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现代史下卷-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石油为动力、推动经济全面发展的新战略。1977年2月,秘鲁的莫拉莱斯 


… Page 303…

政府颁布了“图帕克·阿马鲁计划”,改变了贝拉斯科的“秘鲁模式”,在 

进口替代战略的基础上,又采取了类似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1982年哥伦比 

亚的贝坦库尔政府则是放弃上届政府的货币主义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 

节作用,推行“全国均衡发展计划”。普罗维什在80年代也修正了他的发展 

主义理论,提出“改造外围资本主义”认为最终的出路是“社会主义与自由 

主义的结合”的主张,为拉美的发展进行新的探索。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一体化的思想在拉美由来已久。19世纪时,玻利 

瓦尔就曾主张拉美国家要在政治上联盟、经济上合作。但后来美国接过“一 

体化”思想,将其歪曲成“泛美主义”。“进口替代”战略实行10年之后, 

拉美各国普遍遇到国内市场狭小的问题,这成为工业化的障碍。于是,普罗 

维什等积极呼吁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主张联合为一个广阔市场,用集体的 

力量与“中心”国家抗衡。实现一体化后,不仅可以促进互惠贸易,还可以 

通过专业分工使各国的工业化政策更加合理。 

     1960年2月,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11国在蒙得维的亚成立了拉丁 

美洲自由贸易协会,同年12月,危地马拉等5国成立中美洲共同市场,从此 

揭开了经济一体化的序幕。接着建立的地区一体化组织有:1969年4月阿根 

廷等国建立的拉普拉塔河流域组织,同年5月秘鲁等国组建的安第斯条约组 

织,1973年7月圭亚那等国组建的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1975年10月 

墨西哥、委内瑞拉等23个拉美国家在巴拿马宣布建立的“拉丁美洲经济体 

系”,1978年7月巴西等8国成立的亚马逊合作条约组织等。这些组织逐步 

取消了成员国间的关税壁垒,对促进地区贸易起了积极的作用。然后,又加 

强了能源、自然资源、金融和科技方面的合作。但是,由于国际垄断资本的 

插手、破坏,一体化组织内部管理体制上的弱点,以及因历史遗留问题而造 

成的国家间的分歧,一体化运动遇到许多困难,甚至出现停滞。 

     1980年8月拉美自由贸易协会改组为拉美一体化协会,这是该组织为摆 

脱困境而进行的调整。1982年1月,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建立 

了中美洲民主共同体; 1984年 6月,巴西、墨西哥等11国为解决债务问题 

而组建卡塔赫纳集团。1986年12月,孔塔多拉集团(由巴拿马、墨西哥等 

国组成)与利马集团(由秘鲁、阿根廷等国组成),在里约热内卢共同组成 

8国集团,建立了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高级磋商协调机构,以解决本地区的 

问题。这反映了拉美一体化从单纯的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和多层次方向 

的发展。 

    经济发展的成就和问题 上述经济发展战略和一体化措施的实行使拉 

美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50—60年代为5。4 

%,70年代前期为7。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60年为340美元,1979年 

增长到 1500多美元,还出现了巴西、墨西哥等国的“经济奇迹”。民族经 

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实现使拉美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 

变了过去以农矿业初级产品出口为基础的单一制经济结构。1960—1980年工 

业总产值增长3倍多,钢产量1950年仅为130万吨,1980年增长到 2900 

万吨;制造业在全拉美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1939年为16。5%,1950年 

为19%,1975年上升为25。1%,而农业产值的比重则由1950年的21。2%下 

降到1975年的13。3%。拉美各主要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基本上建起了一个 

以金属制品、化工、电子、机械、纺织、食品等行业为主体的、门类比较齐 

全的工业生产体系。60年代解决了基本消费品的自给问题,70年代中期一般 


… Page 304…

生产资料也已自给有余,能出口各种类型的汽车、电动机械、电气器材、电 

子通讯设备等制造业产品。钢的出口量1984年达到880万吨。 

     1960年美国总产值比拉美大7。7倍,到1980年只大3。9倍,反映了拉 

美经济实力的增强。拉美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先进的地区。 

     拉美各国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三国集中了全 

拉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 2/3,其余1/3主要集中于委内瑞拉、哥伦比亚、 

秘鲁和智利4国。巴西是拉美最大的国家,从瓦加斯执政时期(1930—1945) 

起就开始进行工业化。40年代起,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5—6%;1968—1974 

年更达到10。1%,被誉为“经济奇迹”。过去,巴西依靠咖啡出口维持经济, 

1952年咖啡在出口总值中占73。7%,工业品出口仅占1。2%,到1983年前 

者降至9。5%,后者上升为59。7%,成为新兴的工业—农业国家。城市化进 

程也很快, 1980年,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63%,其经济实力已接近发 

达国家的水平。墨西哥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仅次于巴西,从80年代中期 

起,经济稳步增长,创造了“墨西哥奇迹”。国内生产总值从1950年的47 

亿美元上升到1980年的1670亿美元,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接近发达国 

家的水平。 

     1975年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拉美经济连年恶化,人民收入和生活 

水平下降,这一方面是受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另一方面是由于拉美国家在 

处理投资规模、发展速度、工农业比例等问题上政策失误所致。经济恶化的 

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债务问题日益严重。1982年墨西哥首先爆发债务危机, 

接着,波及到全拉美。1971年,拉美外债总额250亿美元,1980年增至2071 

亿美元,1986年增至3820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中,有 17个负债大国,其 

中12个在拉美。其外债总额占发展中国家全部外债的1/2。拉美国家惊奇地 

看到他们的外汇又转移到歧视他们的“中心”去了。此外,通货膨胀、贸易 

逆差、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也困扰着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 



                 二、60年代后拉丁美洲政治的新特点 



    政治民主化趋势 军人干预政治、军事政变频仍、长期保持着军政权, 

这些是拉美政治的一贯特点。从 1945年到80年代,在19个拉美国家中发生 

过约100次军事政变。约有半数的拉美国家军人执政在11年以上,其中,巴 

西军人执政达25年,阿根廷军人执政22年。60年代先后有13个国家通过 

政变建立了新的军人政权。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新的军政权与旧式军政权 

有许多不同之处。例如,1964年3月巴西军政权建立后,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但却重用技术专家,财政、计划部长均由著名经济学家担任,故能制定出符 

合巴西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人们称这样的政府为 “军方监督下的专家政 

府”。1968年秘鲁贝拉斯科军政府建立后,实行土地改革、国有化等一系列 

社会经济改革措施,他的“秘鲁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多数军政府或军队干预政治的后果是不好的。军政权不仅不善于管理经 

济,而且对反对派和人民群众实行高压政策,因而不得人心。例如,智利在 

60年代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常动用军队镇压群众,使军队警察化,传统的代 

议制民主政治制度遭到破坏。1970年由社会党、共产党等六党组成的人民联 

盟在大选中获胜,组成了以社会党人阿连德为首的政府。他进行了一系列改 

革,将美国资本控制的铜矿收归国有,实行土改,实施福利政策等,从而触 


… Page 305…

犯了国内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的利益。1973年9月保守的军人集团在美国中 

央情报局支持下发动政变,阿连德以身殉职,陆军司令皮诺切特建立起军人 

政权,军政府在经济上实行自由主义,政治上实行极权主义,先后有一万多 

人被驱逐出国,引起人民强烈不满。1980年军政府被迫制定新宪法,恢复宪 

制。1983年5月爆发了要求恢复民主制的全国抗议运动。1988年10月5日, 

智利人民在公民投票中否决了皮诺切特连任总统,从而结束了长达15年的军 

人统治。 

     80年代,拉美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 

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所壮大,军队内部也发生分化,一些有民主意识的军人 

集团取代了保守的旧军人集团,积极奉行“民主开放”和“还政于民”的政 

策。1977年秘鲁军政府宣布了“还政于民”的政治计划,1980年举行大选, 

建立了具有“广泛基础的政府”。1982年9月,玻利维亚掀起了规模空前的 

群众运动,要求军人“立即回军营去”。9月17日当局被迫宣布“还政于民”, 

恢复议会。1983年10月阿根廷举行大选,次年1月军政府向民选政府交权; 

1984年乌拉圭军政府与各政党达成“还政于民”的协议。1985年1月巴西举 

行总统选举,民主联盟候选人当选总统,军人政权宣告结束。1986年2月, 

海地人民反对杜瓦利埃家族独裁统治的斗争取得胜利,杜瓦利埃逃亡国外。 

以上事实都反映了拉美政治民主化已成为历史的潮流。 

     自主外交与马岛战争 60年代以来,不论是民选政府还是军政府,在 

对外关系方面都具有民族主义倾向,这与民族经济的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