的族人已经在陴路支站稳脚跟了,我曾许你父亲一国,马上就能实现了。”

蒲宗望是蒲易安的儿子,他笑着回答:“其实父亲何必奢望一国之主呢,在我看来,南洋荒蛮之地哪有宋境生活快乐,这里如果是天堂的话,阿拉伯就恍如地狱。”

蒲宗望说的是:相比大宋的繁荣安定,外面战火连天的世界简直不能忍受,就生产力、财富水平、文明程度来说,十二世纪初的大宋如果自称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蒲宗望说的是事实,无论真实的历史,还是由于赵兴出现而搅乱的历史,都是如此。在真实的历史上,大宋国内虽然有种种弊端,但它的繁荣与经济活跃,却是举世无双的。

赵兴点点头:“我听说你父亲也后悔了,我曾经把三佛齐外的新巨港城许给他,但我打下陴路支后,他又尾随到了开治城,后来又打算到对面的阿拉伯半岛开创基业,但如今,他又蜷缩回了巨港城,连陈不群西去都没有尾随。”

蒲宗望嬉皮笑脸的回答:“太师,蒲家如今已在泉州站稳脚跟,不知我父亲想回国的话,太师大人是否许可?若太师许可,蒲家交出耽罗、巨港以及陴路支的基业,以换取父亲安享晚年。”

赵兴隐约记得,蒲家就是在一个儿子中了进士之后,开始买通蔡京把持泉州的,他们将泉州把持了上百年,而后南宋灭亡,宋皇室逃到了泉州,是蒲家将宋朝宗室出卖给了蒙古人,使宋朝宗室被屠杀一空,唯一幸存的是先期从泉州逃到越南的一名幼子,这名小孩随后被越南人尊称为“飞龙皇帝”,立了寺庙祭祀千年……

“泉州还要扩建海军码头……参谋本部打算在今年扩编四支舰队,今后泉州将是南洋衙门的中锚地,驻防的海军舰队要在泉州度过歇战期,而后再抽调回本部。在歇战期间,驻守泉州的舰队要负责巡防大琉球、小琉球海域。”赵兴撩了一眼蒲宗望,回答:“你父亲回国的事不成问题,蒲家也没必要撤出巨港,毕竟蒲家是宋人,我宋人撤出巨港,当地人不免要趁虚而入。

但是,耽罗岛还是撤了吧,下一步我准备将耽罗岛归还北洋事务局,以便北洋事务局有个中途补给点。所以,今后我的势力也要逐步撤出耽罗岛,只保留耽罗牧马场。”

蒲宗望担心的看了赵兴一眼,提醒:“太师,朝廷反复提防太师,北洋事务局原是为了防备太师而存在的,太师却偏偏要送给他们一座修建完好的军港,岂不怕养虎为患。”

“皮之不存,毛将附焉?现在北方面临变局,我预计早晚会有一场巨变,北洋事务局势力弱小,不足以应付这场巨变,而朝廷方面是绝不肯将处理北方事务的权力交给我的,所以我只能选择让北方事务局强大起来,以便应付变局——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大宋如何针对我,那是大宋内部的事情,若北方巨变超出控制,大宋都不存在了,你我将何存,眼前的繁华胜景又何存?”

蒲宗望愣了一下,勉强笑了:“太师的胸怀可真博大啊!”

稍停,蒲宗望再问:“太师说泉州是中锚地,还有上锚地与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