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规模的改造;需要的银子是不少的。
大家讨论的意见;大大出乎了苏天成的预料。
所有人都同意进行改造;但这项任务;必须有承租耕地的佃户来完成;就连明白官田归属的孙元坤等人;也是这样的意见;他们认为;县衙要支付两万五千两的银子;这个负担很重了;继续拿出来银子;进行水利设施的改造;肯定是不合适的。
苏天成一直没有表态。
他的看法;肯定是不同的;耕地的改造;县衙必须拿出来银子;至于说银子的出处;可以找到盐商;暂时借一些;下一步;清理江宁县其余商贾的时候;将收上来的税赋;归还给盐商;就可以了;县衙不拿出来银子;耕地的改造;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粮食至关重要;该投入的银子;必须要投入。
苏天成的府邸里面;还有不少的黄金和银子;但这些金银;他暂时不准备动用;留着今后有大的作用。
众人的意见说的差不多了;苏天成开口了。
“大家说到了很多;无非是县衙已经拿出来了足够的银子;没有能力继续拿出来银子了;改造耕地的事宜;佃户自行负责;我不是这么看的。”
“诸位都知道;粮食至关重要;缺乏了粮食;什么事情都难以做好;所以说;该投入的地方;必须要投入;又投入才有产出;才能够得到收获;不仅仅是耕地改造、修建沟渠的事情;还有耕牛和种子的事情;县衙都是需要考虑的。”
众人都安静了;要解决这些事情;需要多少的银子啊;这哪里是说说就能够做好的事情。
“我也考虑过了;做好这些事情;需要大量的银子;改造耕地;整理田地;修建沟渠、水渠;至少需要六万两的银子;两万公顷的耕地;至少需要两千头以上的耕牛;这也是四万两以上的银子;大家可能要算账了;一年的粮食收入;也难以有这么多银两的;这岂不是倒贴了;可我不是这么看的。”
“有了粮食;我们就可以稳定一方;若是遇见了灾荒;不用着急;可以从容应对;有一个观念;请诸位切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县衙不是仅仅负责收取赋税的;还要为老百姓做事情;收上来的这些银子;还是要老百姓做事情的;今年在两万公顷的耕地上面;做好实验;明年的条件好了;还要在江宁县铺开;进行全面的改造。”
“至于说改造耕地的时间;一个月左右;必须要全面完成;县衙出具告示;如今是农闲季节;人手有的是;参与改造农田的劳力;必须是青壮;每人每天一钱银子的报酬;人数在两万人左右;这两万人;每人可以得到三两银子左右的报酬;这等于是让两万户的家庭;几个月的时间;生活有了保障。”
“查抄匡思明的府邸;得到的粮食;尚余七万石;开支一部分;供给生活。。。”
这一次;大家已经不是吃惊;而是震惊了。
按照规矩;改造农田;可以要求农民出徭役;县衙根本不需要出银子;而且生活也是自行负责的。按照知县大人的做法;估计前来整理耕地的农民;会挤破了县衙。
这样优越的条件;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孙元坤有些忍不住了;官田的承租者;都是巡检司军士的家眷;县衙开支的这些银子;在他看来;实际上就是为兄弟们开支的。
“大人;巡检司的军士;可以参与耕地改造的;不需要报酬。”
苏天成摇了摇头。
“这样的事情;今后不要说了;军士的任务;是维持治安和杀敌;至于说蓬;就不要参与了;这是规矩;今后;江宁县的军士;一律都不要参与农田里面的事情了。”
这岂不是和朝廷的规定违背了。
渠清泽看着苏天成;yù言又止。
“改造耕地的事宜;户房和工房具体负责;各司其职;三天时间;拿出来全面的计划;十一月一rì必须要动工;不能够耽误;一应的组织工作;县衙所有官吏;都要协助办理。”
早堂之后;渠清泽留下来了。
“大人今rì的安排;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我知道你的意思;巡检司军士不参与农桑;是不是不合适啊;这与朝廷的规矩;是不相符的;这件事情;我认真考虑过了;你看看南京京营的官田;糟蹋成什么样子了;放着如此好的官田;不能够好好管理;这里面;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我一直都认为;军士的任务;就是保家卫国;他们需要刻苦的训练;养兵千rì用兵一时;等到他们在战场上流血的;你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渠清泽默默的点头;他也注意到了;巡检司的五千军士;这里面;包括刚刚编进去的两千盐丁;没有其他的事情;每rì里就是训练;而且训练的强度;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每rì里消耗的粮食和银子;毫不心疼的就拿出来了;可见苏天成对军队的看法;不同于其他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官吏也要吃饭'
卢天明实在不明白;苏天成为什么这样的安排;他对于全县的赋税以及所需要的开支;是非常熟悉的;几乎可以背出来了;难道说县衙的官吏;不用吃饭了;县衙也不给朝廷上缴一钱银子了。
或者说苏天成个人拿出来这么多的银子;那就更加的不可能了。
他是苏天成的佐官;有些问题;是必须要弄清楚的。
卢天明进入二堂的时候;苏天成正在看状纸。
“卢大人是为了整修耕地的开支而来的吧。”
“大人;江宁县全年的赋税;不过十三万两白银;改造耕地;购置耕牛;就需要开支十万两的白银了;县衙官吏每年的俸禄和补贴;需要一万两千多两银子;上缴两大营二万五千两白银;五城兵马司五千两白银;巡检司有了如此多的军士;亦是需要开支银两的;这算来算去;收缴的赋税;维持开支都是不够的;更不要说上缴朝廷了。”
苏天成的脸sè变得严肃了。
“卢大人说到了关键的地方;没有银子;是无法办事情的;这就需要我们多想办法。增加收入了;本官还想到了。县衙的开销;也是需要大幅度的增加的。”
卢天明看着苏天成;说不话来了;开支已经不够了;还要增加县衙的开支;难道这银子;能够从天上掉下来啊。
“江宁县乃是富庶之地;这南厩就更不要说了。rì常开支;都是需要银子的;县衙的官吏;俸禄太少了;养家糊口都是有困难的;我们队官吏严格要求;他们的银子居然不够用。这岂不是笑话了;若是一味这样的维持;谁敢保证;他们能够一直清廉啊。”
“大人考虑的是;唯有从常例方面来想办法的;可县衙拿不出来银子啊。”
“人是活的。总是要想办法;我考虑过了;想要县衙官吏努力办事情;必须增加常例;否则就没有资格要求他们竭尽全力办事情。”
卢天明有些糊涂了。看苏天成的态度;似乎是很有把握的。
“常例的标准。我也考虑过了;知县、县丞和主薄;每人每月四百两银子;典史、巡检司巡检、副巡检;每月三百两银子;司吏每月一百两银子;典吏每月八十两银子;书办每月五十两银子;衙役全年五百两银子的补贴;从下个月开始;按照这个标准执行;每月都发放下去。”
卢天明的身体开始颤抖了;苏天成说的过程中;他已经开始算账了;按照这样的标准;毛算了一下;全年需要的银子;接近三十万两银子;这是天文数字了。
“大、大人;县衙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的白银啊;下官刚刚估算了一下;县衙有两百名书吏;其中司吏三十七人;典吏四十二人;书办一百二十一名;还有两百的衙役;要是按照这个标准发放;需要二十八万多两白银了。”
卢天明还没有说出来;加上前面的开支;包括上缴朝廷的赋税;至少要有六十万两白银;才有可能维持的;这是不可能想象的。
这还没有算巡检司军士的开支。
“卢大人;这些银两;全部由县衙开支;但发放了这个常例银子;就决不允许官吏收取其他的银两了;若是有人贪赃枉法;一律开革;没有任何的理由可说;丑话也是说在前面;卢大人若是出现问题;本官是一定要弹劾的。”
“大人定下了这个规矩;下官完全赞同;可下官实在是找不到这么多的银子啊。”
“银子的事情;我来想办法。我还有一个想法;设立一个专门的监督机构;时刻监督县衙官吏的行为;那些碌碌无为、不办事的吏员;同样可以开革。”
“这次改造耕地、整修沟渠;就是试金石;若是不能够好好做事情;耽误了工期;可就不要想着在县衙做事情了;卷铺盖回家去了。”
卢天明连连点头;这么高的待遇了;若是还不能够好好的办事情;那就真的不要想着在县衙做事情了。
“每年需要消耗数十万两白银;想必卢大人是有些疑虑的;我的话还没有说完。”
“户房的力量必须要增强;要设立一支专门收取赋税的队伍;名额核定为五十人左右;户房抽出五人;余下四十五人;在衙役队伍中间挑选;任务就是专门收取赋税;待遇与书办完全一样;经费要充分保证;此次挑选的人;必须是jīng干的;能够完成收取赋税的任务;否则;每年县衙那么多的开支;就没有地方能够出了。”
“有关考绩的事宜;卢大人直接负责;这件事情;必须要切实抓起来;县衙安排布置的任务;每一件的事情;都要有牵头人;卢大人只是全面负责;下面还有具体办事情的司吏、典吏和书办;若是不能够很好的完成任务;或者是出现了什么偏差;县衙一定是要追求责任的;按照这样的办法执行;只要我等齐心协力;一定是能够做好江宁县所有事情的。”
大致的设想;苏天成基本上都说出来了;当然;这里面牵涉到细化的问题;这就需要卢天明去落实了;一旦制度确定下来了;必须严格执行;这就是所谓的吃的不少、打的不饶。
苏天成的想法;我满足你所有官吏的生活要求;让你在县里过上等人的生活;让你在县里风风光光的;名誉给你了;银子给你了;但你要是不做事;对不起了;所有的我都要收回来;你也不要有什么怨气;机会给你了;你自己不珍惜。
治理任何一个地方;依靠的都是经济利益的推动;不给足人家待遇;要求别人舍命做事;那是不可能的;人家凭着一时的热情;踏踏实实做事情了;也坚持不到多长的时间;千百年来都是一样的。
地方的建设;这是zhèng fǔ的责任;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zhèng fǔ是不可能造出来银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