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朗看着奏折上的内容,心头却不断翻滚,此案不仅关乎皇家体面,也必将成为满朝文武、天下百姓关注的焦点,若是处理不好,皇家威望必然受到损害。他放下奏折,扫了一眼大殿内的群臣,群臣各种反应尽收眼底,随即,对黄信道:“黄爱卿,忠心体国,朕非常欣慰!朕命你协助大理寺、刑部彻查此案,一旦查实,决不宽恕!”
“皇上圣明!微臣遵命!”黄信三拜领命归列。
朝会结束,刘朗来到富宁殿,又把黄信的奏折翻阅一边,再也藏不住怒火,一拍御案,喊道:“来人,传锦衣卫都指挥使黄药师!”
不一会儿,锦衣卫都指挥使黄药师匆匆赶到富宁殿,拜伏在地,“微臣拜见陛下!”
刘朗盯着黄药师看了片刻,把案上奏折摔到他的跟前,“你仔细看看这份奏折!”
黄药师捡起奏折略一翻阅,急忙说道:“陛,陛下”
“是否属实?”
“回陛下,奏折上面所言都属实!”
“既然你已经知道,为何不禀报?”
“微,微臣”
“说!不要吞吞吐吐的,你当年行走江湖的果敢气势哪里去了?”
“启奏陛下,信阳王刘崇的不法事,微臣确实有所觉察,并且派人调查过,一切如奏折所言。微臣只是,只是顾虑到我大汉初立,若这时暴露出皇室宗亲的不法事,必然损害皇家威信。”
“你也知道皇家威信?皇家威信是什么?是靠掩盖皇室宗亲的罪行能赢来的?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恶劣行径都是遮掩不住的!你们的不作为,导致刘崇的毫无顾忌,越陷越深,终至不可收拾!遮掩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对皇家威信损害更大!皇家的威信,是公平公正的处理国事,是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是老百姓心中的正义!老百姓心头都有一杆称呀!”
“微臣受教了!”
“药师呀,你太让朕失望了!朕之所以排除众议,破格提拔你为锦衣卫都指挥使,不是因为你是朕的师侄,而是看重你性格果断刚毅,与满朝王公大臣没有利益纠葛,便于锦衣卫履行使命。锦衣卫的职责就是纠察文武官员、天下百姓,是悬在犯罪分子头上的一把利剑!可是你干了什么?自作聪明!”
“微臣有负圣恩,请陛下降罪!”
“革去锦衣卫都指挥使,降为代理都指挥使,罚奉半年!药师,知错就要改,好好打理锦衣卫,不要再让朕失望了!”
“微臣多谢陛下宽容,微臣谨记陛下教诲,今后一定牢记使命,决不怠慢!”
“好!传朕旨意,立即把信阳王刘崇以及王府属官关进锦衣卫诏狱,查封王府所有产业,信阳王的家眷以及下人限制在王府待查!药师,此案给朕严查,一查到底,不管涉及到谁,决不宽贷!”
“微臣遵旨!”
信阳王刘崇作为大汉郡王,皇室宗亲,被身穿鱼龙服、腰挂流云刀的锦衣卫,破府而入,抓进了诏狱。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迅速在临安引起轩然大波,满朝文武,天下百姓,都在关注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刘崇虽然不受皇帝待见,但毕竟是皇室宗亲,地位显耀,此等事件关于皇家尊严,最后会如何处理,已经不是案件本身决定的了,而要看皇上的决心。
刘崇平时胡作非为,早已不是什么秘闻,锦衣卫、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联合调查下,案情迅速被查得一清二楚,其他涉案人员也被关进了刑部大牢。此案牵涉甚广,卷宗装了满满两大箱子,都被送进了皇宫。
此案爆发后,皇室宗亲顿时分作两派意见,有人主张尊重国法,依法严惩;有人认为毕竟是皇室宗亲,从皇室尊严考虑,应从轻发落。国法家规,不外乎人情,这些日子,为刘崇求情的大有人在。有些人见不到刘朗,就从后宫后妃们着手,轮番游说。
“陛下,不知您对四弟如何处置?”这天,刘朗回到后宫,皇后徐慧一边帮他宽衣,一边询问。
“慧儿,你一直非常贤德,从不干涉朝政,今天怎么突然问起这事?”
“臣妾岂敢过问朝政?只是四弟之事,也是家事呀!这些天几位婶婶弟媳们,纷纷进宫求情,特别是二婶,每次都哭哭啼啼,臣妾也是没法子了。”
“唉,慧儿,你是不清楚那个混账都干了什么,简直罪大恶极呀!自作孽不可活,这次谁也救不了他!”
“陛下”
“不要说了,朕非常痛心呀!我大汉才立国几年?满朝文武都没有腐败,皇室子弟却先堕落了,这是大汉朝的耻辱,刘家列祖列宗的耻辱!这是个沉痛的教训,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必须果断处置,否则大汉威仪何在?”
第二天,刘朗带着刘崇案的卷宗,亲自赶到宗人府,召集皇室宗亲座谈。
“这两大箱子都是刘崇的罪证,你们好好看看!”
旁边伺候的太监,连忙把箱子抬到诸位王爷中间,众人纷纷上前翻阅。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铁证如山,众人看后都阴沉着脸,不发一言。
贤王刘谦颤抖着双手,捧着卷宗,拜伏在地,“罪臣教子无方,让皇室蒙羞,让列祖列宗蒙羞,请陛下责罚!”
“唉,这是刘崇个人所为,与二叔无关,二叔快请起身歇息!”
“罪臣多谢陛下宽恕!子不教父之过,罪臣已经无颜再任宗人府宗正,请陛下罢免罪臣!”
“二叔担任宗正以来,劳心劳力,为宗亲做了很多事,大家有目共睹,不必言辞了。朕知道,此事对二叔打击很大,你回府休息一段时间,宗人府的事务暂由三叔代理吧。”
“罪臣遵旨!”
“此次事件一切按国法处置,不必再言了,诸位都是皇室宗亲,一定要引以为戒!皇室宗亲一言一行都代表了皇家的威仪,尤其要谨慎,象这种令皇室蒙羞,令列祖列宗蒙羞的事,决不可再犯!”
“我等谨记圣上教诲!”
“罢了,朕回宫了!”
“恭送陛下!”
刘朗走到门口,忽然又停住,沉声说道:“三叔,四弟的长子有五岁了吧?”
“回陛下,是的,正好五岁了。”
“让他袭了信阳王爵位吧!”
刘朗说完快步走出宗人府。
随即,宫里传下圣旨,信阳王刘崇罪证确措,剥夺王爵贬为庶民,赐死!所有非法所得收归国库,涉案人员一律严惩!
第二百三章 战场内外
处理完毕刘崇事件,西南战场上吴阶的八百里急递也送到了临安。这天,早朝结束,刘朗刚回到富宁殿不久,军机处首辅大臣张浚就拿着一本奏折,急匆匆赶了过来。
“陛下,西南行军总管吴阶八百里急递,西南战局突变,我三十万大军危矣!”张浚进入大殿,连基本的礼仪都顾不得了,跪在地上,手捧奏折,惶急地说道。
“老大人一向稳重,何事令爱卿如此焦急?快,快扶张相公起来坐下歇歇!”刘朗愕然望着张浚,连忙吩咐一旁当值太监,扶起张浚,并赐坐。
“老臣多谢陛下,陛下,西南大军危在旦夕,还请早作决断呀!”
“张爱卿,稍安勿躁!吴阶的奏折是不是禀报,军中很多人因为高原反应病倒了?”
“原来陛下已经得到禀报,老臣失态了!吴阶奏折中说,我军已有十余万人染病,军中厌战恐惧心理蔓延,我军战斗力急剧下降!”
“张爱卿,朕不是得到禀报,而是猜想得到的!我军士兵大多是南方人,对北方水土本就不服,对高原反应强烈也在情理当中。”
“陛下,那,那此事当如何处理?”
“张爱卿,我汉人历史上也不止一次征服过吐蕃地区,为何没有象中原、江南一样,牢固守住?”
“这,陛下,或许是因为中原汉人兴衰不定所致,微臣没有深思,还请陛下示下!”
“汉家内部衰弱固然是主要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汉人对高原气候的无知和恐惧,对高原反应反应过激,甚至出现了一些荒谬的鬼怪言论,以致对青藏高原不敢深入,失去很多拓土的大好时机。其实,高原反应并不可怕,更多的只是一种心理作用。一个健康的正常人,初次进入高原地区,开始几天会有一些头晕、恶心等不良症状,但只要忍一忍,症状就会逐步消失,直至完全适应高原气候。我汉人只要克服恐惧心理,适应了这种气候,那么吐蕃蛮夷何足惧哉?”
“陛下圣明!”
“朕之所以在大军出征前没有详细解说,就是要通过这个真实的事例,以及应对策略,告诉汉家百姓,高原反应并不可怕,只要克服了心理障碍,高原地区和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同。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汉家百姓进入青藏高原,才能让汉家彻底巩固对那里的统治!”
“陛下深谋远虑,微臣叹服!只是,只是如今三十万大军深入敌境,战力耗损下,恐怕。。。”
“张相公不必过滤,朕信得过吴阶!以吴阶的才干,一定能够挺过难关!即使有些损失也是值得的,只要挺过这一关,那么吐蕃诸部就不堪一击了!”
“陛下明鉴!那么,军机处该如何回复吴阶?”
“把朕的意思直接告诉他就是,让他加强防守,做好军队的思想工作,提振信心,克服士兵的心理障碍。同时告诉他,青藏高原有一种叫做‘红景天’的药物煎水给将士们喝,可以防治高原反应。这种药物,在大军出动前,朕已经密令救护军、锦衣卫派人采集,已经在送去军营的路上了。”
“陛下胸纳经纬,微臣敬服,微臣这就去回复吴阶奏折!”
“哦,等一下,张相公,此事对我军固然不利,若是运用得当,或许可以一战彻底击溃吐蕃联军!”
“陛下是说?”
“回复吴阶的同时,告诉他把我军一些不利消息虚虚实实地散播出去,朝廷也不妨让人在临安把这个消息暗中传出去。吐蕃联军一旦得知此事,必然会大举集结围攻我军,我军张网以待,或许能一战竟功!”
“陛下圣明!微臣知道怎么做了,微臣这就下去安排!”
吴阶接到朝廷回复,得知了皇帝刘朗的真实用意,对陛下的深谋远虑也是敬佩万分。同时,军营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