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不得不说;马耘童鞋是好人啊。
正是因为他的资付宝获得了成功;给了人们很强大的信心。所以之后的什么财湖通;京西通之类的支付平台;才能少走了许多的弯路。
也正是他在余沃宝上面的各种实验;才让人们看清楚了什么是银行利益集团的底线;也从而知道了该怎么去运作网络时代的基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来有人给马耘吹嘘的〃华国互联网商贸的开拓者;领路人〃。其实也是不为过的;至少他创立了一个完全新颖的经商模式。
顺着他的路走。不少人都获得了成功。
因此;除了各种网银的申请之外;逍遥商城的自己第三方支付平台——逍遥钱包;早在秦毅宾开始筹办的时候。就已经交由程序开发人员研究;并且请林纳斯等一群黑客们进行破解和攻击;紧接着自己还要再补漏和加密;经过了数十轮的反反复复后;才最终定型。
由于涉及到了网络公司账户的交易;银行监管部门也派出了专家;专门检验了逍遥钱包的安全性。才在11月的时候发给了逍遥商城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牌照〃。
有了这个第三方支付平台牌照;逍遥商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收纳资金到自己的银行账户里面沉淀着;然后走马耘同学的资付宝的老路;形成一个巨大的资金流。
在普通人来说。申请这个支付牌照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是七八年之后;许多公司都还眼巴巴的等着放牌照。
可萧奇不一样啊;且不说他已经是华国企业家最大的骄傲;就说余承生和牛儒正的面子;那你谁敢不给?
况且本来人家就有资本;有手续;有详细的创办理念;如果故意不给;只有可能是刁难。
监管部门哪里敢刁难萧奇呢?他们又哪里有胆子去刁难萧奇呢?
甚至可以夸张一点的说;就算是萧奇没有想到这个第三方支付平台牌照;要不了多久;那些监管部门就得自己主动的上门来;请求萧奇填写申请书;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发放下来。
萧奇也想过;有没有可能在推出逍遥钱包的时候;直接再推出类似于〃余沃宝〃的基金平台;促使更多人直接把钱转账到逍遥钱包里面;让逍遥钱包更加的发展迅猛。
毕竟逍遥钱包这种工具;不仅仅是沉淀资金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一种支付模式的改变。
以后的移动支付;不就是可以直接用逍遥钱包连同手机;然后支付各种款项吗?——同样的;这就是马耘同学搞出来的移动支付理念啊;这种掌握了用户们的资金流向的支付模式;发展起来可是会让任何银行都感到害怕的!
但想了想他还是放弃了。
现在把基金平台给做出来了;最后你还不是要和银行签订合同;把这些账户里的钱放在中农建商这些银行里面;让银行们每天拿着这些钱当流动资金?
倒不如等到自己的香港的银行收购后;在内地开展起来后;再加上自己的逍遥钱包推广了出去;让更多的人习惯了和喜欢了这种逍遥钱包的模式;才推出这种基金平台的好。
可别小看了沉淀在逍遥钱包里面的这笔钱;以2013年陶宝网的规模来说;资付宝公司在银行的账户里;平均每天至少都至少躺着1000亿人民币以上的巨额沉淀资金。
什么叫沉淀资金?
那就是你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基本上每天账户里会有这么多的钱不会动用;你需要动用的金额;基本上都是左手刚刚被用户们提了出去;右手其他的用户们马上有存了进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户里;有一定数量的定量资。';!'金。
比如资付宝每天的交易额是150亿;那么通常按照七天的交易周期来算;它沉淀下来的金额就是1000亿上下。
说得再简单一点;每天有顾客充值进资付宝;每天也有顾客从资付宝取款;但因为有不断的交易的存在以及收货确认的期限在;这中间的差额却一般都是固定的;资付宝账户里始终都有用户的一大笔资金在。
而这笔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变化的定量资金;就叫沉淀资金。
由于银行监管的规定;以及经营风险警惕的必要;沉淀资金一直都在那里;资付宝公司是绝对不敢动的。
但放在那里也是白白的浪费;因此资付宝公司就会跟银行签订大额存款协议;以这笔资金当作一个固定的存款;获取一个很高的银行利息。
按照专属超大客户的稍微低一点的5年利息计算;那每天的利息收入都是1370万上下;每个月就是4亿多!
资付宝公司根本就不用付出什么;直接就能每天坐拥这么多的收入;由此你总算是知道了;为什么马耘对于发展资付宝这么有底气了吧?
当然了;在2013年之前;特别是刚刚从2004年开张的那5年;是资付宝的积累时期;每天的利息没有这么多;但其实也是很客观的;支撑一个资付宝公司的发展是绰绰有余;甚至还能补贴一点陶宝网的巨大开支。
也是这个原因;舆论有段时间对着资付宝穷追猛打;质疑这笔钱应不应该收返还给消费者;所以那段时间尚未成熟和彻底霸气外泄的马耘;曾经有些害怕;声称如果监管机构觉得这笔钱不该领取利息;那么他愿意双手奉上。
没有自己银行的人;就是这么的苦笔啊!
人家银行拿着这笔钱出去放贷;可是大大方方的;年利息起码都是8…12的啊!——这还是正常的情况;如果有什么人情往来;返存协议什么的;我们就不知道了;反正普通人想要在银行贷款;那肯定是非常非常的艰难!
马耘在借鸡生蛋;银行更是借鸡生蛋;赚得比马耘多多了;还不背负什么的压力;根本轮不到媒体来质疑他们;有底气就是不一样!
马耘等这些第三方支付公司巨头们;正是看到了这个巨大的优点;外加在账务上的更加便捷等等;因此削尖了脑袋才要获得民营银行的牌照;为自己的事业再添上一对翅膀。
萧奇从一开始就是瞄准了自己的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基金平台去的;因此收购银行这一招;绝对是神来之笔;也是让整个逍遥一系成功屹立起来的重要因素。
日本的六大财团;其核心都无不是金融银行业;他们都有着自己的银行;所以才能发展得那么的迅速;因为人家不缺钱啊!
甚至于后来什么东芝重组;索尼重组;日立重组……等等等等;人家通过自己财团内部的银行;稍微做点手段处理一下;立刻就能渡过难关。
可笑咱们国家的人;还在那里幸灾乐祸的以为这几家老牌巨头会就此没落;实际上根本就没有那回事儿!
银行有多么大的好处;只有让萧奇先实践了;别人才会知道其中的奥妙。
而等到马耘他们这些人发现了之后;再去香港淘金的话;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咦!
不对不对。
马耘现在已经不是自己的对手了啊!
自己已经有了阿利巴巴集团的30股份了啊!
咱们是合作愉快的小伙伴!
应该是携手打击其它的竞争对手;双雄霸占市场才对!!
就像是萧奇想要伙同苹果;三星来霸占高端智能电子市场一样;只要是最顶端的那几家公司达成了协议;那就是一种垄断!
第一五八七章 无与伦比的眼光!()
萧奇要收购的香港国新银行;随着近段时间港股指数的暴跌;日子也不是很好过。
香港就那么巴掌大一块的地方;光是国际巨头就有中银;汇丰;渣打;花旗;摩根士丹利……等等;另外还有一些中大型的本地银行;国新银行排位都在二十名上下;市场占有率根本算不得什么。
也就是他们是几十年的老牌子了;平日里又没有出过错;所以不少老储户还是相信他们;新的年轻人都是被这些大银行给吸引走了。
成熟银行的最赚钱业务;并不是存款和贷款的利息差;靠着这个挣钱作为最大收入来源的;基本上都是没本事在更高一个档次上挣钱的银行。
他们真正做的赚钱的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包销各种债券;第二个就是做ipo上市;第三个才轮得到金融衍生产品的兜售。
在成熟发达的国家;债券是每个地方政府和每个公司;都会考虑发放的东西;但一般来说;这些债券都不会是他们直接来发放;而是通过银行来发放债券。
因为在投资者们的心中;这些债券到底值多少钱;到底有什么风险;肯定不能听这些债券发起者的说法;因为他们肯定是说自己的东西好;王婆卖瓜都还知道自卖自夸呢;更何况他们是想要在投资者的手中得到钱财。
故而银行的中间作用就很大了;发行和担保都要靠银行来做;换句话来说;超大的有实力银行甚至有权利决定这些债券的价值。
比如一家公司的基本面不好;他们想要发行的债券票面价值是100;但银行只肯以60元一张的价格去做发行。多出来的就是银行自己吃了;因为这个事情银行也是承担着风险的;他们觉得自己该吃这么多。
如此算来就够厉害了吧?
发行1亿的债券;直接4000万就被银行吃了。真正到公司手上的就仅仅是6000万。这种生意容不容易赚钱?
至于第二个ipo上市;那更是银行的主要利润点。
一个公司想要上市。那么就需要有市场操作经验的银行;替他们搞定一切有关于上市的手续;程序问题;这样他们基本上就用不着去涉及自己不熟悉的方面;坐等着公司上市后收钱就行了。
但银行可不是在白做。他们收取的报酬也是非常昂贵的;通常都是以1块钱的价格;买下10或者20的原始股份;等到这家公司上市之后;股价大涨;通常一转手就是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利润——美国银行做建设银行的ipo就赚了数百亿的人民币!这比抢的都来得快!
第三个的金融衍生产品;是最近几十年兴起的一种事物。但是发展得非常的快;做得好了完全可以赚得盆满钵满;比前面的两周都还要赚得多。
但这种金融衍生产品需要的专业精英;就不是一般银行能负担得起的了。只有高盛;花旗;美林等等巨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