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都十里春-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略怔了怔,“是,你怎么知道?”
   “冯 高品说你把踏雪埋在一棵树下了,我觉得应该就是那里。”她说着,松开手便往桥那边走,九郎只好慢慢跟在她后面。那株梅树已有年头,古枝虬曲,蕊香馥郁,在 夜间尤显清劲。双澄绕着梅树走了一圈,似在寻找着什么,好不容易才在树后找到一个突起的土包,上面本有草木,只因冬季寒冷都已枯败。
   “是这里?”她指着那小土堆问他。九郎默默地点了点头,其实回太清宫以来忙于各种事情,他也未曾来这梅树下看过。倒是双澄对小白猫的事情提了好几次,让他有些歉疚。
   她 裹着斗篷蹲在小土堆前,将上面的枯草捋了捋,认真地拜了三拜,沉默了片刻,对着土堆道:“小白球儿,我来看你了。你怪我冷落你了吗?可这些年来我其实一直 将你记在心里,只是那时候还小,后来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你……我最喜欢你那双黑亮黑亮的眼睛,粉嫩粉嫩的爪子……如果你能等我回来,你现在一定是只大 猫,有许许多多的猫子猫孙。但我想,你一定早已托生去了别的人家,也会遇到一个很疼爱你的主人,天天抱着你,不让你受冷……”
   她在那絮絮地说,九郎静静听着,直至她说罢之后还蹲在那儿不起来,他才撑着杖,弯下腰去拉了拉她的手臂。“起来吧,踏雪都听着了。它……重又见到你很是欢喜,不会再有埋怨。”
   双澄垂着头站在他面前,“可我还是觉得,要是小白球儿还在该有多好……”
   九郎滞了滞,只得劝解道:“……那等回到汴梁后,我再去寻一只同样的小白猫给你?”
   她愕然地点点头,又摇摇头:“踏雪不是你的吗?送我干嘛?”
   “不是看你还郁郁寡欢吗?”他叹了一声,指了指土堆,“这里宁静清雅,前殿道长们天天吟经上香,踏雪应该就像你说的那样,早就托生再寻主人去了。”
   她这才抿着唇莞尔,又问道:“你后来回到大内,没有再养猫吗?”
   “没有。嬢嬢不喜欢狗儿猫儿的,宫中也没人敢养。”他平静地道。
   双澄若有所思,此时又一阵风过,她虽披着斗篷,却还忍不住吸了吸鼻子。九郎皱着眉,将那斗篷后的帽子翻起来,盖在了她头上。“别在这儿站着了,回屋里去。”
   “唔。”她瓮声瓮气地答应了一下,跟着他走了几步,忽拽了拽他的袍袖。九郎诧异地回过身,双澄望着他,小声道:“那我做踏雪好不好?”
   他似是一时没反应过来,愣在她面前没有回话。
   她又紧张地补充道:“就是,你如果想念踏雪的时候,看看我就可以。”
   这句话说完之后,双澄自己也觉得有些犯傻。九郎静默了片刻,末了才抬起左手,轻轻地按了按她戴着狐绒风帽的头顶。


☆、第34章  阁暖炉红窗月白
   他带着双澄走过小桥,回到了临水的书房。在月下推开屋门,一室幽然,篆烟残留的香息依旧飘浮在半空。双澄陷于黑暗中,背倚着墙壁往里挪了几步,不防撞到了什么家具,惊得她急忙闪开。
   “是衣架,别慌。”九郎倚着书桌点亮了油灯,回头见她还身披斗篷戴着那狐绒风帽站在墙边,不禁微微笑了一下。
   灯火映在他脸上,眼眸清亮如水。双澄背着双手,望着他道:“你笑起来也好看。”
   他扬了扬唇角却不说话。她到他近前,扶着椅子半蹲在地上,“怎么那样高兴呢?因为我夸你了?”
   九郎摇头,将她头上的狐绒风帽掠下,道:“你在这坐一会儿暖暖身子,我听你说话时鼻子都是嗡着的。”
   她不好意思地侧了侧脸,浓浓的睫毛在光影里扑过一道痕迹。九郎拉过另一张椅子,看她坐好了,才扶着桌沿从里侧取过一只铜鎏金錾的手炉,“给,还未曾冷掉。”
   那手炉是黄铜制成,炉身上攒着金丝描刻出的乘龙飞凤图,顶盖镂空雕着层层叠叠的云彩,甚是富丽华贵。双澄接在怀里,只觉暖融融的,便晃着双脚坐在那儿。
   她饶有兴致地看手炉上的雕花,九郎则在灯下静静地看她。
   火苗晃动了几下,双澄忽又抬头道:“你那会儿说在这里给人祈福,也是真的?”
   他淡然道:“是替我母后,她去世后宫中不甚太平,嬢嬢与爹爹便将我送了出来,说是到这宫观诵经打醮,可以早些让母后入登仙庭。”
   “那就独自在这儿住了三年多?”双澄错愕了一阵,垂下眼睫道,“听冯高品说,后来你病了,他们才接你回去……可我觉着你怎么现在也不怪他们?”
   “那不然呢?”他顿了顿,“身在大内,许多事情不能由着自己所想所愿。再者说,这样类似的事情见多了,也就渐渐麻木。怀着怨恨又能怎样?只是自己心中明白即可。嬢嬢在大多时候待我好,也就足够,我并不会去争什么。”
   她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虽不曾真正了解皇家大内到底是何等样,但从以往听说的来推测,那应该是个规矩至上,极度森严的地方吧……
   他似是不愿再说这个话题,独自在灯下研着墨,双澄见他情致略显低落,便央告道:“以前那个九连环可还在?”
   九郎看看她,不言不语地站了起来,却没拿拐,撑着桌沿走了几步,低身去开窗下的一只红木箱子。双澄不觉也站起来,看着他的背影小声道:“这样不会摔倒吗?”
   他顾自翻着箱子里的旧物,“不会,我自己在房里就不喜欢用。”
   “可你脚上的伤还没完全好吧?”
   “已经不怎么疼了,再过几天就能不用敷药。”他说话间,已从最底下翻出了一个匣子,打开一看,正是银色的九连环。双澄惊喜地趴在他身边,“真的还留在这儿?”
   “那时候没带回宫。”他将九连环递给她。双澄摆弄了几下,那些银环还是串在一起,她握着晃了晃,听那清脆的声音。“还是不会解。”她笑着交到他手里,“你来。”
   于是他便坐在她面前,安安静静地替她解开一个又一个银环。末了,还剩四个串在一起,他将那些解下的银环摊在手中,道:“还需要好几十个步骤,今日已经晚了,等有空时再教你。”
   “你不会是自己也解不开了吧?”双澄努起嘴。
   他失笑:“怎么会?你看看这夜色。”说着,他将窗子推开了小半,外面已是月上中天。双澄讶然:“怎么不知不觉就那么晚了!”
   “回吧,你身体还虚弱,本不该待那么久的。”他放下九连环,见双澄要脱下那斗篷,便抬手制止了她,“等我片刻。”
   她不明所以地留在了屋里,九郎独自出了门,没过多久便又回来,身后还跟着冯勉。双澄见了冯勉有些赧然,冯勉却还是笑呵呵的,朝她一躬身,道:“九哥让我送你回去,这斗篷由我带回便可。”
   她红着脸点点头,向九郎轻声道别后,跟着冯勉出了小院。
   一路上冯勉什么都没问起,双澄也不好意思说话。两人安安静静走了许久,经过映月井之后,双澄已望见前面的竹林,便请冯勉可以就此止步。冯勉却道:“还是将你送到房前,再说在这里取下斗篷也会着凉。”
   双澄推脱不过,只好让他陪着穿过了竹林,她在小院门前解下斗篷交还给他,冯勉向她告辞后便匆匆离去。
   乍一卸去了斗篷还真有些发冷,她抱着胳膊钻进了屋子,关门时却听院墙方向有轻微声响,像是有人踏碎砖瓦。双澄一惊之下探身张望,可四下里寂静无人,高高的院墙上亦是空空荡荡,唯有月光如水,照得一地清寒。
   她疑惑不已,又等了半晌见还是没甚动静,便关上门回到了屋中。
   ******
   此后的几天内,太清宫众道士继续那太平醮的仪式,九郎还是循例前往太极殿进香。双澄病愈之后,依旧以少年的装束随同其他侍从守在殿外。因九郎不能随意走动,她与他只能在入殿与出殿时相互见到,而周围人员众多,两人即便相见亦不能交谈,双澄甚至都不敢多看他一眼。
   但她却觉着这样也不碍,只要知道九郎就在殿内,而自己守护在外面,就不会怅然失落。
   第四日午后,九郎才从偏厅出来准备进太极殿,一名小道士匆匆赶来,说是门前来了许多人马。
   近旁道人们面面相觑,九郎却道:“应该是皇叔到了。”正说话间,自大门方向行来两列卫兵,其后便是风采翩然的淮南王,身后有数名幕僚紧随。与那日在亳州略有不同,今日淮南王穿着素净的白纹锦缎长袍,腰佩大带,发束银冠,更衬得脸容如玉,眉峰上挑。
   “皇叔怎没让此地县令陪同而来?”九郎带着冯勉等人上前迎候,淮南王抬手一笑,“本是虔心进香之事,哪还需那些官员陪着?我看你亦是轻车简从,若我这个做叔父的还有意作态,岂不是叫人非议了?”
   九郎称是,转而请来栖云真人。淮南王向真人恭敬稽首,道:“孤年幼时亦曾跟随先帝前来此处进香,不知真人可还记得?”
   栖云微微一笑:“先帝当时在太极殿前令众皇子赋诗,王爷虽年少却出句不凡,贫道也是甚为赞叹的。”
   淮南王笑叹道:“那时候在先帝的训导下苦读诗文,如今却荒废了大半,实在有愧!”他又拍了拍九郎的肩膀,“倒是我这皇侄自幼聪慧,又不像我沉不下心来,以后定也是有所作为的。”
   他 们在那交谈,双澄站在远处静静看着,九郎虽然脸上含着淡淡的笑意,却总给人以一种疏离之感。她想着那夜他在书房说的话,他在皇族中虽不会被人明着踩在脚 下,但毕竟因为残疾的缘故,众人对他的态度应该不会与对其他皇子一样。而淮南王如此褒奖于他,或许也只是安慰大过于事实吧?
   九郎仍旧很淡然地与淮南王走至太极殿门前,伸手往里一引,道:“侄儿正想循例进殿,既然皇叔驾临,不如请皇叔代为进香。”
   淮南王颔首,撩起长袍下摆便要迈进高高门槛,偶然间一侧脸,恰看到站在檐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