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巾张狂-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得意洋洋的董卓,在弟弟董旻接收了皇甫嵩所统帅的大军,控制住长安的局面以后,自己也终于随着文武百官的迁徙队伍,踏上了前往新都城雒阳的道路。
    在迁徙的人群中,与董卓同行的朝廷大臣们,待遇还是不错的。董卓要靠他们治国,必须对他们保持一定的优容。但是,那些雒阳的普通百姓,这一下可就彻底的遭了秧!
    为了筹措军饷,董卓这次迁移的行动非常粗暴。普通的雒阳居民,在面对如狼似虎的监督迁移军士的时候,只要动作略有迟缓,立刻就被扣上私通“东逆”【即关东联军】的罪名,就地处决,并抄没所有家资。
    由于这个原因而死去的无辜百姓,不下五千。而被董卓军匆忙的驱赶上路的数十万雒阳居民,因为准备匆忙,组织混乱,一路上死者以万来计数。至于在路途中寻机离开凉州军的押送队伍,南下或者北上逃跑的人,也有不下数万。
    董卓对这些半路逃跑的百姓,倒是网开一面,甚至是有些巴不得。因为这样一来,他也算是减轻了在长安一带安置百姓的负担。而逃跑者留下的辎重财产,也就成为了凉州军的额外收获。
    在凉州军的屠刀威慑下,这次规模达到数十万的百姓迁移活动,从二月开始,到四月就结束了,仅仅持续了两个月左右。如此高效率的行动,只怕就连后世声名赫赫,威震全球,被国家庄严承诺绝不在战争中首先使用的“城管大队”,都要自叹不如啊!
    于是,最终能够顺利到达长安一带的雒阳居民,数目大约只有踏上迁徙路程的一半左右。如此巨大的损失率,让董卓真正被天下百姓所痛恨唾弃。以至于一首内容为“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的儿谣,居然在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司隶校尉部。
    那么,“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是如何解释的呢?
    “千里草”实为“董”,“十日卜”为“卓”。而无论是“千里草”还是“十日卜”都是自下而上解字,而不同于通常的自上而下解的,暗示董卓将自下摩上,以臣凌君。“青青”指爆发,暗指董卓暴盛当权,却又迅速败亡,落个“不得生”的结局。
    不过,儿谣毕竟只是儿谣,不能真的杀人。哪怕被迫迁移的雒阳居民,对董卓的痛恨再多,也不能让董卓掉一根头发。反而董卓通过强行移民的手段,收刮雒阳居民的财富,其收获之大,连他自己都大为吃惊。由此可见,雒阳居民的底蕴之厚实,百年帝都的财富之庞大。
    当然,要说起真正的额外收获,还要算殿后的吕布军。吕布之所以在这次迁都行动中,被董卓留在最后面,一方面是董卓担心关东诸侯趁机打过来,可以让吕布军参战,削弱一部分并州军的实力。另一方面,董卓还要让吕布去做一件很没有品味的事情,那就是:
    ——盗墓。
    当然,董卓可是当今相国,要做的事情,可不能没有一个好听的名头。所以,刚刚被董卓提拔为中郎将的吕布,头上又多了一顶临时的官帽子,叫做“摸金校尉”。
    这个官职的含义,就是要尽量的从葬在北邙山一带的历代皇陵、高官富商墓葬里,掏出那些贵重的陪葬品。
    这种挖死人坟的行为,董卓手下当真没有谁愿意去做。哪怕是贪财的胡轸,胆大的樊稠,都对此事避之不及。要知道,那可是一个不好,就得面对天下人指责的倒霉差事啊!
    要不然,这件油水丰厚的活计,也轮不到吕布这个新投靠过来的“外人”。
    好在吕布出生于北地边郡,长期与匈奴人交往,思想上胡化了不少,对中原的一些礼仪习惯并不是很在意。既然这件事情落到了他头上,吕布也就看在从中分肥的收获上,捏着鼻子认下来。
    想想看,大汉二十余皇帝,位于东都雒阳的陵墓不下十座。就算一座陵墓只能捞到一万万钱,累积起来也是十多亿钱的庞大数字啊!
    再加上历时百年中,埋葬在雒阳的诸多王公大臣,其陪葬品之多,价值之高,总数恐怕要上百亿!
    虽然这些财富大部分要上交到国库当中,以补贴军用。可是吕布作为直接经手人,若是不从中捞些好处,岂不是白白背上一个“摸金校尉”的恶名了?(未完待续。。)
    ps:  ps:今天有些事情,更新晚了。



第11节 曹操出师黯
    董卓军在雒阳城搞出那么大的动作,关东的州郡大吏们,当然不会不知道。他们既不是瞎子,也不是傻子,各自在雒阳城里,还埋了不少眼线。对于董卓的恶劣行径,关东诸侯一个个心里都清楚的很。
    只是,关东诸侯们的反应,在天下人眼里显得相当迟缓。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关东州郡大吏们不肯行动。其中的缘由,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
    一来,起兵仓促,部众训练不足,军器不修,军队在数量上还很吓人,其真实战斗力却相当可疑。
    二来,如刘岱、孔伷等人,要么是耍嘴皮子厉害,手底下其实稀松,要么就对军中事宜不甚了了,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
    三来,众人又对以善战凶残的凉州军心怀畏惧,都希望别人打个头阵,好让自己捡个便宜。
    四来,在脱离了中央朝廷的管束之后,这些州郡大吏不惟有了诸侯之名,亦且有了诸侯之实。享受了过去从未拥有过的至高权柄以后,关东诸侯们岂会对此没有想法?
    于是,他们心里面保存自己实力,尽量维持目前自由自在、为所欲为的原状的念头,远高于赢得胜利的欲。望。
    结果,在一番不算激烈的讨论以后,屯驻在酸枣的多位州郡大吏,很快就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他们决定先训练好手中的军队,将己方的根基打好,再以堂堂正正之师,驱兵雒阳,收复京都。
    而且,大家都是地方上的名士,平时分散在各地。难得集中在一起。在这个练兵休整的空隙间,大家不如置酒高会,加深些交情,也好在青史上留下一笔风流之名?
    于是,当西边董卓所部,快乐的当着拆迁工。将雒阳富户的财富,一车车的装运往长安之时;当北边的袁绍,不甘心的据守着河内郡城,望眼欲穿的盼着援兵到达,好让兵锋直抵雒阳城下之时,酸枣的关东联军大营里,却是天天呼朋唤友,置酒高会。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与会诸侯。都如此的不靠谱。
    联军中的“军事专家”曹操、鲍信等人,可看不惯如此重要的时刻,州郡大吏们居然不去带兵,却在一起置酒高会。两人多次试图鼓动这些州郡大吏尽快出兵,却毫无成效。
    不得已之下,曹操在一次聚会上当众发飙,提出对付董卓的策略,然后带上自己的部曲。独自引兵西进。
    与会的州郡大吏随员里,有文笔好的。将曹操的话记录下来,后来成为了史官修史的一段材料。随员记载的曹操发言如下:
    “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
    见曹操决定独自西进,与会的关东诸侯里,与曹操有交情的,便为曹操提供些武器盔甲;没交情的,略微送点儿粮秣钱财,就算是打发了。
    唯有陈留太守张邈与曹操素有交情,心里过意不去,特地从部下的精兵里,挑选了一千人送给曹操,以加强他的军力。而济北相鲍信虽然没有和曹操一起出兵,却派出兄弟鲍韬,引三千精兵在后方接应曹操。
    鲍韬的接应,显然极为关键。若是没有这支部队,曹操铁定会落得一个惨败而归的下场。就连他自己的性命能不能保住,都会是一个问题。因为,曹操西进没有多远,就遇上了董卓手下最擅长阵地战的大将:
    ——中郎将徐荣。
    “行奋武将军”曹操与“中郎将”徐荣这一战,可以算是一场公平的正面战斗。曹操麾下有六千多人,大部分都是新兵;徐荣麾下只有四千余人,却都是出自凉州的百战老兵。双方列阵在荥阳汴水旁的一块平整土地上,兵对兵、将对将的展开厮杀。
    在后世的历史记载当中,曹操的军事才能,无疑相当不错。但是,与徐荣交战的时候,只经历过剿灭黄巾军之乱的他,在经验上远不如身经百战,用兵绝无纰漏的徐荣。
    而徐荣所部的凉州精锐,不但个人实力都颇为了得,战阵配合更是异常娴熟。曹操倚为奇兵的夏侯惇、夏侯渊、曹仁这几个“千人破”一级强者,只是于战阵之中,杀伤了几个凉州士卒以后,立刻被重点盯住。
    徐荣本身,也是一位“千人破”级别的猛将。但在他的指挥下,凉州军绝不与曹操手下的这几员猛将,玩单打独斗。相反,只要夏侯惇等人一露面,就会遭到一群“百人斩”级凉州勇士,联手组成的军阵,对他们发动群攻。
    曹操的战法被有效的克制,导致曹军的局势一直没有占到优势。就算曹操亲自冲到第一线鼓舞士气,也只能勉强抵抗住凉州军的对攻。
    当双方在经过了一个多时辰的鏖战,士卒体力下降,陷入相持不下以后,徐荣终于放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战斗的胜负,就此确定下来。
    一支埋伏在附近的千人骑兵,突然从曹操军的侧翼杀出,让曹军陷入短暂的混乱。凭借着新型装备“双边马镫”的帮助,这支骑兵一举突破了曹操军单薄的侧翼防线。
    可怜的陈留义士卫兹,被这支突如其来的骑兵撞个正着,一个照面就被凶悍的凉州骑士击杀。然后,卫兹的死,引发了他部下直辖的三千余人崩溃,进而让曹操本部动摇起来,最终大军彻底溃败。
    好在曹操与他的兄弟们,都是武技高手。他的核心部下,又没有被凉州军骑兵直接冲击,总体损失并不大。外加上鲍韬带领的三千人及时出现,接应曹操军,击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