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他还代表着宝岛的家庭,所以更能表现祖国一家亲的状况。
田量父女也不错,他是体育界的精英,人很帅气、老婆也很漂亮,生出来的女儿自然很可爱,作为参加节目的小姑娘,非常的适合。
王岳轮父女的话……父亲显得差了一些,女儿倒是有着萌萌的状态,虽然长得不漂亮,但却非常有镜头感,还能萌到人,所以他们这一对父女也入选了。
至于剩下的郭涛父子、张亮父子,萧奇觉得他们的名气差了一点,虽然他们在第一季的表演也真的不错,可是萧奇还是把他们列到了最后的两个备选里面,重新选择四个家庭。
要让萧奇选,其实萧奇很愿意让华仔父女来的,可是华仔是断然不可能参加这个节目的,况且他女儿还得明年才出世呢,《爸爸去哪儿》总不可能做成奶爸节目吧?
宝岛这边已经有了一个,那么香港肯定是要一个的。
萧奇琢磨了一下,直接把张雪友和他2005年才出生的二女儿的名字写在候选人里面了。
按理说,张雪友的咖位实在是太大了,为人又很低调,应该是请不来的。
但万一能说通他呢?
毕竟萧奇的老婆们控制的娱乐产业可是很大的,张雪友想要在娱乐圈继续的红火下去,有几个强有力的后台,自然是要方便许多。
再说了萧奇把钱给足,2000万录制这一季的节目,依照张雪友拼命赚钱养老的性格,恐怕也会动心吧。
或者是陈一迅也行,这家伙有着逗比的性格,又喜欢玩,女儿今年也才6岁多,非常适合参加《爸爸去哪儿》。
陈一迅这几年着力于开拓内地市场,相信小鸟网的诚意邀请,他应该不会拒绝。
然后还有一个人选,那就是吴蒙达和他的儿子。
你没看错,达叔的小儿子是2003年出生的,今年才7岁多,参加《爸爸去哪儿》稍微大了一点,但是也不算太超过。
况且达叔一直是70、80年代人们最喜爱的演员之一,又是老来得子,请他过来,绝对是一个很大的噱头。
最后一个人选,萧奇定在了吴修波和他的儿子上面。
虽然吴修波的私人生活非常的神秘,但2013年还是被爆出了他有两个儿子,正好小儿子的年龄就适合参加。
吴修波去年才凭借《黎明之前》获得了金鹰奖和华鼎奖的最佳男主角,正是红火的时候,相信这对父子的组合也会很有吸引力。
要是萧奇的最理想状态能成功,这《爸爸去哪儿》,肯定要比前世的第一季要厉害多了,再破收视纪录,成为黄金综艺节目,也完全不在话下啊!
拿着萧奇拟定的名单,小鸟网的人不觉就有些蒙。
专门负责《爸爸去哪儿》项目的副总监李宗夏,忍不住问道:“奇少,您这要求的人选,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张雪友咱们就不说了,四大天王啊,他怎么可能来出演一个综艺节目?还有吴蒙达,达叔今年都快60了吧?能折腾得起吗?还有陈一迅,他是现今香港的歌王啊!”
萧奇皱起了眉头,“你的意思是,我们小鸟网不够资格请他们?”
“不,我不是,我……”
李宗夏话说到一半,就被萧奇给抬手阻止了。
“我没有说《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要控制什么成本,小鸟网做节目也从来不要成本。”萧奇淡淡的道,“但我提出了要求,你就给我去努力,我要听的不是说有多少的困难,只是看你能不能完成任务。如果你不能做的话,我换人就行。”
“别,别!”
李宗夏吓了一跳,被世界首富给勒令离开项目,这对他是多么大的打击啊,在公司都没办法立足了。
他赶紧的道:“您放心吧,奇少,我一定竭尽所能,把事情给处理好……不过,咱们是不是可以请tvb和奇异果影视集团协助一下?对付这些明星,自然是不可能用强的,用各种利益来和他们交换,才是最好的办法。”
看到他开了窍,萧奇这才笑了笑,“我说过,你全权负责,只要你可以动用的资源,就都可以去用。tvb和奇异果,跟咱们小鸟网都有很密切的合作关系,难道没有我,你就不能动用这个关系了?你都知道合作就是各种利益交换,你去求他们帮忙,日后再还回来,不就行了吗?”
李宗夏连连的点头:“好,我知道了,我这几天就去办。”
“嗯,不过你说的达叔的事情,倒是要注意一下。不光是达叔,还有孩子们,都是年龄不大的,一切以安全为主,活动不要太过危险。”萧奇叮嘱着道。
“我知道了,如果有达叔过来的话,我们是会注意的。”李宗夏迟疑了一下,又道:“但是奇少,我觉得达叔的儿子7岁多了,进入了小学的阶段,是不是年龄大了一点?要4…6岁左右的孩子们,才是最萌最可爱的时候啊。如果年龄相差太大,恐怕在沟通上和相处上,都没有那么的容易。”
“这个问题你们制作组的人自己考虑,怎么觉得好就怎么来。”萧奇颌首道。
李宗夏说的倒是一个考虑的方向。
《爸爸去哪儿》的孩子们,5岁左右是最合适的,向下和向上各一岁也没有问题,这样才是原版的精髓所在。
但萧奇也不觉得自己请达叔父子来有什么不对,达叔和儿子的年龄差,以及达叔的喜剧细胞,也可以弥补这样的缺憾。
可是,萧奇也尊重制作人员的想法,如果真的不合适,那也不会强求。
(连续5天7000多字更新!话说查资料才知道,居然韩国的《爸爸去哪儿》不制作了啊,不知道我们这里要做到多少季。)。
第三零三一章 高盛的危机()
4月11号,星期一。〔网
英国的著名狗仔新闻爆料报纸——《太阳报》,以头版头条的方式,刊登了一个劲爆的新闻。
《高盛,伸向我们的黑手!》
这个新闻以极其详尽的资料,将高盛从十来年前帮助希腊做帐进入欧盟,到后来它转手就把希腊债券打包成金融衍生产品,卖给德意志商业银行;再到它在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等国的布局都说得清清楚楚。
然后重头戏才是美国的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给欧洲带来了很深远的影响。
其中一点就是让各大银行和投资公司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正因为他们受到了重大的损失,所以才在接下来的国家债务危机上面无能为力,最后弄得欧盟一片狼藉。
但民众们对于具体是怎么样的损失,有多少公司受了多少的损失,都不知道。
这一次《太阳报》就挨个儿的把银行、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实体公司等等购买的美国债券统统列了出来,损失自然也是看得清清楚楚。
大家从中也可以看到,5%以上的垃圾债债券,都是高盛卖给欧洲的银行、公司的。
而且他们还利用其它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从欧洲骗取了大量的钱财。
最过分的是,在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之中,高盛居然还又偷偷的在十年前就埋下了伏笔,买了信用违约互换保险,坑了各大国家之余,又连带着弄垮了好多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结果最后他们在29年的利润就过了88亿美金,21年更是高达122亿美金!
换句话说,在欧洲度日如年的这两年时间里,高盛却是收获颇丰,简直是躺在欧洲人民的身上吸血!
整篇文章洋洋洒洒数万字,而且配合了大量的资料。
包括高盛和希腊的一些合同、包括高盛内部的讨论会议纪要,以及高盛合伙人们之间的邮件……等等等等,一共占据了整整8个版面,可谓是翔实得不得了!
本来经过之前的调查,高盛在欧洲民众们的心目中,印象就够坏了。
但当时他们只是觉得,高盛做生意的手段太毒辣了一点。
可是现在一看……
我靠,高盛真是该死啊!
原来欧洲变得这么的动荡不安,无数民众失去了工作,无数的福利措施都失去了,都是高盛的缘故啊!
一时间,这篇《太阳报》的报道激起了千层浪!
欧洲的各大电视台和网站,全都第一时间转载了这篇文章,在两三个小时之内,基本上8%以上的欧洲成年人都已经看到了这篇文章。
本来想着欧洲的日子就很难过了,现实的憋屈让他们心情郁闷却找不到泄的地方。
现在有了这么好的一个出气筒,欧洲人自然就爆了。
还没到中午,高盛在欧洲七个国家的办事处,全都被愤怒的民众给砸了,还有数十个工作人员被送到了医院。
要不是政。客们害怕事情闹大,不好跟美国交代,及时的派出了警察,恐怕情况还会更加的严重。
然而,事情并没有随着高盛被打砸后停止。
相反的,随着《太阳报》的报道之后,忽然又有好几家的报纸,也刊登了他们找到了高盛的资料,里面也包括了不少的劲爆内容,全是关于高盛怎么坑害欧盟的金融的。
甚至还有一家意大利的电视台,拿到了两份录音资料,里面是高盛欧洲区前任总裁,和高盛总部的副董事长打电话的录音。
在这些录音里面,他们嘲笑欧洲人愚笨到了极点,只是他们的提款机,活该遭受这么大的损失。
录音资料迅的传到了网上,全球点击率三个小时就突破了1。7亿次。
欧洲人本来就没有平息的怒火,由此是更加严重了。
原本他们就有国家在建议,要禁止高盛这样的贪婪之徒进入欧洲,但是美国之前严厉的反对,所以事情就没有定下来。
但现在可是再也压不住了,否则所有民众的怒火能把他们都给吞噬掉!
第二天一早,意大利就率先宣布了高盛是“不受欢迎的公司”,禁止他们在意大利的一切经营活动,已经进行的要立刻停止下来,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