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李良能量耗尽,与杨虚彦的身份极有关系。
按照他提供的信息资料,还有李良对大唐双龙原著的残缺记忆,得知:
杨虚彦,外号“影子刺客”,是魔门“补天道”传人,与侯希白都是“邪王”石之轩之徒。他是隋文帝杨坚之孙,太子杨勇之子,隋炀帝杨广即位之后被“邪王”所救,由于资质好被其收为徒,并答应为其报仇复国。
杨虚彦的一生是凄苦的,父亲被叔叔所杀,在茫然不知下加入魔门,先后成为石之轩,赵德言,颉利的棋子,把自己的女人双手奉于李渊,最后死于是寇仲,徐子陵,跋锋寒,侯希白的合攻之下。
杨虚彦死前说:“我不后悔今天的事,这是我选择的路,换过另一种情况,我们或许可以做兄弟而非敌人!我输了,输的莫名其妙,却心服口服!”
杨虚彦生在帝王家,却没有想象中的安乐太平,父亲被杀,他又岂能坐视?或许对杨虚彦来说这条路并不是他选择的,他只有一条路可走。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何况还有夺国之恨?
杨虚彦肩负的使命不同会使很多惺惺相惜的人敌对,这是没有办法的。
但英雄始终惜英雄,始终重英雄。
虽说杨虚彦行事不够磊落,手段也欠光明,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是亘古不变的。李世民就是最好的例子,若是在玄武门之变获胜的是建成,史书上的唐太宗又会是怎样的呢?
过程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是结果。为达到期待的结果,各人因性格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段,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更何况如果站在杨虚彦的立场,只身背起国仇家恨,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可以原谅的。
所以不可以怪杨虚彦什么,要怪只能怪他的命运太残忍!
杨虚彦无论他的武功或智谋都不在寇仲和徐子陵之下,如果最后截击他的是寇仲、徐子陵、跋锋寒、侯希白中的任何一个甚或是两个都奈何不了他,但故事偏偏不是这样!
或许他死比他活这更能博得读者的同情和谅解。
这是他原来的结局,和这世界的命运轨迹。
李良在他刺杀前,却接到系统的信息,或者说是任务更恰当。
“夺取反派世界主角身份,成功,获得主导时间主线的自由;失败,被刺杀!”
这个前所未有的恐怖信息,标志着世界规则对李良的容忍已经到了极限。
拿下了杨虚彦这个悲剧男,成功获得“反派世界主角”的身份。李良应该高兴的,可是捕捉杨虚彦时,开启的精神技能“锁定”过度消耗了精神力,杨虚彦的皇室身份的巨大因果关系,耗去了李良绝大部分的能量,让他无力欢喜。
还有就是,后续跟着反派主角的限制,必须变身为反派引导时间主线,否则必须承担巨大因果关系带来的能量消耗。
李良呵呵一笑,有趣,这回居然要当反派、坏人啦。
032“野兽”派小姐翟娇()
一段路,走了很久,依然看不到希望,那就改变方向;一件事,想了很久,依然纠结于心,那就选择放下;一种活法,坚持了很久,依然感觉不到快乐,那就选择改变。
这次遇刺,身心疲惫的李良居然有种“放下过去,让心归零”的重生感觉。
除了身体虚弱外,可以说是“喜事”连连。
刚刚“暂时”脱离时间主线,接着成功夺取了世界主角(反派)身份,可以随意主导剧情发展。
想着什么来什么,瞌睡遇到枕头。
只是,唯一的限制是“反派”,不知道怎么样理解,难道要替换或者伪装成杨虚彦,重走他的命运轨迹老路?
不可能!
那是找死!
李良要开创自己的反派路线。
第一次扔掉龙套做反派,必要的摸索和谨慎是肯定的。
最安全的就是先利用杨虚彦的身份作掩护,再通过与寇仲、徐子陵等人的接触,慢慢引导时间主线发展。
毕竟,目前与寇仲、徐子陵的因果关系没有巨大变化,反派的身份与他们没有什么对立的意思,看来还有可能由反变正,也说不定的,而那跋锋寒、侯希白在刚开始不也是反派吗?
而第一步伪装成杨虚彦的关键,就是他的武功。
轻功,“幻魔身法”,是“邪王”石之轩融合“花间派”和“补天道”两个极端武学加上佛门武功而创造出身法,一种变幻无常,高明到极点的身法。
这个李良早就融入到自身的轻功中,李良的绝世轻功与幻魔身法两者很像,不然当初那尤鸟倦也不会害怕成那样。
内功,“黑手魔功”,杨虚彦融合不死印法和来自大明尊教三大秘典中的御尽万法根源智经所创的邪异功夫,施展时手会在刹那间由白转红,再由红转黑,变成能塞天盖地、邪恶可怕的巨灵之手,诡异邪恶至乎极点。
看来杨虚彦这么早就和大明尊教勾搭在一起啦,难怪他的实力这么强,16万,不然李良也不必硬受他一剑才拿下他。
杨虚彦的标志是他的剑法,“幻影剑法”,杨虚彦令天下闻风丧胆、别树一帜的凌厉剑法。
幻影剑法专走“奇险”的路子,专门针对敌手的感官而设计,以特有的手法催发出剑光剑气来瞒人眼目,配以幻魔身法,令对手无法掌握其位置,并令对方露出空隙破绽,故决胜每在刹那之间。
剑法施展时会产生无数似利针刺肤的细碎气劲并幻出千万眩人眼目的芒点,美丽芒点就若蛇蝎美人,在美丽的外表掩饰下暗藏致命的杀着。
哦,他还会不完整的“不死印法”,这门魔门功法变异出来的幻术,是“邪王”石之轩综合魔门“花间派”与“补天道”两派秘传,以佛学义理中“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间”的高深思想作为理论依据,又经过无数次生死之际的战斗终於形成的一套高深的武功。
利用阴阳相生,物极必反的原理,通过真气的快速生死转换以致几乎源源不绝而且不会有回不过气的现象,能够随意在生死二气之间转变切换。
不死印法包括以真气测敌、知敌、惑敌,奥义在於“借力”,利用生死二气的极速转换来借劲化劲,将别人攻来的真气(死气)转化为生气,回复自己的气血,如何将自己的真气内力生生不息永不衰竭的法门。
这门功法,李良得到的比杨虚彦齐全,早已经融合在自身的武功体系里。
可以说,他的武功,除了那个大明尊教三大秘典中的御尽万法根源智经,李良不熟悉外,其它的都会,或者都很好、很快地上手,那御尽万法根源智经,却是花费了三天功夫才融合进入体系中。
而对于杨虚彦的身份背景和他悲催的生活,李良反而有些同情。
他不过是石之轩阴暗面的投影,石之轩对杨的重用象征他邪恶的一面占上风,对侯希白的疼爱象征善良面的回归。最终杨虚彦的惨死象征石的善良面战胜邪恶面。
作为世界主角之一的侯希白,被作者赋予了许多无法形容的美好品质,是武侠小说中的极品男人,他让人联想到武林外史上的王怜花,但侯希白比杨虚彦显然多了善良与洒脱。
而杨虚彦在仇消恨逝那之前,一直以纯粹的“恶”的形象出现,每次出场都仿佛骤然吹起的凛冽寒风,世界仿佛一下子沉入黑暗。
或许,黄-易本身是想把他作为石之轩恶的化身来写,就像化身博士中的海德医生,但到最后又起了怜悯之心,毕竟,许多事情,都是他别无选择的,他本身就是受害者。
于是,就有了玄武门之变中的那一笔,一个转折,让读者看到了他的一点真情。说也奇怪,寥寥数笔,却让不少人像寇仲一样,对他的恨烟消云散。
董淑妮是他的一个小小私人空间,那是他那个充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环境中,所能接触到的,唯一曾对他付出真心的人,哪怕只是一点点。
李良开始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后来没有再写董淑妮的出场,只是简单地交代了一下她的结局。他很想知道,她能否原谅杨。
后来,李良明白了,杨虚彦托寇带话给董,为的是忘却而不是表白。他也只说对不起,而没说希望你原谅,他只想在死前了结一切爱恨,说出深藏内心不为人知的爱情,至于董淑妮爱不爱他,能不能原谅他,这已经不重要了。
杨虚彦死前的那一场打斗很精彩。不少人觉得,那是杨虚彦最帅的一瞬间,如同流星划过夜空,稍纵即逝。我不为他的死难过,死对他来说其实是一种解脱。但那个场景让我动容。作为一个反派人物,他也有自己的人生。
隐隐觉得,他的背后也有他自己的故事。
杨虚彦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极为成功的:神秘,危险,神出鬼没,不择手段,潜形匿迹的高手,一流的刺客,不凡的身世,悲惨的遭遇。他承受的痛苦,书上只是一笔带过,但李良想象得到,是精神与*上的双重折磨。
他没有主人公的幸运,误打误撞就有不少收获;他纵然天赋很高,但有这么一个旷世奇才的师父,置身于师父的阴影下。
喜欢他的执著,喜欢他的决绝。
对侯希白,石之轩是疼爱过的,当他表现出善良面时,那时的他是不会喜欢代表自己邪恶面的杨虚彦的;而当他表现出邪恶面时,杨虚彦对他来说不过是一把锋利的刀子,一件上好的工具,但用的时候要小心割破手。
最后,寇仲感慨他摆脱不了内心的魔障,才落得如此下场;他本来可以获得幸福的。但若他真的选择了带董淑妮远走高飞,那他就不是杨虚彦了。退一步说,就算他带董淑妮私奔,他们真能幸福吗?魔门和王世充会善罢甘休?
一个朝代的覆亡无可避免,历史的车轮无可阻挡,他赌上一切,依旧无力回天。死在寇仲怀里,已是他所能拥有的最好结局。